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1631年:周家的覆灭 - 与崇祯皇帝的那些日子 - 贺耀耀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94章1631年:周家的覆灭

内监去传旨的空里,王承恩命人将崇祯挪到了内室床上,不一会儿,内监就带了一个小太监到了崇祯床前,崇祯斜躺在床前轻声问道:“你叫什么?”这小太监一直在御膳房值岗,何曾到过皇帝的榻前,又见王承恩和茅元仪立在一旁,这样的阵仗这辈子想也不敢想,直吓的浑身如筛糠一般,哆哆嗦嗦跪着答道:“小的,小的贱名张守发。”崇祯又问:“家住哪里?”张守发道:“小的原是辽东人,后来鞑子过来,爹跟二哥都被鞑子杀了,小的举家逃难到北直隶,一路上大哥和老娘又走散了,后来幸亏遇到贵人,这才进了宫,一直在御膳房伺候。自从小的安顿下来,大哥跟老娘又寻了来,如今大哥又娶了新嫂,刚生了个胖小子”

张守发说起家里的事,也不紧张了,滔滔不绝起来。王承恩“咳咳”的咳嗽了两声,张守发才回过神来,忙住了声。

崇祯斜眼瞄了王承恩一眼,王承恩心领神会,退出了内室,崇祯又问:“朕这几日用的汤羹可是你做的?”张守发道:“正是小人做的,能为陛下做汤羹,是小的福气。”崇祯点了点头,闭上了眼,不再说话。

茅元仪便厉声道:“大胆的奸贼!竟然敢毒害皇上!你可知罪!”张守发慌的匍匐在地上,连连磕头道:“小的不敢!小的不敢啊!”茅元仪便道:“还敢狡辩!说!是谁指使你在羹中加的柴胡!”

张守发道:“什么柴胡?小的确实不知道啊?”正说着,王承恩回来了,他冷笑道:“张守发,咱家倒是看走了眼,竟不知你有这样的志向,如今咱家已经让人拿了你的老娘、哥嫂,还有刚出生的侄子,难道你想让他们为你陪葬吗!”

张守发知道大势已去,这才声泪俱下道:“总管饶命!此事都是小的所为,跟他们无关啊,小的愿招,只求总管饶老娘他们一命啊!”王承恩厉声道:“速速招来!否则满门抄斩,悔之晚矣!”

张守发才道:“是几个月前,有人找到小的,交给小的一包柴胡粉末,让小的偷偷带进宫来,每次加到陛下的羹汤中来,小的吓坏了,但是那人信誓旦旦的说,保证没事,太医查不出来,银针测不出来,迁延日久,才会发觉,小的也是一时混了头,才犯下大罪!”王承恩道:“那人你可知道在何处?”张守发道:“并不知道,他给了小的三个月的量,就走了,小的也不知道啊。”

茅元仪皱眉道:“如此说来,岂不是没有法子了?”王承恩冷笑道:“茅兄心思实在单纯,大胆的贼人,事到如今,还敢撒谎!如果你不认识他,如何就敢答应做下此事?必定还有事隐瞒!”王承恩边说边上前“啪啪”给了张守发十几个耳光,又接着厉声厉气的骂道:“好个兔崽子!还不说实话!”

张守发捂着脸趴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出,好一会儿才道:“那人,那人给小的带了一封信,是当初指引小的进宫的贵人,小的这才,这才.”王承恩问道:“是谁!”

张守发支支吾吾道:“是,是,是王体乾,王公公!”王承恩倒吸了一口凉气道:“怎么可能?你可知道,污蔑内臣,也是死罪。”张守发哭着道:“小的怎敢,小的说的都是实话啊。”

崇祯这才睁开眼,挥挥手说:“带下去,好生看着!别让他死了。”几个内监过来,把张守发拖了下去,崇祯道:“好,没想到朕的身边竟然出了这些个贼人!去!把他给朕抓来!”说完还咳嗽了几声。

王承恩忙上前为他拍了拍后背道:“陛下不要动怒,龙体要紧。按理说,王体乾深受皇恩,被派去中都留守,怎么会有如此大的胆子,背后或许还有隐情。”崇祯便道:“依你看来,应当如何?”王承恩便道:“依臣看来,应当速派可靠之人秘密前往中都,将王体乾控制起来,务必挖出幕后黑手,在此之前且不可打草惊蛇,以免惊了贼人,杀人灭口。”崇祯想了想说:“承恩,别人我不放心,你亲自去一趟中都,秘密审问,不管牵扯到谁,一律给朕抓起来。”想了想又说:“把顾炎武和田敦吉也叫上一起。朕赐你先斩后奏之权,宁可杀错,不可放过一人!”一番话说的杀气腾腾,殿中众人不免心惊肉跳。

王承恩奉旨去应天查案,张彝宪和王之心、高起潜等人便轮流伺候,这天,正是张彝宪伺候,崇祯突发奇想便问:“张大伴在朕身边伺候多久了?”张彝宪道:“哎呦,那可久喽,大伴还没封信王的时候,臣就在大伴身边伺候了,想来也有将近二十年了吧,不过臣没有王老公那个福气,能天天伺候在大伴身边。”

崇祯笑道:“恩,家里现在还有什么人吗?”张彝宪沉默良久道:“哪里还有什么家人了,又没儿没女的,虽说赖大伴恩泽,旁人不敢小觑,不过臣明白,他们心里都看不起臣呢。”崇祯道:“后悔了?”张彝宪忙跪下道:“臣有罪!能伺候陛下是臣的福气,何来后悔。”

崇祯假装生气道:“老货,显见的是骗朕,不说实话可是欺君之罪!朕恕你无罪,你且说实话。”张彝宪趴在地上许久,忽然放声痛哭道:“陛下!要说后悔却是没有的,不过心中有委屈罢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如今弄了个不男不女,没儿没女,岂能没有委屈,陛下,臣委屈啊.”

崇祯等张彝宪哭够了,便道:“你这老货,赶快起来吧,朕何曾真的怪你,自朕记事以来,便是大伴跟承恩在朕身边,这份情谊不是旁人能明白的,自朕有一日,必不负张大伴。”张彝宪这才起身道:“臣全赖大伴荫蔽,臣感激涕零。”

正说着,王之心来了,递上一份密报说:“皇上,王公公的折子。”崇祯打开密报,只见密报上写道:“臣王承恩、顾炎武、田敦吉禀奏皇上,现已查明,毒害陛下一事,乃是周家出资,贿赂王体乾所为,臣已将周家查封,以待陛下处置,另查明内阁光明殿大学士、礼部左侍郎、上柱国、太子少师周延儒及薛三省等牵扯其中,且有荣王朱慈炤、潞王朱常淓、惠王朱常润等牵涉期间,因牵扯阁老宗亲,臣等不敢擅专,以待陛下圣裁。”

崇祯看后不由得皱皱眉头,陆遥便说:“周家和周延儒竟然是主谋?这些人的脑袋是被驴踢了吗,这样的事也敢做。”朱由检冷笑道:“一定是前几天敲打了他几下,他们怕了,以为我要对他们动手,所以他们才先下手了。”

想到这里,崇祯用手指头轻轻敲了几下桌子问:“张大伴,朕问你,侍奉君王之侧,首要为何?”张彝宪便道:“微臣以为,当以忠为要。”崇祯将折子交给张彝宪和王之心,两人看了折子,是又气又急,又惊又怕,张彝宪骂道:“这些吃了熊心豹子胆的蠢货,敢对皇上不利,皇上,这可是谋大逆,必要杀一儆百。”

王之心也道:“张老公言之有理,臣以为,居高位者犯罪比普通百姓犯罪,后果更甚,倘若重臣亲王怀谋逆之心,而陛下不加以严惩,必定会令骑墙犹豫之人动心,以为凭着高位就避免严惩,便会纷纷效仿,那离天下大乱也不远了,如今陛下大行变革,不免得罪一些既得利益者,倘若不严惩,不足以杀一儆百,也好断了那些贼子的反心。”

崇祯便道:“是啊,他们就是看朕太仁义了,不想轻易开杀戮,若是换了太祖皇帝,他们岂敢如此?人善被人欺啊。立刻传旨,着锦衣卫逮捕周延儒等人,抄没其家,凡牵扯此案的皇室宗亲,皆废王爵,其封地封田由上林苑监没收,一律交刑部严审,以儆效尤;王体乾大逆不道,不必押回京城,斩立决!”

陆遥便叹息说:“汤羹投毒事件说明,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太监也不是那么的忠诚,我甚至怀疑,之前多位皇帝的去世都跟太监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朱由检也说道:“我也实在没有想到啊,一个周家竟然有如此大的胆子!”陆遥说:“没什么奇怪的,有位伟人说过"资本家,只要有百分之百的利益,就敢冒着上绞刑架的风险",这也正是咱们一定要把资本控制起来的原因,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不久,刑部议定周延儒犯谋逆大罪,株连九族,这次崇祯完全没有心慈手软,三百多人头落地,周家男子被横扫一空,成年女子皆斩首,未成年女子都被流放,周家产业被户部、钦办皇家钱庄瓜分,朝野上下震动,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交通部、农部、实业贸易部和医部的成立非常顺利,礼部尚书熊奋渭递补进入内阁,张稷若又兼任了礼部右侍郎。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