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中国好人传(2016年卷)(下)》(8) - 中国好人传·2016年卷 - 中央文明办中国文明网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二十章《中国好人传(2016年卷)(下)》(8)

◎和亭

贠和亭,1967年生,山东省泰安市人,岱岳区兴隆水泥构件厂厂长。他身残志坚,自立自强,严把生产质量关,打造明星诚信企业。好厂长身残志坚自立自强,诚信为本严把质量心系百姓,助公益架桥修路感恩社会,残疾人不忘初心做人本分。

致敬词

2009年从澳大利亚留学毕业后的闫勇没有选择国外待遇优厚的就业条件,而是回到家乡,将精力倾注到特色蓝莓种植上。

从迈进蓝莓产业门槛的那一刻,闫勇就坚定了有机种植的发展思路。2009年4月,闫勇在拿到500亩流转土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土壤样本送到吉林农业大学进行检测,检验结果发现土壤化肥超标。为坚持有机种植的初衷,他不惜成本换土、养土,花了整整一年半的时间,用挖掘机给土地换上了来自东北的草炭土,然后用花生壳、苹果渣、牛羊粪进行土壤培植。直到2010年10月,才将地表以下至1.2米深的土壤酸碱度,全部改造成适合蓝莓生长的环境。

闫勇一直坚持古法种植蓝莓,不用化肥、不打农药、不用除草剂,只用花生壳、苹果渣、牛羊粪等有机物做养料。每年,他还会购买几万条蚯蚓进行松土,因为不使用化肥、农药,蓝莓产量低,但闫勇一点也不后悔:“保持有机种植是我种植蓝莓的灵魂。”

闫勇不仅坚持诚信种植,还始终坚持诚信经营。2015年他的合作社获得省金融办颁发的“信用互助经营许可证”,成为威海市首家获此许可的单位。2016年,顺泰果蔬专业合作社正式与北京首农集团建立合作关系。首农集团50%的蓝莓由合作社提供,全程保证有机种植。闫勇的合作社从不打广告,但是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出具的各项指标均合格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报告,是有机种植最有力的证明。闫勇的诚信经营打动了首农集团,承诺2017年为合作社免费提供“农产品质量追溯2.0系统”,从而使合作社成为首农集团在国内第二家合作单位。

如今闫勇的蓝莓事业越走越远,顺泰果蔬专业合作社获得“中国蓝莓有机种植精益化基地”“山东省蓝莓标准化示范基地”等荣誉,合作社的蓝莓也已经远销12个省27个城市。

(山东省文明办供稿)

◎闫勇

闫勇,1983年生,山东省乳山市人,乳山市夏村镇顺泰果蔬专业合作社经理。80后海归青年诚信种植蓝莓,打响金字品牌带领村民致富。

他,是勇立潮头的80后“海归”;他,是牢记初心的农场农夫。一路走来,他把诚信化作发展灵魂,用诚信铸就金字招牌。

致敬词

田勤英把服务运营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日夜穿梭在城区的大街小巷,为方便市民出行默默工作。热心公益事业的他先后加入“雷锋车队”

和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用爱心和善行点亮温暖的灯。

2003年10月的一天,王先生搭乘田勤英的出租车,上车后顺手将旅行包放在了车后座上。

半路,王先生因事匆忙下车,却把包忘在了车上。过后,田勤英发现了旅行包,便急忙赶到王先生下车的路口找他,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无奈之下,田勤英打开包寻找失主的联系方式。他发现包里有两张13万元的货款现金汇票,还有个人证件等物品。想到失主一定十分着急,田勤英立即停运,根据包里的信息开着车赶往失主家,亲自把包送到了他的手上。捧着失而复得的财物,王先生感激不已。虽然耽误了营运,但物归原主、救人之急,他打心里感到高兴。

“一颗星星也可以发出耀眼的光芒。”这是田勤英的座右铭,每当遇上需要帮助的人,田勤英总会伸出援手。作为雷锋车队的一员,他和他的队友们已连续组织了10次爱心送考活动,还曾多次向灾区、困难群众、贫困学生、弱势群体捐款,组织免费接送学生、儿童、困难群众等活动。2010年5月20日,他主动申请加入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定期献血。“献血是好事,自己献出了血,能挽救别人的生命,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从2013年5月开始,他坚持每月献出双份血小板,已累计献血达到了8700毫升。在他的引导下,懂事的女儿也成为了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把父亲当成了自己学习的榜样。

(山东省文明办供稿)

◎田勤英

田勤英,1971年生,山东省淄博市人,淄博市唯达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淄川分公司出租车驾驶员。平凡的哥兢兢业业工作17年,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在公益的舞台上展现风采。

一个平凡的身影,走出茫茫的人海,一台闪亮的雷锋车,汇入汹涌的车流。

田勤英用自己的爱心行动,圆着助人为乐的大梦想!

致敬词

刘文新于1989年开始创业,1992年挂牌成立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他成立了文新茶叶合作社,坚持走“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之路。春茶开采时节,浉河区的茶农们最盼望的就是刘文新的到来。多年来,文新走到哪里,哪里的茶农就会增收,他以高出市场价收购茶叶原料,从没欠过茶农一分钱。黑龙潭村53岁的刘永成深有感触,刘文新不但拿钱支持他发展有机茶园,还让他参与管理黑龙潭茶叶加工基地。就连妻子因淋巴瘤住院,也是一个电话,刘文新就将5万元的手术费打到了卡上。

“宁可公司受损,也不能让茶农受损!”这是刘文新的做事法则。刘文新把自己的手机号公布给茶乡父老,并公开承诺:有困难,找文新!

2014年春节前夕,信阳市浉河区浉河港镇新湾村和郝家冲村的部分茶园租金该付了,公司资金却异常紧张。茶农说,缓一缓,过罢年给也一样。但文新一诺千金,他想方设法压缩其他费用开支,甚至把夫妻俩的工资全部拿出来,赶在腊月二十六把130多万元租金支付到位。

为确保茶叶品质,刘文新引入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p等国际认证标准。

在产品质量出厂检验时,文新公司要求每一项产品质量指标必须严格高于国家标准。2012年,刘文新斥资近2000万元,建起了一流的国家工程实验室。所有文新茶叶批批自检,自检合格后,送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复检。多年来,送检中茶所复检的文新茶没有发现一批不合格产品。在文新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的158家直营专卖店和318家加盟店里,随便选出任何一款“文新牌”茶叶,文新人就能告诉你它来自哪一块茶园,哪一位茶农。这种近乎苛刻的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让每一袋茶叶都拥有自己的“身份证”。2015年,作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唯一指定用茶,文新公司提供的信阳毛尖、信阳红茶叶受到了与会嘉宾和国内外媒体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河南省文明办供稿)

◎刘文新

刘文新,1972年生,河南省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余年诚信经营,为消费者把好“每一道关”。

“诚信兴茶、服务茶农”,是他的事业追求,也是他20余年“人如其茶信为先”

的写照。

致敬词

陈代华1998年涉足建筑领域,决心带领民工承包建筑工程,在建筑领域闯出一片天。他敢言“赚钱大家分,亏本自己担”,竭尽所能让跟着他的人“只赚不赔”。

2008年,万林村李某建房,与陈代华签下23万元“全承包”合同。可是当工程进行到1/3时,业主反悔合同,陈代华一时蒙了,但他宁肯自己亏5万元,却没有少支付民工一分钱。陈代华的朴实憨厚、敢作敢当让大家觉得跟着他放心,他带领的团队从几个人发展到近百人。

天有不测风云,2015年3月的一场车祸,让近20年的打拼成果毁于一旦。那天晚上他开车送工友们回家,车辆侧翻,致使2人死亡8人受伤。面对飞来横祸,陈代华羞愧、自责,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天大的事情,我陈代华负责!”

在花了70余万元处理好事故后,陈代华总觉得对不住工友,又带着礼物和10多万元现金,主动提出要承担误工损失和后期保养营养费,请求大家宽恕谅解自己。工友们也被他感动,纷纷表示身体好了继续跟着他一直干下去。

那一年,刚刚从伤痛中走出来的陈代华和工友们继续踏上建筑施工之路。不料几处承包工程下来,业主未能全款支付工程款,一大笔钱写在纸上,无法兑现。年关将至,陈代华再次犯了难,谁都知道他刚刚遭受了经济上的巨大损失,这次怎么办?“自己为难不算啥,千万别为难了工友们!”陈代华和妻子商量,垫上自己挣的钱,再去借贷30万元。2016年2月6日,农历腊月二十八,召集大家来自己家里喝上一盅,吃顿团年饭,并在当天给72位工友发出工资43.2万元,场面情义满满、暖意融融。工友邓科国老泪纵横:“兄弟,无论如何,你也不能把自己挣的钱垫上啊!你这个年咋过啊!我都要满60岁的人了,从来没见过像你这样耿直的人!”

(四川省文明办供稿)

◎陈代华

陈代华,1972年生,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人,万安乡北斗社区居民。诚信是金,自掏腰包付工钱,再亏也不能亏农民工的信义包工头。

从只身一人到百人劳务大军,从分文未有到百万年收入,他用真诚对待他人,用良心掂量人生,用诚信与厚道,赢得了信任与支持!

致敬词

2013年4月,李猛飞作为红果街道办挪湾村村支书、同步小康驻村干部,本着诚信的原则,带动老百姓共同致富,成立了村集体企业——六盘水市红果邦达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2015年2月,他又创建了盘县挪湾劳务有限责任公司。为了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他多次与红果煤矿协商,动员煤矿支持资金200万元建成了挪湾村农贸市场,共设摊位206个,每年可收获租金3.6万元。他还带领村民利用原松山小学教学楼跟合作社合伙开办幼儿园,合作社占股10%,8间教室,3个班共60名学生,幼儿园年纯收入约8万元。截至2016年年底,挪湾村村级集体已有20万元的经济积累。

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李猛飞还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大力扶持养殖业发展。他利用国家支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机会,鼓励村民侯小标投资建立养殖场,目前,养殖场占地面积约360平方米,共14个圈舍,可养600只羊,现有员工4人,商品羊212只。此外,他充分利用挪湾村劳务公司这一平台,将全村环境卫生工作交由村民余小大负责,带领村民每天保洁,每年支付4.8万元作为卫生清洁费。同时,全村配备垃圾车一辆、各自然寨配备垃圾箱,挪湾村茅草屋环境卫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泥路变成了平坦宽敞的柏油路、水泥路。环境好了,心情舒畅了,相信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贵州省文明办供稿)

◎李猛飞

李猛飞,1979年生,彝族,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人,盘县红果街道办挪湾村支书。做村民的贴心人,诚信为民服务,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