第十四章《上册》(14) - 晚唐风云 - 林泉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晚唐风云 >

第十四章《上册》(14)

十四大齐皇帝登基

田令孜料知黄巢大军进入长安已成定局,为迟滞义军进兵,为他和僖宗逃往西川赢得时间,他想出一条缓兵之计:让僖宗敕封黄巢。僖宗随即敕封黄巢为天平节度使,命宦官敕使骑快马沿京城至潼关大道前去向黄巢宣敕。

田令孜知道,必须找一个替死鬼担当罪责,他想到了卢携。一是卢携竭力举荐高骈为进剿黄巢的统帅,而高骈却按兵不动,眼睁睁看着黄巢大军直捣中原,打进潼关。二是卢携几次驳斥郑畋等人招安主张,力主武力剿灭黄巢,终使朝廷一败涂地。尽管卢携本是田令孜应声虫,但此刻也顾不得许多了。

找谁替代卢携呢?田令孜决定保举翰林学士承旨、尚书左丞王徽和翰林学士、户部侍郎裴澈为相。

次日常朝,常侍宦官宣敕:卢携罢相,降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王徽迁户部侍郎,裴澈任工部侍郎,二人并为同平章事。

文武百官刚刚散朝,便有潼关溃兵逃回西京,说是黄巢追兵已到灞上,很快便会打进城来。

田令孜惊慌不已,催促僖宗赶快出城避难,再晚就逃不及了。僖宗茫然无措,只是哭泣流泪。

僖宗要带走他宠爱的十几名妃嫔,还有日常服侍他的百余名宫女,田令孜坚执不允。僖宗苦苦哀求,田令孜才同意带上四名妃嫔和福、穆、泽、寿四王,仅有五六名宫女和十几名宦官随驾。

时间紧迫,来不及调用马匹和车辇,田令孜、僖宗一行出了金光门,沿官道向西奔窜。

一个时辰后,右神策军中尉西门匡范得知僖宗出逃消息,匆忙聚起五百多名军士,出城追赶过去。

田令孜和僖宗一行刚刚走出两三里路,几个妃嫔就走不动了。田令孜只得挑选几个年轻力壮的宦官,背起僖宗和妃嫔逃命。几个宦官虽年轻,可没干过体力活,走几步便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任凭田令孜如何叫骂,坐在地上再也动弹不得。

恰在此时,有一队沙野骑兵巡逻路过,认出僖宗,赶忙下马拜见,询问圣人为何徒步在郊外行走。僖宗说,黄巢贼寇几十万人马就要打进京城了。为首骑兵头目说,黄巢只不过要陛下铲除奸臣,并没有反叛之意。陛下离开京城逃走,丢下秦中父老如何是好?国不可一日无君,恳请陛下还是回宫去吧!

田令孜闻听此言,高声怒骂道:“大胆叛贼,竟敢口出狂言,替贼魁黄巢张目!”

正好西门匡范率右神策军卫士赶到,田令孜命他们将巡逻兵团团围住,将其统统砍杀。随后田令孜、西门匡范、僖宗和四个妃嫔骑上巡逻兵的战马,向西狂奔。四位王爷和宦官、宫女、神策军士卒在后面徒步拼命追赶。

驻扎在大明宫两侧的神策军将士,得知僖宗和田令孜出逃,立马乱了营。他们和逃回长安的溃兵一起,拥进皇宫,闯入藏库,争抢金银和财物。城中一班无赖子弟和流民乞丐,算是交了好运,在士卒后面大肆抢掠。偌大京城,闹得沸反盈天,官民人等惊惶不安,许多官员和富豪之家,慌忙携带钱财外逃避难。

广明元年十二月五日午后,义军先锋尚让、林言和朱温等将领,带领义军进入西京长安。

尚让进驻和守卫大明宫;朱温进驻皇城;林言带人马巡查府库和各处街道,维持城内秩序,安定民心。

林言带人日夜四处察看,秩序渐渐安定。京城百姓早先听说草寇杀人放火,传言黄巢杀了人煮人肉吃。如今草寇来到身边,一些胆大好奇之人便在大街上踅踅摸摸,想亲眼看看草寇到底是何等样人。

林言勒住马头,向百姓喊话:“京城父老们,黄王起义兴兵,是为拯救百姓,不像李氏朝廷,横征暴敛,不顾百姓死活!各位父老尽管安居乐业,无须害怕,黄王和义军定会保护尔等!”

朝廷官员大多没有来得及逃走,心中惶惶不定。当他们得知皇帝与田令孜已悄然逃走,连宰相和三省长官都不晓得圣驾去向时,更有一种被遗弃之感。尤其那些遭受排挤和久坐冷板凳的官员,对田令孜等宦官把持朝政专权横行本就心怀不满,如今更加以为,僖宗和田令孜搞得朝廷乌烟瘴气,人心尽失,活该遭此报应。

朝廷官员互相串通,来到左金吾大将军张直方府中,请他拿主意应付局面。

这张直方原是幽州卢龙节度使张仲武之子,不到二十岁便子承父业,继任幽州节度使。他性情豪爽,任侠仗义,喜好游猎,却疏于料理军政。其麾下有一牙将周,阴险狡诈,颇富心机。周见张直方整日和一帮少年子弟游玩打猎,便在暗地里拉拢将士,伺机发动兵变,图谋将张直方杀掉或者赶走,自己取而代之做节度使。

有人向张直方告密,揭发了周的阴谋诡计。张直方知道周已经羽翼丰满,自己无力回天,只得假借出城打猎名义,携带全家逃回京城。牙将周以将士一致推举为辞,自称留后。张直方丧师失地回到京城,脸面丢尽,朝廷便让他做了一个空有其名的金吾大将军,只是在大朝会之日,带领第十一禁卫军左金吾卫摆一摆仪仗而已。

张直方位高职闲,实则是坐冷板凳,且一坐就是三十年,算是三朝元老。他平日里无所事事,便常和那些同样坐冷板凳的官员一道,宴饮游冶,或架鹰打猎。张直方家资丰厚,是一个豁达慷慨之人,和文武同僚聚宴时,总是抢先掏钱。他不巴结宦官权贵,不轻慢无权无势官员,在同僚中享有慷慨仗义不惧权贵不弃贫贱之交的美名,故而人缘极好,声望颇高。平日里,有官员遇了难处,便都愿向他求助,张直方总是有求必应倾力相帮。

如今黄巢大军入京,僖宗和田令孜出逃,朝廷文武官员群龙无首,前途叵测,一班官员自然便想到了张直方,众人都想听听他有何主意。

张直方是个直肠子,便对同僚们说:“田令孜这个阉狗,挟持圣人出逃,把满朝文武丢下,不管我等死活了。如今黄巢人马打进京城,必定会血洗朝廷。我等受了多年窝囊气,难道还要替田令孜辈阉狗挨刀不成?”

众人七嘴八舌,牢骚纷纷。有人说,田令孜和圣上连宰相都扔下,成何体统,简直一点朝廷脸面都不顾了。有人说,田令孜等阉狗奸宦,多年来视我等如草芥,如今将我等弃之如敝屣,真是天理不容!

张直方:“为今之计,我等实在无须为田令孜辈殉死。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等不妨迎接黄巢入城,看看他是何等样人,如何行事,如何对待我等。设若黄巢豁达大度,有帝王气象,愿辅佐者便辅助之,不愿者可回乡为民。若黄巢气量狭小,容不得人,我等便可寻找时机逃匿深山,亡命天涯。诸位以为如何?”

文武官员纷纷点头称善。

次日,张直方来到大明宫拜见尚让,说是他心意已决,要投靠黄王和义军,请求尚让允准他和官员们一道出城拜迎黄王。

尚让十分高兴,满口答应,并说要派兵保护他们。

翌日午时,张直方果然带领七十多名文武官员来到灞上,迎接黄巢入城。

下午申时,黄巢在中军护卫下到达灞上。前面是手执兵器铠甲明亮的骑兵,后面是禁卫步兵,卫士们头上皆扎一条红巾,随风飘荡着个个意气风发,神情振奋。长长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辎重车辆络绎不绝,张直方和同僚们都看呆了。

一乘黄金装饰双人小轿停了下来,侍卫掀开轿帘,黄巢躬身下轿。张直方等文武官员赶忙伏地叩头,同声唱喏:“我等罪臣,恭迎黄王驾临!”

黄巢向张直方等人拱手施礼道:“诸位请起,黄某不敢当此大礼!”

皮日休来到张直方面前,拱手道:“张大将军,久违了!”

张直方抬头看去,见是太常寺博士皮日休,不禁惊讶道:“原来是皮博士!不知袭美君何时投入黄王麾下?”

皮日休笑道:“说来话长,容日后向大将军禀报。”

张直方在前面为黄巢引路,导引义军进入春明门,顺东西大街向西,来到兴庆宫南门通阳门。义军将士引颈望去,富丽堂皇天下闻名的勤政务本楼和花萼相辉楼金碧辉煌、相映生辉,不由发出阵阵赞叹。

张直方引领黄巢和护卫军过了皇城东南角太庙和安上门,来到朱雀门大街。将士们望着东西百步宽、南北十里长的天街,再看气势巍峨的皇城正门朱雀门城楼,一个个张大嘴巴合不拢。

此刻,义军先锋将领朱温等人正立朱雀门外,恭迎黄巢。

朱温导引黄巢和中军护卫人马通过朱雀门,进入皇城。

唐代皇城,东西五里一百一十五步,南北三里一百四十步,有五条南北大街、七条东西大街。其间官署星罗棋布,计有六省、九寺、一台、三监、十四卫。另有东宫官署一府、三寺、三坊、十率府。

僖宗和田令孜逃出京城之后,十四卫和东宫十率府禁卫军大多星散逃逸,皇城之中几乎空无一人。朱温人马驻在十率府,黄巢中军便在十四卫屯扎,以守卫皇宫。

在朱温和张直方陪同下,黄巢登上皇宫南大门承天门城楼。承天门是天子在元日、冬至两大节日陈乐设宴接受文武百官和外国使者朝拜之所,高大雄伟,富丽堂皇,义军将士们少不得又是一番赞叹。

黄巢下了承天门城楼,进入太极门,皇宫正殿太极殿呈现在眼前。太极殿原是大朝会之所,从唐高宗李治龙朔三年起,天子常居大明宫,大朝会遂改在大明宫含元殿举行。睿宗景云元年,宫城改名太极宫,号称“西内”。

太极殿向北,中轴线上有两仪殿、甘露殿、延嘉殿和承香殿,承香殿向北正对玄武门,那便是宫城北门了。

深居宫城之内的上千名宫女,倒是没有逃散。她们在这座冷宫内度日如年,听说黄王驾到,皆争先恐后前来拜迎。

黄巢来至太极殿前,宫女们呼啦啦跪倒一片,口称:“奴婢叩见黄王陛下!”

张直方请黄巢留居宫城,皮日休当即谏阻:“大将军尚未登基称帝,不宜居住大内。待日后斋戒沐浴,祭告天地,行过登基大典之后,再入住大内为宜。”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