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上册》(13) - 晚唐风云 - 林泉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晚唐风云 >

第十三章《上册》(13)

十三老子嫖娼从来不花钱扬州城内,军与民都惶惶不安。

朝廷已经再三催促高骈出兵剿灭黄巢,高骈听从吕用之之言,只是一味拖延,向朝廷奏报说:黄巢贼寇六十万余众,前锋人马距扬州不过二十里远近,旦夕之间便会攻打扬州。况且,近日臣得了风痹症,重病在身,无法出战,只能坚守城池,确保扬州城池不失。

僖宗又接连颁诏,切责高骈遣散诸道兵马,致使贼寇大举渡江进入淮南,并严命他出兵堵截,不得再放纵黄巢渡过淮河,荼毒中原。

高骈上表辩称:臣遣散诸道兵马,事前奏报朝廷,得到允准,并非臣专断行事。如今黄巢人马众多,扬州守军寡不敌众,只能尽力保守扬州。为防备黄巢渡过淮河,请朝廷调集诸道兵马,到淮河两岸严加防御,云云。

总之,高骈是下定决心,要屯兵扬州,拒不出战。

卢携与田令孜见高骈死活不出兵,只得亡羊补牢,匆匆调兵遣将。然而,黄巢义军并未攻打扬州,却向西撤退百里,屯扎在滁州、和州一带。

原来,黄巢等人分析军情大势,以为进攻中原和两京时机尚不成熟。首先是义军兵力不足,现有十万人马,半数以上是刚俘虏过来的官军士卒,斗志和战力甚弱;其次,军中老兵大多在信州染上疾疫,尚未完全康复;最后,朝廷在溵水至淮河一线布置重兵,扬州高骈握有数万精锐之师,义军若攻打扬州,须耗费时日,屯兵于坚城之下,淮河一线官军必前来增援,义军便会受到夹击,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此时若义军放弃扬州向中原进兵,则前有官军据淮河要津堵截,后有高骈从扬州出兵追击,义军势必陷入腹背受敌之困境。

黄巢权衡利弊,和将领们反复磋商,最终定下方略:从扬州撤兵,稳住高骈,与其形成不战不和局面。高骈乃义军劲敌,只要高骈不出兵,义军进击中原便有一半胜算。在义军渡江之时和逼近扬州以后,高骈皆未出兵与义军交战,表明高骈并不完全听命于朝廷,看来他是有保存实力割据江淮的打算。义军要乘此时机,筹集粮饷,招兵扩军,待兵力增强粮饷充实之后,留一部人马监视高骈,主力大军直捣中原,如此可稳操胜券。

皮日休用心草就了《告淮南父老书》,以“率土平均大将军黄王巢”名义发布,广为张贴。其内容是:朝廷昏庸无道,奸佞专权,官吏如狼似虎,欺压黎民,盘剥百姓,以致生灵涂炭天怒人怨。率土平均大将军黄巢,替天行道,大兴义兵,杀贪官除豪强,开仓放粮,拯救万民。义军所到之处,贪官污吏如鼠走穴,黎民百姓扬眉吐气;义军将士纪律严明,买卖公平,不入民宅,不欺妇女,不收赋税,不坏田禾;黄王虚怀若谷,礼贤下士,亟望与有识之士携手,共图千秋大业。

义军在滁州、和州、庐州境内,铲除贪官和豪强恶霸,开仓放粮,百姓皆翘首盼望黄巢义军早日到来。义军所到之处,百姓奔走相告,纷纷跟随义军闯进县城州城,分粮分财。凡参加义军者,另发给其亲属三斗粮食。故此,青壮年报名参军者,络绎不绝。一个月之内,义军招收了四五万新兵,兵力已达十五万之众。

徐州武宁军节度使支祥奉朝廷敕诏,派遣副将邵武率领三千牙兵前往溵水驻防,堵截黄巢义军。

邵武带领人马进入许州境,本应直接开赴溵水河岸布防,可徐州牙兵凶悖狡悍,素来烧杀抢掠无所不为。牙兵们吵吵嚷嚷,说是一路行军辛苦,要到许州城里去快活快活,让许州忠武军节度使薛能好生慰劳一番,不然,哪个愿千里迢迢替他卖命守卫溵水?

邵武本是一介武夫,平日里和将士们赌钱吃酒嫖女人,名副其实的贪财好色之徒。他见牙兵们横七竖八躺在地上乱喊乱叫,知道非依从他们不可,何况他自己也想到许州城里享乐一番。于是,邵武用马鞭向西一指,高叫道:“弟兄们,开到许州城去,放假三天!”

邵武带领三千牙兵闯进许州城,直奔节度使衙署。到了衙前广场,牙兵们一通喊叫,要薛能赶快拿出好酒好肉慰劳款待。

薛能原任徐州武宁军节度使,早就与武宁军将士相熟。他拱手施礼道:“弟兄们远道而来,辛苦了!请诸位弟兄到许州忠武军军营歇息,本镇要用最好的杜康酒招待弟兄们!”

邵武和三千徐州牙兵来到忠武军营地,专等好酒好肉上来。三千人的酒食饭菜,哪能瞬时弄好,何况原先并无预备。忠武军的厨子伙夫大都跟随队伍开到溵水岸边去了,薛能只好让衙内厨子加紧造饭,备酒煮菜。

徐州牙兵等至天亮,一个个饿得饥肠辘辘,好不容易等来衙役送来酒菜。牙兵们发一声喊,围上去一抢而光,却有许多士卒连一口菜汤也没捞上喝。多数牙兵没吃上酒饭,怨气冲天,吵闹不休。

挨至午间,牙兵们再也忍耐不住。有人带头起哄,吼叫着冲出军营,拥到大街上,看见饭馆酒楼便闯进去,争抢酒食,胡吃海喝,形同土匪。后来竟一发不可收拾,牙兵们见甚抢甚。还有士卒见到姑娘和年轻媳妇,肆意强奸轮奸,闹得许州城鸡犬不宁,缙绅之家赶忙携带女眷和细软逃出城去。

许州忠武军将士的众多眷属也随着人流逃出城去,他们来到溵水岸边忠武军营地,向将士们哭诉徐州牙兵的暴行。忠武军将士气得咬牙切齿,纷纷向镇将周岌要求杀回许州城,教训那些狗娘养的徐州兵。周岌与节度使薛能原本有嫌隙,此刻见军心士气可用,便登高一呼,发誓带领将士们杀回许州,杀光那些猪狗不如的徐州牙兵,并追究节度使薛能纵容徐州牙兵为非作歹残害百姓的滔天罪责。士卒们见主将如此慷慨仗义,发一声喊,好似一群猛虎下山,气势汹汹向许州城扑去。

周岌和许州将士奔至许州城内,已是夜半时分,徐州牙兵们已经酣然入睡。周岌和将士们将徐州牙兵围住,一阵猛砍猛杀,不少牙兵在睡梦之中做了刀下之鬼。周岌等人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三千徐州牙兵斩杀干净,尸积如山,血流成河。不知是谁在混乱中高喊:“弟兄们,到节度使衙门找薛能算账去!”

节度使薛能在睡梦中被唤醒,待他起床穿好衣衫走出屋门,周岌和将士们已经拥了进来。

士卒们一片吼叫责骂之声:

“薛能!你纵容徐州兵奸淫我等眷属,抢了我们的财物,该当何罪?”

“你薛能做过徐州节度使,有意放纵徐州兵进城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是也不是?”

薛能慌不迭向将士们作揖打躬,说是没有想到徐州兵突然进城为非作歹,我薛能实在对不起将士们和许州百姓。但绝非我薛能有意纵容,本帅对徐州兵暴行深恶痛绝。请各位弟兄明察,原谅我这一回,薛某感激不尽,一定厚待弟兄们和眷属。

有几名士卒冲上来,抓住薛能拳打足踢,哭叫怒骂:

“我娘被狗日的徐州兵杀了,都是你薛能王八蛋所害!”

“我家娘子让禽兽不如的徐州兵祸害了,我操你八辈祖宗!”

更多士卒冲上来,将薛能打翻在地。眼看薛能性命难保,周岌觉着打死节度使不好向朝廷交代,便上前大喝一声:“住手!”

士卒们吃了一惊,却见周岌跨上台阶,向士卒们喊道:“弟兄们,薛能纵容徐州牙兵祸害百姓,确实有罪。可他是朝廷封疆大吏,只有朝廷才能治他的罪。请弟兄们卖我一个面子,让薛能自己向朝廷辞官,到京城请罪去吧!”

周岌跳下台阶,一边走一边向士卒们作揖求告。

士卒们见主将这般央求,只好恨恨地允了。

周岌将薛能扯进衙堂,对他说:“连帅赶快离开许州吧,不然,那些亲眷被徐州兵杀害和奸淫的弟兄,非宰了你不可,到那时我可再也救不了你了!”

薛能千恩万谢,匆匆忙忙和家人溜出许州城,往家乡襄阳逃命而去。

薛能一口气逃出许州百余里,心中正自庆幸,却见后面一队骑兵追赶过来,将薛能和家人团团围住。骑兵们并不答话,举刀便砍,眨眼工夫将薛能全家斩尽杀绝。

追杀薛能的许州骑兵,是受周岌之命还是自作主张发泄私愤,只有天晓得了。

薛能被杀,忠武军将士推举周岌主掌许州军政。周岌遂自称“留后”,向朝廷报称:徐州牙兵哗变,突入许州城内,烧杀抢掠、奸淫妇女,公然围攻军府,杀死节度使薛能。臣不得已率领忠武军将士返回许州,平定叛乱,安抚百姓。臣受全军将士推举,权任留后,恳请朝廷尽快敕封军帅,以镇抚地方,云云。

朝廷君臣明白,许州兵变,周岌掌控了军政大权,朝廷无论委派何人去接任节度使,恐怕都会落得与薛能同样下场。如今黄巢兵锋直指中原,当此危急存亡之际,也顾不得谁是谁非,只要周岌还服从朝命,便只有顺水推舟,承认周岌主掌许州军政的既成事实了。

于是,僖宗敕封周岌为许州刺史、忠武军节度使。

获知许州兵变消息,屯兵汝州的汝郑把截使齐克让有些坐立不安。许州忠武军以强悍闻名,号称天下第一劲旅。汝州距许州不过百多里路,若周岌带领许州乱军前来掠夺汝州,则他这远道而来的兖州客军根本不是对手。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他可不能像薛能那样等死,先躲得远远的再说。

齐克让当即带领兖州兵离开汝州,退至洛阳东偃师一带屯扎,坐观待变。若黄巢大军进攻洛阳和函谷关,他便带兵返回兖州;如黄巢大军渡过淮河进攻徐州,他就带兵退至洛阳以西乃至关中,以避锋芒。

如此一来,防守溵水的徐州牙兵全部被杀了,已经到达溵水河岸驻防的许州兵又退走了,把守溵水源头、洛阳门户汝州的兖州兵避祸远遁了,朝廷苦心拼凑起来的溵水防线,自行瓦解了。

九月秋高气爽,田禾收割已毕。黄巢大军休整两月,粮草充足,兵力增加,士气高涨。再看高骈困守扬州,闭门不出,仍无进攻义军的样子。黄巢诸人认为出兵时机已臻成熟,于是传令全军北上,渡过淮河,首先消灭驻扎在泗州境内淮河北岸的曹全晟天平军。

天平军节度使、东面诸道兵马副都统曹全晟,在官军中属能征惯战的将领。他曾带领区区六千人马,与黄巢大军周旋,打过几次小小的胜仗。朝廷布设的溵水淮河防线崩溃,唯有曹全晟这支兵马还守卫在淮河两岸,且数次主动出击义军。故而,黄巢要北渡淮河进兵中原,必须铲除曹全晟这颗钉子。

黄巢大军兵分两路,以尚让、黄邺、葛从周率领三万人马为先锋,从滁州北上,进兵淮河南岸,黄巢、赵璋、孟楷等人率大军随后跟进;林言、季达和奴娘率两万水军,从长江转入邗沟、淮河,助攻泗州。

曹全晟见黄巢大军出动,声势浩大,人马众多,连忙将驻守淮河南岸的人马撤回北岸,并将渡船尽行烧毁,以防备黄巢大军渡河。哪承想,林言水军源源开来,河面上摆满了战船。曹全晟天平军将士从未见过如此庞大的水军阵势,不由得惊慌起来。

林言命将士们用渡船搭成浮桥,尚让、黄邺、葛从周大队人马如履平地,很快通过浮桥开至淮河北岸。三万义军泰山压顶般向天平军人马包抄过来。

天平军将士吓破了胆,不顾曹全晟声嘶力竭地叫喊,向北溃逃。黄邺、葛从周率领骑兵追击天平军,将曹全晟人马冲得五零七散,很快斩杀大半。剩下的天平军士卒跪地投降,请求饶命。好在黄巢早有军令,官军将士凡投降者,概不得杀戮,大都编入义军队伍。

曹全晟带领百余名亲兵且战且退,身边人马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十几名亲兵了。黄邺和葛从周追上来,将曹全晟和十几名亲兵围在垓心。

黄邺厉声喝道:“曹全晟,快快下马投降,也好免你一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