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1628年:不想去丁忧
复兴书院的成立,虽然如同平静湖面上溅起的一圈涟漪,但这相当于在格物科之外又多了一个人才的培训基地,陆遥便道:“格物科每年才招50人,毕竟少了些,这复兴书院要是运营好了,那可是源源不断的人才啊。意义重大啊。”朱由检便道:“是啊,今年还真是一个好年份啊,桩桩件件都是喜事,都多亏了先生啊。”陆遥便道:“希望明年也是个好年份吧。”又一日,黄宗羲等又拿着折子觐见,崇祯以为又是什么了不得的折子,忙接过来看,原来竟然是杨嗣昌的丁忧折子,陆遥便道:“杨嗣昌母亲去世了啊,怎么这样的折子还递到你这里来了?”
朱由检笑着说:“这个滑头的杨嗣昌,他就是不想去丁忧,才会把折子发我这里来啊。”陆遥有些不明白的问:“什么意思,不太明白。”
朱由检便解释说:“依照老规矩,父亲病故,丁忧三年,母亲病故,丁忧一年,先生觉得此时杨嗣昌会去为其母丁忧一年吗?”陆遥想了想说:“应该不会吧,他现在不是主持山陕练兵的事吗,能走的开吗?”
朱由检点点头说:“正是如此,如果他现在丁忧,练兵的事肯定要交付给别人,杨嗣昌断然不会把这个功劳放弃的,按照惯例,丁忧折子直接交吏部批了就完了,即便是首辅,也都是走内阁蓝批的程序,现在他既不想去丁忧,又不想背上个不孝的名声,所以才把折子递到我这里,少不得我得去做这个恶人了。”
陆遥又说:“不过这丁忧的时间也确实太久了些。”朱由检说:“谁说不是呢,不过这就是成例,谁不这么做,就会被放到道德的烤架上,来回翻腾,谁也架不住。”陆遥说:“成例就是被打破的,《易经》上说过"《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所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要想延续国祀,这些不合理的成例就得变才行。”
朱由检说:“所以咱们现在做的事便是百年之大变革啊,是一定要变的,但是现在还是要慢慢来,不过好在之前有张居正的例子,倒也不是没法变通的。”
想到这里,崇祯便在丁忧折子上批了几句话,然后递给黄宗羲说:“发回内阁,就说杨嗣昌乃国之重臣,朕之股肱,且如今山陕练兵已近尾声,不可半途而废,亦不可假手他人,丁忧一年太久,准其夺情,休沐五日即可。”
黄宗羲接过折子,曹化淳在一旁讽刺道:“这些士子就是爱弄这些表面文章,怪道人都说酸臭腐儒,道德牌坊立的比谁都高。”崇祯笑着说:“你这没根的阉货自然不懂了,儒家士子,自然是以名节为重,尤其是自程朱之后,存天理、灭人欲,对圣人之理颇多歪解,至于实用之学,更是不如王阳明之心学了,知行合一、脚踏实地方是正途,一味坐而论道,单单有德无才也是不中用的,最后不过流于清议空谈,实乃误国耳。”
黄宗羲也笑着说:“皇上所言极是,正是一言切中时弊呢。”崇祯便道:“你怎么也学会这些拍马屁的话了,赶快传旨去吧,别在朕这里聒噪。”
黄宗羲拟旨去了,崇祯便对王承恩说:“少不得你还得替朕去杨家走一趟,既然要人家夺情了,朕不免要送些面子过去,另外,再追封杨母二等诰命夫人。”
本以为这件事很简单的就过去了,没想到几天后,弹劾杨嗣昌的奏折铺天盖地而来,陆遥说:“这些给事中、御史不去盯着贪官污吏,一味盯着这些事,还往往都拿出些了不得的大帽子到处乱扣。”
朱由检便说:“不仅是言官,这里还有不少军官的上疏,不过他们倒是没太弹劾,只是说请求撤回夺情,准其丁忧。”陆遥说:“这就是变相的罢杨嗣昌的职啊,这些高级将领也知道,整兵之后,他们就要倒霉了,看来他们是非得逼走杨嗣昌才行。”朱由检说:“先生这次知道有多大压力了吧,不过倒也不全是弹劾声,也有一些支持夺情的,只是可惜人微言轻。”
过了几天,杨嗣昌上折子哀求崇祯,请求回家为母丁忧,崇祯再批不准丁忧。如是折腾了三四次,杨嗣昌才上了谢恩折子,众臣也都知道了皇帝的心意,这才不得已平息了下去,如是又一个月折腾过去了。眼看着春节就要临近了。
陆遥便感叹道:“大家都不关心国计民生,都把精力放在互相斗来斗去了,国家不亡才怪。”朱由检也长叹道:“我何尝不知道先生所说的,只是现在朝局复杂,不但有保皇党和东林党之争,还有什么齐党、浙党、楚党,彼此争斗,乱作一团,只有慢慢壮大复社的力量,通过京察,将自己人不断塞进去,最后才能解决党争的问题,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十二月十日,黄宗羲等又照例至乾清宫议事,黄宗羲递上折子说:“皇上,这是兵部转毛文龙的折子,毛文龙请求预支明年的军饷二百六十八万两。”崇祯皱皱眉道:“怎么回事?怎么不少反而多了?还有,王德化去了东江这么久,怎么两个折子也不来?朕看这里边有问题,有大问题!”
黄宗羲也道:“臣也觉得有问题,所以便没有批,而是拿来让皇上斟酌斟酌。只怕朝廷还得派重臣过去巡视一番,才能得知详情。”崇祯想了想便说:“恩,正好快过春节了,就让薛国观和吴宗达以慰问东江守军的名义,去东江巡视一番。”黄宗羲又问:“那这二百六十八万两的军饷?”崇祯想了想说:“让兵部照拨过去吧,事情没有查清楚之前,不要打草惊蛇。”十二月十三日,薛国观和吴宗达奉旨巡视辽东、东江、皮岛等地。
十二月二十日,今年最后一次大朝会在乾清宫如期举行,内阁、内廷四衙门(翰林院、军选司、考功司、通政录档司)、都察院有关大臣依例参会,李国普首先说:“根据内阁与内廷诸位内相商议,并报皇上恩准,今后凡在议事规则下召开的磨勘每十五日于翰林院举行,大朝会固定为每两月的初五日于乾清宫举行一次,好了,下边议第一件事:修订兵部、督军府权责事,因为野战军和水师的有关募兵、训练、军官升迁等权责已经划拨给内廷军选司,而兵部和督军府权责颇有重叠,因此今后兵部的主要权责为建议权和野战军、水师、戍卫军的作战装备的制造、轮换、监督及粮饷的筹备保障之工作,主要负责联合督军府任免戍卫军正四品以下官员;负责联合督军府向吏部提出正四品以上戍卫军官员任免建议;参与考成法的制订和评估工作;负责野战军、戍卫军、水师的粮饷、装备等的配置工作及战时后勤及粮饷的保障工作;负责向皇上提出关于军队建设及作战参谋等方面建议。而督军府今后重点管理各地戍卫军,主要负责各地戍卫军防守与进攻;负责戍卫军人事、装备;负责统一管理戍卫军的建设工作,如征集、编制、装备、训练、军事科研以及军人衔级、薪给等。设正一品督军府总理大臣一,正二品督军府护国殿大学士四,正三品左右侍郎、正五品左右郎中、从五品卿、正六品丞。其下设总督府司、考录功司、招募司、训诫司、兵马参谋司,至于各司权责,稍后由吴督军向诸位介绍。不知袁阁老和吴督军可有什么看法?”
袁可立便道:“还是先听听吴督军的介绍,咱们再议一议吧。”吴襄便道:“既然如此,老夫就先介绍一下了,首先便是总督府司,主要负责各地卫所边镇的日常管理;负责与户部、上林苑监司沟通协作,管理各地军屯军田,查处军官及地方侵吞军田案件,并向都察院移交有关案件;负责协助督军总理大臣处理督军府日常事务;负责会同吏部、兵部提出各地总督任免的建议;负责对各地总督、总兵及戍卫军有关官兵违法乱纪行为进行初步核实侦办,若经查实,向都察院移交有关案件。考录功司,主要负责联合兵部任免戍卫军正四品以下官员,负责武举人的考试、录用、安排;负责联合兵部向吏部提出正四品以上戍卫军官员任免建议;负责戍卫军军官衔级评定,负责戍卫军伤亡将士家人抚恤标准评定,负责在战争中官兵奖惩等情况的评定。招募司,主要负责戍卫军士兵招募有关规定的制订;负责全国戍卫军士兵招募工作的登记、遴选、征用;负责对逃避征募人员的惩戒;负责招募戍卫军新兵的建制编排;负责招募戍卫军新兵训练地点的分配。训诫司,主要负责招募戍卫军新兵的集中统一基础训练工作(为期三个月);负责按照戍卫军新兵训练的优劣情况划分等级并制定和执行奖惩,负责戍卫军新兵训练结束后的建制编排,负责将戍卫军新兵成建制分配到各地戍卫军;负责与都察院沟通,向都察院各衙门输送衙役。兵马参谋司,主要负责各地戍卫军所需粮饷、装备等的数量登记并向兵部上报;负责与兵部沟通,用于各地戍卫军粮饷、装备等的具体发放;负责向兵部、北直隶和南直隶总督提出北直隶、南直隶戍卫军的调动建议;负责向各地总督提出本地戍卫军的调动建议;负责骑兵所用马匹的征调、发放;负责马场的规划、修建及管理。”
吴襄介绍完之后,袁可立便道:“皇上圣明,如此一来,军选司负责根据募兵制所招募的野战军和水师,督军府负责根据军屯制所招募的戍卫军,而兵部负责监督、提出正四品以上军官的任免建议和粮饷装备等,如此一来,三者彼此协作,各有分工,臣完全同意,吴督军,您以为如何?”吴襄便道:“兵者,国之重器,全赖皇上独裁,督军府早已是无知无权的清水衙门了,如今又重的皇上信赖,自然完全同意。”
因为涉及军政,两位军事最高长官都同意了,其他人也都不敢多嘴,这第一件事就很顺利的批蓝用印了。
李国普接着说道:“这第二件事,还是请户部右侍郎徐屺大人给大家介绍吧。”徐屺便出列道:“诸位大人,根据皇上的安排,由户部和江南几大家族联合出资入股,特别成立了钦办皇家钱庄,主要负责货币政策的研究制定;负责管理国库收支,并特设顺天府国库、应天府国库、西安府国库、济南府国库、成都府国库、扬州府国库、福州府国库、昆明府国库;负责货币印发,并特设顺天印钞厂、应天印钞厂、西安印钞厂、济南印钞厂、成都印钞厂、扬州印钞厂、福州印钞厂、昆明印钞厂;负责各地新设钱庄、当铺的审批;负责各地已有钱庄、当铺的监督管理。”
徐屺说完后,台下便是一阵喧哗,尤其是周延儒的眼皮子一个劲的直跳,他本身就出自江南周氏家族,家族中也经营着钱庄生意,但是他此时不能开口反对,他好不容易得到皇上的青睐,进入内阁,绝对不能半途而废,但是他又不能不表态,于是周延儒便笑道:“这个可还真是个稀罕物,只是不知道这钱庄跟一般的钱庄有什么区别,还请徐大人给咱们介绍介绍。”
徐屺便一拱手道:“周阁老,诸位大人,咱们现在的钱庄,都是在里边存钱,然后钱庄发银票,都是各个钱庄的私人行为,这皇家钱庄则不然,皇家钱庄则是由朝廷白银储备和朝廷信誉为担保的,今后就是要用法定的货币代替目前流通的银票和白银,将不再允许私人印铸铜钱,而是改由皇家钱庄统一印制货币和铜钱!”
程国祥便仿佛恍然大悟道:“就好比北宋年间的交子一般?”徐屺便笑道:“程阁老说的是,但咱们将要印制发行的货币还不同于交子,按照皇家钱庄的业务,将分为货币和钱引两类,这钱引就好比交子,比如说百姓在皇家钱庄里存一百两白银,钱庄就发一百两白银的钱引,并约定存期和孳息,但是钱引不可转让,所有支取都必须在发钱引的钱庄进行;货币又分为纸币和铜币,大家请看,这就是纸币和铜币的样式、币值。”徐屺边说边掏出十几张纸来,供殿内大臣传阅,上边就是画着纸币和铜币的样式和币值。
徐屺接着说:“根据安排,货币统一的名称为中华元,实行银本位,为避免通货膨胀,以每年朝廷税收5000万两白银为信誉担保,预备明年首先发行5000万两货币。货币最小单位为分,十分为一元,十元为一贯,十贯为一两,纸币币值有100两、50两、20两、3两、2两、1两、10贯、5贯、3贯、2贯、1贯、10元、5元、3元、2元、1元、10分、5分、3分、2分、1分;铜币币值有10元、5元、3元、2元、1元、10分、5分、3分、2分、1分。”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周延儒便皱眉说:“那黄金如何流通?”徐屺便笑道:“周阁老所虑甚当,我们也考虑到了,黄金也是与白银挂钩,黄金分为两和文,10两白银或货币相当于1文黄金,10文黄金为1两黄金,但是黄金将不再允许除钦办皇家钱庄之外的钱庄制造和流通,户部决定给各地钱庄一年的时间向皇家钱庄上缴手中黄金,以换取相同价值的货币。户部决定给各地钱庄一年的时间,向皇家钱庄提出申请,通过审核的将由户部核发开办钱庄的证明,一年后,没有户部核发证明的,将被视为非法钱庄,将由朝廷严法处置。”
众人一听,给了一年的缓冲,心里不免松了一口气,要赶紧跟各自支持的世家大族商议,怎么处置这事了,但是接下来程国祥的一句话又让大家的心提了起来,程国祥笑着说:“所以各位大人,明年开始的官饷就要用新的中华元代替了。”
凡是涉及钱粮军政,几乎没有给大家讨论的余地,众人也都不敢明着在朝会上反对,反正还有一年的时间,还有操作的空间,所以这一条也毫无悬念的通过了。
最后,黄宗羲出来道:“尊上谕,因崇祯年间各项变革,大明律都未有涉及,为了不断制定与各项变革相适应的律法,特在都察院下设刑名院衙门,主要负责法律的提出、编订、整理、存档、刊刻、发行;负责重大案件的听讼;负责死刑案件的听讼;负责向刑部、大理寺提出法律建议。”
乾清宫里朝会在进行着,外边纷纷扬扬的大雪却是已经下了好几天了,崇祯抄着手在翊坤宫对田皇贵妃说:“瑞雪兆丰年,希望来年是个好年景。”田皇贵妃便道:“有皇上的天恩浩荡,必能否极泰来,中兴大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