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1626年:奉旨南巡之鬼魅黑影 - 与崇祯皇帝的那些日子 - 贺耀耀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8章1626年:奉旨南巡之鬼魅黑影

一连几日,常州以及周边各府的大世族,包括长州刘氏家族、长州文氏家族、桐城姚氏家族、浙江金华吕氏家族、鄞县万氏家族、绍兴祁氏家族都纷纷来人想要拜见信王,这些江南大世族都是累世积年的大家族,信王不敢相见,只有派黄宗羲、许显纯和骆养性等代为接见,一来是避开嫌疑,二来也存了暗中结交的心思。一时间,常州府贵客云集,几乎所有的高档酒店都住满了人,黄宗羲便劝道:“殿下,恐怕常州咱们待不下去了,得赶快动身往应天府去才是。”信王便点点头说:“这些日子,跟那些大世族联系的如何了?”黄宗羲便道:“这些世族惯会骑墙的,他们一般都是多头押宝,今日来拜见殿下,也是存了这样的心思,所以这些家族才能几百年来长盛不衰,殿下放心,属下都已妥善接洽了。”信王便点点头说:“那好,既然如此,那便传令下去,咱们明日打点行装,后日启程。”

王承恩便一一布置下去,当天晚上,王承恩来报说:“殿下,外边有人拜见。”说完便递上拜帖,信王拿过拜帖,只见上边写道:“荫贡丁氏应选拜。”信王皱皱眉头说:“不是说过了嘛,一律都不见,让黄宗羲他们去见。”

王承恩便笑道:“殿下,这丁家是咱们自己人,得见见啊。”见信王有些迷惑,黄宗羲便笑道:“殿下忘了,茅元仪外祖父便是出自长州丁家。”王承恩也接着说:“还不止于此,这丁家跟浙江湖州姚氏彼此通婚,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而且这次丁家也是懂事的,这丁应选不过是个贡生,无职无分,殿下看在茅元仪的面子上,也该笼络笼络的。”信王无可奈何的说:“行吧,你们这些人啊,若不是本王素来信任的,定会以为你们收了他们多少的孝敬呢。”

黄宗羲笑道:“朝廷根基半在民生,半在这些世族身上,殿下若想有所建树,若没有大世族的支持,只怕寸步难行,咱们也是为了殿下着想。”信王便道:“本王如何不知,罢了,让他到偏房候着吧,本王这就过去。”

九月二十日,在常州逗留了半个多月的信王等启程前往应天府,船从江阴出发,一路西行,过了镇江便是应天,当天傍晚时分,远远的便看到前方城池上灯火通明,彩旗招展,渐渐的,信王的船在应天府码头靠岸,应天留守太监王坤、南京礼部尚书董其昌、光禄大夫、左柱国、南京兵部尚书、太子太保黄钺、应天锦衣卫都指挥使魏豹、南京神武营总兵,总督漕运军门朱启明、南京詹事府少詹事,翰林院掌院周延儒、应天知府聂文麟等大小官员近百人在码头跪迎。

自元至正十六年朱元璋攻破南京、改名应天以来,应天一直都是明朝的政治中心,到了永乐十九年明成祖北迁,以顺天府为京师,而以南京应天府为留都,顺天府的各部在应天府都各有一套班子,只是没太有实权罢了,很多得罪了权贵,但是又德高望重的人,或者是素来颇有声望,但朝廷又不想重用的人都被派往南京当差。

信王自然也不敢过于拿大,众官员行过礼,王坤上前笑道:“殿下让老臣好等,诏书早就下来了,咱们在应天是望眼欲穿,不想殿下倒是在常州府好住。”信王便道:“本王也想念王公公啊,听说本王小时候,王公公还抱过本王的。”王坤忙用手擦擦眼泪说:“王爷还能想着老臣呢,老臣实在是.”

跟王坤说完,信王又看到了董其昌,董其昌忙颤巍巍的想要见礼,信王忙扶住道:“董公快快免礼,董公这么大岁数了,又夜深风重的,怎的也来了。”董其昌此时已是风烛残年,七十一岁高龄了,须发皆白,但精神尚且矍铄,笑道:“老臣有生之年能见王爷一面,才算没有白活。”信王也笑道:“董公书画当世一绝,小王若有幸,还得求几幅墨宝才是。”董其昌笑道:“这有何难,莫说三两幅,只要老臣还能写能画,十几幅也是有的。”信王又跟黄钺、魏豹、朱启明、周延儒、聂文麟以及其他各部各衙门的长官一一叙话,一番折腾下来,半个时辰就要过去了,天色渐渐昏暗下来,江上起了风,信王才道:“天色已晚,孤王奉旨南巡,倒是累了诸公。”众人便纷纷跪下道:“请信王殿下登舆。”

信王这才上了车马,要说这应天府果然非比寻常州府,城墙气势恢宏,王承恩便道:“殿下,应天府安排殿下在宫里的谨身殿歇息。”黄宗羲便忙道:“殿下,属下以为不妥,虽说如今应天只是陪都,但是皇宫毕竟是皇宫,如果没有皇上明旨,岂能在宫里安歇,不妥。”信王便点点头说:“你说的很对,当此非常时刻,还是谨慎为好,你去对聂文麟说,或光禄寺、或太常寺即可。”

王承恩便下了车去找聂文麟,不多会儿,王承恩回来道:“原来他们安排了两处地方,一处是谨身殿,一处是翰林院的玉堂殿。”陆遥心想:想必这是周延儒的主意,都说他机智敏慧,看问题透彻,若是踏实肯干,也必是个辅佐材料,估计是后期被崇祯的所作所为弄怕了,才导致欺上瞒下混日子,实在是可惜啊。

信王点点头道:“那就去玉堂殿下榻,这应天乃是是非之地,不宜久留,你明日就布置下去,尽快动身。”

信王在应天不过停驻三日,于九月二十四日启程前往中都凤阳,因为从应天到凤阳水路不便,便又改换陆路,两地虽然离的很近,一路却是足足用了五天。中都留守太监杨泽、中都留守指挥使司指挥使朱国相在城外拜迎。

信王安顿好,杨泽便来拜见,行过礼后,杨泽便道:“启禀殿下,这两日请殿下稍事休息,等十月初一祭拜皇陵。”信王便道:“祭拜一应之事还须杨公公与王承恩好生预备妥当。”杨泽便道:“这是自然,请殿下放心便是。”

送走杨泽,吴阿衡又来拜见说:“王爷,末将先行往徐州安排船只,今日特来向王爷辞行。”信王点点头说:“有劳吴将军。”吴阿衡便后退几步,转身去了。

凤阳虽是中都,不过是因为此乃是朱元璋老家罢了,府城狭小,人也不多,半数都是守陵人的后裔,且处在黄泛区,十年里倒有七八年旱涝不断,实在是没有可待的理由。

十月初一,信王祭拜过皇陵后,便于次日启程前往徐州去了,一路上,大片大片的田地抛荒,不时田野里有三五逃荒的流民远远的看着信王的车队,黄宗羲不禁感慨道:“扬州、常州、应天与凤阳不过百里之遥,情景却是天壤之别啊,那边日日欢声笑语、宴席不断,这边却是田地荒芜、流民万里。”王承恩笑道:“你们这些读书人个个都是这般。”黄宗羲笑道:“圣贤说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乃天下士子之本分也。”王承恩便道:“得,又引出你这许多话来,咱们这些没根的,理解不了这些。”黄宗羲便道:“举大明一朝,多少内监都是英雄人物,就比如说郑大监”王承恩便止住说:“世上才能有几个郑大监,不过自郑大监之后,宫里倒是有了个规矩,要求所有内监必须会游泳,否则不得遴选入宫。”黄宗羲便笑道:“那你又多学一技,岂不美哉。”王承恩道:“嗨,学是学会了,只是无用武之地啊,若是以后能再开海禁,或许我也能如郑大监一般,现在却是不敢想啊。”

车马在宿州县停驻一夜,十月初三日晌午前,信王仪仗便到了徐州府,徐州知府万崇德率大小官吏在城外跪迎。

信王便道:“本王不过在徐州临时停驻,等漕运衙门船只安排妥当,即刻启程。”万崇德便道:“虽是如此,也是徐州百姓的福气。”

夜间,整个徐州城业已陷入一片沉寂,一个黑影鬼鬼祟祟的在一处宅院侧门前停下,只见他四下看了看,便三长两短敲了敲门,那侧门“吱呀”开了一个缝,那黑影便侧身闪了进去。

院中屋里还亮着灯,那人进去,里边已经有人在了,不是别人,竟然是许显纯,那人冲许显纯单腿一拜道:“山阴见过指挥使大人。”许显纯便道:“厂公那边都准备好了吗?”山阴便道:“都准备好了,就等大人这边动手了。”许显纯阴森一笑道:“好,你也下去准备吧,务必要一击而中,替厂公除了大患。”

山阴出了院子,如同鬼影一般,片刻便融入了寂静的黑夜之中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