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1631年:常州大案(二)
顾炎武似乎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些事便问:“竟然还有这样的事,郑鄤师兄果然胆略过去,当年魏忠贤何其嚣张。”刘大人道:“正是这话,他当时是抱着必死的决心的,于是郑鄤从针对留中现象说起,题名《谏留中疏》。他说若奏章"未经预览而留中,必有伏戎援奥之奸",直言不讳地批评武宗时"权珰之炀灶"、神宗时"奸辅之藉丛"两大弊病。”顾炎武便长叹道:“果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郑鄤师兄可当得无畏二字。”刘大人苦笑道:“郑鄤之所以敢于如此大胆地批评朝政,也是有家族的传统。郑鄤的父亲郑振先就曾弹劾过首辅,结果被连降五级发配到偏僻的四川永宁去做一个低级别的小官,后来又被秋后算账削职为民。此外也是郑鄤的个性使然。在他心里,个人的功名利禄和国家社稷的安危相比,前者无疑微不足道,所以他愿意追随幼玄放手一搏。”
冒辟疆也问道:“那最后怎么了?”刘大人道:“自然是以卵击石。幸好被当时内阁首辅叶向高等人相救,叶首辅对皇上说他不过是书生之见,不过也没有什么不良用心,又说郑鄤是个名士,他看到他父亲上本获得了名气,所以也学着上本,陛下如果处罚他们,正好让他们得了名气。这才说的皇帝消了火,免了廷杖之刑,降二级使用罢了,不过他没有去赴任,而是直接辞职回家了。”
崇祯便问:“那黄道周呢?他没有上疏?”刘大人道:“幼玄不知何故,却没有上疏。”顾炎武忙解释道:“其实幼玄师兄也写了奏章,但是他写了三次都烧掉了。他内心十分纠结,思考着先尽孝还是先尽忠的,因为师兄出身贫寒,父亲已亡故多年。他考中进士后想把母亲迎来奉养,如果上疏,万一遭遇不测,岂不有亏孝道?他权衡再三,决定先尽孝,尽言报国之事来日方长。只是朋友之间的约定这次不能践行,未免心有不安。”
崇祯便颇有些不屑的说:“自古杀身成仁,黄道周未免有些不忠不仁了。”顾炎武忙解释道:“也不能这么说,自古忠孝难两全也,如果我是郑鄤,我倒是能原谅他。”
刘大人便道:“正是如此,所以虽然郑鄤对幼玄没有上疏有点看法,但是并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友谊。其后幼玄在京城和漳浦家乡之间往返数次,路过常州时都会到郑鄤家探访,倾吐衷肠,两人之间还写下了几十首唱和诗作。”
顾炎武便道:“如此说来,他们果然是患难之交。”刘大人继续说道:“后来先帝驾崩,新帝继位,三五下就除了魏忠贤,又连番革新,如今幼玄已是詹事府东宫主簿,足见皇上的信任,只有郑鄤一直待在常州,没有动过入仕的心思,听说后来郑鄤跟徐霞客交情颇深,这个徐霞客一向随性洒脱,不拘小节,依我看,郑鄤不肯入仕说不定就是受徐霞客的影响。”
几人说着,便将近中午了,刘大人便招呼人安排午饭,趁刘大人不在的当空,崇祯悄悄问顾炎武:“还不知道这位刘大人名讳?”顾炎武笑道:“刘大人讳永祚,其祖上三代都是进士出身,家门显赫,嶯山先生深以之为知己。”
几人用过午膳,刚上了茶,忽然一个家丁跑进来道:“老爷,扬州来人了,是巡抚大人派来的人。”刘永祚忙道:“快快有请。”崇祯、顾炎武、冒辟疆、张溥便躲到侧屋去了。
不多时,家丁便引着两人进了厅,一人见过刘永祚后,将一封信交给他说:“这位是南锦衣卫千户所千户吴大人,听说明日有案子要审,便得了巡抚大人的准,要来旁听一二。”刘永祚接过信来,吴惟英便一手握着绣春刀,一手背在身后,厉声戾气的说:“在下吴惟英,见过刘大人了。”
刘永祚不由得浑身一震道:“原来是千户大人!久闻大名,失敬失敬。”吴惟英便道:“我不过是个粗人,不懂的甚礼节,明日你们只管审你们的,我就一旁听听罢了。”刘永祚忙道:“好说好说,估计晚上许大人和黄大人就要到了,在下特在会宾楼摆下一桌,还望吴千户赏脸。”
吴惟英便冷冷的说:“不必了,陛下有严令,锦衣卫不得与官员私下交往,我岂敢因私废公,明日一早我自去衙门便是了。”说完,便略一点头,转身走了。弄的刘永祚和送信的人都很尴尬,送信人便道:“刘大人不必介怀,他们锦衣卫都这个德行,而且这位恶名在外,不结交也好,指不定那天就倒了霉。”
刘永祚苦笑一声问:“巡抚大人可还有什么谕令?”送信人道:“巡抚大人说此案关系重大,连总督大人都曾来函问过,现在连锦衣卫都惊动了,刘大人务必谨慎,说不定此案就要直达圣听了。”刘永祚问:“那依大人之见,当如何判为好?”送信的人说:“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案子,不过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便是了。”刘永祚这才拱拱手,送信的人便才匆匆离去。
崇祯等人才从侧屋出来,刘永祚道:“怪了,怎么这事把锦衣卫都惊动了,吴惟英你们听说过吗?”冒辟疆大吃一惊的说道:“就是号称"吴阎王"的那个?”刘永祚忙道:“慎言!慎言!我看你以后吃亏就吃亏在你这张嘴上,口无遮拦!”顾炎武见刘永祚发怒了便道:“先生息怒,冒兄也是无心的,难道是这吴惟英也要来听案?”
刘永祚才道:“正是,而且是巡抚大人亲自派人送来的,不但如此,巡抚大人说,就连总督大人都惊动了!看来这案子真是通了天了。”正说着,又有家丁道:“大人!南直隶巡查御史龚大人来了!”
刘永祚心想:我与他素来没有交往,他来做什么?嘴上却说:“快快有请!”崇祯等人又忙躲到侧屋,不一会儿,只听有人道:“刘大人有礼了,呵呵。”一个矮矮的胖老头走了进来,刘永祚也忙堆起笑脸道:“下官见过龚大人,龚大人一向少行走,不知今日所来何事啊?”
龚廷祥道:“刘大人说笑了,只是本官身为巡查御史,受陛下洪恩,不得轻易与各位大人走动便是了。”刘永祚忙道:“龚大人请坐,上茶。”丫鬟端上茶来,龚廷祥端起来抿了一口,便细细品味起来,刘永祚便又问:“不知此次龚大人前来,可是有什么示下?”
龚廷祥道:“不敢,不敢,只是来救刘大人一命罢了!”刘永祚大吃一惊问:“龚大人何出此言?”龚廷祥便问:“听说刘大人明日要开审郑鄤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