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1632年:上天的示警
随着《重修法典疏议》的通过和学政衙门的恢复,内阁和内廷都开始了极其繁忙的工作,崇祯的工作量也是大大的加重,这一日,崇祯又照例召集臣工处理政务,兵部尚书宋应升首先道:“皇上,督军府所报,请求增拨驻四平、辽中野战军和戍卫军兵饷五百万两,但户部只拨了野战军兵饷三百万两”没等宋应升说完,徐屺便道:“皇上,目前辽东只多增了许定国将军的平北军,卢象升将军一直驻在广平,后迁至辽中,军饷也是照足了发的,只是之前打辽东死伤了许多兵士,故而又多拨了一些以为赈济,除了兵部牌子上的,户部还另拨了款子,而戍卫军兵饷从来没有断过,又没增加人员,又无甚伤亡,这两百万的款子不知督军府要了作甚,户部故而驳回了。”
督军府总督府司右侍郎刘兴祚忙接过话来说:“原是不必的,但是上次打辽东,辽中至广宁,新得的地方,难道不要扩充戍卫,修筑城池,安抚百姓?”徐屺便道:“那自有辽东总督府和巡抚衙门的折子,不必督军府代劳!”
崇祯便问:“既然如此,可有辽东的折子?”高弘图便道:“臣正要禀奏此事,折子是前儿夜里到的内阁,因首辅大人身子沉重,故次辅大人与臣商议,以为现调银子颇为周折,便让从天津港待收的市舶司款子不必来京,直接递解到辽东了,此事还未来得及告诉兵部,故而宋尚书不知。”
崇祯便点点头说:“既然内阁和内廷已有批函,照此办理就是了。”此事了后,礼部尚书熊奋渭又道:“启禀陛下,前几日娄坚去世,卒年六十五,其人经明行修,工行楷,书法妙天下,风日晴美,笔墨精良,方欣然染翰,不受促迫,学者推为大师,现有顺天府、南直隶、两湖、苏皖等地学子上书,请求为其立庙。”
崇祯道:“如此小事,何必在堂上商议?”熊奋渭说:“陛下不知,娄坚学识甚高,乃东林书院一等一的学问家,朝廷屡次征辟不从,在士子中威信颇高。”崇祯便道:“那便准其所奏,为娄先生立庙。”然后又提起笔,写了“德平”二字说:“朕感其教化之功,特赐德平二字,以为表彰。”
接着又是格物部请求追拨款项、户部请求赈济福建灾民、交通部请求修筑西安府至成都府铁轨马车.乾清宫人来人往,人头攒动,大臣们还能得空喝杯茶,直起身伸个懒腰,只是苦了崇祯,自清晨至晌午,无片刻歇息,王承恩便道:“陛下,日至晌午,可要传午膳?”崇祯便问高弘图:“平时诸位爱卿如何用午膳?”高弘图便说:“之前是休息两个时辰,各自回家,这段时间政务多些,便在翰林院侧室起灶,只须半个时辰用膳而已。”
崇祯听罢便道:“那就传午膳过来,朕与诸位爱卿共用。”草草用过了午膳,又安排超过四十岁的大臣去偏殿歇息,崇祯强忍困意,继续处理,这时,翰林院阁司郎中陈其赤急匆匆进来说:“皇上,两湖总督府和巡抚衙门的急奏,十月二十五日夜,长沙、常德、宝庆、岳州、衡州等府地震。常德、澧州尤甚。常德府武陵,夜半地震有声,黑气障天,井泉泛滥,地裂孔穴,浆水涌出,倒塌荣府宫殿及城垣房屋无数,压死男妇六十人。澧州震声如雷,地裂沙随水涌,房倒树拔,压死人畜无数。荆州府坏城垣十之四,民舍十之三,压死军民十余人。此次地震还波及荆州府、夷陵州、承天府钟祥、景陵、潜江、沔阳州、德安府随州、辰州府沅陵、岳州府兹利、巴陵、平江、常德府龙阳、桃源、长沙府长沙、浏阳、湘阴、湘潭、醴陵、湘乡、茶陵州、宝庆府新化、邵阳、武岗州、新宁、靖州,会同、衡州府衡阳、衡州、永州、南昌府丰城、武宁、宁州、鄱阳、南康府都昌、饶州府乐平、安仁、九江府德化、湖口、瑞昌、袁州府宜春、分宜、抚州府临川、萍乡、应天府无为州等六十余府州县。请求户部即刻赈灾。”
崇祯便忙道:“即刻拨赈灾款五百万两,令户部、医部、格物部派出赈灾使,协助各地赈灾,视灾情可着加赈灾款子,更要避免大灾之后有大疫。”各部纷纷下去安排,礼部尚书熊奋渭便道:“凡地动者,或示警,或灾变,皇上不可不察。”宋应星便反驳道:“地动者,乃阴阳交汇碰撞所致,与人事何干?”崇祯直听的脑壳疼便道:“眼下赈灾要紧,旁的无需多言。”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乾清宫也纷纷点上了烛火,王承恩进来道:“陛下,不知晚膳摆到何处?”崇祯没有说话,王承恩又近前些,只见崇祯手里拿着一本奏折,却是斜坐在龙榻上睡着了,高弘图不由老泪纵横道:“皇上何其辛苦哉!我等有愧!”其他大臣也不免陪着高弘图一起滴下泪来。通政录档司左通政郭之奇便问:“那咱们是叫还是不叫?”众人都不敢上前惊扰崇祯,王承恩便道:“看来只能去麻烦太妃娘娘了。”
说着便派了内监往慈宁宫去了,不多时,宣懿太妃到了乾清宫,见此情形不由潸然泪下,忙命人拿了锦被,亲自给他披上,不想却惊醒了崇祯,崇祯睁开眼,见太妃也在,忙正正身子苦涩地说:“这几日忙着处理公文,召见群臣,已两夜未曾好眠,着实乏累了些,不想竟惊动了太妃,是下边的人忒不会做事。”说罢还看了一眼王承恩等人。
宣懿太妃一边抹泪一边说:“皇帝勿要怪罪,若非本宫亲见,怎知皇帝如此辛劳。”然后又转身对王承恩等人说:“尔等皆陛下近臣,务必好生随侍皇帝,若本宫知道你们不尽心尽力,有半分疏忽的,莫怪本宫拿捏。”
王承恩忙笑道:“太妃娘娘说笑呢,臣等伺候陛下,没有不尽心尽力的,陛下是您老人家从小照顾的,臣亦是自小伴在潜邸之中,断断不敢懈怠,否则不用太妃劳动,臣自去慈宁宫请罚,太妃自用孤拐打断臣的腿。”
一番话说的宣懿太妃笑道:“老货,惯会哄我这老太太,得了,你们且伺候皇帝用膳,我自去了。”王承恩等人忙拱手道:“恭送太妃娘娘千岁。”
众臣送走宣懿太妃,也各自跪安散去,崇祯用过晚膳后,推开乾清宫大门,天上竟然下起了小雪,崇祯望着纷纷的白雪,对王承恩道:“瑞雪兆丰年啊,希望明年是个好年成,不令饥羸重生,朕也好安心些。”王承恩皱皱眉头,似乎有什么话要说,犹豫再三才道:“陛下,臣有一事,不知当奏不当奏。”崇祯吸了几口冷气,心情颇好,不由笑道:“老货,甚事吞吞吐吐,还不快说。”
王承恩便道:“方才内阁来报,说徐光启大人不太好,臣问过医部和太医院了,说怕是过不了节。”崇祯大吃一惊道:“什么!不是报说身染小疾嘛,怎么会如此严重!难道真是上天示警,要朕失一重臣?赶快安排,朕要去看看徐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