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1627年:春节
眼看着又一个月快要过去了,马上就要到春节了,李国普、曹化淳、骆思恭、薛国观来见崇祯,李国普道:“启禀陛下,老臣业已查明,现呈上魏贼同党名单,请陛下明鉴。”崇祯接过名单,不由得吓了一跳,内阁四人,竟然有魏党三人;六部尚书均是魏党,御史、给事中更别说了,十之八九都依附魏党。朱由检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说:“要是按这个抓下去,恐怕朝廷就被抓没了,而且人人自危,对稳定不利。”陆遥也说:“这个老头,也太绝了,合着内阁五个人,就他自己是个好人。”
想到这里,崇祯便合上名单说:“朕知道了,爱卿辛苦了,暂且退下吧。”李国普等人便很识相的退下了。
等李国普走了,崇祯便问曹化淳:“你说说看,这名单可有出入?”曹化淳说:“陛下,确有出处,比如张瑞图,既不依附魏忠贤,但是也不依附东林党,算是中间派,但是这次东林党抓住机会,很明显有扩大化的嫌疑,将很多中间派都打成魏党了,还望陛下明鉴。”
陆遥便说:“魏党不可不处理,但是又不能由着东林党的性子来,你可要把握好了。”朱由检说:“这是一定的,不过这也正好,这些阁臣算是有把柄落在我手里了,而且正好可以来个内阁大换血,这样其他的事才好推进下去。”陆遥也说:“是啊,本来咱们设想着政治上就仿照汉朝武帝时候的内外廷制度,如此一来,正好可以推进,其实本来我是想把军机处制度用过来的,但是后来一想,军机处制度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碰到个好皇帝还行,如果碰到个昏君,只怕大大的不利,还是内外廷制度比较好,内廷只抓印章子、钱袋子、枪杆子这些大事,具体执行和一些其他事务就交给外廷去处理,内外互相制约,况且汉武帝已经帮咱们实验过了,事实证明,是个比较高效的制度。”
朱由检便道:“这些都是以后的事,只是现在这事让我发愁。”陆遥便问道:“是不是发愁这些人怎么处理?”朱由检点了点头,陆遥便说:“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内阁这几位肯定是不能用了,我倒是觉得可以效仿你老祖宗的例子。”
朱由检不由得心头一动说:“抄其家而用之,以戴罪之身留用?”陆遥笑着点点头说:“我发现我跟你学的坏点子越来越多了,不过我喜欢这种感觉。不过眼看着快过年了,让他们再好好过了个年吧。”朱由检便笑道:“对,让他们再趁着春节捞一笔,抄家的时候好多抄点出来。”
腊月二十四祭灶仪式结束后,宫中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宫眷、宦官们开始穿葫芦景补子和蟒衣,各宫也都开始准备蒸点心、存储猪肉,崇祯皇帝抄着手看着乾清宫前边燃放的花炮,王承恩、王之心则忙着指挥宫女太监们设鳌山灯、扎烟火、挂红绸。
朱由检便感慨道:“不知道外边老百姓都是怎么过年的,是否也有如此景象。”陆遥说:“这小半年算是试水,过了年才算是正式开始呢,其实老百姓要求的不多,能吃饱饭是最基本的,所以一定一定要注意啊,一是减轻百姓负担,二是增加粮食产量,只要这个基础稳定了,就基本没问题了。”朱由检便道:“"攘外必先安内",先生已经说过很多次了,接下来要整军,以便重新收服朝鲜;开海,从而增加财政收入。这些可都是需要大把大把的银子啊。”陆遥笑道:“你放心吧,到时候一抄家你就知道了,最起码我觉得,至少够养两支几万人的军队了。”朱由检有些不以为然的说:“大明的官员也都是受圣人教诲的,不至于如此贪婪吧。”陆遥笑道:“咱们拭目以待。”
崇祯这边想着,又一个大花炮“砰”的炸上了天,在眼前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到了腊月三十日这天,宫中更加忙碌起来,各宫门旁都植上了桃符板、将军炭,贴上门神,室内也悬挂福神、鬼判、钟馗等画,床上悬挂金银八宝、西番经轮,或编结黄钱如龙,檐楹插芝麻秸,院中焚柏枝柴,以驱逐太岁。
同时,崇祯也来到太庙举行“祫祭”仪式,崇祯看着列祖列宗的牌位,虔诚的祭拜,心中默默想着:希望列祖列宗保佑我平安顺遂,希望大明千秋万岁。
第二天便是大年初一,崇祯皇帝在太和殿正殿接受百官朝贺,内监司早在太和殿设了御座,并设宝案于御座之东、香案于丹陛之南,又设中和韶乐于殿内东西,
拂晓时分,锦衣卫陈设卤簿、仪仗于丹陛及丹墀,设明扇于殿内,列车辂于丹墀。
有鸣鞭者四人,手中所执长鞭,左右各二,面北而立。
锦衣卫设大汉将军于丹陛至太和门,龙旗排列于太和门外,都是东西各设一列,仪仗专用的骏马、犀牛和大象排列于文、武楼以南。
专门负责报时的司晨郎位于内道东,专门负责纠查百官仪表的纠仪御史二人位于丹墀北,而传制、宣表等官员则位于殿内。
一切都准备就绪了,
天刚蒙蒙亮,只听的“砰砰砰”头通鼓敲响了,仪式正式开始了,一名教坊寺乐手敲击太和门侧的大鼓,先击鼓框一声,再用双棰连续敲击鼓心,一重拍一轻拍,节奏由慢转快再由快转慢,鼓声由弱转强,再由强转弱,接着由另一名教坊寺乐手重击太和侧的大钟一声结束。
听到头通鼓响,身穿正式朝服的百官开始列队于午门之外。这时候
二通鼓又开始敲起来了,敲击方法和头通鼓相同,只是敲击鼓框,改为两声,表示鼓再严,第二次通知参与仪式的人员端肃,连续击打鼓心也改为两回,最后敲击钟声两响结束。听到二通鼓响起,百官便开始由左、右掖门入,来到丹墀东西,朝北肃立。
此时便又开始三通鼓,击鼓、击钟、头尾处都改成三响。听到三通鼓,王承恩便来到中和殿,崇祯已经早早穿戴好衮服龙冕,端坐于大殿御座之上。王承恩毕恭毕敬的向崇祯行五叩之礼,叩首毕,便喊道:“请皇帝驾临太和殿!”崇祯便道:“起驾!”教坊司乐队此时便开始演奏中和乐,王之心手捧皇帝御玺走在最前面作为前导。
崇祯来到太和殿后,早已陈设于此的明扇打开,珠帘卷起,王之心便将御玺置于预先设于御座之东的宝案上,教坊司乐队便停止了演奏。
此时,四名鸣鞭者开始鸣鞭报时,王承恩、高起潜高喊道:“排班!”站立在丹墀东西的百官马上整齐排列好队形。两人又高喊:“鞠躬!”话音刚落,教坊司乐队开始演奏韶乐。百官向端坐于御座上的崇祯行四叩礼,官员起身后,王承恩又高喊道:“进表!”两名给事中来到文案前,引导序班官员手捧放置着“表目”的小几案由东门入,放置于大殿之内,此时,韶乐停止。王承恩高喊:“宣表目!”宣表结束后,大殿内外的官员集体跪拜,山呼万岁。
紧接着,给事中将宣读完的“表目”移到大殿东侧,王承恩高喊:“众官皆跪!”代表百官向皇帝致贺的“代致词官”黄宗羲便跪在丹陛之中,向皇帝致词:“具官臣某,兹遇正旦,三阳开泰,万物咸新。恭惟皇帝陛下,膺乾纳祜,奉天永昌。”说完这番话后,众官才能起身。
此时,教坊司乐队再次演奏韶乐,百官再向皇帝行四叩礼,然后起身。此时
音乐停止,黄宗羲跪在崇祯面前向皇帝请旨,崇祯便道:“准。”
黄宗羲这才由大殿东门出,来到丹陛前,面朝东站立,高喊:“皇帝有旨!”王承恩便高喊:“跪!”百官再次跪倒,黄宗羲便高声朗读皇帝的旨意:“履端之庆,与卿等同之。”王承恩高喊:“山呼!”百官跪地把双手举到头顶高呼“万岁!”王承恩再喊:“山呼!”百官在高呼“万岁!”王承恩又喊:“再山呼!”百官又呼“万万岁!”
百官山呼“万岁”之时,在场的所有太监宫女、内外命妇等必须齐声呼应,那声势可谓地动山摇。这套仪式结束后,崇祯才起身返回中和殿
。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崇祯晃晃脖子道:“这种仪式真是折磨人。”王之心一边帮他脱下大礼服,一边笑着说:“历朝历代莫不如此,皇上且先吃杯茶,一会,还要去慈宁宫跟宣懿太妃请安,然后还要回乾清宫,接受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的请安,晚上,皇上还要向百官赐宴,今日且不得闲呢。”
崇祯换上常服,又前往慈宁宫,刘若愚忙不迭出来跪迎,进了殿内,宣懿太妃身穿礼服,坐在宝座之上,崇祯上前拜了,宣懿太妃忙让刘若愚将他扶起,崇祯道:“太妃可万安?”太妃便道:“万安,万安,皇上也要注意身子,国事总是忙不完的,不要太过辛苦。”崇祯连连称是,两人又略说会儿话,这才出了慈宁宫。
到了乾清宫,崇祯才略歇歇,又喝了杯茶,吃了两口点心,皇后娘娘和两位贵妃便到了,自然是三跪九叩,躬问圣安,崇祯命她们起身,又赐座,崇祯才道:“懿安皇后那边可去问安了?”周皇后便笑道:“不劳皇上挂问,我早已去过了。”崇祯点点头说:“给各宫的年赏可都得了?”周皇后便道:“宫里不过就是我们姐妹几个,却是早早就放下去了。”袁贵妃便笑道:“皇后娘娘说的是,这宫里确实姐妹少了些,如今大过年的,是不是也该添人进来了?也是个喜庆。”周皇后便道:“妹妹这话我倒不懂了,如今一时半会儿的上哪里有这般合适的,又要身世清白,又要皇上钟意的。”田贵妃抿嘴笑道:“姐姐忘了,颐和轩不是还有一位吗?”
周皇后想了想说:“妹妹说王顺?此人乃是魏忠贤进献,只是不晓得可靠不可靠,皇上只是命人将她放到颐和轩,不知”周皇后边说着边看了看崇祯,崇祯便假装道:“嗨,你们不说这个,朕几乎都要忘了,如今既然魏忠贤都不在了,且她又立了些功劳,若不封赏,也不是道理,那便封她为顺妃,赐长春宫,皇后,你看如何?”周皇后便道:“皇上如此说了,我自然无不应允的。”说完便看了看袁贵妃,袁贵妃便忙道:“皇上,两位姐姐都在东六宫,唯独妾在西六宫,如今顺妃妹妹也要去东六宫,不如把顺妃妹妹封到西六宫跟妾作伴,如何?”崇祯便笑道:“你们上下同心,自然是好,那就封到永和宫吧。”周皇后这才笑着应允。
到了晚上,崇祯又在太和殿赐宴,当然了,能受邀在太和殿赐宴的都是皇帝的近臣,其他的大臣都是由皇帝直接赐宴送到各自的府上。
孙承宗、黄宗羲、徐屺、徐亮采、茅元仪、周茂兰、骆养性、田敦吉等分坐两旁,王承恩、王之心、高起潜、方正化、王德化等也有各自的小桌,众人频频互致新春,气氛非常热烈。
孙承宗便道:“皇上,袁崇焕也想觐见皇上,又怕惹皇上不高兴,这.”崇祯心想:冷了他这么久,想来什么性子也磨的差不多了,便道:“大过年的,便不说过去的丧气话,他如今在哪里呢?”孙承宗便道:“在午门外候着多时了。”崇祯便笑道:“怪难为他的,赶快宣吧。”王承恩便忙派人去宣,不多会儿,袁崇焕进了殿,跪拜道:“罪臣袁崇焕特来向皇上请罪。”崇祯便笑着说:“咱们的袁大将军也知道错了,真是难得,赶快扶起来。”黄宗羲便笑着过去,把袁崇焕扶起来说:“你今天这罪请的正是时候啊。”袁崇焕和黄宗羲自然是相熟的,便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黄老弟莫要打趣,莫要打趣,为兄着实知道错了。”崇祯便哈哈大笑着让人又备下一桌,让袁崇焕就坐。
“放炮了!”王承恩说到,太和殿广场两侧的花灯点燃了,硕大的礼花在两旁不断的绽放,那绚烂夺目的缤纷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