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第168章
又方:薏苡附子散组成:附子(炮,二分)败酱(五分)薏苡仁(炒,一钱)上为末,每服方寸匕,以水二合煎,顿服,小水当下。《三因》云:薏苡、附子同前,败酱用一两一分,每四钱水盏半,煎七分,去渣,空心服。
【方歌】薏苡附子散甲错,肠痈腹胀痛脉数,附子败酱薏苡仁,为末水煎空心服。
又方:薏苡汤组成:薏苡仁栝蒌仁(各三钱)牡丹皮桃仁(泥,各二钱)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方歌】薏苡汤治腹水声,肠痈便淋刺痛疼,牡丹皮栝括蒌子,还有桃仁薏苡仁。
又方:丹皮汤组成:丹皮栝蒌仁(各一钱)桃仁(泥)朴硝(各二钱)大黄(五钱)水二钟,煎一钟,去渣入硝,再煎数滚,不拘时服。
【方歌】丹皮汤疗肠痈证,腹濡而痛时下脓,硝黄丹蒌桃仁共,水煎服之有奇功。
又方:八珍汤(见溃疡门)
胃痈
【方歌】胃痈中脘穴肿疼,不欬不嗽吐血脓,饮食之毒七情火,候治肠痈大法同。
【注】此证初起,中脘穴必隐痛微肿,寒热如疟,身皮甲错,并无欬嗽,咯吐脓血。由饮食之毒,七情之火,热聚胃口成痈。脉来沈数者,初服清胃射干汤下之;若脉涩滞者,瘀血也,宜服丹皮汤下之,脉洪数者,脓成也,赤豆薏苡仁汤排之;体倦气喘作渴,小水频数者,肺气虚也,补中益气汤加麦冬、五味子补之。其候证生死、治法,与大、小肠痈同。
中脘穴又名胃募,在脐上四寸。
方剂:清胃射干汤组成:射干升麻犀角麦冬(去心)元参大黄黄芩(各一钱)芒硝栀子竹叶(各五钱)水煎服。
【方歌】清胃射干汤射干,升麻犀角麦冬全,参芩大黄芒硝等,竹叶山栀胃痈痊。
又方:赤豆薏苡仁汤组成:赤小豆薏苡仁防己甘草(各等分)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方歌】赤豆薏苡汤最神,甘己赤豆薏苡仁,胃痈脓成脉洪数,二钟水煎服八分。
又方:丹皮汤(见大、小肠痈)补中益气汤(见溃疡门)
脾痈
【方歌】脾痈湿热瘀血凝,章门穴肿兼隐疼,腹胀嗌干小水短,利下湿瘀补收功。
【注】此证始发章门穴,必隐疼微肿。由过食生冷,兼湿热,或瘀血郁滞脾经而成。令人腹胀,咽嗌干燥,小水短涩,初宜大黄汤、赤豆薏苡仁汤,二方合而用之,以攻滞郁。二便通利,腹胀全消,宜六君子汤扶脾调理。顺逆看法与胃痈同。
章门穴又名脾募,在脐旁开六寸高上二寸。
又方:大黄汤(见大、小肠痈)赤豆薏苡仁汤(见胃痈)六君子汤(即香砂六君子汤去藿香、砂仁。见溃疡门)
肝痈
【方歌】肝痈愤郁气逆成,期门穴肿更兼疼,卧惊胠满溺不利,清肝滋肾即成功。
【注】此证始发期门穴,必隐痛微肿,令人两胠胀满胁痛,侧卧则惊,便溺艰难,由愤郁气逆而成。初服复元通气散,次服柴胡清肝汤;痛胀已止,宜服六味地黄丸;脾虚食少,则佐以八珍汤,滋肾补脾,治之取效。禁用温补、针灸。
期门穴又名肝募,在乳旁一寸半,再直上一寸半。
方剂:复元通气散(见肿疡门)柴胡清肝汤(见头部鬓疽)六味地黄丸(见面部雀斑)八珍汤(见溃疡门)
心痈
【方歌】心痈巨阙肿隐疼,酷吹嗜热火毒成,面赤口渴身作痛,治法阳热总宜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