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1633年:督抚进京(三)
崇祯丑时睡下,卯时就要起身,实在是困顿不堪,王承恩连着叫了几次,崇祯才勉强起身问道:“都到了?”王承恩便道:“已是在外边候了半个时辰了,要不臣让他们再等等?”崇祯便道:“罢了,罢了,给朕端冷水净面。”王承恩便命人准备妥帖,洗面更衣,又只草草用了一碗羹,这才銮驾动身,往仁寿殿而来。这才宣孙承宗等人觐见,行过了礼,孙承宗便道:“听闻昨日出了事,想来陛下心中不快,臣本来递了折子,若陛下不便,臣等便改日觐见,不想今日陛下还是照例召见,臣等不胜感恩。”崇祯便道:“孙先生乃朕之帝师,便是有天大的事,也不能不见的,况且朕又岂能因那些小节坏考成大事呢。”孙承宗忙道:“皇上圣明,老臣感激不尽。”
两人略说回话,崇祯又命给孙承宗、刘鸿训等上了岁数的赐座,然后辽东布政使司布政使刘鸿训才起身道:“回禀陛下,经去岁统计,辽东实有人口数六十七万三千六百九十八人;田亩四十六万顷,其中皇庄十三万顷,自耕农十四万顷,佃农十九万顷;去年各市征收商税三百四十二万四千六百万两,截留六十八万四千九百二十两,其余已上缴户部。”
崇祯便感慨道:“几年不见,默承(刘鸿训,字默承)老了许多啊,辽东连年战乱,又要供应军粮、又要安抚百姓,能做到现在这样,实在是不容易啊,想当年默承何等英姿勃发啊。”刘鸿训不由得老泪纵横道:“臣何敢劳陛下惦记,今年臣已经六十七了,只盼着有生之年能见辽东彻底光复,臣心愿也就了了。”
崇祯便道:“朕记得乃父刘一相任高平知县时,便敢于依法整治富豪子弟,使县风大治,爱卿颇有乃父遗风哉,可堪幸哉。”众人又攀谈些许,崇祯赐下御膳,众人这才告退,崇祯只命人留下孙承宗。
崇祯便问:“顾君恩那边都打点好了?”孙承宗便道:“老臣按陛下旨意,已经处理好了,只是不知道他们能否说动卢将军。”崇祯笑道:“顾君恩非科举出身,不按常规,卢象升一代儒将,自比关羽,岂能绕的过顾君恩的鬼心思?朕料定不日便有消息传回。”正说着,王承恩便将一份奏折放到了崇祯案头道:“陛下,陈大人密折。”崇祯打开看后,不由笑道:“心想事成,顾君恩果然说服了卢象升。”孙承宗不由笑道:“陛下果神人矣,又用人得当,辽东之事成矣。”
崇祯又道:“新任的锦州知州王之盖、辽中知州李应春、四平知州叶崇武,可都还堪用?”孙承宗便道:“三人上任,未至总督府报到,老臣岂敢妄言啊。”崇祯听他话中有怨气便道:“这三地俱是边关要地,非朕心腹不可就任。”孙承宗忙起身道:“老臣失言了,陛下自然是用人如神,布置得当。”崇祯便道:“朕是想着他们毕竟是在辽东治下,还是有必要跟先生说一声的,以免日后发生什么不必要的误会,另外,顾君恩那边或不是一日之功,先生回去后,务必要多加关照。”
孙承宗便道:“这个请皇上放心,老臣必不会走漏风声。”崇祯点点头又说道:“辽东干系亦是重大,爱卿也务必要爱惜身子,这次默承进京,朕真觉得他老了,只怕是难堪大用,要早早预备起来了。”孙承宗便感慨道:“皇上圣明,刘大人毕竟也是快七十的人了,杜甫曾言"人生七十古来稀",也是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了。”崇祯便道:“是啊,爱卿以为谁堪此任?”
孙承宗想了想,推荐了几个人选,但崇祯都觉得不太满意,孙承宗这才笑道:“皇上觉得史可法如何?”崇祯这才猛然惊醒,他盯着孙承宗看了半响,心想:好你个老狐狸,闹了半天,史可法的大后台就是你啊,不过也是,看遍整个官场,能跟钱谦益平分秋色的舍你其谁啊。
想到这里,崇祯便笑道:“史可法嘛,能力、人品倒是不错的,就是资历浅了点,况且他一直在都察院工作,去年才调到理藩院,对民政所知甚少,只怕.”孙承宗便笑着说:“皇上考虑的甚是,既然如此,宁远市长知州朱可贞或可一用,此人乃少时习文,曾考取秀才,后为报国毅然弃文习武。天启四年中武举,崇祯元年中武进士,后赴广东任职。时阳江、电白一带海盗猖獗,为害一方。朱可贞整顿海防,大破贼军,缴获贼军海船数十艘,海患方息。崇祯三年,朝廷对荷兰人开战,朱可贞身先士卒,战功卓越,因功简拔至宁远市长知州一职,陛下一向倡导文武双全,此人可为表率耳。”
崇祯意味深长的笑道:“先生的话朕自会考虑。”孙承宗也便笑道:“皇上只看刘大人快七十了,老臣今年也已经七十了,也到了该休息休息的时候了。”崇祯听他话中有话,便心领神会的说:“先生放心,史可法虽然去不了辽东,朕会给他安排其他的地方,先生说的没错,后生可畏,也是到了让他们磨练磨练的时候了。”
孙承宗又顺口道:“皇上说的极是,不只是史可法,老臣以为翰林院、文思院、格物院的官员们也该放到地方上多历练历练的,毕竟书上得来终是浅,方知此事要躬行。”一语点破了崇祯,崇祯心想:不愧是积年的老狐狸,这个主意算是出到我的心上来了,不过怕是我得投桃报李了。想到这里,崇祯便道:“先生一语道破玄机,朕心里有数。”孙承宗这才跪安。
过了几日,王承恩对崇祯说:“大伴,西厂那边有消息了。”崇祯便道:“想来黄彦士弹劾张四知的那些大多是真事吧。”王承恩便道:“大伴圣明,不但有那些事,另有许多不法之事,张四知也都参与其间,其老家费县百姓对张家咬牙切齿,恨之入骨,风评极差。”崇祯便冷笑道:“这种人不堪为民之父母。”心中便有了计较。
又过几日,孙承宗率辽东官员进宫拜别崇祯,崇祯安抚几句后,便道:“宣旨吧。”王承恩便掏出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调宁远市长知州朱可贞为辽东布政使司布政使;升胡钟麟为宁远市长知州;准辽东布政使司布政使刘鸿训乞骸骨,钦此。”
当天午后,王之仁众北直隶官员拜别崇祯,崇祯便问:“都察院可审出什么了?”高弘图便道:“刑部会同北直隶按察使司、山东按察使司,往各地审查,其弟和李淳之事,年长日久,且当事人已死,查无对证,至于其子之事,案薄中确有记载,业已明正典刑,没有查出张四知包庇之事,李培元也确因失陷城池而被处罚,至于其下典史等之事,尚在查明之中.”
崇祯便打断道:“黄彦士身为御史,以捕风捉影之事,竟不顾礼仪、不分场合,弹劾总督,若长此风,地方官员还敢做事吗?朕绝不姑息纵容,即令刑部按律拿了黄彦士,严令正法!”张希夏刚要为黄彦士申辩几句,不想却被河间知州高斗光拉住了衣袖,这才忍住,崇祯又道:“所谓君不密而失臣,臣不密而失身,张四知身为一省总督,掌一省安危,不密其身,此大过也,且教子无方,律下不严,难为一省表率,着革去总督一职,待重新考评后选任他职,以为惩戒。”
王之仁等人岂敢说话,崇祯便又道:“北直隶巡抚王之仁暂任北直隶总督;调中都留守指挥使司指挥使朱国相为北直隶巡抚;调王聚奎为北直隶巡察御史;放秦熙为北直隶保定市长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