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1633年:顾君恩的麻烦事 - 与崇祯皇帝的那些日子 - 贺耀耀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52章1633年:顾君恩的麻烦事

这边崇祯安排着各地督抚进京述职的事,在回头说顾君恩、胡士昌和陈启龙三人自离了应天,一路北上便往辽东而来,行不几日,便到了辽东地界,三人并不多事,进了宁远:打听清楚了孙承宗的宅府,胡士昌便要径直而来,顾君恩笑道:“胡兄莫急,咱们此次前来,乃是机密之事,皇上亦万分关注,不可莽撞,依我看,不妨先找个吃饭的地方,歇歇脚,掌灯时分再来不迟。”胡士昌便拱手道:“顾兄远虑,佩服,佩服。”陈启龙则有些不以为然的道:“顾大人掌大局,既然如此,悉听尊便便是。”顾君恩并不计较,三人便随便找了一个像样的酒楼,叫了饭菜,顾君恩边吃边道:“都说这辽东乃对抗鞑子的前沿,不过看这宁远城熙熙攘攘,不似寒苦之地。”

胡士昌笑道:“顾兄这就不知道了,自皇上亲征以来,卢将军已率军在辽中进驻,前线已经向东推进了五六百里不止,况且朝鲜也业已稳固,鞑子本就是穷山恶水之民,过去都靠些抢夺度日,现在我大军压境,鞑子便动弹不得,轻易不敢犯边,又自胡巡抚就任以来,与东蒙、察哈尔大开互市,三地贸易往来不绝,不但如此,就连极北的哈喇部、塔哈部、达奇鄂尔部、鞑靼部、赤不喇部也都纷纷前来贸易,这宁远既是辽东首府,自然也是繁华之地了。”

顾君恩笑道:“皇上派胡兄一起前来,确是深谋远虑,胡兄对经贸情形了如指掌,对咱们这次密谈有重要的作用啊。”胡士昌便问:“敢听顾兄高论。”顾君恩笑道:“察哈尔、东蒙如今已是我朝国土,贸易往来自不必说,哈喇部、塔哈部、达奇鄂尔部却是紧邻奴儿干都司的大部落,如果与之交好,将来解决鞑子岂不是易如反掌?”

不等胡士昌说话,陈启龙嗤笑一声道:“咱们的任务就是跟鞑子密谈,似这等事不必费心,还是早些跟孙总督接触上才是正经。”顾君恩不由得皱了皱眉头道:“想必陈大人来时,皇上也曾多有嘱咐,况且听闻陈大人乃高弘图大人的关门弟子,想来亦不会辜负皇恩。”陈启龙哼了一声道:“这是自然,在下又不曾为匪为贼,大节何敢有亏?”顾君恩不由的有些恼怒道:“陈大人若是瞧不起在下,大可掉头回去,若是一味聒噪,以至大事不成,皇上怪罪下来,也不止砍我一人的脑袋!”

胡士昌见两人要吵吵,忙打圆场道:“两位大人,两位大人,咱们都是为皇上办差,何必如此,切不要因小失大,还是办正事要紧。”两人这才稍稍平息。

到了天刚擦黑的时候,街上门面的灯笼已经开始亮起来了,行人也少了许多,三人这才来至孙承宗府上,侍卫忙上前呵斥道:“站住!你们是什么人?”陈启龙忙笑着上前道:“烦劳前去通禀总督大人,就说京中有故人来访。”说着从袖筒里掉出一张百两大钞,陈启龙迅速的塞到了那侍卫的手中,侍卫心领神会道:“好说,好说,三位先请在门房休息片刻。”说着把三人让进门房,不多时,那侍卫回来了,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三位不好意思了,总督大人正与巡抚大人和刚到任的学政使大人、肃政廉访使大人说话,怕是没空见您三位了,这个”说着还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看陈启龙,生怕陈启龙把那银票要回去。

顾君恩自底层出身,见惯了这些人情事理,便笑着上前掏出一封信,交给侍卫道:“方才是我们没有说清楚,这里有封信,劳烦交给总督大人,总督大人若是看了还不见,我们掉头就走,绝无怨言。”

那侍卫犹犹豫豫,顾君恩又笑道:“小哥尽管去,管保总督大人重赏你。”侍卫半信半疑的去了,过了一会儿,只见外面影影绰绰,原来是辽东巡抚胡一青、、辽东学政使高世泰、辽东肃政廉访使刘大年等出了门,等人都走了,那侍卫才推开门房道:“总督有请三位。”

侍卫领着三人出了门房,穿过了前厅院子,便有一个花荫拱门,那侍卫便在拱门这里停住,过了拱门,便有一个家丁打扮的领着三人继续往前,几人从拱门左侧的长廊一路前行,从正堂一侧绕到后边,便又有一道小门,几人出了小门,正中一条宽路,两侧各有一间别致的小院,那宽路的尽头便是一道红漆大门,家丁领着三人在左侧的小院停下,那家丁道:“三位,老爷吩咐了,让三位在里边等候,另外,还有一句话,后边便是府里女眷的所在了,三位若无事,且不可冒犯。”

顾君恩忙道:“自然,自然。”那家丁便略拱拱手退去了,顾君恩抬头看去,那院上写着“致远”两个大字,进了院子,花草奇异,进了屋,更是书香四溢,胡士昌不由咋舌道:“只道孙督掌一省军政,却原是文武双全的人物。”陈启龙道:“这是自然,总督乃万历三十二年榜眼进士,又曾是先帝和当今皇上的老师,先帝在时,孙督便是蓟辽督师,修筑关宁锦防线,统领军队十一万,收复失地四百余里,修筑大城九座,小城堡四十余座,屯田五千多顷,安置战争难民近百万,逼迫努尔哈赤后退七百里,功勋卓著,岂是寻常人物。”说完还斜眼看了顾君恩一眼。顾君恩不为所动,没有任何表示。

正说话间,外边有人道:“来迟了,来迟了。”说着一个个子很高,有些干瘦的人走了进来,顾君恩看去,此人眼睛虽不大,但却精明有力,炯炯有神,步履沉稳,下盘稳固,不等顾君恩上前,陈启龙忙上前施礼道:“学生陈启龙见过总督大人,老师屡次说起总督,总是赞不绝口。”顾君恩才知道,此人便是孙承宗了,孙承宗略点点头道:“替本督问内相好,内相身体可还好?”

陈启龙谄笑道:“老师身体还算硬朗,总督大人费心了。”两人说完了,孙承宗这才看向顾君恩道:“这位可就是顾尚书了?”顾君恩知道孙承宗纵横三朝,深的皇上信任,怎么敢托大,忙起身道:“总督言重了,下官表字俊彦,总督大人直呼下官表字即可。”

孙承宗哈哈笑道,拉过顾君恩的手道:“俊彦爽利,怪道黄阁老亲自为你写荐信,不知几位来辽东偏僻之地,所为何事啊?”顾君恩便从怀里掏出皇上的密旨,然后小声道:“皇上有旨意。”孙承宗便忙接过旨意,顾君恩便道:“皇上有密旨,令我等与鞑子密谈,还得总督大人多多协助。”

孙承宗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顾君恩忙道:“我等奉旨前来,但却是机密事,还望总督知晓,若此事泄露,只怕御史们又要聒噪起来,让皇上心烦。”

孙承宗便道:“这是自然,这样吧,你们便安心住下,老夫先去准备准备,不过此事怕绕不过卢将军,只是卢将军是对鞑子的强硬派,对议和之事一向深恶痛绝,若是卢将军不配合,老夫也不好硬来。”

陈启龙便道:“难道他还敢抗旨不成?”孙承宗摇摇头没有说话,顾君恩便道:“卢将军大军驻扎在辽中,亦是辽东地盘,总督掌一省军政,难道这点薄面卢将军还不给吗?”孙承宗苦笑道:“卢象升那个人啊,一向以关云长自居,虽义薄云天,但未免有些执拗,前次皇上御驾亲征,卢将军深以不能一举剿灭鞑子为憾,在辽东厉兵秣马,还多次让老夫与他联名上折子,求皇上下旨与鞑子开战,幸亏皇上英明,好言劝慰,这才不令战火重启,辽中虽是辽东管辖,但是这天策军乃是野战军,乃由皇上亲辖,我想这普天下,除了皇上,卢象升不会给别人面子的。”

胡士昌不由的跌坐一旁道:“如此说来,咱们怕是要辜负皇恩了,这,这可如何是好?”孙承宗又道:“当然了,卢将军也是知道其中利害的,况且皇上何等英明神武,不可能不考虑到这一点,或许皇上早有旨意给卢将军了,俊彦不必忧心,先安心住下,待老夫打点打点。”顾君恩便只能道:“既然如此,便只有尽人事,听天命了,那就有劳总督大人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