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关心“我”?
为什么只关心“我”?
哲学家:我们具体思考一下吧。首先,为了容易理解,我们把“对自我的执著”换成“以自我为中心”。在你心里,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是什么样子的?
年轻人:嗯,我会先想到像暴君一样的人。蛮横霸道、完全不考虑别人、只想到自己的需要;认为全世界都以他为中心,像个专制的国王一样,任意在别人身上施展自己的权力和暴力,对身边的人来说,是个大麻烦。就像莎士比亚笔下的李尔王那种类型的暴君。
哲学家:原来如此。
年轻人:另外还有一种,虽然不是暴君,却会破坏整个组织的和谐,也可以算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他没办法配合团体行动,喜欢独来独往,迟到或是爽约也从来不当一回事。简单来讲,就是个任性的人。
哲学家:的确,一般我们对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大概就是这样的印象。可是我们必须再加入一种类型。事实上,那些做不到“课题分离”、被认同需求束缚的人,也是极度以自我为中心的。
年轻人:为什么?
哲学家:请你先思考一下认同需求的真实面。别人注意我到什么程度、给我什么样的评价?也就是满足我的需求到什么地步……诸如此类,这些被认同需求束缚的人,看起来好像很在乎别人,事实上眼中只有自己。他们不关心别人,只关心“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以自我为中心。
年轻人:这么说,像我这种不敢面对别人评断的人,也是以自我为中心吗?明明我已经对别人小心翼翼、每件事都尽力配合了,这样也是吗?!
哲学家:是的。单从只关心“我”的这层意义上来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因为你希望给别人好的观感,才会在意他们的目光。那样的做法并不是对别人的关注,只不过是对自己的执著罢了。
年轻人:可是……
哲学家:上次我曾经说过。事实上,有那些对你不以为然的人存在,才正好能说明你活得很自由。虽然这当中或许有那么一点以自我为中心的感觉,可是根据我们刚才所讨论的,你应该已经明白了吧。完全只在乎“别人是如何看我”的这种生活方式,其实正是以自我为中心、只关心“我”的生活形态。
年轻人:哇,这真是令人吃惊的说法!
哲学家:不只是你,所有执著于“我”的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所以更要把“对自己的执着”转换成“对别人的关心”。
年轻人:好吧。我承认,我的确只在意自己;不关心别人怎么样,而是只关心别人怎么看我。您要说我是以自我为中心,我无法辩驳。可是老师,请您想想看,如果我的人生是一部剧情片的话,这戏里的主角一定是“我”吧?把摄影机对准主角难道是什么天大的过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