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上册》(9) - 晚唐风云 - 林泉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晚唐风云 >

第九章《上册》(9)

九本大将军将人头奉送与你王仙芝率领草军撤出江陵,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福和荆南镇将马方业率领两镇牙兵紧紧追赶,尤其是沙陀骑兵,行动如风,给草军极大掣肘。多亏曹师雄殿后拼死力战,才阻滞了李福牙兵和沙陀骑兵追击。草军摆脱官军之后,从复州、郢州之间涉渡汉水,向北退往安州境内。

草军将士在冰天雪地之中昼夜行军,疲劳困顿之状可想而知。抵达安州东北马安山后,停下来稍作休整,想方设法补充粮草,让将士们恢复体力。

王仙芝与众将商议,下一步向北攻占申州,以补充粮饷和兵员。申州没有重兵防守,草军攻占之后可向蔡州、颍州挺进,周旋于江淮之间。

兵贵神速,草军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申州,以免攻城未克,官军援兵来到,草军反遭官兵内外夹击,不得不突围而去,以至徒劳而无功。王仙芝命全军两万人马日夜兼程,抢占礼山关,包围申州,预备正月九日开始攻城。

曾元裕长年坐守黄州,从不主动出兵进击草军,引起邻近方镇将帅不满。朝廷三番五次责备他畏葸不前,懈怠职守,放纵草贼,贻误战机,严厉督催他进剿草寇。曾元裕不得不有所作为,以示自己并非畏敌如虎怯阵怕死之人。

曾元裕早已瞅准了草军弱点,那便是一味流动,依靠攻占城池补充粮饷和兵员,实则是一群没有根基的流寇。对付这般流寇,最优战法是张网待兔,以逸待劳。若在黄州至申州之间布置重兵,张网以待,必定能够逮住草寇,而后围而歼之。眼下草军奔袭江陵未果,往返千里,被官军追击,疲于奔命,确是击败他们的极好时机。恰巧此时探马来报,说草寇越过礼山关正向申州进兵,曾元裕以为,围歼草军的时刻终于来到了。

曾元裕派人给颍州刺史张自勉和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福送去公函,以招讨副使身份要他们进兵申州,共同围剿草寇。他又命一名副将率领人马尾随草军,待草军进攻申州时,从其背后突然发起攻击。曾元裕则亲自带领大队人马,经麻城向北进入大别山,在申州东南青山寨至闵岗一带隐蔽埋伏起来。

王仙芝带领草军于正月八日赶到申州城外,随即将申州三面包围。他特意留出北门,让申州官兵从这里逃走,以便草军尽快占领州城。

正月九日,天色欲明,草军各部同时开始攻城。

攻城刚刚开始,进攻南门的訾亮部背后突然出现一支官军。訾亮看到这支官军旗帜上书“招讨草贼副使曾”字样,方知这是曾元裕人马。訾信带一队人马迎战曾军,訾亮率将士继续攻城,并请求王仙芝派兵增援。

毕师铎挥军攻打西门,不想李福率领三千牙兵和五百沙陀骑兵从背后杀了过来。李福进攻凶猛,沙陀骑兵更是锐不可当,毕师铎只得停止攻城,全力对付李福和沙陀骑兵。

沙陀骑兵如同一阵狂风席卷而来,将毕师铎部士卒冲得七零八落。毕师铎抵挡不住,急忙向王仙芝求援。

颍州刺史张自勉本是京师左威卫上将军,因率领七千忠武军救援宋威有功,被朝廷任命为颍州刺史,带兵围剿草军。张自勉作战勇敢,且熟谙兵法,是一位智勇双全的战将。他接到招讨副使曾元裕要求出兵会战申州的急递公函,立即带兵赶来,向正在攻打东门的柳彦璋部草军发起猛攻。

柳彦璋见张自勉来者不善,且战法老到,知道遇上了劲敌,便暂停攻城,全力应付张自勉。

王仙芝坐镇在柳彦璋背后的中军大营,訾亮、毕师铎接连向他告急求援,正感棘手时,张自勉又率部赶来,向柳彦璋猛攻,王仙芝顿感情势不妙。若城内守军再出城夹攻,那就十分危险了。

柳彦璋见事态严重,当即建议立即撤出各路人马,由他率领所部人马殿后,中军将领柴存护卫大将军急速向东南方撤退,訾亮、毕师铎部随中军之后立即向大别山撤退。

依眼下情势,王仙芝知道也只好如此了。

柴存率领中军,护卫王仙芝向东急行。刚刚走出几里路,一彪官军拦住去路,为首将领是曾元裕麾下副将安喜。

安喜在马上高声叫道:“草寇王仙芝,还不下马投降,也好饶你不死。如若不然,朝廷大军即刻便将尔等蟊贼一网打尽,休想走脱一个!”

柴存并不与他啰唆,拍马上前,舞起双锏与安喜杀在一起。

王仙芝不敢恋战,带兵斜刺里向东南冲去。跑了不一会儿,忽听战鼓轰响,两边树林里各自杀出一支人马,将王仙芝及其卫卒围住。

王仙芝挥舞一柄青龙剑,与敌将周旋。然而官兵越来越多,草军转眼间死伤枕藉,情势十分危急。

恰在此时,訾亮、訾信兄弟带兵杀到,官军被冲乱了阵脚。訾亮、訾信护卫着王仙芝向东南方驰去。

柴存带领的中军乃草军精锐,个个身强体健,武艺出众。可由于连续多日行军作战,将士十分疲惫,再加饥寒交迫,体力锐减。柴存奋力拼杀,舞动双锏打杀不少官兵,但草军伤亡也越来越多。

官军副将安喜和两名都将围住柴存缠斗,柴存毫无惧色,沉着应战,且越战越勇。一名敌将挺着长枪向柴存刺来,柴存用锏一挡,把敌将长枪格飞出去,另一支铁锏照准敌将头颅砸下,敌将立时脑浆迸裂,栽下马来。

副将安喜大怒,抡起大刀向柴存猛砍。柴存闪身躲过大刀,用一支铁锏向安喜面门打去。安喜慌忙挥刀架开,柴存乘机向安喜马头猛捅一锏,那马疼得长嘶一声,连连尥蹶跳跃,将安喜掀下马来。柴存赶上前去,一锏打在安喜头上,安喜头颅登时成了一只烂瓢。

正当此际,另一名敌将趁机用长矛刺中了柴存坐骑,战马疼痛难忍,乱蹦乱跳。柴存坐立不稳,乱了战法,被敌将用长矛刺下马来。几个官军士卒刀枪齐下,柴存立时毙命。

中军将士拼死苦战,剩下几十名士卒被围困在垓心,仍然顽强抵抗,奋力厮杀。

柳彦璋敌住张自勉,缠斗许久,以待毕师铎部撤出。可一直不见毕师铎踪影,柳彦璋无奈,只好边打边撤。张自勉率部紧追不放,连连吼叫着要草军投降。

訾亮、訾信护卫着王仙芝狂奔至青山寨外,一支人马拦住去路。王仙芝举目望去,只见敌阵帅旗上书“招讨草贼副使曾”字样,心想,真是冤家路窄,原来曾元裕在这里等着呢。

曾元裕哈哈大笑,高声叫道:“王大将军,曾某在此等候多时了。怎的,见了本大使还不下马投降吗?”

王仙芝道:“曾将军,本大将军曾几次请求朝廷招安,可如今不会了。朝廷权臣和宋威等辈,寡廉鲜耻,背信弃义,只会残害百姓,祸国殃民。我等是被逼造反,上合天理,下顺民心。不知曾将军有何能耐,张口就要本大将军投降?”

曾元裕喊道:“你反叛朝廷,攻城略地,杀戮官吏,抢掠官仓,祸乱国家,罪不可赦,还不赶快下马受死!”

王仙芝笑道:“朝廷无道,反之何罪?官吏害民,岂不可杀?祸乱国家者,是田令孜和宋威等辈。本大将军宁可玉碎,绝不瓦全,宁可战死,决不投降!”

曾元裕气得大叫:“给我杀、杀、杀!捉住王仙芝,碎尸万段!”

曾元裕的副将胡可拍马舞刀杀将过来,訾亮、訾信慌忙敌住。曾元裕命行军司马何谓、都将葛以陌一起出马迎敌,王仙芝也挥剑上阵厮杀,两军风绞雪般杀作一团。

正在危急关头,柳彦璋带兵赶来,一看阵势,想要来个擒贼先擒王,便飞马直取曾元裕。

行军司马何谓和都将葛以陌见主帅遇险,连忙回马救援曾元裕。訾亮、訾信缠住副将胡可厮杀,王仙芝得以脱身,策马向东南疾驰。

柳彦璋与何谓、葛以陌杀了一阵,无心恋战,瞅个空子,拨马便走。何谓和葛以陌怕主帅有失,也不再追赶柳彦璋。

訾亮、訾信兄弟正与副将胡可打得难解难分,颍州刺史张自勉带兵追杀过来,訾亮兄弟及其部下士卒很快被官军团团包围。

张自勉战法纯熟,武艺高强,一杆银枪上下翻飞,令人防不胜防。訾信刚刚露出一点破绽,便被张自勉一枪刺中大腿,随即栽下马来。张自勉正要挺枪再刺,正与胡可打斗的訾亮反身一刀,将张自勉银枪格开,张自勉被震得两手发麻。訾亮俯身将訾信提上马来,抡起大刀,直取胡可,胡可闪身躲过。訾亮连杀几名官兵,冲出包围,向南逃去。

张自勉和胡可麾兵追击,却渐渐不见了訾亮兄弟身影。

毕师铎在申州西门外被李福和沙陀骑兵围住,浴血奋战,往来冲锋,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到了黄昏时分,毕师铎虽杀死不少牙兵,可自己部下将士也大多死在沙陀骑兵刀下,身边护卫亲兵已所剩无几。

趁着天黑,毕师铎再发神威,一连杀死五六个沙陀骑兵和一名副将,冲破官军围困,率领残部向南面鸡公山一带奔去。

柳彦璋在马畈寨追上王仙芝,终于冲出了曾元裕设置的大包围圈。二人检点人马,身边只剩下七八百人了。

柳彦璋派出几个骑兵小队,向申州方向搜罗溃散草军人马。三日内,陆陆续续收拢来千余士卒,可始终没有毕师铎和訾亮、訾信三人消息。

此地距曾元裕、张自勉追兵不远,不宜久停,王仙芝与柳彦璋商定,沿大别山麓向东南方向进兵。大批官军在山里施展不开,而草军人数不多,分成三个小队,行动快捷,便于隐蔽,待把曾元裕、张自勉和李福三股官军甩脱以后,再作道理。

王仙芝擢拔队正刘汉宏为都将,率领三百人马为先锋,沿大别山北麓向商城以南转兵。这刘汉宏本是兖州衙门小吏,后投降草军,当了队正,管领百十名士卒。刘汉宏打仗勇猛,在江陵与李福作战时,曾一口气杀死十几名官兵;在申州东跟随訾亮阻击曾元裕官军,刘汉宏奋勇杀敌,救护王仙芝有功。

王仙芝自率六百多人为中军,随刘汉宏之后向大山深处转移。柳彦璋率领四百人马殿后,阻击追赶而来的官军。

草军先锋刘汉宏部并未遭遇大批官军阻击,辗转行军三百多里,抵达商城县南部黄柏山中。王仙芝率领中军随后赶到,两支人马驻扎下来,一边收拢溃散将士,一边等候殿后的柳彦璋部到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