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1629年:皇后终于怀孕了
袁崇焕带着朝鲜总督的任命和军选司给的上上品的京察评价走了。过了几天,杨嗣昌和茅元仪觐见,行过礼后,杨嗣昌便道:“皇上,九边的裁撤单子出来了,请皇上御览。”边说着边将折子递给王承恩,崇祯接过王承恩手中的折子,只见折子上写着:“蓟州镇报13万,实有8.5万;宣府镇报12.6万,实有8万;大同镇报13.5万,实有7.6万;太原镇报8.9万,实有5.3万;延绥镇报4.5万,实有2.5万;固原镇报9万,实有6万;宁夏镇报7万,实有2.5万;甘肃镇报9.6万,实有4万;山海镇报11万,实有10.8万;昌平镇报9万,实有7.6万;真保镇报11万,实有9万;临洮镇报7.6万,实有4.3万。”不看则已,看后崇祯便怒气冲冲道:“好贼胆!我大明数百万的军饷就这么被虚报贪墨了!尤其是这宁夏镇、甘肃镇,虚报之数竟然二倍有余!马世龙和程永宁实在该杀!”
杨嗣昌便忙道:“陛下且息怒,还不止于此,如今九边兵力共66.38余万,半数以上竟然是以老弱军属充任,不堪驱使,只有不到20万尚可一用,而且纪律涣散,一贯在当地欺压百姓,竟成兵祸!”
崇祯便道:“不裁撤行吗!行吗!看看,这就是我大明的镇边之军!有这样的军队替朕镇守边关,朕如何圣安!”茅元仪也接着说:“如今已经遣散51万边兵,有回原籍的发还盘缠,并着原籍所在州县分配土地;有留在当地的,督军府和军选司也已经将原有军屯之田按人分配,另有15.38万可用之兵正前往西安练兵场重新练兵。各边镇总兵正按兵部意思交接军务,前往京城面圣。”
崇祯心情这才略微好些,杨嗣昌又道:“只是有一事,秦良玉将军的白杆军是否在裁撤范围?还请皇上明示。”
崇祯便问:“爱卿以为呢?”杨嗣昌便道:“万历二十八年,杨应龙谋反,白杆军奉命平叛,云贵地区的改土归流才得以顺利推进,且白杆军熟悉云贵地形,有白杆军镇守云贵,各地土司才不敢妄动,臣以为暂不列入裁撤范围之内才好。”
崇祯便道:“甚好,朕听说其子马祥麟亦骁勇善战,人称小马超,是否当得?”杨嗣昌便笑着说:“果然当得,想天启元年,鞑子攻沈阳,马祥麟将军与鞑子血战浑河,被敌军的流矢射中一目,他忍痛拔出箭簇,仍坚持援弓搭箭杀敌,时人称为独眼马超;同年奢崇明叛乱,围成都,陷重庆,四川震动,又是马祥麟将军率军平叛,亲自杀敌六千,收服重庆,川东悉平,后又接连收复永宁、蔺州,四川之乱方平也。”
崇祯连连点头说:“果然虎父无犬子,马祥麟可进京了?”杨嗣昌便道:“已经进京多日了,正等军选司京察定品。”崇祯便道:“那边宣他进宫面圣,朕登基以来,未曾见过西南诸军将领,正好趁机见见。”
过了几天,马祥麟觐见,崇祯特意选了在太和殿东暖阁召见,以示郑重,马祥麟见了崇祯,忙跪拜道:“末将远在川贵,难见圣颜,幸蒙传召,谨祝陛下圣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便道:“快快平身!爱卿满门忠烈,不必如此多礼,秦将军身体可安好?”马祥麟便道:“家慈尚好,末将此次进京,家慈令末将替她请陛下圣安。”崇祯道:“好,好,爱卿世代镇守云贵、四川,平土司叛乱,行改土归流之国策,才有西南现在的基本稳定,不知道朵甘都司如今情形如何?”
马祥麟便道:“启奏皇上,自达延汗统一蒙古诸部,命其子巴尔斯博罗特统领土默特右翼三万户。此后,其次子阿勒坦汗占据十二土默特之大部,逐渐强大。隆庆五年,经我大明册封其为"顺义王",从此开始与我朝互市。又自林丹汗统领蒙古诸部时,土默特部因内部纷争激烈而趋分裂,一部分东迁至辽东,现为东蒙招抚使司所辖;另一部分则迁往大同边外丰州滩一带,后又与察哈尔部争斗不敌,又迁至川西、藏东,后归附我朝,在此设立朵甘都司,不过朝廷却从未在此派遣流官和军队,一直都是以土默特部本部首领温布楚琥尔和兀良哈的善巴管理,其王庭设在西平(现西宁市)。”
崇祯听后道:“那如果朝廷派流官往朵甘都司,爱卿以为如何?”马祥麟想也没想道:“末将以为暂时不可,目前西土默特部实力强大,且朵甘都司地势艰险,沟壑纵横,又多沙漠戈壁,十分荒凉,其中又有大小草甸、沼泽遍布其中,土地多为盐碱地,倘若驻军,给养艰难,何况这么多年来,都是如此,一时改变,恐生变故。”
崇祯点点头说:“想必乌思藏都司和安南都司也都是如此了?”马祥麟道:“想当年成祖皇帝大封乌思藏诸王,共册封三大法王,五大教王,各支流中宁玛派、噶当派、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彼此掣肘,最顶层又控制了五世达赖、四世班禅,且太祖、成祖皇帝在乌思藏设立多处卫所,反而是乌思藏都司比较稳定,而控制安南都司的莫家,因为一直受到南边黎氏的攻击,比较脆弱,如果陛下要想派军,可派往安南都司,想必莫家会很感激。”
崇祯道:“那爱卿以为,谁可担当此任?”马祥麟忙道:“末将惶恐,此等大事,怎容末将置喙。”崇祯笑道:“秦将军家教也忒严了些,今日召对,卿可畅所欲言,绝不会因言获罪。”
马祥麟这才道:“韶州知府吴兆元素有贤名,或可一用。”崇祯便点了点,没有立刻下结论,而是说道:“朕久闻秦家白杆军甚是英勇,朕决定,将白杆军按野战军序列编练,赐名伏波军,爱卿仍任总兵,一应军饷装备都按野战军配备,具体事宜爱卿可与军选司商议。”
马祥麟大喜过望,忙跪谢道:“臣定不辜负皇上信任!”崇祯便笑道:“甚好,爱卿久居边地,此次进京,可多留几日,感受一下京城气派。”
马祥麟退下后,崇祯便让人拿来吴兆元履历,上边写道:“吴兆元,字公策。莆田县墓兜村人。万历四十一年三甲103名进士。初授汝宁府确山县令,邑民惮输,里甲因得侵扰,逋负居多,兆元为设征收划一之法,清理赋役,宿弊顿除,决狱明敏。擢刑部河南司主事,旋改工部都水,迁屯田员外郎,再迁工部营缮郎中。时因岁供,大木商侵蚀不赀,知其弊端,严加管理,堵塞漏洞,并对大木商力加劝导,岁供竟无一损耗。天启四年出任韶州府知府,为政宽和,讼至立决,与军民休息,军饷按时供给,大得军心。”
朱由检便说:“看来马祥麟对此人很是了解,否则怎么会推荐此人?他一个将军怎么会对一个文官这么了解,这里边会不会有什么问题?”陆遥白了他一眼说:“你看你这人,疑心病又犯了,你让人家推荐,人家推荐了你又怀疑,这履历也看了,如果还有疑问,找人一问不就知道了?再说了,马祥麟是武将出身,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就算认识,估计也是吴兆元任韶州知府,因为运送军饷有交集罢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你既然要让秦家在西南出力,这么猜疑人家可不行。”朱由检这才不好意思笑笑说:“先生教训的是,是我多心了。”想到这里,崇祯便对王承恩说:“跟考功司说一声,调吴兆元为安南都司提督,总督安南都司军政事。”
崇祯又召了内廷诸大臣过来,正要继续研究九边十三镇的事,这时候,方正化兴高采烈的进来,行过礼后,对崇祯说:“皇后娘娘有喜了!皇上大喜,皇上大喜啊!”
崇祯一下站起来道:“果然!”方正化忙道:“果然,娘娘这几日胃口不好,叫太医院来把了脉,说是喜脉,又请吴老进宫来看了看,已是有近一个月的身孕了,又请了敬事房的档,喜脉无疑了,陛下大喜啊!”
黄宗羲、茅元仪等人也忙道:“陛下大喜,阖该同乐!”崇祯便笑道道:“好!好!好!都赏,都赏!”说完,忙带着方正化和王承恩往后宫去了。
把黄宗羲、茅元仪等人便晾在了殿内,茅元仪便道:“若是个公主还好,若是个皇子,朝堂上免不了又要有一场腥风血雨了。”黄宗羲忙道:“止生(茅元仪,字止生)兄慎言,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皇上都走了,那咱们是不是.”茅元仪便道:“看来今日皇上也没心思做其他的了,咱们也都散了吧。”
崇祯等人急匆匆来到后宫,周皇后正在榻上,见崇祯进来了就要起身,崇祯忙过去扶住周皇后道:“梓童不可,如今有孕在身,定要听太医的话。”周皇后这才坐下道:“臣妾无德无才,如今一朝有孕,若能诞下皇子,才算不辜负陛下恩德。”
崇祯又问:“你我夫妻,不必如此,如今哪位太医看胎?”周皇后道:“如今是太医院王院使看胎,吴老说他也会常来看护,宣懿太妃和嫂嫂也刚刚才走,有太医照看,又有太妃和嫂嫂照顾,陛下尽可安心国事,不必以臣妾为重。”
崇祯点点头说:“梓童有功,可要什么赏赐?周皇后想了想说,不敢谈赏赐,只是想求皇上一个恩典。”崇祯便道:“要何恩典,梓童尽管说来。”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周皇后道:“之前侍奉先帝的王体乾,素日颇得先帝之心,为人又忠厚老实,做事又是个尽心尽力的,臣妾知道后宫不得干政,但是他只一个内侍,想来也算是家事,便大胆求个恩典。”
陆遥有些吃惊的说:“王体乾还活着呢?能量还不小,竟然都求到皇后这里来了。”朱由检说:“当初王体乾陪先帝游船,却致先帝掉落水中,我以为凭李太妃的性情,定然不会饶了他,没想到竟还活的好好的,只怕这不是皇后的意思,或许是我那嫂子的意思,难怪呢,竟然搭上嫂子这根线了,罢了,就给她们一个面子吧。”陆遥道:“你们皇家可真是一团糟,只是这王体乾过去是魏忠贤的人,不会出什么问题吧?”朱由检道:“那就把他远远的放到中都去,正好前几天中都留守太监杨泽死了,让王体乾去吧,中都留守太监职位又高,又没有什么实权,晾他一个内监也翻不出什么花来。只是皇后出身小门小户,又是个没主心骨的耳根软,倒是让先生见笑了。不过这也是太祖定下的祖制,皇后必要从小门小户里找,以免后宫干政,倒是田贵妃聪明能干,只是可惜不是正宫,又没个一男半女。”
想到这里,崇祯便问王承恩:“中都留守的缺可有人补上了?”王承恩本来是想提拔自己人的,听他这么问,如何还敢说,便假装想了想说:“这倒还没有。”崇祯便道:“就让王体乾去顶了吧,梓童,你看可好?”周皇后虽然知道中都偏僻又荒凉,虽说去做留守太监,好比发配一般,但好歹级别够高,也算给足了面子了,便道:“臣妾多谢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