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不忍别离
024、不忍别离
孟古青其实是有些担心的,赵东临现在干的事情,总有一天会摆在明面上,他也不是不忌惮靖王,更深层忧虑的,他们谁也没有明说。他只是将自己泡在禁苑,尽最大的努力,顶着身体跟精神双重的压力,盯着异样的目光‘玩乐’,整个皇宫,太后一开始就不赞成他改革,或者还是那句话,事缓则圆,她老人家奉行拖字诀,当然这里面也有为东胡集团考虑的意思。徐贵妃虽说善察人意,亲眼见证他如何从荆棘中淌过,感情最好时,偶尔也会交流朝堂上深层次的东西,可是自从有了孩子,彼此的心里都已经增添了太多的东西,他们早就渐行渐远了。他早已经想好怎么安顿他们母子,喜欢皇后以后只愿意亲近她是一方面,徐家的触角渗入后宫,通过徐贵妃窥伺他的动向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满打满算,他能说真心话、愿意说真心话的,竟然只有皇后,这在他当然是很乐意的。所以他在禁苑中的安排从未瞒过皇后,想到每一日从外面一身风尘回家,喜欢的人就在那里等着,一灯如豆,照亮的是他整个晦暗难明的心,忽然得知她要丢下自己一个人‘跑路’,浓烈的不舍下是无言的难过。从太后宫里得知消息,来到凤仪宫便一脸不爽快地坐在皇后常坐的摇椅里,皇后不但不来安抚,指挥着丫头们收拾要带的东西,这一趟出去怎么也有一两个月的功夫,全然一副搬家的样子。她搬的哪里是家,是他的心还差不多,幽怨独坐的皇上存在感实在太强,宫娥们做不到皇后一般无知无觉,差不多弄妥当,晚膳时间也到了,一个个很是暂避战场似的退了出去。孟古青被人盯了一晚上,那背后灵一般的视线,一般人还真消受不了。她自己也知道,顶头上司是要好好安抚的,他可是决定着她能不能出门的关键,于是笑吟吟上前,莹然如玉的脸凑到少年皇帝的眼前,一下子冲破他无形垒起的高墙,“皇上用膳吧,昨天你给我的那些野味,我叫人收拾出来了,都是你喜欢的口味。”说着报了几个菜名,听着便香辣爽口,很下饭。而赵东临实在是个无肉不欢的,一个人一顿横扫一桌子二十几个碟子的小…
孟古青其实是有些担心的,赵东临现在干的事情,总有一天会摆在明面上,他也不是不忌惮靖王,更深层忧虑的,他们谁也没有明说。他只是将自己泡在禁苑,尽最大的努力,顶着身体跟精神双重的压力,盯着异样的目光‘玩乐’,整个皇宫,太后一开始就不赞成他改革,或者还是那句话,事缓则圆,她老人家奉行拖字诀,当然这里面也有为东胡集团考虑的意思。
徐贵妃虽说善察人意,亲眼见证他如何从荆棘中淌过,感情最好时,偶尔也会交流朝堂上深层次的东西,可是自从有了孩子,彼此的心里都已经增添了太多的东西,他们早就渐行渐远了。他早已经想好怎么安顿他们母子,喜欢皇后以后只愿意亲近她是一方面,徐家的触角渗入后宫,通过徐贵妃窥伺他的动向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
满打满算,他能说真心话、愿意说真心话的,竟然只有皇后,这在他当然是很乐意的。所以他在禁苑中的安排从未瞒过皇后,想到每一日从外面一身风尘回家,喜欢的人就在那里等着,一灯如豆,照亮的是他整个晦暗难明的心,忽然得知她要丢下自己一个人‘跑路’,浓烈的不舍下是无言的难过。
从太后宫里得知消息,来到凤仪宫便一脸不爽快地坐在皇后常坐的摇椅里,皇后不但不来安抚,指挥着丫头们收拾要带的东西,这一趟出去怎么也有一两个月的功夫,全然一副搬家的样子。她搬的哪里是家,是他的心还差不多,幽怨独坐的皇上存在感实在太强,宫娥们做不到皇后一般无知无觉,差不多弄妥当,晚膳时间也到了,一个个很是暂避战场似的退了出去。
孟古青被人盯了一晚上,那背后灵一般的视线,一般人还真消受不了。她自己也知道,顶头上司是要好好安抚的,他可是决定着她能不能出门的关键,于是笑吟吟上前,莹然如玉的脸凑到少年皇帝的眼前,一下子冲破他无形垒起的高墙,“皇上用膳吧,昨天你给我的那些野味,我叫人收拾出来了,都是你喜欢的口味。”说着报了几个菜名,听着便香辣爽口,很下饭。
而赵东临实在是个无肉不欢的,一个人一顿横扫一桌子二十几个碟子的小菜没问题,他忙了一日,晚间去太后宫里问安,又得知这么个沮丧的消息,连肚子饿都忘了,冷着一张俊逸的脸,纤长的睫毛不断闪动,是心绪不宁的表现,“皇后都要出远门了,死活都不管我了,还管我吃不吃饭吗?”
这话从何说起,但她丢下他打算出去逍遥是事实,不敢辩驳,不过她也有话可说,“我都嫁进皇宫一年了,太后有老王妃们相邀,徐贵妃也有省亲放风的机会,就我诶,很久没出门了,唯一一次出门还是去靖王府上,也没机会散散闷,皇上都不能体谅吗?”看他眼中确有歉疚的神色流露,再接再厉,“而且我没有不管皇上啊,只是上林行宫,又不远,一日一夜的功夫就到了,皇上如果想来,我随时欢迎。太后出门,京中的王妃、命妇肯定会带一批同行,少了这批贤内助,身边耳目少了,皇上不是更方便行事吗?”
天知道王妃、命妇们比太后还插手不到外面的事,带走她们有个屁用,不过皇后这是为皇上着想的话,就算没什么实际用途,听着心里也是高兴的。虽早已惊觉自己在她面前太容易妥协了,可底线这东西本就是一退再退的,他就栽进这么个人手里了,有什么办法呢?
对外的强硬果敢,在她面前从一开始就没端起来过,认命吧,可是,可是……一向直来直去的少年皇帝突然像个刚开窍的少年人般羞窘起来,颇有些扭捏道:“可是我真的舍不得你,我想皇后陪着我,想天天都能见到你摸到你,每一晚回到凤仪宫跟你一起用晚膳,谈天说地,就是我一天中最安宁的时候。”一向不怎么说情话的人,突然示弱,当真会心一击,即使心里明白这是他的衰兵政策,孟古青还是不由心中一动。
心思敏锐如赵东临,面前这个人他不知已经将她的眉眼端详过多少遍了,午夜梦回睡在她身边,也不止一次用手指轻轻描摹她的脸,丝毫的变化也是逃不过他的视线的。于是趁热打铁,穷追不舍,撒娇耍赖的手段都不惜使出来,可惜妹心如铁,不可转也,再在皇宫待下去,她真会憋坏的,不管少年皇帝怎么诱哄轻劝,就是不为所动。
赵东临从来也是个识趣懂得分寸的,实在哄不转,也不愿意违拗她的心意真叫她不开心,于是道:“谭瑛我还有大用,不能给你带着出去,我指派几个功夫不错做事细心的人跟你一道去,你有事吩咐他们,一定照顾好自己。”
孟古青忙道:“谭侍卫自然不能外出的,徐嫱生产在即,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有好消息,把人家相公派出去多不厚道。”她专门把话说的俏皮,就是想吹散眼下别绪弥重的氛围,也有点想不通,她真的只是陪太后去避暑,顶多两三月就会回转,怎么就搞得这么严肃了,颇有点生离死别的味道。
可在赵东临这里,皇权之争,从来都是尸山血海,九死一生,他小时候又不是没有见识过摄政王排除异己的手段,包括他自己,经历的险境也不止一次。他再沉着稳重,也才二十岁,说心里没有丝毫忐忑那是骗人的,也不愿意在皇后面前流露出不那么威严霸气的一面,总希望自己在她心中的形象是完美无缺的,以前掩饰很好,可马上分别,真就完全不受自己控制黏黏糊糊起来。
大队伍出发在即,却没有多少时间给他不舍。
这一日天空澄远,太后、皇后的仪仗在天一门前排出长城般的长队,举着闲人回避开道牌的銮仪兵高大威猛,浩大乐队后是两辆十六骥马拉动的舆车,两侧和后面都是背弓挎刀的侍卫,皇城门外是太后指定的随行命妇人员。赵东临将太后、皇后送上车,目送最后面护军营三百精锐骑兵的身影消失在城门外,深邃难测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孤注,转身伸个懒腰,朝左右道:“走了,比赛马上开始,我可要回去热身了。”
靖王冷看侄子皇帝越来越不像话,也不知他是真昏了头自毁长城,还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打算,想一想自己的支持部众,有恃无恐,扶一扶耀眼的金腰带,大马金刀往外走。近来南方不大太平,他也没心情跟皇子侄子斗心眼,韩权跟赵璋还跟南燕小朝廷僵持着,南燕竟然请动了盘踞南方的齐国援助,这无异于饮鸩止渴,对武朝来说,事情棘手,万一打了起来,却是他的一大机会。
上林行宫原是摄政王时期建造用来招待北方来宾的一处行宫,分为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整个占地面积上千亩,其中的建筑大多邻水修建,大湖小河连接成片,夏季凉爽,是避暑的好地方。孟古青还听过宫里的小道消息,摄政王曾经有过将赵东临移到这里来‘居住’,自己在京城称帝的打算,幸而天不假年,计策没得逞,赵东临也就免了被囚禁于此的命运。
不过在孟古青看来,上林行宫可是个好地方,前世她也去过不少园林或者山庄旅游,大多是人为雕刻建造,现代商业化气息繁重,哪有现在这样自然的风光。最主要的是,这里远离皇宫纷争,完全自由,太后住的松鹤堂离她也不近,相较于跟皇后聊天,太后还是喜欢跟自己年纪差不多的老妯娌们待在一起,毕竟一辈的人说得到一起去,还可以回忆共同拥有的往事。
皇后每日只需要去太后松鹤堂请安,陪着吃午饭,其他时间,太后跟其他人摸牌、逛山庄、请附近观音庵的师太们来讲经,玩的不亦乐乎。孟古青刚开始也随着太后笼统逛了几圈,看惯了之后也就觉得没什么意思了,这一趟跟太后很相熟的成老王妃也来了,成老王妃膝下无女,三个孙女也都嫁人了,身边竟然带着一个女孩子,介绍给太后说,闺名叫黄娴。
孟古青一听,立时精神起来,知道这一位就是黄固生的那位女儿。自从上次黄固生扬名不成反出了洋相,为人谨慎不少,专心专意将心思放在了崇文馆编书的工作上。赵东临下了一道命令给他,说是民间的孤本遗志不少,命黄固生前往寻访,尤其是江南形胜之地,说不定藏着不少名家大儒,不管皇上是什么意思,就算是真发配了,也没有抗旨不遵的道理。
黄固生也只好去了,没想到竟然没有带家眷,后来孟古青才知道,原来黄娴的一个姐姐嫁给了成老王妃的一个侄孙,经人中间这么一撮合,成老王妃才认识了黄娴。黄娴呢,到底是十六岁风华正茂的少女,也实在有几分才气,为人也很贤淑端庄,成老王妃知道太后喜欢才女,专门把她给带来的。
黄娴也确实不负成老王妃所托,待太后既有对亲祖母一般的亲近体贴,又有对尊者的恭敬仰望,解语花一般陪在太后身边,太后摸牌的时候都叫她在一边看着,比皇后兼侄女的孟古青还吃香。最重要的是,极会做人,每次一见皇后来,诚惶诚恐便让开了太后身边的位置,搞得好像很惧怕皇后似的。
孟古青摸摸自己的脸,她长的没那么可怕吧?还是她将内心对黄家的不以为意表现的太明显?
这一日,在太后殿前狭路相逢,老远看见她过来,黄娴便忙蹲身行礼,孟古青自然和颜悦色请她起来。黄娴擡起姣好的面容,宛如一朵温柔小白花,道谢站了起来,说是近来月亮好,行宫的桂花开的花团锦簇,花香怡人,她跟几位同来的小姐准备设个小小的宴会,月下赏花,请皇后娘娘赏脸。
孟古青是知道这些贵族小姐的聚会内容的,左不过吟诗作对、连句赋诗那一套,恰恰这是她最苦手的,平常宫里的宴会躲都来不及,哪里还往上去凑?便婉拒了黄娴的提议,叫她们好好玩。黄娴又是一副唯恐不够恭敬的表情,“家父前些时候言行无状,得罪了皇上跟皇后娘娘,臣女请娘娘赏月一来借此代父亲赔礼,二来娘娘母仪天下,乃是闺阁典范,我们都想沐浴天恩,亲近娘娘,娘娘不来,就真是怪我了。”
想来黄家也知道自己得罪皇上狠了,不至于明旨降罪,心里不喜是一定的,所以连黄娴都出来活动了,还特意给她来道歉,黄娴是怎么知道是她向太后举荐黄固生的?只能说,这宫里真没有秘密。
她是对黄娴写的那些东西不以为然,初初见面,也无法对一个长相乖巧的小姑娘为难不是?她是真不愿意去,她很清楚自己跟古代这些大家闺秀相比的短板,本来她们东胡贵女就不通文墨的,万一晚上人家真连诗,她不是现成的垫底。孟古青不去,黄娴泫然欲滴,也不好勉强,怏怏去了。
弄得采薇跟扶桑也是一脸莫名其妙,扶桑更是直接,“我看这位黄小姐花头真不少,别不会跟她爹一个打算,借着娘娘扬名吧?这样的话,也太阴险了,娘娘你不去是对的,这些可恶的南人,一个个花花肠子怎么那么多。”
说来,时下确实极为崇尚文人墨客,若有好诗好文章,大家争相眷抄传阅,洛阳纸贵的盛况也时有发生,而且哪怕天潢贵胄,给人比下去羞愧都来不及了,如再有报复的行径传出,那可是惹人唾弃的事情,所以赵东临被骂才会那么忍气吞声。
孟古青懒得去辩黄娴的真实用意,不过第二天几位闺阁小姐的诗作不知是谁传到了太后跟前,太后叫拿去看,还真是以黄娴的最好。太后虽更偏爱东胡亲贵,那也是藏在心里的,对几个闺阁女儿的诗作倒是公正严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黄娴立在太后身边羞涩道:“这是我们乱作的,难登大雅之堂,我听人说,宫里贵妃娘娘才学才是真的好,这一次无缘得见,本来想瞻仰皇后娘娘的墨宝,娘娘不跟我们胡闹,倒无福得见了。”
孟古青看在太后跟前唱作俱佳的黄娴,这下是真无语了,难道不幸叫扶桑这丫头言中了?幸而太后很知道侄女的斤两,一双洞明世事的眼睛依然清醒,笑道:“我们东胡的姑娘都不耐烦这些诗啊干啊的,很是少了些南方姑娘的文静贤淑,幸而她们弓马娴熟,崇拜的都是先帝时期金诚公主那样的女中豪杰,我们先帝也常说,我们老家的姑娘不比男人差,同样能上阵杀敌,安邦治国,倒很不必把她们拘在后宅里。”
太后这一套言论,明显跟黄娴的成名路背道而驰,这话一出,成老王妃几个人都点头表示赞扬,黄娴年纪还小,没控制住表情变了变,不过很快恢复如常,附和称是。
孟古青心里给太后点了个大大的赞,有这一番话,黄娴以后在太后跟前应该不敢再提她家里信奉的那一套了,说不定顾忌太后,连成名的那些东西也不会写了,这可是大功德一桩。至于黄娴,如今还翻不出什么大浪,孟古青又是勇于承认自己不足的,若再邀她作诗什么的,到真有存心捉弄的嫌疑,黄娴哪里还敢明目张胆,只好用心侍奉太后。
八月到来,中秋将至,太后还没有回銮的打算,皇上听说太后不回来,便打算来行宫陪太后过中秋,同时,也经过留给孟古青的护卫给她送了一则消息,靖王近来被他派出了京城,他一直打算的那件事,也要提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