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1627年:倒魏前夜 - 与崇祯皇帝的那些日子 - 贺耀耀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0章1627年:倒魏前夜

许显纯的死,在朝廷里引起了轩然大波,朝廷中的大臣,都在寻思保全自己的良策,有投机钻营的、有不动声色的、有冒死直谏的、有另寻靠山的。魏忠贤虽然还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但却也是惶惶不可终日。这一日夜里,魏忠贤跪在一个火盆前,将一张张的纸钱扔到火盆里,嘴里还喃喃道:“我的好妈妈,如今都什么时候了,你还那么刚硬,这下好了吧,命都没了,咱们不是说好了,等你出去了,就在外边买个大宅子,咱们一起安生的过下半辈子,如此你倒是一了百了,罢了,都是早晚的事,说不定过几天,我也下去陪你去喽,先给你烧点,你且都存好喽,咱们还得过咱们的好日子”

他正烧着,一个小内监匆匆跑来说:“公公,不好了,巡逻的人过来了,咱们快走吧,让人瞧见了,可不是闹着玩的。”魏忠贤长叹一声,不由得悲从中来,从前在宫里他都是横着走的,如今,就连烧个纸钱都要偷偷摸摸的,不由得老泪纵横,不过形势比人强,魏忠贤抹了把眼泪,匆匆的走了。

这边,朱由检也在跟陆遥说话,陆遥问道:“现在许显纯也杀了,魏忠贤也惊了,接下来要咋整?”朱由检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先生觉得接下来应该如何?”陆遥想了想说:“我觉得吧,现在那些大臣们肯定都是在观望,魏忠贤他们要看你的态度,东林党人也要看你的态度,现在杀了许显纯,就是一个明显的倒魏的信号,但是我觉得魏忠贤还是有点能力的.”

朱由检便打断陆遥说:“我是一定要杀魏忠贤的,先生不用劝我,但是可以杀其人,但仍用其法,不必人亡政息,凡依附与他的,有用的便继续用,没有能力的便一律罢黜,然后再按之前跟先生商量好的,广纳贤才,不论他是东林党还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党。”

陆遥想了想说:“如果杀了魏忠贤,他的同党会不会狗急跳墙呢?”朱由检笑道:“先生不用担心,我早就想到对策了,必须得找一个接替他的,来稳定这些人,否则真要让东林党独大,跟咱们商议的制衡之术也是不符的。不过这些都不急,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必须慢慢来,以稳为主。”

陆遥点点头又说:“不过有一件事却是慢不得,最起码,你得另起炉灶,办起一件事来。”朱由检便道:“就是先生说的格物之学那件事?”陆遥便道:“对,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啊,嗨,就是格物学,比方说,以后要平蒙古,收朝鲜,退后金,是不是光靠人就可以了?之前的宁远大捷、锦州大捷,最主要的就是用了葡萄牙人造的新型大炮的原因,所以要富国强军,必须依赖这个格物学,必须召集天下能工巧匠,专心研究才行。”

朱由检略皱皱眉头说:“自从先生说了之后,我也一直在考虑,这格物之学,圣人以为乃"奇技淫巧",当真需要?”陆遥肯定的点点头说:“不但需要,而且是迫切需要,一定要举全国之力兴办这个机构,你知道吗,这个时期,这方面的人才可是相当多啊,文思院里编书的那几位,比如徐光启、宋应星、方以智、茅元仪、李之藻等,哇塞,个顶个的大拿啊,要是不用起来,真是暴殄天物,太可惜了。”朱由检见陆遥言之凿凿,便说:“好,既然如此,明日就即刻去办理此事。”

第二天上午,崇祯在乾清宫偏殿集体召见阁臣,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普见过皇帝后,崇祯问:“朕刚刚登基,政事还赖诸位爱卿,不知诸位爱卿对天下大势,有何见解?”几位阁臣面面相觑,不发一言,崇祯又说:“今日广开言路,诸爱卿可畅所欲言,言者无罪。”

阁臣们依然是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崇祯便假意发怒说:“首辅大人,你且说说。”黄立极赶忙跪下道:“老臣无能,一切但凭陛下圣裁!”其他阁臣也忙跪下道:“但凭陛下圣裁!”

崇祯便笑道:“哦,既然几位阁老都让朕独裁,那朕就且说几样,几位阁老且听听。”黄立极便道:“恭听圣谕。”崇祯便道:“朝政之要,首是在人,其次在财,朕现在很是有一些忠贞能干的人,都是随朕潜邸出来的,内阁看看怎么善加安排安排呢?”

黄立极还以为是什么的大不了的事,便道:“这些原不是什么大事,本该是内阁份内的事,如今还要皇上理会,实在是臣等的罪过。”崇祯便道:“内阁且安排来看,哦,对了,朕既已登基,原来的王府亦不必保留,朕想着格物之学乃是圣人之学,要在内阁中新设一部,名格物部,也不必在新建衙门,将原来的王府挪为此用便可。”黄立极便问:“敢问皇上,这格物部定员多少?职责是何?臣等也好心里有数,拟个章程出来。”崇祯便道:“暂且不必,待朕想想,自然有旨意给内阁。”

崇祯挥挥手让他们下去,这时候,李国普突然道:“陛下,臣有本。”崇祯便道:“李爱卿有什么要事?”李国普便道:“陛下圣明,指出治理天下之要,然臣以为当以正民心为当前首要问题,魏忠贤等阉贼私下结党、假传圣旨、残害忠良,天下哗然,皇上当除此恶贼,以正清明。”

崇祯便假装有些为难的说:“只是先帝遗诏,让朕善待于他,朕如之奈何。”李国普便跪下道:“还请皇上以天下为重,想必先帝在天有灵,也不会怪皇上的。”

崇祯想了想便说:“此事内阁再去议一议吧,朕自有计较。”李国普还待苦劝,黄立极便道:“李大人,莫要僭越。”阁臣们这才退下。

朱由检便道:“先生可看见了,文官们已经按捺不住要对魏忠贤下手了,魏忠贤完了,接下来便是东厂、锦衣卫,最后就是我了。”陆遥便笑道:“不用管他们,按咱们的计划来,就算要除掉魏忠贤,也得先把内监这一块都掌握过来再说,别让别人钻了空子。”

崇祯正想着,张彝宪走过来道:“皇上,康太妃有请。”崇祯便道:“朕哪有功夫听她的聒噪,估计又是为封号的问题。”张彝宪便道:“懿安皇后也在,也想见见皇上。”崇祯这才来到寿康宫,李康太妃一改之前萎靡的样子,颇有些趾高气扬的坐在正中,懿安皇后则坐在左侧,下边还跪着一个太监,看背影颇魁梧强壮。

崇祯进了大殿,懿安皇后便起来见了礼道:“皇上来了。”李康太妃却并不起身,只是让人上茶点,崇祯不由得心生不快,但也并未发怒,只是说:“不知嫂嫂有何事?”

不等懿安皇后说话,李康太妃便道:“皇上,我好歹也是养过皇上一场,我也不求当个名正言顺的太后,最起码也得给我上个尊号,挪到慈宁宫去吧,何苦让我跟其他太妃们一起待在这狭小的寿康宫,我这心里苦啊.”说着还抽泣起来。

崇祯便道:“若是说这些老生常谈,那朕就走了!”说罢便要起身,李康太妃忙道:“哎哎哎,我不说了,不说了。”懿安皇后便接过话说:“敢问皇上,天子的承诺,如今可还作数?”崇祯便道:“自然作数。”懿安皇后便道:“那便好,我不求旁的,必要杀了魏忠贤那老贼,替我的孩儿报仇才是!如今皇上登基月余,他还做着他的秉笔太监,我,我心里着实是恨!”崇祯便道:“朕知道嫂嫂心中的恨,心中的苦,客氏不是已经死了嘛,至于魏忠贤,朕心中有数,只是时机未到。”

懿安皇后便道:“可是一时没有得力的人手?我想着,掌印太监高起潜还是不错的,也算为皇上登基出过力的吧,高起潜,你抬起头来让皇帝瞧瞧。”

一直跪在地上的高起潜这才抬起头来,只见此人虽有些年纪了,但两眼圆睁,炯炯有神,面大四方,鼻直口阔,如果不是太监,必定是一个英雄男子。高起潜忙又磕头行礼,崇祯便道:“起来吧,朕听孙先生提起过你,那你就还继续做你的掌印太监,在朕身边伺候吧。”高起潜这才忙谢恩不已。

回到乾清宫,崇祯便召见了王承恩、张彝宪、曹化淳、方正化、王德化、高起潜、魏朝等。崇祯便道:“有朕一日,才有尔等一日的荣华富贵,没有了朕,尔等想要自保也是不可能的,尔等可明白?”

这些太监跪下道:“臣等明白,臣定以陛下马首是瞻!绝不敢有二心。”

崇祯又说:“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又所谓家国一体,如今天下疲敝,民不聊生,内有灾祸,外有敌寇,朕欲振兴大明,尔等为朕的亲信,当以忠君事,当以天下事,尔等可明白?”

太监们又齐声道:“微臣敢不效死!但凭陛下驱使!”崇祯便说:“都平身吧,眼下就有一件极为要紧的事去办,魏朝、曹化淳!”二人忙出列道:“皇上有何吩咐?”崇祯便道:“朕要你二人,陆续把宫里宫外伺候的内监宫女都一一甄别,可以从原来王府里挑一些得力的放进来,那些个背后挑拨离间,爱生是非的统统逐出宫去。”两人便领命去了。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陆遥便说:“这两个人都是魏忠贤的死敌,看来魏忠贤的日子不好过了。”朱由检便道:“是啊,如果派别人去做这事,可能还顾念点旧情,或者摄于之前的淫威,但他二人只会痛下狠手,绝不会留半点私情的。”

崇祯又对张彝宪说:“张大伴,朕要派你去做应天留守,你可愿意?”张彝宪带着些小抱怨,又带着些不情愿的说:“臣、臣舍不得离开陛下。”

崇祯便笑着说:“你这老货,放心,朕派你去可是有大大的重任,你且去南京稳住脚,看看有什么可用之人,等此间事了,你倒是想在南京享清福也是不行的。”张彝宪这才高兴的说:“陛下请放心,微臣一定不负皇上重望。”

方正化抬起头看了看崇祯,崇祯知道他的意思,便说:“西苑禁军责任重大,你且要给朕看好了,另外,锦衣卫如今也正在整顿当中,宫里的护卫你也要上些心,从西苑禁军里挑些可靠的到宫里来,等锦衣卫都料理干净了再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