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凭什么只有八十年
他凭什么只有八十年
祭典结束后,我独自去了星象台。
观测台的穹顶在暮色里泛着银蓝的光,老工匠正在校准望远镜,目镜里的“怀樱星”亮得惊人,像颗被擦亮的星子,绕着守护星缓缓转动,轨迹温柔得像句承诺。
“您看,它的公转周期刚好是八十年。”老工匠指着星图上的弧线,“人类的寿命大约也是这么久,像在跟我们说,他们的时间,有自己的走法。”
八十年。
我望着目镜里的光点,突然清晰地意识到,蓝怀的一生,就像这颗“怀樱星”的轨迹,短暂,却足够在我的星轨里,刻下永恒的弧度。
血族的寿命是以百年为单位的,我们习惯了等待,习惯了看着春花谢了又开,看着人类的青丝变成白发,然后转身离开,把回忆留在原地。
以前总觉得这不公平。凭什么蓝怀只能陪我走八十年,而我却要带着这份记忆,在漫长的时光里独自消磨?直到那天在东部领地,看到那个唱《星轨谣》的小姑娘,指着“怀樱星”对弟弟说“你看,它虽然小,却一直跟着大星星呢”,才突然明白,寿命从来不是衡量陪伴的标尺。
蓝怀留在星轨日志里的字迹,留在木雕里的温度,留在血族歌谣里的温柔,早就变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像永怀樱的根,深深扎在土壤里,供给我岁岁年年的春天。
他没有离开,只是换了种方式,活在我守护的这片土地上,活在每个血族与人类和睦相处的清晨,活在樱花糕的甜香里,活在“怀樱星”的轨迹里。
“是啊,各有各的走法。”我对着目镜轻声说,嘴角的笑意自然得不需要刻意调整,“他的路走完了,我的还在继续。”
离开星象台时,月光已经漫过城墙。我绕道去了宗祠的地下室,那里的木箱里,放着蓝怀的木雕工具箱,他未完成的小木屋已经刻好了最后一片瓦,门廊下的猫爪印清晰可辨,像樱樱刚踩过的样子。
我拿起那把缠着紫围巾线的刻刀,在木屋的地基上,轻轻刻下一行小字:“春樱归尘土,星轨绕永恒。”
刻刀划过木头的“沙沙”声里,仿佛能听到蓝怀的笑声。他大概会笑着说“写得不错”,然后抢过刻刀,在旁边画个歪歪扭扭的笑脸,说“要加点这个,才像我们的故事”。
走出地下室时,走廊的烛火在风里轻轻摇晃,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与墙上历代先祖的浮雕重叠在一起。鬓角的白发在火光里泛着银亮的光,像落了层温柔的霜,紫瞳里映着远处的樱花,映着星轨,映着这片被守护的土地,平静得像面湖水。
我知道,心里的沉痛永远不会消失。就像永怀樱的树干上,永远留着被雷劈过的疤痕,却不妨碍它每年开出满树的花。
这份痛会变成我的一部分,提醒我曾经有多温暖,提醒我要带着两个人的期盼,把这条路走得更稳,更久。
第二天清晨,我在铜镜前整理衣袍,看到镜中的自己,笑容平和,眼底的紫瞳映着窗外的樱花,像盛着一片春天。
老工匠在门外喊:“殿下,人类的镇长来了,说要跟我们合种一棵永怀樱。”
“知道了。”我推开房门,阳光涌进来,落在我的白发上,像撒了把碎金。
广场上,人类镇长正捧着棵樱树苗,笑着朝我挥手。孩子们围着树苗转圈,唱着新编的歌谣,樱花落在他们的发间,像场温柔的雨。我走过去,接过镇长递来的铲子,与他一起将树苗埋进土里,动作轻柔得像在安放一份珍贵的约定。
泥土覆盖树根的瞬间,我仿佛看到蓝怀蹲在旁边,笑着说“要轻轻埋,别伤了根”,他的指尖沾着泥土,像落了颗小小的星。
我擡起头,望着湛蓝的天空,“怀樱星”就藏在云层后面,正沿着它的轨迹缓缓运行。春风拂过,带来樱花的甜香,混着泥土的气息,像蓝怀在说“你看,这样就很好”。
我会带着这份藏在笑里的思念,继续走下去。
看着樱树苗长成大树,看着孩子们长大成人,看着血族与人类的星轨,在这片土地上,交相辉映,岁岁年年。
血族宗祠的烛火,在三更天的风里明明灭灭。我放下第七十三份卷宗时,指节已经泛白,骨戒在羊皮纸上压出浅浅的痕,像未干的泪痕。窗外的月光漫过黑曜石窗台,在地上投下道狭长的影子,与我映在墙上的孤影重叠,像幅被拉长的残画。
“殿下,该歇息了。”侍立在旁的少年轻声说,他是塞巴斯汀的曾孙,眉眼间还带着稚气,银甲的肩章蹭过石壁,发出细碎的响,“您已经三天没合眼了。”
我没有擡头,只是用指尖拂过卷宗上的墨迹。那是南部领地的税赋清单,数字密密麻麻,像爬满纸页的蚂蚁。
其中一项“樱花酒税”被红笔圈出,旁边写着“按蓝怀先生当年定的比例征收”——是老镇长的字迹,他总爱把蓝怀挂在嘴边,仿佛那个早已故去的人类,还在掌管着血族的烟火。
“把这份送到星象台。”我将星轨预测图推过去,纸页边缘画着朵小小的星昙花,是我批完公文后,无意识画下的,“让他们核对下月初的潮汐时间。”
少年接过图纸时,指尖不小心碰到了我的手。他像被烫到般缩回手,脸颊泛起红晕,甲胄里露出的衬衣袖口,绣着半朵樱花——是镇上裁缝铺的姑娘绣的,那姑娘总爱借着送衣服的由头,来宗祠门口等他,眼里的光像藏了颗星。
“她在等你吧?”我突然开口,声音在空荡的议事厅里散开,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沙哑。
少年的脸更红了,像熟透的樱果。“是……是送新做的护符。”他结结巴巴地说,手不自觉地摸向胸口,那里鼓鼓的,“她说……说星昙花能保平安。”
我看着他慌张离去的背影,突然想起蓝怀。想起他第一次给我送护符时,也是这样手足无措,木珠子被手心的汗浸得发亮,他却只顾着搓衣角,说“要是……要是不喜欢,我再刻个别的”。
那时的阳光透过怀樱小筑的窗棂,在他发间撒了把碎金,连时光都走得慢悠悠的。
议事厅的门没关严,风从缝隙里钻进来,掀起卷宗的纸页,发出“哗哗”的响,像谁在低声哭泣。
我走到窗前,望着城堡下的广场。那对年轻的身影正并肩走着,姑娘踮起脚,替少年理了理歪掉的披风,少年则把手里的热汤递给她,指尖相触的瞬间,两人都笑了,像两朵并蒂的樱。
羡慕吗?
心口像是被什么东西攥紧了,疼得发闷。
我见过太多这样的场景:巡逻的卫兵换岗时,会把怀里的暖手炉塞给等在街角的爱人;星象台的学徒,会偷偷在观测记录的背面,画下心上人的侧脸;就连最严肃的三长老,也会在深夜的酒里,多放块樱花糖——那是他早逝的人类妻子的习惯。
只有我,永远坐在这座冰冷的王座上。看着春樱开了又谢,看着星轨转了又转,看着身边的人来了又去,怀里却永远揣着半块发硬的星昙花糖,和一封写了十八年也没寄出去的信。
深夜的批文堆成了小山,最上面的是份联姻请求。
东部领主想让女儿嫁给狼族的新首领,用血脉缔结和平。信里附了张画像,狼族首领的眉眼竟有几分温和,不像他父辈那般凶戾,画像背面写着“愿以余生护她周全”,字迹笨拙,却透着滚烫的认真。
我拿起羽毛笔,在信尾签下名字。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里,突然涌上股莫名的烦躁。凭什么他们可以用余生许诺?凭什么他们可以在樱花树下牵手,在星象台边私语,在烟火气里慢慢变老?而我,只能抱着回忆,在这座黑曜石城堡里,数着永无止境的日夜。
“蓝怀……”我对着空无一人的议事厅,低声念出这个名字,声音带着连自己都陌生的怨怼,“你凭什么……只活八十年?”
八十年。
对血族而言,不过是弹指一挥间。我还清晰地记得他十七岁时的样子,蹲在星象台的角落哭,说自己画不好星轨;记得他三十岁时,笑着把刻好的星昙花胸针别在我胸前,说“这样就像我们永远在一起”;记得他七十岁时,头发已经花白,却还固执地爬上永怀樱树,替我摘最高处的花,说“奥斯喜欢的,就要最好的”。
可这八十年,太短了。短得不够我学会做他爱吃的樱花酱,短得不够我陪他看够所有的星轨,短得不够我把他的温度,深深烙进我的骨血里,就不得不看着他的生命,像燃尽的烛火,一点点暗下去。
我猛地将羽毛笔摔在桌上,骨制的笔杆在黑曜石桌面上弹了弹,滚落在地。
卷宗散落一地,其中一本摊开在脚边,是蓝怀的星轨日志,翻开的那页画着两颗依偎的星,旁边写着“奥斯的星,永远围着蓝怀转”,字迹飞扬,像他当时雀跃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