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1636年:算计
过了几天,考功司总办王心纯将财税部和各省各府财税使司财税使官员名册上呈崇祯,只等崇祯御批用印,崇祯翻开名册,挨个看去,因为他格外关注山东的情况,所以等翻到山东的时候,便不免格外留神,只见山东财税使的下边,赫然写着“赵灵均”三个字,后边便是赵灵均的基本情况和基本履历,崇祯细细看去,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崇祯便问道:“这山东财税使人选是谁建议的?”王心纯便道:“启禀皇上,这赵灵均是山东巡抚黄道周亲自点名要的,毕竟是要去山东的官员,自然是以巡抚的意见最为重要。”
陆遥便问:“我看这人又是文震孟的侄女婿,但又是刘宗周的学生,这黄道周亲自点名要他,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朱由检便道:“黄道周这个老狐狸,以他的智慧,岂能不知道他去山东是被咱们算计了,他点名要赵灵均,一来是买刘宗周个面子,二来这也是恶心我呢,以发泄被算计的不满,难怪他到了山东之后,对新政漠不关心,我本以为他是个识大体的,没想到为了一点私怨,就置国家新政与不顾,亏他还是在复兴书院教过书的,可见不管是东林党还是复兴社,都逃不过一个私字啊。”
陆遥便问:“那依你的意思,就是要驳回了?”朱由检道:“既然还要用黄道周,这个面子还是不得不卖给他的,不过我也得让他知道,千万不要跟皇帝讨价还价,否则后果很严重!”
想到这里,崇祯便合上名册,对王心纯说:“听说锦衣卫山东千户所千户黄中做的不错?”王心纯忙道:“正是,今年考成被评为上中。”崇祯便笑道:“既然如此,那就提一级调用吧。”
王心纯便道:“不知调往何处?还请陛下明示。”崇祯冷笑道:“钱象坤岁数大了,也不适合在高寒之地久居,调回来任御史台御史中丞,就让黄中去朵甘都司,任西平市长知州吧。”金光辰不由的倒吸了一口凉气,心想:朵甘都司?那不跟发配一样嘛。但是又不敢质疑,便道:“臣这就下文。”崇祯这才将名册递给毛文炳说:“准了,去用印存档吧。”毛文炳便接过名册,随着王心纯一起去了。
却说财税部及各省各府财税使官员的任命旨意下了后,这档子事才算尘埃落地,文震孟便对文震亨说:“事都办妥了?”文震亨笑着说:“都办妥了,这时候,赵灵均都已经去赴任了。”文震孟便冷笑道:“咱们这位大哥啊,打小心眼儿就多,他一向都看不上他这女婿,自从咱们文家从皇家钱庄被踢出来,他就转了性子,出钱支持他女婿去读复兴书院,又支持他去考官学入仕,就是想让他女婿改换门庭,给自己留后路呢。”文震亨便说:“是啊,都是一家人,何必动这个心眼儿呢,如今还不是在一条船上了。”文震孟便道:“是啊,若不如此,察院大人岂能放心咱们文家啊。”
再说顾炎武自从到了青州,在孟家的配合下,基本将青州的情况了解清楚,也有了一个基本的章程,但是他疑惑的是,他多次往巡抚衙门递折子,请求在全省试点推广,黄道周却总是借故拖延,他也是无可奈何。
这一日,顾炎武在州衙处理公务,外边衙役通报说:“大人,锦衣卫赵大人请见。”顾炎武忙道:“快快请进来。”说着忙整衣出迎,刚出屋门,就见赵士超已急匆匆进了门,顾炎武忙拱手道:“这是哪阵风把赵兄吹来了?”赵士超脸色凝重,不似往常,边拉着顾炎武进屋,边说:“进屋说,进屋说。”
两人进了屋,赵士超便道:“京里出事了!”顾炎武忙问:“出什么事了?”赵士超便道:“我刚听京里传过来的消息,皇上要将宗人府和詹事府合并,惹出大乱子了,有好几十个大臣在西安门谏宫呢,皇上动了大怒,只怕要赐廷杖,这些不知好歹的东西,内廷的事是皇上的家事,他们也要管,真是岂有此理,气煞我也。”
顾炎武便道:“皇上不是鲁莽之人,且又素来爱惜羽毛,这可真是给皇上出了个大难题啊。”赵士超起身道:“这可如何是好?要不是我人微言轻,如今便要上折子,亲自执行廷杖,替皇上出了这口恶气,也不必皇上背黑锅,便是什么千古的骂名,我也不在乎的。”
顾炎武笑道:“赵兄言重了,皇上圣明如此,自然会妥善处置此事的。”赵士超便叹气道:“我知道你的日子也不好过,唉。”说罢叹气走了。
又过了几天,赵士超又兴高采烈的来找顾炎武,一见到他就高声道:“顾兄听说了吗,皇上轻轻松松就把那些人摆平了。”顾炎武也笑道:“我自然知道了,朝廷的行文上午刚到了州衙。”赵士超笑道:“听说便是如此,还是有几个颇为顽固的,就是以杨观光为首的,估计脑袋是保不住了。”
顾炎武颇有些可惜的说:“此人崇祯二年进士出身,颇有学识才干,如此死了着实可惜啊。”赵士超冷笑道:“顾大人莫要白白同情罪人。”顾炎武忙笑道:“这是自然,我不过感慨几句罢了。”
又过了几日,朝廷下了令,竟然任命杨观光为山东布政使,顾炎武便觉诧异,杨观光到了青州,先是照例拜见总督、巡抚,黄道周又请了各司长官,大家一一见了,又派人安顿杨观光,耽误了三两日。
只是杨观光心中挂念着皇帝托付的事,岂敢太过耽搁,等忙完这些琐事,便忙往青州州衙而来。顾炎武正在衙门里办差,衙役禀报后,不由得大吃一惊,历来都是下官拜见上官,何曾有长官往下官处的,便忙命人开了中门,自己穿戴好官府官帽,毕恭毕敬往门口迎接。仔细看去,杨观光正是伟岸博冠、剑眉炯目,一派正直气象,心中便略略了然,知道皇帝派他来必有所用,便忙作揖道:“下官青州知州顾炎武见过藩台大人。”杨观光忙扶住说:“使不得,使不得,我虽在省里做官,但你我品级相当,如此大礼,实在当不得。”说着便拉过顾炎武的手腕,两人相视而笑,携手入了堂屋。
进了堂屋,分宾主坐定,又命人上了茶水,顾炎武便道:“前几日听说杨大人到了山东,不见巡抚大人召见,不敢轻率拜见,还请杨大人见谅。”杨观光便道:“岂敢,岂敢,我见罪于陛下,陛下不以我卑鄙,委我以重任,我自不敢迁延懈怠。”顾炎武便道:“哦?想必杨大人必是为着田租税粮之事来山东的了?”
杨观光笑道:“正是这话,顾大人来山东日子也不短了,况且之前赵大人已将孟家的事摆平,这田租税粮新政的折子却迟迟不见递上去,临来的时候,皇上亲自召见我,让我务必过问一二,若有难处,不妨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