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同样都是复读,去年一起跟着林小北补习的余昌考上了大学,而余思思却没有。今年可以查到分数了,竟然比中专的分数线还要低,余建国和刘春香就对小女儿能考上大学这件事死了心,就算再怎么望女成凤,那也得她自己争气啊。
余思思也完全对自己高考的事情死了心,说后面不再复读了。余昌考上大学,之前的工作岗位就空了下来,方雪让余思思去顶替了原来余昌的工作,而余思思剩出来的工作岗位,方雪拿去卖给了同事家的亲戚,做个顺水推舟的人情。
对余思思和方雪来说是一举两得、皆大欢喜的事情。但是余家因为工作这个事和刘春香娘家闹了不愉快。
刘春香找的娘家大哥的女儿过来顶替做临时工,哪怕只是给一半的工钱,外甥女对这个工作也满意得很,等到余思思回来工作了,就不愿意把工作给让回去了。虽然也不是她自己愿不愿意的事情,毕竟人家余思思就是厂子招进去的正式工,但是外甥女那边连续一段时间过来哭闹让他们给帮忙解决工作问题,就算不帮忙解决工作问题,余思思空出来的岗位也应该卖给他们怎么卖给了别人。
刘春香就算平时再喜欢娘家的亲人,这个时候触及到自家的利益,她肯定是不会同意的。原先余昌空出来的岗位,方雪就是打算拿来做人情买卖的,但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嘛,和余思思换一下,让余思思换了个更好的工作,自己也还是能做人情。刘春香知道自己在方雪那里没什么话语权,根本不敢和方雪说把工作卖给自家外甥女。
所以余家和刘家现在的关系闹僵了,过节都不来往了。
换到了县城里工作,余思思的工资和原来在青山食品厂一样,但是人家青山食品厂的效益好,给员工涨了工资,所以余思思其实在工资待遇上没捞着好。家里黄翠儿和何二花两个嫂子经常讲风凉话,埋怨她这个工作换得不值当。
她们说她们的,余思思倒是觉得高兴,终于能在县城的单位工作了,以后也好找个同样在县城工作的对象,以后就都留在县城里,这就是她以前心心念念的。每个月的工资拿了五分之一给家里,剩下的都是自己用或者存起来。
钱没有到两个大哥的小家里,两个嫂子逮着她在家就使劲地说三道四,所以不是很必要,现在余思思也不常回家,单位现在还没开始放假呢,所以今天也没过来吃饭。
何二花的孩子现在四个月了,是个儿子,好不容易终于生了儿子,现在有底气大声说话了,以前只有余玲玲一个,没人说她,她自己心里偏偏觉得别人看不起她。黄翠儿也生了个儿子,比何二花家的小一个月。别人都说余家的都是男孩儿多。
隔壁家的人都过来姚婶家这边吃饭,其实这边比隔壁余建国家小一些,但是余大捷不好走动,也想着好不容易大家有空在一块儿吃饭,单独撇下老人家在这边显得凄凉。所以就都过来姚婶家里吃饭了。
等余小光余小明从外边回来,林小北还跟余小光了解了刘奇在学校的情况,自从他们这一届学生上了高中,林小北和刘奇的联系基本断了。听余小光说他现在在学校的成绩名列前茅,深得老师喜爱和同学相处融洽,林小北还觉得欣慰。
她能帮的都已经尽力了,如果他还对数学持有热情,大可以报读数学专业继续深造。如果没有继续深造,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饭桌上三个都未满一岁的小朋友待遇差别甚大,一帆坐在他爸爸的大腿上,小手指哪道菜基本就能得哪道菜,一边吭哧吭哧地啃菜一边看两个堂弟。何二花自己抱着儿子,黄翠儿的小儿子直接放在旁边的沙发上,拿东西挡着掉不下来就行,生的儿子多了也不稀罕了。
何二花看见一帆身上穿的衣服料子好款式也好看,想着余酒林小北两口子是舍得给孩子买好东西的,忍不住开口:“一帆都快一岁了,之前的衣服也穿不了了,堆放在家里也是浪费,不如给我们向强。”
听到自己名字的一帆还抬头看了过去,又低下头专心啃大骨头。
这时黄翠儿也缓下夹菜的速度,看向林小北这边,“向强和咱们家向斌差不了几天,也都能穿。”说完还瞪了一眼何二花。
自从俩人都生了孩子后,就没少别苗头,谁多了点营养品都不行,刘春香又只有一个人,忙得像个陀螺一样帮这俩人照看孩子,就这,她们还都暗暗埋怨刘春香做婆婆的帮的不够多。
余酒从一帆的大口袋里掏出一块手帕,帮他擦了擦油汪汪的小嘴,淡淡地说:“一帆穿剩下的衣服都给送隔壁家的邻居了。”
什么?送人了?
何二花和黄翠儿当下就垮了脸:这个老四,什么好的都想不到自家人,给外人的倒是痛快,自家人没从他手里得到过什么。
也不是余酒和林小北故意气这两个人,赶在78年结束之前,俩人郑重商量之后,余酒请了一个多星期的假,去医院做了结扎手术。想着以后没有小概率意外的话,他们就一帆这一个孩子了,所以除了留一两件小衣服做纪念,其他的都拿去送了住附近的邻居。
做人皆会有偏心,他们觉得如果他们以后还有第二个孩子,如今倾注在一帆身上的关注没有办法都一样倾注到第二个孩子身上,所以还不如专心养好一帆。
“老四有钱了也大方了,也不见着对家里人大方些,咱们半点光没沾到。”黄翠儿还是没忍住这个暴脾气。她也不见得有多想要这几件衣裳,只不过是找着一个借口了就想说上几句。
林小北似笑非笑地看着她,“没听说过沾光都要沾到堂兄弟这里来的,现在是要给衣服,以后是不是还要帮你们养孩子?有事情的时候没见你搭把手,有好处倒是跑得快。”
就知道对上林小北占不到便宜,黄翠儿冷哼一声把碗筷放下,转身抱着孩子走了。余粮什么话也不说,照旧低着头大口吃肉,好像被气走的黄翠儿和他半点关系都没有。
对比之下,虽然余钱也是个事儿精惹人厌,但是起码人家还知道为自己的小家争取,之前有什么事情都是他冲在何二花前面。现在何二花自己倒是硬气了。
不过他们这一家人也真的是够脸皮厚的,都不知道撕破脸皮几次,每次都能若无其事地凑上来跟你要这要那的,简直都把别人当傻子看。所以说这一两年他们回来老家都不爱往隔壁家去,都是直接来姚婶家里。
名义上要拿给隔壁家去的点心,下午两点多的时候,林小北直接打开,每个人分一点全部分完。一帆本来还乖乖待在他爸爸怀里,一看到林小北拿吃的出来分单独绕过了他,急得假装大哭,姚婶那边拿了块芋头糕给他,立马两只小手抓住就往嘴里塞,眼睛里半点泪水都没有。
余向武吃完了看到别人手里还有他自己就不乐意了,爷爷的吃完了,奶奶看到他没了就把自己剩下的掰了一半给他,但是两口就吃完了。他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点心,只想吃个够。爸爸妈妈哥哥的他不敢抢,二叔二婶的也不敢抢,堂姐余玲玲看到他直勾勾地盯着,直接挨着她爸妈坐着无视余向武。看了一圈,没有一个人的他敢去抢着要,但是又不敢来闹余酒和林小北,只好拉着刘春香的手哼哼唧唧地闹着还要吃。
姚婶知道自家柜子里边还有不少,但是平时就很烦隔壁家的余向文余向武动不动就上门要吃的,不给就拉着刘春香过来要,给了没吃够还要闹,有时候看不下去了说教了几句,黄翠儿能站在隔壁墙角边指桑骂槐地讲半个多小时。要不是顾及着自家男人在大队做队长,她都想打上门去。所以这个时候,余酒和林小北都没开口,她也就静静看着余向武闹。
见没人理他,余向武哭得更大声了,扯着嗓子撕心裂肺地喊,这还不够,一把坐在地上滚来滚去。
一帆都看愣了,大眼睛眨都不眨的。
余酒低头一看自家儿子定定地看着余向武躺地上哭,赶紧捏着他的小脸抬头看,严肃道:“爸爸妈妈疼你,但是你以后也敢这样,打肯定要打一顿的,知道了吗?以后不能这样,答应爸爸了就点点头。”接着,大手控着小脑袋点了点头,满意道:“你点头了,男子汉要说到做到。”
坐旁边围观全程的林小北:“......?”
以前上网冲浪的时候经常看到有些博主晒自家的萌娃,其中不乏一些搞笑视频,底下好多人评论:生个娃不拿来玩还有什么意义。
或许她现在大概能体会到一点点其中乐趣了。
最后是因为余向武在这边大哭大吵,打扰余大捷休息了,余红军忍无可忍地骂了一句:“要哭滚出去外面哭!”不仅是在地上哭得起劲的余向武,还是在一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其他人都猛地被吓了一跳,刘春香赶紧拖着余向武出去了。
“孩子生出来不说把他教得多好,这起码的家教总该有吧,看看以前挺好的孩子,越教越歪!”余红军瞪了一眼余建国。
余红军一直很看不起余建国这个大堂哥,没点本事就喜欢在外边摆阔,打肿脸充胖子。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什么都想娶插一脚,要不是父辈们的关系就摆着那儿,他早就不想和他们来往了。
林小北想起第一次去大伯家里吃饭的时候,余向文和余向武、余玲玲都是乖巧可爱的孩子,这几年长着长着就歪了。家里大人的言行举止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输出的三观不正,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也很难学好。只盼着他们去到学校,接受了教育,还能听得进学校老师的教育,一点点地改正过来。
“哪有那么严重,孩子长大了就懂事了,我看老四不也挺好。”余建国无所谓地说道,自顾自地给自己的小酒杯又倒了一点酒,只不过最后一句提到余酒的时候显然有些底气不足。
余红军和姚婶都看惯了他这副油盐不进的样子,也懒得再说什么。
而余酒只淡淡地瞥了他一眼,更加懒得争辩。自己能有今日,未曾走上歪路,全是多亏了父亲为数不多的教导。
后面也没什么好聊的,余红军嫌弃余建国一家子没个安生,赶人回家去了。留着余酒和林小北又多聊了挺久,晚饭也早早地吃了好让他们赶着回公社去。
把余酒一家三口送走了,姚婶叫余小光和余小明进到屋子里,拿出几盒点心,都挑了一半出来装好,外边还拿黑布给遮住,吩咐道:“你俩骑自行车去姥姥家里给她送过去,这点心不能咬,让她尝尝味,就说是林老师送过来的。”
老人家岁数大了,也不知道还能有几年,趁着还能吃点东西,就多尝尝看。
“诶好。”余小光去骑他爸的车,而余小明抱着吃的坐在后边,两人出门的时候还谨慎地先看看隔壁家开不开着门,趁着人家大门紧闭没人看到,他们赶紧骑车往姚家村去。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6-1211:54:27~2022-06-1323:33:0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