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责骂,也不能称赞
不能责骂,也不能称赞
年轻人:好吧,就算是这样吧。可是老师您注意到了吗?您并没有明确说到真正的关键。就是由“课题的分离”往“社会意识”前进的路径与道理。
一开始,先分离课题,我的课题到此为止。再往前就是别人的课题。划清界线,我不介入别人的课题,也不让人介入。但是要怎么从“课题的分离”去构筑人际关系,而且在最后到达“可以安身”的这种社会意识呢?对于爱、工作还有交友这些人生任务,以阿德勒心理学来说,是怎么面对的呢?您始终没有提出一个具体的论点,只不过用了一些抽象的字眼制造出一团烟雾,不是吗?
哲学家:是的,这是很重要的地方。课题的分离要怎么和良好的关系衔接?也就是该怎么做,才能导入一种相互协调、合作的关系?在这里,要提出的是“横向关系”的概念。
年轻人:横向关系?
哲学家:为了容易理解,我们拿亲子关系来说明。在教养孩子或培养下属的时候,一般会有两种训练方式。一种是责备,一种是称赞。
年轻人:啊~这是常常有人讨论的问题。
哲学家:你认为在责备和称赞之间,应该选择哪一个?
年轻人:那当然应该是称赞喽。
哲学家:为什么?
年轻人:只要想想训练动物的方法就知道了呀。要教动物学一些技巧的时候,可以挥鞭子让他服从,这是典型的“责备式训练”。另一方面,也可以一手拿着饲料零食或口头上鼓励,让他学会那些技巧,这就是“称赞式训练”。
这两种方法也许都达到了“学会技巧”的结果。但是“因为被责备才做”和“为了得到称赞才做”这两者所导致的动机完全不同。后者加入了喜悦的成分,而责备却只会让对方退缩。所以称赞式的训练才会广泛被采用,这是理所当然的结论吧。
哲学家:原来是这样,拿训练动物来说,这倒是挺有趣的观点呢。让我说明一下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吧。在阿德勒心理学中,关于以教养孩子为首的这些与他人沟通的种种,全都是采取“不可以称赞”的立场。
年轻人:不可以称赞?
哲学家:当然,体罚这种荒谬的事就不用说了,就连责备也不认同。不可以称赞,也不可以责备。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
年轻人:到底为什么?
哲学家:请你想一想“称赞”这种行为的实质意义。譬如说,对于你所提出的意见,我称赞你“做得很好”。这句话会不会让你觉得有点怪怪的?
年轻人:唉,的确会有点不太愉快的感觉。
哲学家:为什么感到不愉快,可以说明一下吗?
年轻人:这句“做得很好”的话里,有一种像是上对下的口气,让人觉得不愉快。
哲学家:没错。称赞这种行为含有另一层意义,就是“有能力者给无能力者的评价”。有些母亲会称赞帮助准备晚餐的孩子:“会帮助做事,很了不起喔。”可是当老公做相同的事情时,应该就不会对他说:“会帮助做事,很了不起喔。”
年轻人:哈哈,的确是。
哲学家:也就是,当妈妈称赞说“很了不起喔”“做得很好嘛”或是“挺厉害的呀”的时候,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制造了一种上对下的关系,把孩子的地位看得比自己要低。刚才你所说的训练动物,正是在“称赞”的背后带有上下关系,是纵向关系的象征。当我们在称赞别人的时候,目的在于“操控能力比自己还差的对象”,其中并没有感谢或尊敬的意思。
年轻人:为了操控而称赞?
哲学家:对。我们称赞或责备对方,不过就是“要给糖,还是抽鞭子”的差异而已,背后的目的都是操控。阿德勒心理学之所以强烈否定赏罚教育,正因为那是来操控孩子的做法。
年轻人:唉,不对,不是这样。请您也站在孩子的立场想想看。对孩子来说,可以得到父母的称赞是非常开心的事吧?正因为想得到称赞,所以用功读书;想得到称赞,所以很有礼貌。事实上,我小时候不知道有多想得到父母亲的称赞啊!长大之后也一样。得到上司称赞,任何人都会很高兴。这是不需要什么理由,一种出自本能的情感需求!
哲学家:希望得到某人的称赞,或是称赞别人,这就是在人与人之间采取“纵向关系”的证据。以你来说,也是因为活在纵向关系之中,所以想要得到称赞。阿德勒心理学否定一切的“纵向关系”,提倡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应该是“横向关系”。就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可以说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年轻人:就是“虽然不同,却是平等的”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吗?
哲学家:嗯,平等是横向的。比如有些男人会大声嚷嚷,说全职的家庭主妇“明明一毛钱也没赚”或是“你以为托谁的福才有口饭吃”之类的;甚至还会听到“已经让你有钱花了,还有什么不满吗?”这种话。这是多让人难堪的说法。在经济上是否占优势,跟身而为人的价值是毫不相干的。公司职员和家庭主妇也只不过在是工作的场所和职务上有所不同罢了,正是所谓“虽然不同,却是平等的”。
年轻人:没有错。
哲学家:或许是害怕女人变得比他们更聪明、更会赚钱,甚至给他们提出更了不起的意见吧。这些男人除了以“纵向关系”看待女性之外,也代表他们害怕被能人瞧不起;换句话说,就是隐藏着强烈的自卑感。
年轻人:这么说来,为了向人展现自己的能力,会进入优越情结的状态喽?
哲学家:的确会变成那样。其实所谓的“自卑感”,就是从纵向关系所产生的意识。如果可以用“虽然不同,却是平等”的方式对待所有人,构筑横向关系的话,自卑情结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年轻人:嗯,确实是。好象连我在称赞别人的时候,都难免会有“操控”的意识在;说出一堆恭维奉承的话,期待要讨上司欢心,也都算是操控吧;换句话说,我自己也是在人家的称赞奉承下被操控的。呵呵,我们的水准也不过就这样而已!
哲学家:无法由纵向关系中抽离的话,应该就会变成这样。
年轻人:有意思,请您继续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