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1626年:奉旨南巡之一桩冤案 - 与崇祯皇帝的那些日子 - 贺耀耀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5章1626年:奉旨南巡之一桩冤案

信王等在总督漕运理漕参将吴阿衡带领下到达码头,李精白等便向信王等拜辞,车马仪仗等上了头船,负责护卫的漕运官兵在第二船和第五船,信王等在第三船,行李辎重赈灾银两等在第四船,五艘主船皆是漕运衙门派出的大船,另有十几艘小船负责与岸上来往联系。信王便道:“这次有劳吴老将军护卫了。”吴阿衡便拱手道:“杨漕帅本要亲来拜见王爷,但因之前靖江风水之灾,杨漕帅一直在与河台潘大人处置修缮海塘之事,便差末将前来,还望王爷赎罪。”信王便道:“老将军言重了,听说老将军早年间任历城县时,便巧设埋伏,大败白莲教,文武双全,军功赫赫,今日一见,本王才知名不虚传啊。”吴阿衡自是谦让一番,又见过随侍诸人。

走水路比陆路要安稳便捷的多,一路下来,但见两岸花红柳绿,来往商船络绎不绝,信王便道:“这才是我天朝气象。”不过三五日,船队便过了高邮,更是繁华异常,陆遥不由得赞叹道:“真是造化钟神秀啊,人杰地灵,难怪有那么多的大才都生于此,长于厮啊。”朱由检便好奇的问:“先生说的都有何人?可否为我所用?”陆遥便笑道:“那是当然的了,但是这些现在考虑都早了些,也给我点时间好好回忆回忆,列出个名单来,到时候咱们按图索骥就行了,不过我可是只能记住那些很有名气的,难免会漏下一些。”朱由检便道:“无妨,人才这东西,就好比藤上瓜蔓,寻的一个,便能寻的十个百个的。”陆遥便笑道:“这你倒是最懂。”

九月初二日,船队抵达扬州府码头,早有地方官员在码头等候,主船放下船板,一名官员上了船,隔着帘子道:“臣常州知府兼署扬州事曾樱恭请圣安。”信王心中狐疑道:“朕恭安。”然后才打开帘子,曾樱又进前拜道:“下官见过王爷。”信王心里虽然疑惑,但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便说道:“本王奉旨南巡,不过路过扬州停驻一夜罢了,为免惊扰百姓,本王便不上岸了,在船上歇息一夜也就是了。”

曾樱便道:“王爷爱民如子,下官深感敬佩,只是下官有一事禀奏王爷,不知”话未说完,许显纯便出列呵斥道:“大胆!王爷身份何等尊贵,岂是你可以随便亲厚的?况且有祖制,地方官员不能与宗亲私下往来,你想置王爷与何地?”许显纯竟然破天荒的维护起信王来了,这更让信王心中生疑,但此时他也不便说什么,便道:“许正使言之有理,曾大人有何事只管依例往京中递折子便是,本王此来只为巡视灾情,赈济灾民,地方政事不在巡视范围之内。”曾樱无可奈何,只得作罢。

晚上,信王便叫来田敦吉和黄宗羲说:“孤看今日曾樱似乎有话要说,孤既不得方便,不如你们替孤去探听探听。”田敦吉和黄宗羲这才偷偷下了船,叫开府衙,见了曾樱,曾樱知道两人来历,便道:“是下官孟浪了,倒让王爷为难。”黄宗羲便问:“大人可是有难言之隐?王爷便是让我们前来问问,大人但说无妨。”

曾樱便道:“难道王爷就不猜疑,为何是我这常州知府兼署扬州事?”黄宗羲笑道:“如何不疑?只是却无从发问罢了。”曾樱便叹息道:“如今奸臣当道,连王爷都如此小心,可见世道之坏。”黄宗羲不明就里,又怕他是魏忠贤的人,不敢轻易发表意见,便笑道:“历朝历代哪里没有奸臣呢?若曾大人只为抒发胸臆,那恕在下告辞了。”

曾樱便忽然下拜道:“刘大人冤枉,望王爷为刘大人做主!”黄宗羲被吓了一跳,忙扶起曾樱说道:“曾大人折煞在下了,有何冤屈,尽可说来。”曾樱便道:“实不相瞒,这前任扬州知府乃是刘铎刘大人,素来办事公正、光明磊落,之前在刑部郎中任上,执法如山,不徇私情。有一次,有一商贾名叫李朝被内臣陈正己所害,那老贼魏忠贤知情后,不但不严惩陈正己,反而将受害者李朝投入狱中,刘大人知道后,坚持正义,上疏弹劾老贼和陈正己,从此便得罪了阉贼一党。老贼便在皇上面前进谗言,皇上被奸人蒙蔽,这才把刘大人由刑部郎中贬为扬州知府。”

黄宗羲便插嘴道:“那怎的曾大人又兼署这扬州事了呢?”曾樱便道:“唉,即便如此,老贼还不罢休,总想把刘大人置于死地而后快。为了除掉刘大人,老贼便设计一金夜壶,并暗暗在壶底刻上皇上的年号字样,赠送给刘大人。刘大人怎知这是老贼的奸计,由此上当。没想到老贼将壶一送出,立即在皇上面前诬陷刘大人侮辱皇上,皇上听信了谗言,前几日刚派了缇骑以欺君之罪将刘大人抓了起来,因知道王爷今日抵达扬州,才临时命下官兼署扬州事,只等王爷明日走了,便要将刘大人押赴燕京去了。”

曾樱擦了擦眼泪,继续说道:“刘大人膝下唯有一女,也受牵连,下官也只能勉强庇护,下官与刘大人素来交好,深知刘大人的为人,故而今日犯着忌讳,求告王爷搭救啊!”说着又要下拜,田敦吉忙扶住他,黄宗羲便皱眉说:“实不相瞒,王爷也难啊,况且此乃皇上旨意,王爷又能如何?”曾樱便道:“下官也知道王爷的难处,只是求王爷若能见到皇上,将此内情说与皇上,下官就感激不尽了。”

黄宗羲便忽悠他道:“若只是如此,那王爷自当尽力,这个大人尽管放心,明日王爷便要启程往常州去了,此次常州受灾最重,王爷怕是要在常州多待几日的,还请大人妥善打点,不生事端才好。”曾樱便忙道:“此乃下官本分,还请王爷放心。”

两人回到船上,将事情前因后果说了一番,信王半信半疑道:“孤与此人从未有过来往,不知此人品行如何?”说着便看了王承恩一眼,王承恩便笑道:“因为此次南巡重点在常州,所以曾樱此人臣还真的下了一番苦功夫。曾樱乃是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及第,曾跟随邹元标学习三年,万历四十七年,被任命为工部营缮司主事,监修琉璃厂,奉命修葺三大殿。后来又督修了神宗皇帝和光宗皇帝的陵墓,在此期间严格核查工程开支和预算,太监们都很怕他。天启二年,迁工部郎中,不久又擢常州知府。南京右佥都御史熊明遇曾给过他"持身廉,为政恺悌公平,不畏强御。"的评价。”

信王这才道:“如此说来,此人还算是个忠正之士了,不过刘铎这事却是难办。”黄宗羲便道:“只是可惜了这样的能干的官员,却被奸臣陷害,唉。”田敦吉也道:“就是,王爷可是皇上的亲弟弟,不过是说句话的事,也算不得什么大事。”黄宗羲见信王略有不快,便忙道:“当然了,这事关系重大,如今他们正愁找不到王爷的错处呢,若王爷果然跟皇上说了,只怕还得落个私交外臣的嫌疑,是万万使不得的。”

信王这才道:“等回去再说吧,孤可以派人暗中打探一番,便是孤不能出面,也可以托孙先生暗中援助的,倒也不难。”

第二日,船队开拔前往常州,当天夜里便抵达江阴,常州知府曾樱、河道总督潘季驯、河道副督常三省等在码头恭迎,行过礼后,信王等便下了船,在江阴停驻。

陆遥便有些疑惑的说:“不是说漕运总督杨一鹏在这里嘛,怎么他不来?”朱由检笑道:“那不过是吴阿衡的说辞罢了,如今我跟杨一鹏可是万万不能相见的。”陆遥一脸懵的问道:“这是为什么啊?”朱由检便解释说:“这漕运总督全称为总督漕运军门、都察院右都御史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不光有行政权还有军权,我这次南巡主要是巡察民事,而杨一鹏的行政辖区是凤阳,如果在常州我就见他,那见的就不是巡抚凤阳的杨一鹏,而是提督军务的杨一鹏,宗亲跟军队将领无旨会见,可是大忌啊。”陆遥不由的捂脸道:“真是麻烦啊,没想到这里边还有这么多弯弯绕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