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 被讨厌的勇气 - 岸见一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被讨厌的勇气 >

“会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会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哲学家:让我们整理一下目前讨论的内容。一开始,你对阿德勒提出的“所有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这个定义表示不满,对吧?所以开始了一连串围绕着自卑感的讨论。

年轻人:是啊是啊,因为自卑感的话题不太过震撼,让我差点都忘了。说到这个,我们到底为什么会提到自卑感?

哲学家:因为它和竞争也有关联。请记住,人际的关系轴上一旦有“竞争”,就无法从人际关系的烦恼中脱身,无法逃离不幸。

年轻人:为什么?

哲学家:因为竞争中的最后会有赢家与输家。

年轻人:有赢家与输家,不是很好吗?

哲学家:请你以自己为例子,具体想像一下吧。假设你对身边的人怀抱着竞争意识好了。然而哪里有竞争,哪里就有优胜劣败,你们之间的关系也就不得不考虑输赢的问题。就像a考上了知名大学,b进入大企业工作,c与一位美如天仙的女生交往中,和他们相比之下,自己却是这种状况等等。

年轻人:呵呵,还真的很具体呢。

哲学家:一旦意识到竞争或胜负,必定会产生自卑感。因为总是拿自己和别人比较,只想着:赢了那个、输了这个之类的,自卑情结或优越情结都是在这条延长线上。那么,对现在的你来说,其他人会变成什么样的角色?

年轻人:嗯,是竞争对手吗?

哲学家:不,不仅仅是竞争对手。在不知不觉中,其他所有的一切,甚至是全世界,都会被你视为“敌人”。

年轻人:敌人?

哲学家:也就是说:你会觉得人们老是瞧不起你似地嘲笑着,打算一有机会就攻击、陷害你,是不能掉以轻心的敌人,而且全世界都是可怕的。

年轻人:和不能掉以轻心的敌人……竞争吗?

哲学家:竞争的可怕就在这里。就算你不是输家,就算你一直获得胜利,但只要你置身于竞争之中,内心就无法得到片刻安宁。因为不想成为输家,而且为了不成为输家,必须不赢下去,也没办法相信别人。社会上有许多人虽然获得成功,但同时却无法感受到是值得幸福,就是因为他们活在竞争之中。对他们而言,世界是一个危机四伏、草木皆兵的地方。

年轻人:话是这么说没错啦……

哲学家:不过实际上,其他人是不是真的像你所想的那样盯着“你”呢?他们真的二十四小时一致监视着、虎视眈眈地想乘机攻击吗?恐怕不是吧。

我有一位朋友,听说他在少年时期,会花很长时间在镜子前面整理头发。结果他的祖母对他说:“会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啦。”从那之后,他说自己活得比较轻松自在一点了。

年轻人:呵呵呵,老师您真的很讨厌耶。刚刚根本是在影射我吧?也许我真的把身边的人当成敌人没错,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不会从哪里射来一枝冷箭,让我害怕得不得了;而且总觉得被监视,遭受严苛的批评,甚至被攻击。

还有,就像那个照镜子的少年一样,我的确也有这种自我意识过剩的反映。其实别人根本就没在看我,就算我倒立在路上走,也不会有人在意!

可是老师您觉得呢?您还是认为我的自卑感是自己“选择”的、是有什么样的“目的”吗?说真的,我实在没有办法接受这样的说法。

哲学家:为什么?

年轻人:我有一个大我三岁的哥哥。他总是很听爸妈的话,不管是读书还是运动,表现都很棒,完全就是个认真优秀的模范生。我从小就在不断被拿来和哥哥比较的环境中长大。当然,跟大我三岁的哥哥相比,无论做什么我都赢不了他。对于这一点,我的爸妈根本不在意,而且也不把我放在眼里,一直把我当成小孩子看待,不管什么事都一概否定、叫我闭嘴不要有意见。我简直就是活在自卑感的烂泥巴里,没有选择,更无法不在意和哥哥的竞争!

哲学家:原来如此。

年轻人:我曾想,自己就像是一条没办法正面晒到太阳的丝瓜,会因为自卑感而扭曲变形一点都不奇怪。如果有人在同样的环境下还能长得正直挺拔的话,还真希望有谁可以把他带来给我瞧瞧!

哲学家:你的心情我非常明白。那么我们就把你和哥哥的关系也考虑在内,来想想“竞争”这回事吧。如果你不把和哥哥或其他人的人际关系放在的“竞争”这个轴上思考的话,你为这些人会变成什么样的角色?

年轻人:喔,哥哥是哥哥,别人是别人吧?

哲学家:不,应该会变成关系更接近的“伙伴”。

年轻人:伙伴?

哲学家:你之前说过吧?你无法发自内心祝福那些看似幸福的人。这就是因为你把人际关系当成是竞争,认定别人的幸福就像是“自己的挫败”,才无法给予祝福。

不过,一旦脱离了竞争的模式,就没有胜过别人的必要,也就可以从“可能会输”的不安中解脱,打从心底祝福他人,甚至为他人的幸福提供更积极的贡献。当对方陷入困境的时候,总是让你想伸出援手的那个人,对你而言,就是“伙伴”。

年轻人:嗯。

哲学家:只要可以感受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对世界的看法都会有所不同。你不会把这个世界当成危险的地方、不会受无谓的猜疑心干扰,全世界也都会是安全又舒适的,人际关系上的烦恼应该也会减少很多吧。

年轻人:……真是幸福的人呀!不过呢,那种人是向日葵!向日葵啦!有充足的阳光喝水提供养分,这样的说法完全是属于向日葵的。在阴暗的角落里长大的丝瓜,是办不到的!

哲学家:这样的话,你就还是回到了决定论啰。

年轻人:没错,我就是这样!

年轻人严厉的双亲教养下成长,从小就一直被拿来和哥哥做比较、受到欺侮。不管提出什么意见都没人理会,甚至要承受“没用的弟弟”这种言语暴力;在学校里也交不到朋友,下课时间总是多在图书馆,认为只有图书馆才是属于自己的地方。度过了那样的少年时期,如今的年轻人完全是个不折不扣的决定论者。认为如果不是因为那样的父母、不曾有那样的哥哥、不是在那个学校受教育的话,自己一定会有个更光明的人生。目前为止,在讨论中努力保持冷静的年轻人,到了这个时候,累积多年的想法终于爆发出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