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1628年:卖教材吧
崇祯回到京城,想到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练兵之事,曹化淳便道:“启禀皇上,这编练新军,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今格物部下边的火器作坊日夜开工,又从葡萄牙人那边购买了不少的红夷大炮,只是刚能满足袁崇焕大人和京营所用而已,至于杨嗣昌和卢象升那边还没有更换火器。”崇祯便道:“朕心中着急啊,你去问问袁崇焕和茅元仪,什么时候能初步练成?”曹化淳便忙去安排。陆遥便劝道:“千万不要犯急功近利的老毛病,练兵可是很繁琐的事,这才四五个月的功夫,千万别急。其实现在咱们还有很多要办的事。”
朱由检便问:“还有什么事要办,先生不妨说来听听。”陆遥便说:“首先就是筹办官办学堂,现在中举的贡士要么直接进翰林院,要么到吏部候补,而现在翰林院责任重大,不能这么轻易的进入,我觉得至少得筹办京师大学堂,一来专门招各种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可以作为格物院和文思院的后备力量;二来所有中举的贡士在等待出缺的时候,必须入京师大学堂继续学习,至少要学习一个月才能入选翰林院或者到各部衙门、各地方上任职;另外还要保证军官的绝对忠诚,所以要开办皇家军官学堂,下边可以设军官学院和水师学院,每年的武举人都要进军官学堂深造,专门培养有战略眼光的军队军官。哦,对了,另外现在科举太过单一,除了文科之外,我觉得还可以加上个格物科,反正现在文思院编了很多教材了,可以作为学习材料刊刻,供他们学习。”
陆遥想了想又说:“其实这教材也能赚钱的。”朱由检道:“先生这就有所不知了,如今民间多有印刷之社,私人印刻亦不在少数,只要民间传出一本,便自发印出无数本来,其利何其少也,何况靠教材获利,颇有辱斯文也。”陆遥笑道:“普通教材当然是无利可图了,但是如果格物科的教材加上"钦定"二字呢?那这教材可就不是一般的教材了,平常人必定不敢私印上"钦定"二字吧。”朱由检说:“那倒是,不过只怕士子说我斯文扫地啊。”陆遥耸耸肩说:“那就这样,出一些不带"钦定"字样的教科书,再出一批带"钦定"字样的教科书,其实内容都是一样的,谁会在乎有没有钦定二字?只有那些不差钱的富二代、官二代,非要这钦定二字彰显自己的身份不可,赚他们的钱不就行了?”
想到这里,崇祯便提起笔来,在宣纸上写下了“钦定格物科简要学本”九个大字,然后叫人宣来徐光启,将心中所想的事对他说了一番,徐光启有些不可思议的看了看崇祯,然后问道:“敢问皇上,这一套书售价几何啊?”崇祯便道:“这可是朕亲笔题写的,若要的少了,不能彰显皇家气派,朕觉得,至少也得卖十两银子吧。”
徐光启眼皮子跳了几下,心想:黑,真黑!但嘴上却说:“那臣就照此办理。”崇祯又说:“凡售卖所得不必上缴国库,留给格物部做日常支用吧。”徐光启这才一口应承下来。
送走了徐光启,崇祯才觉得心里略略舒服了些,便到皇后宫中用了午膳,又略躺了会,王承恩便来报:“皇上,刚寿康宫来报,康太妃怕是不好,一个劲要求见皇上,寿安宫也来请了几次,这.”
崇祯心中虽然不愿意去,但毕竟要照顾着懿安皇后的面子,便带着王承恩到了寿康宫,只见康太妃面容憔悴,卧在榻上,懿安皇后坐在一旁叹气,见崇祯来了,眼圈不由地红了道:“皇上来了,太妃她只怕不好.”崇祯便问道:“可找太医来看过了?”
懿安皇后便小声说:“太医看过了,只说年岁大了,气血两虚,怕是不中用了,只是开了些老山参,不过提着口气罢了。”两人正说着,只听得康太妃口中喊道:“我做了那起子造报应的事,我有何面目去见王妹妹”
崇祯知道她胡言乱语,便对懿安皇后说:“朕瞧着是不中用了,她虽素来品行不端,但毕竟对朕有过几年教养之恩,朕让皇后和贵妃轮次来侍疾,也还得劳烦嫂嫂照看一二。”
懿安皇后便道:“这几日都是如此,昏昏沉沉的,又都絮叨一些过去的陈年旧事,皇上国事繁忙,不必操心这里。”崇祯这才放心离去。
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六月十一日夜,康太妃李氏薨于寿康宫,享年66岁,崇祯便下令以妃礼入光宗皇帝妃陵。
宫里这里办丧事,但不过是以妃礼下葬,倒是也不甚惊动,到了六月末,袁崇焕和茅元仪请求觐见,崇祯知道是为了练兵的事,便忙在乾清宫暖房召见了两人。
行过礼后,崇祯便问:“练兵之事可是有了眉目?”茅元仪便地上一本册子,然后说:“启奏皇上,臣编练京营,颇有心得,又与几位将军共同商议,特编此《练兵心解》,呈皇上御览。”
崇祯便翻看,茅元仪便说道:“臣以为,如今军队编制亦要改革,特拟9人为一什,设什长一人、9什为一百户,设百户一人、参知一人,9百户为一千户,设千户一人、参事一人,9千户为一师,设校尉一人、参谋一人,3师为一镇,设镇门一人、参军一人,3镇为一军,设总兵一人、左右同知各一人、参将两人、裨将一人、监军一人。臣依此编练,又依照徐阁老和孙元化大人的建议,以火器为主力,将三千营与神机营合并为火器镇,将五军营拆分为护卫镇和辎重镇,火器镇下又分火枪师、火炮师、骑兵师;护卫镇以京师和皇城日常保卫、修筑战壕和军营、殿后及留守中军为主要职责,分为工兵师、殿后师、留守师;辎重镇以粮草管理、兵马军械管理和作战时探马前哨等为主要职责,分为粮草师、兵马军械师、游击护卫师。”
崇祯边听边看,不由的连点头称赞道:“朕心甚慰,那就将《练兵心解》多多刊印下去,今后编练军兵,俱照此办理,另外,朕此次南巡,发现卫所军屯制度多有疏漏之处,朕想着今后凡以募兵法招募和编练的军兵俱是野战之军,负责进攻作战;凡卫所军屯招募和编练的军兵俱是戍卫之军,负责各地防守和维护内部稳定。不知爱卿以为如何?”
茅元仪和袁崇焕便道:“皇上思虑甚远,臣不及也,谨遵皇上圣谕。”崇祯又问:“京营和蓟辽之兵战力如何了?”茅元仪便道:“京营所需装备俱由格物部和兵部精心打造,又着力从葡萄牙人手里买了不少红夷大炮,还聘请了不少西夷人做教官,现在还是在磨合阶段,估计再有月余,便可形成战力。”
袁崇焕也道:“蓟辽地区本属边地,又兼在京城附近,空饷情况还不算太严重,多是有经验的老兵,另外又额外招募了几万新兵,以老带新,战力倒是不妨事,只是火器装备还在陆续分配中,估计也还需要月余。”崇祯心里这才略宽慰一些道:“军成之日,朕自当亲去检阅。”
到了六月下旬,四海商号和皇家银行总号便在京城落了户,崇祯接到消息,便乔装打扮作少年公子,带着王承恩、黄宗羲、骆养性、周茂兰等前去看热闹。
这四海商号就选在承天门外的正阳门大街上,过去是吏部和户部衙门,因为各部衙门搬到西安门那边去了,四海商号便将这里买了下来,又将两处打通,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宅院,如今已经挂上了“四海商号”四个大字的牌匾,门外鞭炮乱响、锣鼓齐鸣,有舞龙舞狮的,热闹非凡,徐岘等人便站在门外喊道:“今日小号在京城落户,还望父老乡亲多多襄助。”说着又有两个人各端了一簸箕铜钱,冲着人群就撒了过去,围观众人便忙去捡钱,捡到的就喊道:“老爷恭喜发财。”没捡到的也喊道:“老爷,再赏一些。”
王承恩便笑着说:“这气氛倒是烘托的好,看来还是他们南方人会做买卖。”崇祯便笑着走过去,对徐岘说:“掌柜的发财。”徐岘一看,竟然是崇祯等人,忙唬的留下管事的在门口照应,请崇祯等人进了商号内院。
徐岘和李允诚便忙行了礼,崇祯便道:“起来吧,你倒是会选地方。”徐岘便笑道:“草民总不能辱没了皇上。”崇祯便道:“这皇家钱庄预备选在何地啊?”徐岘便笑道:“就在商号斜对面,过去是太常寺和刑部衙门,因皇上未有明旨,便不敢张扬,也不敢开张。”崇祯便点点头说:“恩,做的好,之前让你们筹备的事情办理的如何了?”徐岘便道:“已经跟户部的大人们沟通过了,户部已经报入内阁,这是副本,请皇上御览。”王承恩接过副本,崇祯又略嘱咐几句,这才回宫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