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第158章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 女帝 - 无法忘记的遗憾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女帝 >

第158章第158章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第158章第158章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战场的特殊性决定了军队在出征的时候并不需要事事跟朝廷报备,也不需要事事征求朝廷的意见和命令。

相反,因为军队的特殊性,使得大军一旦开拔,就是长安城里有再多的反对意见也无用。

但是这不等于说长安方面就不关心半岛上的事态发展了。稗官的飞隼传书帮了很大的忙,只是两只隼,就在三天内把军情从半岛上送到了长安大明宫的宣政殿。

可巧,这个时间点正是朝会时间,李治正在宣政殿上听取大臣的意见,结果,传令官不顾一切地闯进来,一进门就跪在门边,高高地举起了手里的情报,高喊道:

“报——新罗通敌!”

“什么?”

李治唰地一声站了起来。

这不站起来还好,一站起来,就觉得头晕目眩,脑袋重得根本就擡不起来!

如果今天不是朝会,如果李治不是全服冠冕的穿戴,那还好些。毕竟作为大唐皇帝日常穿戴的硬脚幞头并不重。可偏偏他今天穿戴的是冠冕衮服,天子十二旒,重的很。李治一下子就往前栽去!

群臣立刻惊呼起来,有几个动作快的已经站了起来。

李如意反应更快,直接冲了上去。可李治毕竟是成年男子,又穿着几十斤重的冠冕衮服,哪里是她一个人就能支撑得住的?当即就跌倒在地。李治顺势跌了下来,好在有李如意作为缓冲,倒是没有摔得多重。

只是他已经完全失去了意识。

李如意早就暗地里跟花六娘讨教过应对之策。她让李治尽量平躺,然后一叠声地高叫道:

“来人,去请孙大夫!宣太医会诊!”

立刻就由内侍一路快跑着去了。

群臣连忙围拢过来,有几个甚至已经踏上了台阶,却被拦下了。李如意喝道:“都给我站住!等御医诊断后再说!”

李如意的眼神就跟刀子一样。她虽然年轻,可是大权在握多年,一个眼神,竟然硬生生地把群臣都给镇住了。

御医来得也快,先给李治诊脉,然后施针。

等御医收起银针,李如意才问:“御医,父皇如何了?”

“启禀殿下,昔日……”

“别跟本宫掉书袋!”

“是,殿下。”御医定了定神,道:“启禀殿下,陛下这是激怒攻心,导致晕厥。”

“激怒攻心?也不应该是这样啊?!”

许敬宗第一个不相信。他见过激怒攻心直接气吐血的,也见过上了年纪的老人被气晕的,可是皇帝春秋鼎盛,哪里就到了这一步了?该不会中了暗算吧?

御医答道:“回中书令,陛下生来体弱,却不是体虚,而是血脉流转比常人更弱,因此一旦气急攻心,就会如同老人一般被气晕过去。实际上乃是血脉迸裂导致颅内淤血。”

颅内淤血?

大部分大臣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说法。

“严重吗?”

御医犹豫再三,方才答道:“很难说。陛下此症乃是天生,非药石之力能回天。下官恐怕,轻则需要卧床静养数月,重则危及性命。”

群臣立刻窃窃私语。

李如意当机立断,喝道:“来人!封闭各处宫门!也请各母妃与众兄弟安心。就说父皇需要静养,不方面探视。另外,中书省拟诏斥责新罗!通知英国公,新罗气晕了父皇,让他看着办。枢密院上下近日都请留在宫中。另外,明教何在?”

立刻就由明教教徒取消了隐身,跪在一旁,就好像他一直跪在那里一样。

群臣一片惊呼。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公主手中还有这么一群人!

“给本宫盯着西突厥!若是能成功压制西突厥,牵制吐蕃,本宫将资助你们重建圣墓山!”

“诺!”

明教教徒立刻窜了出去。

李如意这才转头对李道宗道:“江夏王叔祖,军国大事就劳烦您多费心了。”

“是,公主殿下。”

不提诸位大臣心中是个什么想法,大明宫应急程序启动,等谏议大夫孙思邈趴在卫士的背上被背到宣政殿的时候,大明宫也好太极宫也罢,都处于戒严状态了。

孙思邈给李治诊脉之后肯定了徒孙的做法,也肯定了李如意应对得当——如果不是她及时让李治躺下,李治很有可能因为中风而引起偏瘫。而李治现在的情况也比预估得要好很多。

在孙思邈的指点下,李如意总算是让力士把御辇擡了进来,把李治挪回了紫宸殿,却直接拒绝后宫嫔妃和诸位庶出兄弟姐妹探视:

“若是真的担心,就请去三清殿为父皇祈福!”

李如意的原话就是这样的。

想探视皇帝却换来这样的话,后宫都炸了。

王丽妃和崔华妃紧急联系自己的娘家人,却因为宫门闭锁,不得不多花些心思。大明宫乃是新修建而成的,戒备森严,本来跟王丽妃、崔华妃这种出身大家的高位妃子可以随时跟家人联系,也可以借助儿子的老师跟娘家人传递消息,可是现在,这些路子都被截断了。

王丽妃和崔华妃表面上不显,可是心里都急得跳脚。

武媚得到这话之后天天带着自己的次子去三清殿祈福,少不了会跟十二皇子之母褚充容碰个头,跟裴昭容几个一起祈福什么的。

李如意可不管后宫如何。李治倒下了,她直接取消了宣政殿的朝会,改在紫宸殿听政,以便就近照顾李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