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臭口鬼作祟(上) - 舌尖上的诡案 - 孙铭苑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舌尖上的诡案 >

第一百八十三章臭口鬼作祟(上)

端午节,王彦将一只香包递给谢凯:“我自己做的,送你的。”

谢凯有些吃惊:“你做的?你会做这个?”

“我爷爷教给我做的。说起我爷爷,很有一段故事。凯哥,你总破现在的案子,可知道民国的时候也有奇怪的案子?”

“怎么,你爷爷以前是警察?”

“不是,是我太爷爷遇到的事情。前些天,我回了老家十里亭村,去往爷爷住了几十年的老宅子。十里亭村的来历说起来很有一番传奇的味道。这村子几乎算是我太爷爷高仁建起来的。原本这里不过是一处荒野小村,稀稀疏疏十几户人家,穷的很。1930年前后,太爷爷带了一批外来人入住了这个村落,救济原本的村民,开荒种茶种花,和县城做生意,修了路,将这无名村改名为十里亭,还在村口建了一处作为标记的牌坊。如今村口的牌坊依然在,还能依稀看清楚刻在两旁,历经百年岁月的两首古诗:一声孤棹响,残梦落清淮。”王彦说。

“等等,你太爷爷为什么姓高?难道没有血缘关系吗?”

“对啊,你听我说完。因为十里亭村,也就是十里长亭的意思,意味着在等人。太爷爷一生都在等一个人,但这个人不是女人,而是一个叫李清淮的挚友。可惜他一生也没有等来那人。但他带来的这一帮村民似乎都是民间的能人异士,各有本领,总之十里亭村在他们的改建下,慢慢繁衍生息,如今的规模不输于一座小镇。村长说,由于政府准备将这村子开发成旅游景点,因此也想一并收购了太爷爷和爷爷生前住的百年老宅,作为人文文物对游客开放,这次让我回来,就是谈这件事的。我的其他家里人都去往国外了,这事儿也只能我处理。”

“除此之外,村长说,十里亭村的大家都很念旧,知道这村子是我太爷爷高仁这个族长一手创建的,所以想在旅游宣传的时候,将太爷爷的故事也拍一个宣传片。奈何村里的老人们都不太了解第一代族长,因为他来这里定居的时候已经四十多岁了,此前做了什么,为什么带了一群能人异士到村子,也没人能说个清楚。作为高家唯一的后人,村长希望我将这些故事整理成册,递交给政府宣传部门,方便做旅游宣传。但我对太爷爷的故事也所知甚少,只是听爷爷生前提起过,他的一生很传奇,而且一生未婚,我爷爷是他收养的孤儿。以前我从未仔细想过这些事,听村长一提,我倒是对太爷爷的过去有了兴趣。”

“对啊,他从哪里来,又怎么会在这个地方等人呢?十里亭村如今发展的是不错,可是以前只是在山脚下河流旁的一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村而已。爷爷去世好些年了,这些谜题也无从知晓。当晚,我在那百年老宅里住下来,将前前后后找了个遍,想看看太爷爷是否留下过什么资料和线索。然而却一无所获。我有些失望地回到爷爷生前住的卧室里,在那张古床上坐下。这种古老的家具也会一并被收购,作为景点参观的文物。我抚摸着雕刻着祥云图文的床柱,内心无限感慨。这床以前是太爷爷打造的,童年的时候,我跟爷爷住,夜里怕黑,也曾赖在这里睡。这个老宅,其实承载了我许多童年时候的美好回忆。”

“就在这时,我感觉手指一动,似乎按住了什么东西,随后,一阵吱吱嘎嘎的声音传来,床头原本应该放枕头的地方,突然出现一道慢慢打开的暗格。我心想,里面莫非有什么线索?我立即打开手机上的手电筒,往里一照,有些惊喜地发现里面有一本很老旧的本子。我小心地将本子拿出来,闻到上面有一股混杂的中药味。剩下的东西更是奇怪:一只很老的药囊,像是很久以前,人们在端午节挂在身上的香包,还有一只老式的西洋钢笔和古怪的面具。我看那香包很有些年数了,但是做法和针脚,真的和爷爷教给我的很像。”

“那本子看上去起码几十上百年的历史了,书页泛黄。但是由于多年没人动过,保存得还不错。打开之后,我惊讶地发现里面写满了字。虽然是繁体字,我却也能辨认得出。粗略翻看了开头,发现这好像是太爷爷留下的手札,记载了他和那生死之交前半生的历险经历。正在我看手札的时候,里面却突然掉出来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

“我拿出来举到灯光下一看,只见上头是两个年轻人的合照。其中一个我能隐约认出,是太爷爷高仁年轻的时候,因为爷爷此前给我看过他年轻时候的照片。太爷爷年轻的时候也是个英俊小生,还是挺男人气概的那种,就是有点儿胡子拉碴的。另一个居然是道士打扮,留着长发,但是长得比太爷爷年轻,容貌俊美,似笑非笑,很有些仙气。当时我有些惊愕,莫非太爷爷一生等着的,居然是个小道士??这就是李清淮吗?”

“这张照片让我的兴趣更为浓郁,于是花了两三天时间将手札看完。看完之后,我一时间有些回不过神儿来,说起来还真挺有意思的。很多故事我记不清楚,但是记得一个叫臭口鬼作祟的故事。我讲给你听听。”

谢凯笑道:“那你说说看。”

于是王彦给谢凯讲了这故事。他太爷爷高仁年轻的时候和一个富少抢女人,结果差点儿被人抓进牢房。幸运的是,逃跑过程里遇到李清淮那样人傻好骗,肯当他摇钱树的小道士。

他和李清淮是在奉天相遇的。那时候高仁被人打伤,不方便出去打工赚钱,盘缠用尽住在破庙里,这才和同样夜宿破庙的李清淮遇到。之后二人结伴一路北上,专门帮人驱鬼安宅,看风水等等,也赚了些钱,生活倒是勉强可以维持。

李清淮是个道士,似乎是南方人。但是他话很少,极少提起自己的过去。不过很快高仁就发现,李清淮并不是真的高冷话少,而是他不太会与人言语沟通,讨价还价,这样帮人驱鬼做法就少赚了不少钱。

高仁看不下去,帮了李清淮几回,之后李清淮便让他一起同行,遇到需要谈价钱的时候高仁出场,他只在背后出力就好了。高仁自己也没啥实用的本事,跟着李清淮混点儿中间费,他倒是很高兴。

这回接的活儿,是一个叫叶庙村的村民委托的。据说他们村子有臭口鬼作祟,搞的全村好几户人家都苦不堪言。

高仁无父无母,是被青楼几个妓女养大的,从小混迹市井,听书听戏喝酒泡女人,熟悉不少民间传闻。高仁自然也知道臭口鬼是什么东西。

民间传说中记载,臭口鬼口中会不断滋生恶臭,那臭味臭过粪秽。比较惨的是,这恶气还会熏到他自己,让他不停地呕吐。而且,不管往嘴里塞什么美食,都会迅速腐烂变臭,让它毫无胃口,他也因此而常被饥渴所恼。

高仁虽喜欢这些神神鬼鬼的故事,但是他并不相信这世上真的有鬼。他也知道李清淮确实是道士,但是李清淮本心里也并不认为这世上有鬼神存在。所以他们这一路进行的“法事”,无非就是带给死者亲属一种心理安慰罢了。

不过叶庙村这个臭口鬼不知道什么情况,请他们去做法事的村民说的煞有介事,说村子里不少人都觉得吃饭的时候,嘴里的食物很恶臭,导致很多人呕吐,还有一些吃不下东西,面黄肌瘦,眼看着都快要死了。

没被“附身”的这几个村民生怕臭口鬼折腾死其他人之后找上自己,赶紧先下手为强,每一户凑了点儿钱,找到李清淮二人来捉鬼。

等他们俩到了村口的时候,那个请他们作法的村民已经等在外头了。村里的人姓石的居多,来接他们的村民叫石宝刚,是个四十出头的乡下汉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