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1633年:文家的喜事
过不几天,崇祯在中和殿议事,崇祯问高弘图:“考成法等新政的折子可出来了?”高弘图忙道:“业已完成,根据陛下指示,已将折子交张稷若大人审阅,不几日便会完毕。”崇祯点点头道:“之前亦多有变法之事,盖因杂乱无章,无法可依,如今张稷若既然编制新法,新政诸事亦要一一对应,按部就班,不必急,务必以稳妥为要。”秦熙又出列道:“陛下,《贰臣录》业已编辑完毕,请陛下御览。”王承恩将《贰臣录》递给崇祯,崇祯仔细翻阅一番,高兴的说:“好!好啊,钱谦益不愧是文坛魁首,这《贰臣录》写的既慷慨激昂,又深恶痛绝,诸位爱卿都传看一番。”众人便传阅了一番。
崇祯便说:“将《贰臣录》明发下去,令内外臣工、天下万民都看看,凡背君叛国者,为天下共贼,永世不得翻身,另外,各地督抚俱要上折子,历陈所要,务必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凡敷衍塞责者,朕绝不宽待。”一番话说的令众人无不胆战心惊,忙跪地称是。
却说文震孟散了朝,神情恍惚的出了宫,到了府门,只见家丁进进出出,个个喜形于色,文震孟心情不佳,不由得有些恼怒道:“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大庭广众的,在府门前进进出出,成何体统,若是被旁人看见了,还不又要说咱们文家骄横狂妄了!”家丁忙叫来管家,管家忙道:“今日大喜的日子,老爷怎么动了怒?”
文震孟哭笑不得说:“喜事!喜事!现在还能有什么喜事。”管家才道:“甥老爷升官了,升为左都御史。”文震孟问:“什么时候的事?我竟不知。”管家才道:“刚进府去拜见老祖宗去了,这不,我们才帮着搬运行李物品,故而有些忙乱。”
文震孟不等管家说完,急匆匆便进了宅院,到了堂上,姚希孟正在正堂陪文老夫人说话,见了舅舅急忙下了堂拜见,文震孟也先拜了母亲,然后问:“这是.”姚希孟便道:“舅父大人,前日接了旨,提我入御史台,听说是因为御史台那几位坏了事,钱察院便求了皇上,把外甥调出国子监,到御史台来了。今日外甥特来禀告舅父和外祖母,不想舅父还没散朝,外祖母便说,都是一家子,不如搬来同住,彼此也好有个照应。”
文震孟心想:难怪钱察院接了《贰臣录》总编纂的活,怕是以此换了姚希孟的这个恩典,看来,我倒是以小人之心揣度察院大人了,察院大人才是真心为了我们文家着想的啊。
想到这里,文震孟便道:“既然如此,便也不要忘了到察院大人府上拜谢才是。”姚希孟便道:“舅父大人说的极是,外甥午后便过去。”老母亲也拉过两人的手,高兴的老泪纵横道:“如今好了,如今好了,老身明日去了,也当含笑了,你那苦命的妹子去的早,留下孟长(姚希孟,字孟长)自己孤苦伶仃。”说着,便要垂下泪来,姚希孟便道:“外祖母千万不要悲伤,外孙这不就侍奉在外祖母跟前了嘛。”文震孟也道:“正是这话,这是高兴的事,母亲大人且要悲伤,孟长啊,晚上把你二舅父也叫来,咱们且一杯解千愁。”
五月十四日夜,承乾宫外,崇祯、皇后、皇贵妃等在偏殿焦急的等待着,从正殿里传出袁贵妃声嘶力竭的叫喊声,宛才人道:“看姐姐这么痛苦,妾心中怕的很。”皇贵妃便道:“妹妹还是岁数小,又没有生养过,自然怕的很,本宫生定王的时候也是心里怕的要命,幸亏皇上庇佑,才保的平安无事。”
皇后便道:“女人生孩子,就是鬼门关里走一遭,不过皇贵妃定是无妨的,陛下如此垂爱定王,也是妹妹的福气。”皇贵妃岂能听不出话中有话,正要说话,太医匆匆过来道:“启禀陛下,贵妃娘娘怀胎不易,且之前因为服药的缘故,又伤了胎气,如今又是早产,只怕,只怕.”崇祯便道:“太医院里凡是有的,不论多么名贵,能用的都要用上,务必竭尽全力!”
太医忙下去用药施针去了,不多时,只听得殿内传来嘹亮的啼哭声,皇贵妃忙笑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了。”不多时,稳婆笑吟吟的过来道:“恭喜皇上,贵妃娘娘诞下一位小公主。”崇祯便道:“公主也好,公主也好。”
稳婆刚刚退下,众人正要恭喜,忽听得里边喊道:“不好了,娘娘血崩了。”崇祯便要出去,皇贵妃忙止住道:“陛下,不可,妾去看一看便是。”崇祯无奈只得止住,皇贵妃匆忙出去,不多时,只听得外边哭声一片,崇祯不由得大骇,又过一会儿,皇贵妃也进了偏殿,已是泪流满面,拜倒在地说:“陛下,姐姐,姐姐她去了”
众人自皇后之下俱哭拜在地道:“请皇上节哀。”崇祯也悲声道:“贵妃自潜邸时便侍奉朕前,任劳任怨,毫无争宠之事,令朕心忧,幸而留下公主,以慰朕心,着以皇贵妃礼制下葬,敕封公主为坤仪公主,由皇贵妃代为抚养。”
皇贵妃忙道:“妾必当尽心竭力,抚养公主成人。”崇祯便道:“她的葬礼也要你多费心了,王贵妃也要多帮衬着点。”一连几日,宫中大丧,崇祯站在午门上,看着贵妃的棺椁出了门,往妃陵而去,王承恩道:“大伴不要伤心了,龙体要紧。崇祯叹息道:朕半是伤心,半是无奈,朕贵为天子,竟然不能如普通人一般,便是连悲恸也是不能的。”王承恩便道:“大伴太操劳了,臣看在眼里,心里难受啊,等忙过这阵子,大伴不如去好山园散散心。”崇祯道:“再说吧,黄宗羲他们可到了?”王承恩便道:“已在文华殿候着了。”
崇祯便带着王承恩和王拱极下了午门,一路朝文华殿而来,进了殿中,众人行过礼,黄宗羲便道:“张稷若大人建议,京中所有部门需在月初编制本月工作内容,月底将工作开展情况编制成册,下月初一来将工作开展情况手册和下月工作内容统一交吏部和考功司审核,由都察院派员监督,吏部和考功司根据考成法分辨优劣,好的嘉赏,差的贬斥,地方上则由各行政首长和肃政廉访司统一审核,由各地巡察御史监督,另外,朝廷亦可随时派出钦差大臣到各地抽检,从而有效的避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才好使朝廷的诏令有效的推行至各地,肃政廉访司则要在每年年终前将地方考功之册统一交吏部和考功司复核。考功司要根据优劣之法,会同翰林院、吏部议处人事安排。”
崇祯听后大喜道:“甚好,可照此下发各部、省(府、招抚司),三朵司目前可不必照此办理。”黄宗羲便道了是,崇祯便又说:“如今框架既成,各有司便要同心协力,为朝廷效力,朕的意思是,之前朝廷免了自耕农的徭役赋税,但是各地佃户的负担还是比较重的,所以朕想着首先要在各地审核田亩、登基户籍,先摸清底细才好。”高弘图便道:“皇上言之有理。”崇祯便道:“如此,那就让翰林院牵头,赶紧将这项任务布置下去。”
众人诚惶诚恐,退到偏殿努力工作去了,高弘图却是留了下来,崇祯便问:“还有事?”高弘图便道:“臣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崇祯便说:“但说无妨。”高弘图便道:“臣虽与张稷若大人同朝为官,但一向交往甚少,这几日因着考成法的缘故,来往多了一些,臣观此人行为放荡,颇为诡异,言谈中又似对陛下有大不敬之语,不得不深为之所忧虑啊,还望陛下明察。”
崇祯自是知道内情的,便冷冷的道:“朕不疑张先生,此语勿复言之,况张先生从未在朕前议论过爱卿啊,爱卿当谨慎之,省察之!”高弘图吓的跪倒在地道:“陛下恕罪,臣惶恐,臣失言。”崇祯道:“罢了,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