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他要将她豢养起来 - 静妃 - 青灯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静妃 >

??040、他要将她豢养起来

040、他要将她豢养起来

孟古青气的一噎,手紧紧攥住裙子,撇开头,很快被人捏着下巴转了回来,萧朔看她眼眶里蓄着泪,没料到似的一愣,他们两个嬉笑怒骂,也不是没有生过气,她什么时候被他气哭过,顿时也觉得心里不好受,仿佛心被泡在那眼泪里,泡的酸酸的,凶狠也维持不住了,轻轻吻掉她的泪,有些僵硬道:“不哭,逗你玩的,不会杀她们。”“你到底想怎么样?”她真是受够了,像个禁脔一样被他偷香窃玉,虽然现在只是亲亲摸摸,她真的很怀疑离失身那天不远了,就像此刻,她坐在他怀里,能明显感觉到屁股下那强烈的存在感。他十八岁,正是对异性的探索欲最旺盛的时候,每一日过来找她,她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他一点都不尊重她,比赵东临还不如。萧朔盯着她朦胧的泪眼,他对她当然是抱着极大企图的,在他的打算里,他是想慢慢亲近她,让她适应自己的存在,一切都会水到渠成,他也并非每次来都要跟她身体接触。但十八年来第一次,身体不受自由意识的控制了,看到她就不自觉凑过去,这对习武之人是大忌,如果以前做任务的时候也这样心神不能合一,早不止死多少回了,也幸亏那个时候他没遇到她,这样的软肋,他不敢保证他会不会留她一直存在着影响自己。她出现的时机刚刚好……但这些都不必跟她说,她所担心的他同样也能领略到一点,依然没法说。沉默半晌,孟古青收敛情绪,也不愿意一副苦大仇深的姿态了,搞得她很幽怨、还没到哪里就开始要名分似的,她又没打算跟他回扶兰,也没打算要他的爱,说那么清楚干什么,何况眼前这个家伙狡猾的很,根本就不愿意多说。不说就不说,反正她的打算也没有跟他透露过,废后诏书已经颁布半个多月,想必已经快传到高昌那边,她爹高昌王无论如何会进京‘请罪’的,或许就是这一次提出要带女儿回去,她不清楚历史上太后跟皇上的态度,但既然如实记载了下来,他们应该持同意态度才对。就算是以家人的身份来说,废后是太后的侄女,是皇帝的表妹,她为什么会被废,他们心里都清楚,总不至于为难她才对。…

孟古青气的一噎,手紧紧攥住裙子,撇开头,很快被人捏着下巴转了回来,萧朔看她眼眶里蓄着泪,没料到似的一愣,他们两个嬉笑怒骂,也不是没有生过气,她什么时候被他气哭过,顿时也觉得心里不好受,仿佛心被泡在那眼泪里,泡的酸酸的,凶狠也维持不住了,轻轻吻掉她的泪,有些僵硬道:“不哭,逗你玩的,不会杀她们。”

“你到底想怎么样?”她真是受够了,像个禁脔一样被他偷香窃玉,虽然现在只是亲亲摸摸,她真的很怀疑离失身那天不远了,就像此刻,她坐在他怀里,能明显感觉到屁股下那强烈的存在感。他十八岁,正是对异性的探索欲最旺盛的时候,每一日过来找她,她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他一点都不尊重她,比赵东临还不如。

萧朔盯着她朦胧的泪眼,他对她当然是抱着极大企图的,在他的打算里,他是想慢慢亲近她,让她适应自己的存在,一切都会水到渠成,他也并非每次来都要跟她身体接触。但十八年来第一次,身体不受自由意识的控制了,看到她就不自觉凑过去,这对习武之人是大忌,如果以前做任务的时候也这样心神不能合一,早不止死多少回了,也幸亏那个时候他没遇到她,这样的软肋,他不敢保证他会不会留她一直存在着影响自己。

她出现的时机刚刚好……但这些都不必跟她说,她所担心的他同样也能领略到一点,依然没法说。

沉默半晌,孟古青收敛情绪,也不愿意一副苦大仇深的姿态了,搞得她很幽怨、还没到哪里就开始要名分似的,她又没打算跟他回扶兰,也没打算要他的爱,说那么清楚干什么,何况眼前这个家伙狡猾的很,根本就不愿意多说。

不说就不说,反正她的打算也没有跟他透露过,废后诏书已经颁布半个多月,想必已经快传到高昌那边,她爹高昌王无论如何会进京‘请罪’的,或许就是这一次提出要带女儿回去,她不清楚历史上太后跟皇上的态度,但既然如实记载了下来,他们应该持同意态度才对。

就算是以家人的身份来说,废后是太后的侄女,是皇帝的表妹,她为什么会被废,他们心里都清楚,总不至于为难她才对。

但是,想到赵东临在废后这件事情上的态度,她又觉得头痛。她的担心并非毫无道理,在十月上旬她生日这一天,宫里破天荒送了许多的东西来,随着东西前来的是冯天保,说是晚上皇上会过来,请娘娘好好准备,孟古青按规矩将人送走,满面沉色转身,两个丫头也是一脸无措,采薇道:“皇上来给娘娘庆生?”

“你没听见吗?幸好这会儿还早,我这就去御膳房,使点钱,叫他们做一桌上好的席面过来。”扶桑接口。

“那我再叫人将里外收拾打扫一下,好迎接皇上。”

两个丫头商量好了,各去干各的事情,都是惯熟的。孟古青成了最闲的那个,无聊地在窗前翻书,看时间差不多了,扶桑跟采薇准备了新的刨花水要来给她梳洗,她眼睛都没擡,“不用,就这样,你们都忙去吧。”

自从搬进禁苑,之前皇后所穿的那些大朝服就都收起来了,她本人还不到二十岁,青葱鲜活的年纪,换上淡色的长袍,如晨雾中一朵盛放的山茶花,亭亭玉立在竹阶上,一身雪白的长袍用鲜红的冕带收束腰肢,头发只简单打理之后整个垂在脑后,发梢也是一根红带子束发,清丽绝美,不施粉黛的肌肤如剥壳的荔枝,在灯笼的照耀下泛着润润的光辉,赵东临走进小院的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样的皇后。

他张口欲唤,突然想到她现在不是皇后了,亲手废掉她的那个人正是他自己……他垂下眼睑遮去黯然的眸光,想说她不用行叩拜礼,皇后已经跪了下去,这一跪,彼此的尊卑地位即定,他也再做不出曾经跟她亲密无间的姿态。

孟古青将赵东临延请进内室,也同时在打量他,不得不说他的成长真是迅猛,不过短短十数日,身上那睥睨的帝王气势便更浓厚了些,挺拔的修长身躯配上那一身冠冕华服,不可逼视,难怪自古至今的皇帝都想尽办法集中皇权,巩固地位,他现在也总算心愿得偿了吧。

虽然她也算他集权路上所付出的代价之一,但因为这也是她自己想要的,所以对赵东临并无怨恨,她只是清晰地认识到,她不是他的皇后了,他的一切尊崇功绩与她再无干系,其实彼此往后再无交集是最好的,不明白他怎么又突然跑过来给她过生日,这要给后宫的人知道,又是一场风波。孟古青恹恹地垂着眉眼,盯着桌上精致的饮食。

这一顿饭注定是食不甘味的,孟古青本来就没多少心情再招待他,赵东临也不知抱着何种心态前来见她,她想他最开始肯定是怨恨她的,可时至今日大权在握,他也该明白她的选择对他其实最有利,那些怨恨也该烟消云散。这些推测,并不是她自作多情,而是从他的态度中看出来的,两个人面对面坐着,仿佛中间存在着一层无形的膈膜,都不肯轻易去触碰,赵东临将一盘精致的糕点推到孟古青跟前,“我记得你之前喜欢吃这个,今日特意叫人做的,你尝尝吧。”

“谢皇上。”孟古青低着头,始终没擡过眼。

赵东临擡起的手在空气中轻轻抓握一下,什么也没抓住,慢慢蜷缩了回去。太安静了,安静到尴尬,他们两个在一起时,气氛从来都没有这样冷硬过,孟古青如坐针毡,赵东临大概也有点受不了,吃完饭就不准备再坐,叫孟古青将他送到院子里。看他准备走,心里长舒一口气,结果已经转身的人下一瞬突然翻回来将她抱住,在她耳边低声道:“皇后……明珠儿,等等我,等我……你失去的,我一定会再还给你。”

掷地有声的承诺,孟古青却是浑身僵硬,因为她脸朝着的那个方向,幽昧漆黑的树影下,她好像看到了一个人,一个很熟悉的人,嘴角挂着一丝冷笑,牢牢地盯住她。

以致于赵东临那一刻的真情流露,尴尬气氛的破冰时刻,她完全跟不上他的节奏给出回应,他也不在意,将她拥了一下,便再无留恋走了。回过神,孟古青眨眨眼睛,等再去梭巡树影里的人,早不见了踪迹,萧朔也走了,没来找她‘算账’,她的心依然不能平静,因为依照萧朔的为人,没来找她算账,就一定有别人要倒霉了,他不会真的去刺杀赵东临了吧?

这一下提心吊胆,便翻来覆去好几日,到了第五日,并没有什么坏消息传来,总算可以安心了。期间,阳娥公主来看她,欲言又止,一会儿叹口气,好像不知怎么安慰她,孟古青看着都替她难受,正巧她最近在禁苑的院子里发现了芦荟的存在,研制出了一款新面膜,知道公主年过三十,急于保养,听说前些时候花了百金购得一张美容方子,这财大气粗的豪气令人咂舌。孟古青不缺钱,也不敢这么花,将面膜贡献出来,请公主试用,搭配的是一款很水润的脂膏,抹在手上很容易化开,润泽白皙,弹绵细腻。

阳娥公主也是用过些好东西的,一见之下就品出了不同,感兴趣地将孟古青的瓶瓶罐罐都翻检了一遍,孟古青也就可以趁机问问她,皇上最近怎么样?有没有出行的计划,还是经常在皇极殿吗?

阳娥公主一听,憋了一日的那口气总算憋不住了,怜悯地看着皇后,不,应该说前皇后了,一朝云端跌落尘寰,不是人人都受得了的,难为弟媳忍了这么久,又弄出这么好的东西投其所好,她道:“其实母后也很疼你的,只是前朝的事情她现在也说不上话了,知道我今日来看你,还说叫我宽宽你的心,你放心,我有机会会在皇上面前帮你美言的,就算现在不是……也还是他的妃嫔,将你一个人扔在禁苑住算什么意思,都是前朝那些人逼的太紧了,你跟皇上的事情是天家的家事,哪里轮得上他们插嘴,等这一段日子过了,皇上肯定会重新安置你,我也会提醒他的。”

阳娥公主跟赵东临不愧是姐弟俩,想到一处去了,但这可不是孟古青所期望的,连忙道:“不,公主误会了,我问皇上不是还想着回到从前,就算我不是他的皇后了,也算他的表妹吧,真的就只是问一下而已。公主不必为我费心,我现在的生活挺好的,其实公主不知道,我本来也不大适应后宫的生活,以前完全可以说一根弦绷着,现在这样悠闲的日子,才是我所期望的。”她主要是想问问赵东临的行踪,希望他不要轻易出宫,她还是不放心萧朔。

为了使阳娥公主彻底打消去帮她说项的念头,孟古青下重锤道:“我跟公主是血浓于水的表姐妹,其实对待感情的态度也颇多相似,公主跟驸马十来年只有彼此,其他人刀插不进、水泼不进的这种感情也是我想要的,我跟皇上在这方面本来就不大契合,现在这样分开其实对我们都好,我说的都是真的,公主应该能理解吧。”

阳娥当然理解,恍然道:“难怪皇上那段时间只有你一个,原来还真是你霸着圣宠,静妃,这就是你的不对了,皇帝是天下之主,三宫六院是各个朝代的祖制,何况现在他身边……你这种想法放在他身上根本就不合适。”

明明你自己以前不是也说过不羡慕兄弟们佳丽环伺的生活了,怎么来教训她?孟古青为了争取公主的支持,忍着没有反驳,点头称是,“所以请公主不必再为我说什么,我自己也不愿意再回到后宫去。”而且她这些制作胭脂水粉美容面膜的爱好,也跟后宫诸妃致力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的研究劲头格格不入,搞了这么久,就阳娥公主还算有点兴趣,综合方方面面来说,她真的不适合再回到后宫去。

阳娥公主虽然保证地信誓旦旦,其实前皇后要真求她帮忙说话,她还得废一番思量,既然人家自己不愿意回去,她也不必多事。为了报答孟古青送给她养颜产品的好意,赵东临跟前朝的情况倒是愿意透露给她,这对孟古青来说是意外之喜。

其中有两条,又叫她格外在意,第一个就是她父亲的请罪书先到了京城,据说人会在明年春夏时进京;第二个就是前燕投靠齐朝,彻底跟大武打擂台,而扶兰在出了两次兵抵挡后,上书请求放回他们的世子,也就是萧朔,与此同时,赵东临决定亲征。听闻第二条,孟古青眼皮跳了跳,直觉告诉她,不管是齐朝跟大武对上,还是赵东临要出征,萧朔在里面的手笔不会少。

那个前段时间每晚都要来找她的人,自从上一次赵东临来过,他也失去了踪迹,这不由让她恶意揣测,这个人果然没打算跟她认真,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她下次可再不理他了。

此刻正被孟古青骂着的人却早已经出了大武,现身在扶兰了,而扶兰也并非他最终目的地,萧朔真正要去的是跟大武朝隔着迅猛黄河的周朝。周朝跟大武朝国力相当,其实在燕朝覆灭的时候,本来打算去分一杯羹的,他们也确实出兵了,还为燕朝的快速消亡添砖加瓦,奈何自己内政不修,妖精当道,试试探探去转了一圈,虽捞了点好处,却没打得过武朝迅速崛起的摄政王,碰了个硬钉子,赶忙就把伸长的手缩了回来。

如今大周朝的皇帝名叫宇文泰,年轻的时候就只是个平庸之主,声色犬马,贪图享乐,不问朝政。太后在世的时候由太后的娘家掌权,太后不在了又由如今的皇后王妲的叔父王枭把持朝政,他自己则躲在后面整日与美女们厮混,朝堂上下怨声载道,那也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唯有一点他就是在意也没法子,那就是年近五十,连个继承人都没有,倒不是说没有儿子,可唯二有的两个,一个是病罐子,一个年近二十却只有四五岁的智商,都难堪大用。

其实在他年轻的时候,儿子还是挺多的,甚至先皇后萧氏还给他生了两个,但是萧氏的运道实在是不好,大儿子早产,是个药罐子,如今已经二十五岁,王妃、美人不少,却只有王妃生下一个瘦囊囊的女儿,再无所出;小儿子倒是正常,三岁的时候就有神童之名,可惜在五岁时走丢了,好好的人就在皇宫里丢了,翻来覆去寻了两三年,愣是一点线索都没有找到。萧氏自己呢,本来就不得皇帝宠爱,经受这一打击,整日以泪洗面,又因为被指下药滑了当时宠妃王妲的胎,沦为废后。

宇文泰的儿子丢的丢、病的病、死的死,以前不觉得有什么,等宇文泰发现自己老了,确实力不从心的时候,又被大臣们整日在耳边唠唠叨叨、哭哭啼啼,也不得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了。可问题是他就算放在心上也没有用,没有就是没有,又不能凭空冒出个儿子来,大家都说,若宇文泰真的绝嗣,那一定就是皇后王妲、皇贵妃王姁姐妹俩害的,自从她们入宫,齐心协力将宇文泰缠住了不说,宫里的其他妃嫔便个个陷入了水深火热中,宇文泰的儿子也一个接一个横死。

王氏姐妹坐大,王氏家族崛起,又都是阴狠毒辣之人,现在不仅后宫的人没有好日子过,连前朝官员们也顿觉暗无天日。皇上的身体每况愈下,尤其是近年,又在皇贵妃王姁的怂恿下服用禁药寻欢,前几天竟然就那样病倒在了皇贵妃床上,太医到的时候,散发着靡靡香料的帐子后,两个人还衣衫不整,说起来,又丢人,又愁的人发如雨下,连一直跟大司马王枭唱对头戏的太师刘渊都快束手无策了。

外戚王氏家族狼子野心路人皆知,要真等王枭上位,包括他在内,这一班朝臣就等着人头落地吧。

也就是在这时,来人报,说是有扶兰来的商队,受人所托带了东西给他,刘渊哪有那个心情接待什么商人,叫人放下东西打发走了,直到一个人在书房中静思,要不还是扶持二皇子上位吧,虽说身体差了些,至少是元后嫡出,母亲萧氏虽被废,却还有个扶兰娘家。子嗣上艰难些,好歹有了一个女儿,说明不是不能生,扶持二皇子,可以得到扶兰的支持,虽是个小国……

想到扶兰,眼角余光瞥见桌上角落里的东西,灰扑扑的粗布包裹着,能是什么好东西,扶兰往这边通商的他也认识几个,没哪个这么没眼色乱送东西。一壁思忖,一壁随手撩开了包裹,首先露出来的是一件小儿衣服,贵族才能穿的深紫色,刘渊眉头微拧,继续拆,可接下来的东西却叫他瞪大了眼睛,那嵌着字的玉佩,没记错的话他曾经在二皇子身上也看见过,自然不是同一块,却是可以合成一整块的榫卯结构玉佩,而玉佩下压着的画像,也是再眼熟不过。

刘渊当即传来家人,叫把送东西来的人请来,他有话要问。家人迟疑道:“刚才老爷没说叫他们走之前,其实他们留下东西就走了,并未告知在哪家客栈下榻,只叫小的转告老爷,老爷要见的人该出现的时候自然会出现,不用找,找也找不着。”

而刘渊要见的人,也在东西送到太师府的这天晚上抵达了周朝的都城望京,这不是萧朔第一次来望京,自从十五岁有了自己的势力之后,他早就往返好几趟了。不过他这个人天生对任何地方都没有归属感,也对任何人产生不了依恋之情,当初教他做杀手的师傅便不止一次评价他是天生的杀手,冷血、阴狠,又擅长蛰伏在暗处,他也一直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对,或者有什么不好,直到遇见那个人,都跟他好了,还敢跟别的人纠缠不清,他原本觉得先放任她住在禁苑没什么不好,安静、清净,他可以随时去看她。

可他忽略了一点,那里毕竟是赵东临的地方,而赵东临对她还贼心不死。赵东临是武朝的皇帝,他就算把人弄走,也难逃追寻,除非他能把她带到一个赵东临就算知道也不能轻易出手跟他抢的地方,这样一来,周朝的存在也就被他注意起来。

一直以来他并没有强烈要回到周朝当皇子的兴趣,不过顺其自然,他在江湖上浪惯了,也更喜欢江湖上的生活,可江湖并不能给她提供万全的庇护。他要将她豢养起来,首先得找一个万无一失的地方,以前来望京并未好好逛过,现在一看,差强人意,气候润、河海多,也不知道她喜不喜欢,能不能习惯。

萧朔带着挑剔的心情,难得在望京仔细逛了几天,还在一众手下一头雾水的注视下买了几套下榻的住处,有富贵的、淡雅的,还有山水环绕的、植茂丰沛的,不过每一处似乎都跟武朝的京城有那么点相似之处,大家不由想,看来世子是在武朝京城住惯了,所以到了望京也下意识循着原来的习惯挑选住处,不过这是不是买的太多了些?一年换一处,好几年也轮不完啊。

不过幸好并未给世子太多的时间败家,半个月之后,听说已经隐隐对王家避其锋芒的太师刘渊突然朝王枭发难,弹劾王家几个边缘子侄枉顾国法、横行望京的违法乱纪行为,朝堂上两党又争了起来,世子得到想要的消息,离开望京,返回了武朝。这个时候,已经到年根底下了,这一趟快马加鞭,路上至少也要一个月,也不知他什么事情这么急,年都不过了。

没有过好这个年的,还有孟古青,自从知道父亲先递交了请罪书,她就一直在内疚,她这个皇后没给家里带去多少荣耀,还连累父亲在老家颜面扫地,担心她被废会惶恐不安,年一过,立刻赶着大批财物上京,自然是孝敬太后的。兄妹俩自从三年多前高昌王送女儿进京,也就没再见过了,这一次双方都颇不好意思,尤其是太后,别人不清楚侄女为什么被废,她心知肚明,在自家人面前不能说太透,责任全往外推也不像话。

高昌王是个简单的性子,一辈子干的是后勤,高昌虽兵强马壮,没有能人带着也就是一盘散沙,不成气候,当初支持妹夫举兵是他这辈子干的最对的一件事,本以为嫁女儿到京城也不会是一条岔路,谁知道闹成这样。京城里的东胡亲贵,跟他亲近的不少,京城里的事情,他一知半解,政事他闹不明白,也无意去评价靖王跟皇上叔侄俩到底谁是谁非,可对于女儿被归为靖王一党被废,真是又憋屈又惶恐,直到见了太后,得了一通安抚才彻底放心下来。

又听太后说,女儿确实霸着皇上不让其他妃嫔亲近,他也无话可说,当务之急,是接下来怎么办,依照他的意思,高昌的姑娘本没有那么多规矩,和离再嫁多的是,他女儿还不到二十岁,总不可能一辈子留在京城,叹道:“太后,臣脾气直,说话也直,你别介意,你这个侄女叫我惯坏了,她又一直在高昌长大,不懂京城的规矩在所难免,给皇上跟太后闹的麻烦,看在我的面子上,你们别跟她记气。事已至此,我也无颜求你们回心转意了,皇上往后自然还有好姑娘给他挑选,可明珠儿也还小,我实在不忍心就把她扔在一边不管,太后开恩,就让哥哥把你侄女带回去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