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1633年:朝鲜告状,戚家倒台 - 与崇祯皇帝的那些日子 - 贺耀耀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29章1633年:朝鲜告状,戚家倒台

崇祯气呼呼的出了县衙,脸色铁青,方以智和王承恩也不敢劝,崇祯也没有心情继续微服私访了,径直就回了宫,到了殿内坐定,王承恩忙备好茶道:“大伴,您且润润喉咙,且等秦大人回来了,自有道理的。”第二天,秦熙和刘含辉回来了,把处理的结果叙述一遍,朱由检苦笑着对陆遥说:“先生可看见了,这就是大明朝的官员,就是这般欺上瞒下,像惟贤这样的老大臣,最是会逢迎上意,却事事不敢出头,能力欠缺,东林党人倒是有些能力,但是政治上又跟我不合,复社的人政治上虽然倾向于我,但是一来太年轻,资历不够,二来我也怕他们将来成为第二个东林党,唯有把希望寄托到翰林院出身的这些人身上,一如刘含辉这般,只可惜还是太年轻,不免被下边的人轻视和哄瞒。”

陆遥便说:“资历这东西得慢慢熬,年轻人不历练总是不行的,唯有让自己人先挑大梁,再配些惟贤这样的老人,今天的事,要不是惟贤挺身而出,只怕刘含辉也不好独断,何况官学之事,不只得罪了东林党,就怕复社众人也腹诽颇多。”

想到这里,崇祯火气才稍稍平息了,对刘含辉说:“京城乃天下脚下,首善之地,便有种种事端,其他地方可想而知,虽然如此,官学之事也要一体实行,坚决进行!营州的事,就依爱卿所奏,除李卑、张岱外,其余人等一律革职不用!”刘含辉忙道:“全是臣办事不力,险些令陛下遭到不测,望陛下治罪。”

崇祯道:“罢了,罢了,朕也知道卿的难处,去吧。”刘含辉悻悻而去,崇祯又对秦熙说:“看来朕确实低估了天下士子的反应了,告诉考功司和吏部,各地所选学政,要遴选忠实能干之人,学识倒是其次的,要敢于碰硬钉子,营州之类的事不可再次发生!”

不知不觉的又过了十来天,二月十三日,崇祯在中和殿议事,许士扬奏道:“陛下,鸿胪寺有奏,朝鲜昭显世子请求面圣。”崇祯便道:“这时候朝鲜世子所为何事?既然有所请,那就准奏。”不几日,昭显世子李溰便进宫觐见,行过礼后,崇祯笑道:“你父皇身体可好?”昭显世子忙道:“父亲身体一向很好,只是惦记陛下,因国事繁忙,不得觐见,闻听大皇帝陛下接连得了皇子,特遣我来京为陛下贺。”崇祯笑道:“你父亲有心了。”

崇祯便又问:“侯恂和戚祚国在朝鲜可还好?”昭显世子便道:“总督大人倒是省心的,只是总兵大人”崇祯见昭显世子说到戚祚国便有些支支吾吾,心中也有了计较,便令众人退下,问道:“戚祚国可是有不妥?但说无妨。”

昭显世子便“噗通”跪倒在地,痛哭道:“陛下圣明,陛下开恩,救救我朝鲜上下!”崇祯大吃一惊,忙道:“速速讲来。”

昭显世子便道:“自戚祚国到了朝鲜,视我朝鲜官员与无物,索要贿赂、强占农田、欺男霸女,即便是对我父,也是动辄呼来喝去,甚至与鞑子暗通款曲,将违禁之物与鞑子私下交易,我父实在不堪其辱,便令我以贺喜之名前来禀告陛下知晓。”

崇祯听后不由得勃然大怒,拍案而起道:“好大的胆子!朕本以为他戚家一门忠烈,才令他协防朝鲜,不想竟然干出此等恶事,是可忍孰不可忍!你且先回馆驿,朕自有处置。”

昭显世子这才连连叩头道:“倘能除此贼,我朝鲜上下无不感念陛下天恩也!此外,还有一事,我父令报陛下知。”崇祯便问:“还有何事?”昭显世子便道:“自壬辰倭乱以来,倭国便断了朝贡,前不久德川秀忠迁使来朝,直言过去种种,都是丰臣秀吉的罪过,如今倭国已经除了丰臣家,现在是德川家掌权,想要重新向天朝朝贡,又恐陛下不允,便想托我父为之从中转圜,我父如何敢做主,这次来京一是为着弹劾戚祚国,二也是顺便带了日本国使者前来,准与不准,全赖陛下圣裁。”

崇祯便点点头说:“你父的忠心,朕都知晓,你且跪安,朕自有主意,必定还朝鲜一个公道。”昭显世子这才感恩戴德的退下了。

崇祯心中不安,忙召见黄宗羲,将朝鲜之事细细说了一番,然后问:“爱卿以为如何?”黄宗羲也是皱皱眉头说:“陛下只许派一人前往朝鲜,便尽可知,臣料定朝鲜上下不敢欺瞒,况且当年戚继光在职时,便多以贪腐贿赂为能,攀附胡宗宪一党,其父尚且如此,戚祚国此举亦不为怪亦。”

崇祯便道:“好个泼才,朕念着他们家世代的功绩,也是颇有战功,提拔他们兄弟几个,何敢如此!”黄宗羲忙道:“陛下息怒,即便真有此事,陛下还当暂且忍耐,杀一个戚祚国不难,只是如今戚家上下多在朝中任职,党羽甚众,倘若处置不好,只怕有变,此事还得从长计议。”

崇祯不免沉默起来,好半响才问:“依爱卿之意,应当如何?”黄宗羲便道:“唯有徐图之,而且戚家与胡家历来相好,若令胡家动手,戚家必不疑有他。”崇祯便道:“此计甚妙。”

当晚,便急令胡松奇进宫,崇祯便道:“听闻当年戚继光与尔父交情甚笃,是也不是?”胡松奇便道:“启禀陛下,当年家父奉旨剿灭倭寇,戚将军乃剿倭好手,只恐朝中有人嫌他功高盖主,诽谤与他,不免与我家走动多些,为的是让家父保他一二,家父也念他战功赫赫,也是想有个倚靠,只是后来家父遭了难,戚家也不被重用,走动便少了些。”

崇祯便道:“武将的难处,朕何尝不知,朝中党派纷争,不免牵扯到外边的将领,想要自保也是人之常情,只是今时不同往日了。”然后便将戚祚国之事说了一番,胡松奇先是大吃一惊,后又怒骂道:“倘有此事,戚祚国赦无可赦,我胡家必以陛下马首是瞻。”崇祯才道:“既然如此,爱卿带上锦衣卫,先将戚昌国秘密扣押,绝不可走漏半分消息。”胡松奇忙正色道:“臣遵旨!”

胡松奇走后,崇祯也是睡不着,到了下半夜,王承恩匆匆来报:“陛下,胡大人遣人来报,事儿成了。”崇祯这才放下心来,当即写下圣旨,然后封好交给王承恩说:“派人连夜发给朝鲜锦衣卫千户张道浚,让他即刻抓捕戚祚国,若敢反抗,可先斩后奏,卫京军左同知胡琏可暂代总兵一职。”王承恩忙领旨去了。

到了第二天,诸位大臣陆续到了宫里,崇祯却只字不提戚昌国的事,还是黄得功忍不住了便道:“皇上,听说昨夜锦衣卫围了戚府,扣押了戚督军,不知戚督军犯了什么事?”许士扬、郭之奇也道:“倘有此事,陛下勿得骄纵锦衣卫。”

崇祯并不答话,只是将一封奏章“啪”的扔给众人,众人看后不由的又惊又怒,黄得功却道:“陛下明鉴,即便戚祚国有罪,干戚督军何事?陛下曾说过,父子兄弟,一人犯法不可累及其他,何况戚督军自到任以来,公正严明,不曾有私,岂能因其兄之过而受牵连?”崇祯便道:“戚祚国尚未伏法,你如何便知戚昌国无罪?他有没有罪,朕自有决断,不必多言。”

过了几天,戚祚国被押至京城,经查戚祚国确实在朝鲜为非作歹,甚至与鞑子交易违禁品,将大量火器、弹药卖给鞑子,崇祯气的不行,令将戚祚国交刑部严审,刑部便依令判了斩立决,抄没其家,家人皆流放。

戚祚国被处决后,戚家其他人便一直惴惴不安,崇祯便问黄得功:“如今戚祚国授首,你还有何话?”黄得功便道:“陛下,臣还是那句话,戚祚国是戚祚国,戚昌国是戚昌国,望陛下明察。”

跪在一旁的戚兴国也道:“二哥有罪,业已伏法,臣无话可说,只是三哥并未牵扯其中,确实冤枉啊,且我戚家一门忠烈,自万历年间便为国尽忠,望陛下明鉴。”郭之奇便道:“话虽如此,只是督军府干系重大,为了避嫌,督军大人只怕也不能留任原职了。”崇祯便问:“爱卿不妨说说,戚昌国当如何处置?”

郭之奇便道:“陛下,若依旧律,戚祚国之罪,足以株连三族,不过陛下开恩,修新律,只以其一族为罪,并不累及其他,已是天大的恩德。戚督军毕竟素来知兵,若弃之不用也是可惜,臣听闻山西近来不很太平,不妨让戚督军戴罪前往山西任职。”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崇祯想了想便道:“爱卿所言甚当,即刻传旨,戚昌国改任山西戍卫军总兵,曹文诏改任督军府护国殿大学士,京营右同知朱启明升京营总兵。”

戚兴国战战兢兢,知道以后自己的日子也好不了,便道:“臣惶恐,只怕不能很好的侍奉陛下左右了,还请皇上处置。”崇祯头也不抬的说:“也罢,那你就去朝鲜,到卫京军做个裨将吧,只是一点,不要重蹈你兄长覆辙!”戚兴国便冲着崇祯拜了三拜,再三谢恩,这才挥泪退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