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自己感觉有价值 - 被讨厌的勇气 - 岸见一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被讨厌的勇气 >

为了让自己感觉有价值

为了让自己感觉有价值

年轻人:那么,应该怎么做比较好?既不是称赞,也不是责备,难道还有其他说法或选项吗?

哲学家:如果对象不是孩子,而是关系对等的伙伴,帮你做了一些事,答案应该就呼之欲出了吧。举例来说,如果他帮助你清扫房间的话,你会对他说什么?

年轻人:嗯,应该会说“谢谢”吧。

哲学家:对,我们会对帮助做事的伙伴说声“谢谢”,或者用“真高兴”来坦率表达喜悦的心情,或说“多亏有你帮忙”等等。这就是以横向关系为基础的鼓励方式。

年轻人:就这样而已?

哲学家:是的。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评价别人的字眼都是来自纵向关系。如果构筑在横向关系,所说的应该是更坦诚的感谢、敬意或喜悦。

年轻人:嗯,也许事实真的像您所说的那样,评价都是来自纵向关系。可是……可是,单单一句“谢谢”,真的有那么大的力量,可以让人找回勇气吗?我倒觉得,就算称赞是来自纵向关系,还比较容易让人开心咧。

哲学家:获得称赞,是由别人那里得到“好的”评价,所以是用别人的标准决定该行为的“好”或“坏”。如果想获得称赞,就必须合乎他人的尺度、局限自己的自由度。另一方面,“谢谢”并不是评价,只是单纯表达感谢的词汇。人在听到感谢的话时,就明白自己是对他人有贡献的。

年轻人:即使得到“好的”评价,也不会觉得有贡献吗?

哲学家:没错。这和我们之后要讨论的内容也有关联,阿德勒心理学对“贡献”这件事非常看重。

年轻人:什么意思?

哲学家:例如:要怎么做,人才会有“勇气”?以阿德勒的见解来说,“人,只有在觉得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会有勇气。”

年轻人:觉得自己有价值的时候?

哲学家:我们谈到自卑感的时候,曾说过这是主观的价值问题吧?也就是觉得自己“有价值”或“没有价值”。如果觉得“自己有价值”,应该就能坦然接受自我、拥有面对人生任务的勇气。所以问题是:“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

年轻人:没错,就是这样!这里不说清楚的话,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

哲学家:非常简单。当一个人觉得我对共同体来说是有益的时候,就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答案。

年轻人:我对共同体来说是有益的?

哲学家:可以对共同体,也就是对别人有所助益,觉得“我对某人是有用处的”。不是从别人那里获得“好的”评价,而是自己主观认知“我对别人有贡献”。由此,我们才能实际感受自己的价值。目前为止我们所讨论的“社会意识”或“鼓励”也都和这个有关联。

年轻人:嗯……唉,我开始有点混乱了。

哲学家:我们的讨论越来越逼近核心了,请你好好地跟上。对别人表示关心、建立横向关系、用鼓励的方式,这些全都和“我对某人是有用处的”这种实质感受相关。不断重复后,最后和你生存的勇气相连在一起。

年轻人:因为对某人有用处,所以我有存活的价值……吗?

哲学家:……我们稍微休息一下吧。要不要来杯咖啡?

年轻人:好的,谢谢。

社会意识的讨论,让他陷入越来越深的混乱。不可以称赞,也不可以责备。对他人评价的字眼全都来自于“纵向关系”,所以我们必须建立横向关系。只有当我们觉得自己对某人有用处的时候,才能实际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年轻人直觉认为这个论述中似乎有个很大的陷阱。他喝着热咖啡,脑海里一闪而过的,是自己的爷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