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 七零之林老师只会教书 - 二十来岁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九十一章

林小北他们一家三口放假回来的消息很快就经过食品厂职工传到了张卫国和李强那里,俩人下了班,买了菜,都带着各自的爱人上门去了。

这半年不见,大人们感觉没什么多大变化,无非就是觉得余酒穿得时髦了许多,实在是之前张卫国和李强在厂子里经常看到余酒,上班穿的都挺朴素的,也就现在人变白了衣服精致好看了,所以乍一看感觉不太一样。

大家最喜欢的还是一帆,叔叔阿姨都抢着要去抱他,但是人家一帆小朋友喜欢自己待在毛毯上爬来爬去玩玩具,不喜欢被人抱着。

江然和乔菁菁也放了假,不过他们没有续租公社的房子,而是回了余家村去住。

做饭前余酒回房换了身以前留下的旧衣服,挽起袖子就带着张卫国和李强扎进了厨房,留下林小北和安梅、陈莉莉吃着零食闲聊,还有背对着她们坐一旁玩玩具的一帆。

闲聊几句,林小北看安梅和陈莉莉相处得融洽,心里放心了很多。张卫国和李强不是亲兄弟,但是这么多年互相扶持,亲兄弟也不过如此了。他们在这边除了自己老婆还有老婆的娘家人,都没有别的亲戚了,林小北一家和乔菁菁江然两口子平时都在外边读书,有什么事情还真的帮不上。所以,这两个小家的人能相处得好,有什么事情互相帮一把,这样有底气多了。

想起从海市带回来的糕点,林小北腾出来三个点心盒,每样点心都装了一点,让她们待会一人带一盒走,还有一盒是给乔菁菁和江然的,虽然他们就在南市上学,想吃也能去买,但是没道理其他两家都分了,就落下她的好姐妹一家。

余酒做了海市那边的特色菜,不过在口味上适当调整了一些,上门来吃饭的四人都称赞这几个菜好吃,特别是张卫国,吃完饭就说道:“要是有机会,等暑假的时候我跟厂里请几天假,和安梅去海市看看。”

“那好啊,你要是确定来,我们就在海市多留一段时间等你们。”林小北笑道。也是突然才想起来,乔菁菁和江然家里就是海市的,只不过俩人都很少提起来家里面的事情,所以林小北也没把这件事放心上。

还想说可以叫乔菁菁放假有空的时候去海市玩,顺便回家探亲。但是转头一想,也就放弃了。这么多年没有提起家里的人,考大学也不想着往家里考,想必就是和家里没什么往来了。也是,都下乡这么多年了,成了家,在这边的生活也越来越好,没有人会一直对已经疏远陌生的人念念不忘。

当下的日子最重要。

他们回来的第二天就回了余家村。留在家里的自行车擦干净了还能骑,旧是旧了点,但是不影响使用。要带的东西都挂在了车头那里,等林小北抱着孩子坐好了,余酒才坐上去踩起车来。

偶尔遇到不平坦的颠簸一下,一帆自己都能乐得哈哈笑。小朋友的世界都很简单,快乐也很简单。

在村头那里碰到了高婶的婆婆,老人家热情地招呼他们进去坐坐,但是今晚还得回去,这一留下进去坐会儿,说不定人家得留他们吃饭,余酒就推辞说待会还有事情忙,改日有空再来。

他们直接先去的姚婶家里,带回来的另一大盒点心,先给他们挪出来了一半。

余大捷的背更佝偻了,拿不了重东西,是因为前段时间摔了一跤,好了之后整个人精气神就大不如前了。但是看到余酒一家三口回来,余大捷乐呵呵地拄着拐杖出来。余酒扶着一帆立起来,让他趴在余大捷的腿上。

“会站起来了,会说话没有?来叫太公。”余大捷手有些颤抖,还没伸到一帆面前,就被一帆一把抓住,咧着小嘴笑的时候露出几颗米粒般小牙齿,“巴巴呀~”

左右看看,他爸站背后也不管他,一帆无奈地叹了声气,然后小脑袋搁在余大捷的腿上,睁着大眼睛看余大捷。长睫毛像把小扇子一样。

“还不怎么会说话呢吧,小模样真俊,和余酒小时候简直一模一样。”姚婶捏了捏他的小脸。

看大家都在,和余酒说了一声,林小北就先拿了另一个小包裹去隔壁家找乔菁菁。

乔菁菁看了看她身后,“怎么没带一帆过来?”半年没见了,她这个做干妈的也挺想他的。

“和他爸在四叔家里呢,好不容易回来,让他在那陪陪老人家。”林小北跟江然打了招呼,打开包裹拿出一盒点心,又拿出两条长袖连衣裙,一条白色波点的,一条淡黄色的,“在学校门口的小摊上买的,现在这个天气穿正好,要是冷了就在里边穿条肉色的打底裤,外边搭个小外套,好看。”

“我看看。”乔菁菁满脸开心地拿着裙子站起来比划,又仔细看了看版型和衣服的细节,“这裙子不便宜吧?”

“不贵,单买一条就十二块钱,我和同学一起去买的,买得多,一条就十一块钱。”

“这么便宜!在南市,这样的裙子能卖二三十吧。”乔菁菁越看越喜欢,忍不住雀跃的心情,“我去换了试试看。”快速跑进房里换了裙子出来,还特意换了双小皮鞋,走出来在江然和林小北面前转了一圈,“怎么样,还行吧?”

当然成了!乔菁菁身材好,买的裙子又显身材,特别是现在穿的这身淡黄色裙子衬得皮肤更白了。

江然惊艳地赞道:“好看!”

乔菁菁又去换了那条白色波点裙,这条没有淡黄色那条显肤色,但是更优雅大方,也很好看的。

臭美完,乔菁菁挨着林小北坐下,让她给说说在海市那边的情况。大家平常差不多都是一个月来信一次,联系也不算多,毕竟大家出去读书,刚开始总是比较忙一点的。大概也是心里相信,这个朋友,哪怕一年就联系一两次,她们的情谊也是不会变的。

林小北简单说了在学校和同学的情况,大家的大学生活其实也都大同小异,没什么好说的,主要是讲了一帆这半年的变化,听得乔菁菁直想过去隔壁把人抱过来好好看看。最后讲到她的邻居们,还着重讲了和班上的同学合伙开了个摊子买吃的,赚了不少。

“就你还和人家合伙卖吃的,看看你自己会做什么?”乔菁菁无情地嘲讽她的烂厨艺。

林小北傲娇地哼了声,“不会做饭怎么了,我会吃啊。再说还有余酒呢,一个家里有一个会做饭的就够了。”

“就你懒!”

而听完林小北的话,江然在一旁思考许久,“小摊贩卖十一块钱一条裙子,肯定也是还有得赚的。就算它进价是九块钱,如果拿到南市这边,估计能卖二十块钱一条,那利润也有十一块钱,哪怕减去进货的成本,怎么也能赚个五、六块吧。”说完,一脸热切地看着林小北。

林小北和乔菁菁很快反应过来江然的想法。

倒是林小北有些不确定,“我只知道他们是从粤省进货的,但是具体的进货渠道我也不清楚。但是我猜可能是粤省那边的服装厂里的瑕疵货,像这条白色波点的裙子,刚买回来的时候袖口那缝得不是很好,是高婶拆了重新改的,黄色那条胸前的爱心原来是没有的,但是那里染了一块黑色,不好看,高婶给弄了个刺绣上去。”

“海市那边摆摊做买卖的人是不是很多?”乔菁菁好奇。她对海市这座城市都已经要开始模糊了,或许可以给那边写信找家里人和以前的朋友了解看看现在的情况。

“我看海市那边的买卖做得比南市还要热闹,现在上头都在提倡改革,海市那边不仅摆摊的人多,政府还鼓励做买卖的人开店,办许可经营证。或许是每个地方的政策不同,海市毕竟是大城市,接收到的信息和做出反应比其他小城市快是很正常的,但是我觉得这也是一种趋势,南市现在迈的步伐小一些,但是摆个小摊卖应该是可以的。你们要是想做这个,我是支持的,要是钱不够,你们就开口。但是具体的进货渠道,这个就得靠你们自己去找了。”

“人家也不可能轻易告诉你进货渠道的,这样,等年后,我和菁菁去广市那边跑一趟,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渠道。”江然很快就做了决定,利润这么大,要是真的能成,他和乔菁菁在外边读书的压力能减少很多,而且现在陆陆续续的有人做起了小买卖,他们跟着这个风,只要不是搞得特别大,也不会招眼。

乔菁菁心里一片火热,她太知道要是真的能把这件事情做成,那他们的收入可是太可观了。于是她拉住林小北的手,“我也不瞒你,我们确实没有这么多钱去做这个,肯定是要跟你借钱的。但是这个钱也不白借,到时候咱们就和你同学那样,算你投资,后面利润也给你分。”

要是别的人,林小北可能就说要投资入股了,但是是乔菁菁他们,她说借钱的时候压根没想到投资的事情。

“咱们什么关系啊,等你们赚钱了还我就行。”林小北不赞同,就是因为关系好,所以她才不想和乔菁菁江然合伙做生意,以后随着他们生意做大,得到的利润可能会越来越高,亲兄弟明算账,多少亲近的人因为利益二字说翻脸就翻脸,她不想去挑战人性。想了个折中的办法,“这样,你们跟我借钱,我也不白借,等你们赚钱了,借我多少,就多还百分二十,怎么样?至于投资合伙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反正你们是一帆的干爸干妈,有钱了多给他买点东西就成。”

江然点了点头,“小北你的好意我们都懂,这个生意也不知道能不能做成,要是做得成我们都知道这个利润有多大,要是做成了,我们借多少,就按1.5倍还回去。”不肯再给林小北反驳的机会,江然又问起她海市那边摆小摊的情况。

直到余酒抱着一帆过来找人,这边的对话才止住,因为乔菁菁和江然一见到一帆就过去一把抱怀里。

“一帆来叫干爸干妈。”乔菁菁摸摸他的小脸,笑道:“越长越像小北,简直就是个小翻版。”

林小北:“......”

合着就是在谁的亲戚朋友那就是长得像谁呗。

到了饭点,姚婶从隔壁院子喊了一声:“余酒、小北,准备吃饭了。”

现在孩子还在乔菁菁怀里搂着,一点都不想给他们带回去。

“得了,他现在还不饿能好好地给你抱着,待会我们走了他就该闹了。”林小北一伸手,一帆的两只小手立刻伸出来扒住她的手臂,对干妈的怀抱毫不留恋。“后天周天,张卫国和李强他们都休息,到时候你们也来家里吃饭。到时候让你带一天。”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