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1629年:恩威并用
过了几天的一个深夜,一个人影敲响了吴宅的侧门,从侧门里伸出一个脑袋问道:“谁啊?这深更半夜的。”那黑影从怀里掏出一个东西递了过去,吴宅门子看了看,忙开了侧门,将那人迎了进去,然后又四周看了看,确定没人,这才关上了侧门。吴襄此时已经睡下了,管家在门外小声喊道:“老爷,老爷。”祖夫人披着衣服,推开门问道:“都什么时辰了,在这里号丧,要是把老爷吵醒了,你们可吃罪不起!”管家便道:“夫人,宫里来人了,否则小的们也不敢这时候来惊动老爷啊。”祖夫人便道:“且请到正堂好生伺候着,老爷一会儿就过去。”
祖夫人进了屋,叫醒吴襄,吴襄自然知道若不是要紧的事,宫里此时也不会来人,便忙穿好衣服到了正堂,正堂里此时已经坐了一人,见了吴襄到了,便忙起身道:“亦失哈见过督军大人。”
吴襄亦不敢托大,便道:“还未恭喜亦失哈公公荣升都虞处掌事太监。”亦失哈便道:“督军大人说的什么话,咱们都是多少年的交情了。”吴襄便问:“公公深夜而来,可是有紧要的事?”亦失哈便道:“若不是紧要的事,咱家也不敢这时候来叨扰督军。”亦失哈说着便凑过去,小声说:“前几天,皇上召见内廷,商议裁撤九边十三镇的事。”
吴襄大吃一惊道:“可是定了?”亦失哈便道:“咱家听着黄内相和茅内相有些不同意见,黄内相主张裁撤,茅内相主张稳妥行事。”吴襄便问:“那皇上的意思呢?”亦失哈便笑道:“皇上自然还没拿定主意,否则咱家何必今天走这一趟。咱家就是过来跟督军说一声,让督军提前心里有数,及早应对。”吴襄忙道:“多谢公公了。”亦失哈便道:“嗳,督军大人忒客气了,咱家不便久留,这就告辞了。”吴襄便忙对管家说:“赶快,好生送公公出去。”管家将亦失哈送到院子,从怀里掏出一张钱引,塞到亦失哈手里说:“这是老爷的一点心意,公公切莫嫌少。”亦失哈暗暗瞄了一眼,管家便笑道:“这钱引上是用公公内侄的名字存的,公公放心。”亦失哈这才笑道:“恭敬不如从命了,那咱家就收了。”说着便转头往外走,嘴里还便嘟囔着:“银票改钱引,忒麻烦”
亦失哈走后,吴襄在屋里转来转去,想了一会儿,他便对管家说:“赶快把三少爷请过来。”不一会儿,吴三辅到了前堂,问道:“给父亲大人请安,父亲大人唤孩儿来,可是有事?”吴襄便将亦失哈所说之事说了一遍,吴三辅便道:“皇上这是要挖咱们吴家的墙角啊。”吴襄便叹气道:“是啊,咱们吴家跟祖家联姻,这九边十三镇总兵多是出自这两家,皇上前不久刚把你舅舅调离辽东,现在又想打边军的主意,只怕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啊。”
吴三辅便道:“父亲大人多虑了吧,二哥如今颇得皇上信任。”吴襄便道:“你啊,还是太嫩,自古帝王之家,有几个不是过河拆桥的,立的功劳越大,皇上的心里就越忌惮,等到功高盖主、赏无可赏的时候,也就快完蛋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为父不得不防啊。”
吴三辅想了想又说:“依儿子看,不如父亲悄悄派人先把这消息递过去,尤其是大同镇总兵姜瓖、太原镇总兵李辅明,都是父亲大人的嫡系.”吴襄瞪了儿子一眼说:“糊涂!就因为他们是为父的嫡系,才更要避嫌!这样吧,你派人去悄悄给宣府镇总兵董继舒、延绥镇总兵杨肇基、固原镇总兵郑家栋、甘肃镇总兵程永宁递过话去,记住,一定不要露出痕迹。”
吴三辅想了想说:“妙啊,还是父亲大人筹谋得当,这几人多少都跟毛文龙有点瓜葛,这毛文龙素来跟舅舅不对付,若能挑动他们兵变,皇上岂能不对毛文龙起疑。”吴襄摆摆手说:“另外,去给姜瓖和李辅明去信,让他们一定要稳住,不要乱说乱动,先让其他几镇乱一乱吧,否则怎么现出咱们的忠心呢,行了,赶快去办吧。”
二月十三日,黄宗羲匆匆来见崇祯,行过礼后,便道:“皇上,刚接督军府急报,二月初六日,宣府镇、延绥镇、固原镇、甘肃镇发生士兵哗变!”
崇祯忙接过奏折问:“怎么回事?可是军饷没有按时发放?”黄宗羲便道:“不知道怎么回事,朝廷要裁撤九边十三镇的消息走漏了出去。”崇祯便发怒道:“怎么回事!此事不是还没有确定吗,怎么就走漏了出去!”黄宗羲便小声道:“皇上息怒,按说内廷众位大人都知道此间利害,断不会轻易泄露,只怕此事还出在内监司这边。”崇祯便叹气道:“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啊,什么时候都免不了有这样的事,那速去把内廷大臣都传来,好商量一个对策。”
不一会儿,内廷大臣便纷纷到了,行过礼后,黄宗羲便将四镇哗变的事说了一下,商周初便道:“此必是各镇想以此要挟朝廷,不要裁撤九边十三镇,臣以为此风不可长,否则各处都效仿起来,朝廷威严何在?朝廷应当拿出雷霆手段,也正好杀一儆百。”
茅元仪想了想说:“皇上,自成祖皇帝设九边以来,从九镇扩充到十三镇,九边十三镇为稳定北部边疆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多军属就随军在各边镇,军屯于此,很多人也是担心裁撤九边后,他们又要背井离乡,有这样的担心,也算是人之常情。”
崇祯便道:“人之常情,人之常情,朕不要听什么人之常情,朕要是的如何处置!”
高弘图想了想便道:“皇上,臣觉得应当首先派人往各镇解释,裁撤九边十三镇不是要将原来的军官兵士遣回原籍,能用的还是要用起来,不过就是由野战军籍专为戍卫军籍罢了,实在不堪用的,朝廷也会发放遣散银子和土地,绝不会一撤了之的,要首先把军士们的心安定下来。”崇祯这才点点头说:“高爱卿所言还算是个办法,只怕光单纯的解释还不够。”
高弘图便又说:“其实普通军士也是听长官们的煽风点火,不如把四镇总兵宣到京城,恩威并用,才是解决之根本。”
崇祯想了想,点点头说:“高爱卿所言不失为老成谋国之言,这四镇总兵都是何人啊?”黄宗羲便道:“宣府总兵董继舒之前在辽东任职,以功进宣府总兵;延绥镇总兵杨肇基天启二年因平白莲教造反有功晋锦衣卫千户,后又晋蓟镇总兵官兼署天津卫,上次皇上南巡路过天津,不是还处罚了他的侄子嘛,后来不知怎的,就调到延绥去任总兵了;固原镇总兵郑家栋乃是毛文龙的亲家;甘肃镇总兵程永宁前为天津左卫同知,后来天津设府,裁了天津三卫,戚祚国任了总兵官,程永宁便到了甘肃镇任总兵了。”
崇祯便点点头说:“也都是有些功劳的,何以至此!那就传旨,让兵部和督军府派人,往四镇去宣讲朝廷的政策,安定军心,同时命四镇总兵立刻进京!”
又过几天,董继舒、杨肇基、郑家栋、程永宁到了京城觐见崇祯,行礼道:“末将见过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崇祯并没有立刻理睬他们,而是等了一会说:“边军多有哗变,朕如何万岁!”
几人吓的不敢说话,崇祯便继续说道:“城防从来都不是御敌之法,否则五胡乱华,北戎迭至,城防何曾有效?朕以为,最好的防卫就是进攻!就是强大的武装,永远先进强盛与周边,然后才能德被四方,天下安然!一味贪恋城防,不思进取,最终的下场就是城破国亡!”
几人忙道:“陛下圣明,臣等不及万分之一也!”崇祯又扭头问王承恩说:“北郊阅兵场可搭建完毕了?”王承恩便说:“业已完毕,专等陛下检阅。”崇祯便说:“那就让京营往北郊操练,朕要与几位将军一同观摩。”
几人岂敢不从,崇祯便令摆銮驾,出皇宫,不多时便来到北郊阅兵场,茅元仪、黄宗羲、徐光启、孙元化、宋应星、毕懋康等已经在候着了,行过礼后,众人便随崇祯登上阅兵台。
只见下边众士兵精神抖擞,彩旗招展,有的背着鸟枪,有的别着鸟铳,有马拉着红夷大炮。崇祯高兴的对扬州及说:“杨爱卿觉得新军面貌如何?”杨肇基忙道:“新军士气高涨、军备精良,不愧为拱卫京师、天子亲卫也!”
崇祯便点点头,曹文诏接到示意后,便一摆手,京营首先演练了三射法,先是三排火枪手轮番射击,然后大炮齐鸣,把前方轰了一个落花流水,然后骑兵揣着鸟铳上前射击了一番,然后又用弯刀乱砍。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随后,又演练了骑兵包抄、步兵突击、步骑合击等项目,最后又按照队列依次走过阅兵台,崇祯非常满意,连声说:“好!好!不愧为威武之师!有此雄师,何愁天下不平!”
几位总兵此时已是脸色苍白,虽是冬季,但豆大的汗水止不住的滚下来,几人忙跪下道:“末将等惶恐,末将等有罪!”崇祯便道:“暧,几位爱卿何必如此,裁撤边军乃朕钦定,乃是大势所趋,但是朝廷绝不会,朕不会强行令已定居军属退回原籍,朝廷一定会妥善安置好众位将士的,不日兵部和督军府会有旨意下达,若卿等仍有疑虑,尽可至京师见朕,且不可因小失大,使家门祖宗蒙羞!”
杨肇基等人忙道:“末将回去定好生将陛下恩德遍布众将士,绝不让陛下为难。”崇祯这才高兴的说:“如此甚好,边城不比京师,如今卿等既到京城,可流连几日,再回去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