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回京 - 太平记 - 克里斯韦伯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太平记 >

第307章回京

第307章回京

“喏!快,快准备车马!”

看着府内乱作一团,黄平长叹了一声,他知道这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控制之外:“来人,准备一匹马,我要去洛口通知大将军,他一定要回都城一趟,否则非闹翻天不可!”

——————————————————

洛口(河南省郑州市巩义河洛镇)。

“城市的规模其实就取决于大规模散货运输的成本!”魏聪站在一个土丘上,指着不远处的黄河和洛河的交汇之处:“一石粮食,从兖州运到雒阳,运费要一斗五升,也就是一成五,这也太高了,必须降低,关键就是黄河和洛水的交汇之地,这里要修建五十个粮仓,每个粮仓可以存储十万石粮食,这样就可以把雒阳扩大到现在的十倍,除去皇宫和政府之外,还可以发展一些手工业,商业,这样朝廷的财税才不用完全依赖农业税!”

“五十个粮仓!”一旁的县令一脸苦笑:“大将军,要修建这么多大粮仓,光是征发的徭役就远超敝县的人力呀!”

“这个我知道,我又没有要你一年内完工嘛!”魏聪笑道:“这只是个五年计划,五年内完成就是了!”

“五年好像也有些——”县令刚说到这里,就被旁边的郡吏扯到一边去了,一旁的河南尹赔笑道:“大将军请放心,无论如何,属下也一定会将此事完成的!”

“嗯,具体的事情后面再商议!”魏聪点了点头:“我们去下面看看土质如何,看看修粮仓合适不合适?”

魏聪往下走,众人赶忙跟了上去。落在后面的巩县县令问一旁的郡吏:“你干嘛刚刚不让我说话,明明大将军问了的!”

“该咋办就咋办!”郡吏冷哼一声:“这可是大将军,他要办的事情你说不能办?你有几条命?”

“那五年之后完不成咋办?五十座粮仓可不是开玩笑的?”

“那就征发民力建呗?还能咋办?再说了,五年后你还在这任上吗?你替别人操这个心干嘛?”那郡吏白了县令一眼。

“此言差矣,五年之后我的确不在此地,但本县百姓难道还能换个地方?纵然是大将军,我也不能拿一县百姓性命不顾,曲己奉承他!”说罢这县令便一甩袖子,径直追了上去,抢到魏聪面前,沉声道:“大将军,方才河南尹说的不对,以本县,不,即便以临近数县之力,恐怕也难以完成您的要求!还请您收回成命!”

还没等魏聪说话,一旁的河南尹已经气的青筋暴露,喝道:“刘和,你疯了吗?竟敢在大将军面前无礼,还不快快退下!”

“且慢!”魏聪抬起手,制止住想要上前将其拉开的侍卫:“你是叫刘和是吧?我问你,我说的事情并非一年完成,而是分作五年完成,一年只需完成十座。据我所知,巩县临近京师,乃是上县,户口繁盛,民力甚多,为何你说即便以临近数县之力,也难以完成呢?”

刘和此时已经有了豁出性命的觉悟,心中反倒是平静了下来,坦然道:“大将军您只知巩县户口众多,却不知道巩县因为临近京师,各项差役也是繁重之极,官道、河堤、城郭以及宫殿陵墓修缮,皆要耗用民力,相较寻常州县重上十倍不止。更不要说劳役不入贵人之门,而天下贵人最多的地方自然是京师周围了,既然贵人不做,那就只有寻常百姓承担。承担原有的劳役百姓就已经是精疲力竭,大将军又加上这些,百姓如何堪命?”

魏聪点了点头:“既然是这样,那修建粮仓之事就先暂缓吧!”他看了看一旁的河南尹,突然笑道:“刘县令,你有没有想过,今日你这么做,纵然我不处罚你,你也得罪了你的上司和同僚,只怕接下来要吃不少苦头呀!”

“下官当然知道,只是今日下官若是闭口不说,只怕巩县百姓就有数千人蒙受破家灭门之祸。下官虽然不想吃苦头,但更不想眼睁睁的看着治下百姓哀号无助,所以才斗胆出头!”

“嗯,你当官还能保持了这点天良,着实不易了!”魏聪点了点头:“也罢,我索性做个好人,你就不要当这个县令了,到我的大将军府里当个参军吧!至于你的县令之位——”魏聪目光转向河南尹:“就由县尉暂代吧!不知贵尹以为如何?”

“大将军高见,下官自然遵从!”河南尹赶忙低下头去,

“诸位!”魏聪提高了嗓门:“我方才赞赏刘县令有爱民之心,但归根结底,为官第一还是要做事,汝等的官位,俸禄,是天子所授,汝等就要好好做事,执行天子的旨意,这官位才能步步高升,俸禄才能吃的长久。粮仓是肯定要建的,否则雒阳城就无法成为真正的都城,只是修建的方式,方法要改动一下,让百姓能够承担,汝等都明白了吗?”

“下官受教了!”河南尹赶忙道。

魏聪点了点头,正想再说点什么,这时随行的孟高功凑到魏聪耳边低语了几句,他顿时脸色微变:“好,今日时候不早了,就到这里吧!”说罢便向土丘下的马车走去。

“恭送大将军!”身后传来当地官吏们整齐的声音。

“使者呢?叫他过来!”魏聪刚刚登上马车,脸色就变得难看起来。

“使者快上来,大将军要问话!”孟高功对车外道。

“属下拜见大将军!”上车来的是一个青衣文吏,魏聪认出是黄平身边人,他点了点头:“把事情原委细细的说一遍,莫要漏了什么!”    “喏!”那小吏应了一声,便将窦玄参与月旦评,当场与人发生冲突,不久后外出骑马时被人刺杀之事细细讲述了一遍,魏聪一边听,一边拆开黄平送来的书信。默然半响后道:“可惜我当时不在雒阳,阿芸入宫见了太皇太后,这件事已经压不下去了!哎,事情闹得这么大,想缓一缓也难了!”

“郎君认为这件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孟高功跟着魏聪这么久,对主人的想法已经很熟悉了。,

“嗯!”魏聪点了点头,他示意那小吏退下:“事缓则圆,急难成效。窦玄刚刚在月旦评上与汝南士人发生冲突,没两天就遭人刺杀,这未免也太急了。不管怎么说他也是太皇太后的堂弟,我的妻弟,还是大将军府的属官。汝南士人就算再大胆子,也不至于就这么设伏刺杀他,照我看,多半是背后另有其人,想要乘机把水搅混了。所以最好的办法是缓一缓,等水澄清了之后再说!但现在恐怕很难了!”

“是夫人吗?”

“不光是她,现在只怕连宫里面也要考虑了。说到底我能坐这个位置,离不开窦氏的全力相助。而窦玄去汝南无论如何也是因我,被人就这么杀了,我如果不拿个说法,只怕怎么也说不过去!”

孟高功默然片刻,低声道:“大将军您也是不容易呀!”

魏聪一行人连夜回到家中,刚进门窦芸就迎面扑了上来,哭道:“郎君,阿玄为贼人所害,你可一定要替他报仇呀!”

“那是一定!”魏聪一边将妻子扶住,只见其平日里那双秋水双眸已经红的如一对烂桃子一般,喉咙也嘶哑了,显然是哭的狠了,已经伤了神,便将其扶到一旁锦榻躺下,对一旁的婢女道:“让厨房拿点热汤水来!”然后柔声对窦芸道:“我在巩县得知此事后,便连夜赶回来了。哎,早知如此,我就不让阿玄去汝南了,也都怪我,我本以为汝颍乃文化昌盛之地,当地人应当知书达理,却没想到——”说到这里,魏聪叹了口气:“你先把身体养好,我明日入宫拜见太皇太后,再处置此事!”

“我已经入宫见过姐姐了!”窦芸道:“姐姐说了,那个什么叫申桓的护卫不利,要严加处置!”

“申桓,你是说窦玄的副手吗?”魏聪想了想:“要处置那是一定的,不过眼下最要紧的是找到真凶以及幕后的指使之人,以慰你弟弟的在天之灵。这个申桓虽然有过,但当时他就在场,对于情况也最清楚,若是就这么治罪,只怕反而不利于缉拿真凶。不如先呵斥一番,然后让其戴罪立功,待到事毕之后,再酌情处置,如何?”

“也好!”此时窦芸也清醒了不少:“就依你,不过不能轻易放过这厮!若不是他,我弟弟又怎么会没命的!”说到这里,她又开始抽泣起来。魏聪安慰了几句,这时汤水送来了,魏聪给妻子喂了几口,窦芸渐渐睡去不提。

次日清晨,魏聪便换了朝服,登车入宫,拜见窦妙。入殿之后,窦妙的第一句话便是:“孟德,这件事你打算如何处置!”

“我打算以大将军府属吏蒯胜为侍御史,使持节,前往汝南专门处置此事!”昨晚魏聪已经考虑的很清楚了,所以他回答的很果断:“以我所见,刺杀窦玄之人多半与主持月旦评的许氏兄弟无关!”

“嗯,理由呢?”窦妙问道。

“从过往来看,许氏兄弟虽然品评人物,臧否朝政,但毕竟还不是朱家郭解那等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的狂徒。即便窦玄那天在岛上扫了他的面子,他也不至于派人刺杀报复,至少应该不是他本人下令的!”

“你的意思是,有可能是他的朋友动的手?”窦妙听出了魏聪的弦外之音:“那这和他们自己动手又有什么区别?”

“还是有一点区别的!”魏聪笑了笑:“按照信中所说,那天岛上参与月旦评的大约有一两百人,这些人肯来,肯定对许氏兄弟的这月旦评肯定很信服的,否则也不会来。而当时窦玄坏了许子将的面子,许子将能忍得住,其他人就未必了。难保没有一个狂徒想杀了窦玄来讨好许氏兄弟。”

“那你打算如何处置许氏兄弟?”窦妙问道。

“现在还不能确定!”魏聪叹了口气:“毕竟凶手是谁还不能确定,只有拿住了凶手之后,才能再决定如何处置许氏兄弟。不过说实话,即便他们与本案无关,这月旦评也不能继续这么放任自流下去了,彼等结党隐私,互相标榜,以名节相责,波及甚大,实乃利器,只是太阿不可倒持呀!”

“你说的不错!”窦妙点了点头:“的确不能放任这么下去,不然早晚又会生出其他乱子来。昨日阿芸来宫中哭诉,言语中颇有埋怨之意。我当即便训斥了她,孟德你让阿玄如汝南,乃是为了让他多谢历练,将来才堪大用,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还不懂?这次那个钱文、申桓你都莫要处罚的太重,训斥几句便是了。阿玄这个脾气我是知道的,若非他骑马的时候冲出护卫一个人乱跑,又怎么会死于刺客之手?”

魏聪没想到窦妙竟然这么通情达理,赶忙拜谢道:“臣记住了!”

“嗯!这件事情就这样吧!莫要闹得妇孺皆知,反倒是不好了!”窦妙看了魏聪一眼,突然笑道:“阿芸很喜爱她这个弟弟,从小到大都宠的不得了,她想必会怨你派他去汝南的。不要怕,若是他和你闹,便告诉我,我替你教训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