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1629年:黄宗羲外放 - 与崇祯皇帝的那些日子 - 贺耀耀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70章1629年:黄宗羲外放

崇祯这边正心烦不已,王承恩又来报说:“之前陛下让查的与鞑子私通,买卖火器一事,已经基本查明了。”崇祯便问:“是何人所为?”王承恩便道:“乃是山西富商范家所为,他们在张家口出发,往北经过东蒙,然后卖给鞑子。”崇祯问:“难道朱舜水他们竟然没有察觉?”王承恩便道:“这正是范家奸险所在了,东蒙诸部落之前多为游牧,虽然现在汉人逐渐前去定居,还是地广人稀,再加上喀尔喀残部暗中帮忙,朱大人又如何能晓得。”崇祯便道:“先不要动他们,让西厂暗中死死盯住,不能再让一支火枪、一粒火药落到鞑子手中。”王承恩忙应下,崇祯便拍拍案头的弹劾奏折说:“你说黄宗羲这事怎么办才好?”王承恩忙道:“皇上打趣臣呢,这等用人之事,臣可不敢说。”崇祯便道:“谁让你干预朝廷用人了,你平日不是跟黄宗羲素来相好吗,只看人情世故,跟朕说说。”

王承恩便道:“臣觉得,黄大人着实冤枉,这事实在跟黄大人无关啊,如今皇上已经下旨让刑部给黄宗炎议罪了,况且张氏女已死,人是不能复生,皇上好好安抚文家和张家也就是了。”

崇祯点点头说:“这是自然,你去传旨,赐张氏女为一等昭烈夫人厚葬,升文震孟为翰林院右编修,刘若宰改任鸿胪寺考录司郎中;升文震亨为考功司考录局少卿;升张纯臣次子张罗彦为通政录档司档案局博士。”王承恩便道:“皇上为了黄大人真是煞费苦心啊。”

果然,文家和张家得了封赏之后,不再闹了,黄宗炎也被刑部判了枷刑十五日、杖三十、流放东蒙的刑罚,但是御史们的弹劾黄宗羲教弟无方、草菅人命的折子却是一直没有断过,弄的崇祯好不头疼,正在纷纷扰扰之间,十一月二十三日,陕甘宁三边发生了震惊朝野的大事!

却说这一日,崇祯陪着皇后在御花园散步,崇祯便问道:“朕怎么看着梓童的肚子格外大些?”周皇后有些害羞的说:“可说呢,王院使也看过了,后来又请吴老看过,说是双生子,但是尚未瓜熟蒂落,本宫也不好妄下断言。”

崇祯高兴的说:“若果然如此,那可是本朝头遭大喜事啊。”周皇后便道:“本宫知道皇上这些日子心里不痛快,如果能因此让皇上心情舒畅些,也算是本宫和腹中孩儿的孝心了。”崇祯握了握周皇后的手说:“皇后有心了,逛了这会子,皇后可饿了?”周皇后便道:“能为陛下分忧也是本宫的福分,那就吩咐御膳房传膳吧。”

皇后便命人传膳到坤宁宫,崇祯和皇后到了坤宁宫,皇后抿了一小口米粥,崇祯也刚喝了一口,正要吃些别的,只见王之心慌里慌张的进来道:“陛下!出大事了!”

崇祯便道:“什么事大惊小怪的!一点都沉不住气。”王之心便道:“陕西反了,内阁和内廷的各位大人都在乾清宫外候着呢。”周皇后不由的大吃一惊道:“怎么了?可是出大事了?”崇祯便安慰道:“梓童不必着急,这几年陕西那边总不太平,前几年澄县也反了,都是乌合之众,小打小闹,不过是麻烦些。”然后又假意生气道:“陕西反了,来找朕有什么用!让内阁依前例批了就是了,该剿的剿,该抚的抚,花多少钱,找户部去,找兵部去!找朕有什么用!”

皇后便道:“陛下不要生气,龙体要紧。”崇祯便道:“朕好不容易得空陪梓童吃早餐,这些人就拿些许小事在耳边聒噪,朕岂能不气。”皇后道:“陛下心中有本宫就是了,本宫怎敢令陛下因私废公,耽误国事?况且诸位大人都是办事办老了的,如今一起觐见,想必是出了了不得的大事。”

崇祯握住皇后的手说:“还是梓童颇识大体,既然如此,那朕去去就来。”崇祯这才忙带着王承恩来到乾清宫,内阁诸位阁老和内廷诸位大臣已在殿外等候了,众人随着崇祯进了大殿,行过礼后,崇祯便问:“到底怎么了?”

袁可立便出列道:“陛下,自崇祯元年陕西流民起义被吴三桂将军镇压以来,去年三月,又有陕西澄城王二造反,今年以来,三边虽然旱情依然严重,但是新作物的推广颇有成效,各地叛乱陆续平叛下去,不想今年以来,白莲教竟在三边猖獗起来,鼓动百姓,陕北府谷王嘉胤、陕北安塞高迎祥、宜川的王左挂、洛川的王虎、延川的王和尚、汉中的王大梁、甘肃庆阳的韩朝宰、武都的周大旺等贼人竟然纷纷造反。不过俱是乌合之众,相应的百姓也不甚多,臣令各处戍卫军严加剿抚,慢慢有平息之势,不想十一月十五日,固原镇总兵郑家栋、甘肃镇总兵程永宁、真保镇总兵陈国威、临洮镇总兵朱国栋竟然大逆不道,率其部公然造反,同知岳和声、胡廷宴、延绥镇总兵杨肇基先后被杀,以死殉国。其又与白莲教余孽相勾连,势力大增,各地戍卫军渐有不支之势!”

崇祯大怒道:“大胆!朝廷花了那么多安置银子,终究是没用!如今三边情势如何?”

袁可立便道:“白莲教余孽、高迎祥等反民已经攻下安塞,共推高迎祥为首领,虽号称十万,但臣估计,最多不过二万余人;造反的四镇占据固原、甘肃、真保、临洮,又攻下了延绥,计有兵力八九万人,不过这八九万人受过系统训练,装备上也比较精良,只恐才是心腹大患也,如今和高迎祥互为犄角,大有紧逼西安之势!”,

崇祯不由大吃一惊道:“这可如何是好?朝廷这些年施恩于百姓,不可谓不诚也,为何百姓要响应叛乱?”袁可立便道:“陛下明鉴!白莲教余孽,对百姓全无怜悯之心,听说这高迎祥曾攻打洛川,百姓不从,结果高迎祥竟然率众屠城,将洛川菩提镇、李家庄等几个村镇百姓屠杀殆尽,死者以万数。”

董其昌不由的气的胡子乱颤道:“此可谓民贼也!民贼者,人人得而诛之!陛下,请即刻调遣精兵,剿灭民贼!”崇祯便问:“众位爱卿可有良策?”

文柟便出列道:“陛下,安塞在西安正北,况且盘踞此地叛匪多为乌合之众,可令陕甘宁戍卫军全力围剿,同时令山西戍卫军策应,方可无虞;至于程永宁等人,一来人数多,二来多是边军出身,非野战军不可击溃也。如今贼人势大,朝廷当果断出击,打消贼人的嚣张气焰!”

宋琬则接过话来道:“臣不以为然,臣以为果断出击,或可在气势上占据优势,但是倘若不能一击而中,贼人必定四处逃窜,留下后患不说,三边之地,民生本已疲惫不堪,倘若又加兵祸,更是民不聊生,即便歼灭了叛贼,也不是一时半刻可以休养生息过来的。如今叛贼在当地没有百姓基础,全以杀戮威胁,臣以为应当坚壁清野、步步为营,剪除外围,逐渐缩小包围圈,分割围剿,方为上策。”

两人一个是兵部侍郎,一个是户部侍郎,各自从各自立场出发,彼此争执不下,崇祯便问袁可立:“袁阁老以为如何?”

袁可立便道:“老臣赞同宋大人的看法,但文大人说的也不无道理。”崇祯便道:“袁阁老为何如此说?”袁可立便道:“高迎祥之流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虽然现在占据了安塞,但是一旦强攻安塞,他们势必四处逃窜,所以宋大人的策略可以用在他们身上,扫除外围,逐渐包围消灭,此谓"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计也;而对程永宁等人来说,攻城掠地的思想根深蒂固,所以他们才会首先去攻打延绥,可以采用文大人的策略,用精兵强攻他们,给他们造成威慑,而且程永宁等人手下多是受了蒙蔽,又加上对安置不满才会叛变,一旦见朝廷手段强硬,必定军心涣散,朝廷可以对他们剿抚并用,对于顽固不化的坚决剿灭,对于接受朝廷安置,一心归顺的,可既往不咎,如此一来,不但兵祸可解,而且四镇安置亦可彻底解决!”

崇祯不由得连连称赞道:“袁阁老高见!那就依袁阁老之计,令丁启睿兼三边剿匪使,步步为营,逐渐蚕食、剿灭高迎祥,不令贼人逃窜;令孙传庭率九镇军出大同,洪承畴率平夷军出宁夏,南北夹击程永宁等叛军,务必收复四镇,全歼叛军。各有司务必通力合作,全力确保粮饷供应,有迁延不前,贻误军情者,定斩不饶!”

朱由检此时突然突发奇想说:“先生,这不正是外放黄宗羲的好机会吗?”陆遥大吃一惊道:“让黄宗羲去剿匪?这兵荒马乱的,他可别有去无回啊。”朱由检便道:“无妨,我自有办法。”

想到这里,崇祯又道:“调黄宗羲为三边布政使司布政使兼三边剿匪副使,全力配合丁启睿剿灭叛匪!”

几天后,黄宗羲离开京城,往三边而去,钱谦益在家中召见了龚鼎孳,钱谦益便问:“黄宗羲走了?”龚鼎孳便道:“走了,学生亲眼看着他离开的。”钱谦益便捋着胡子说:“老夫出此下策,实在是无可奈何啊。”龚鼎孳便道:“老师说的极是,这黄宗羲若留在京城,实在是咱们的心腹大患,如今皇上也保不住他了,把他外放到三边去了,真是可喜可贺啊。”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钱谦益摇摇头说:“你啊,看问题还是太浅,皇上这哪是贬他啊,明摆着就是抬举他呢,若他再立些功劳,重返京城也是指日可待的事,黄宗羲一日不除,老夫一日不安啊。”龚鼎孳便道:“老师的意思是”钱谦益便道:“汪乔年不是在三边做巡抚嘛,你没事也该去跟你这师叔走动走动的。”龚鼎孳心领神会道:“老师教训的是,学生一向在京里,也是该去拜见一下汪师叔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