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2章成大事勾心斗角二
相国嘴角露出不易察觉的微笑,说道:“华国地大物博,人口远超我国,为什么还惧怕我国呢?”郡王说道:“因为华国部族众多,不团结,还常常内斗,国力消耗甚多的缘故吧。”相国说道:“这一次,四个郡国,发兵不下四十万,又为何收效甚微呢?”郡王说道:“相国别再卖关子了,请把话讲明白吧。本王都急成啥样了。”
相国说道:“华国割让江北土地,看似退败,实则不然。因为自知江北的土地守不住,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不如退守江左,将耗费的财力作为岁贡,断臂求生。这是因为以前的华国富而不强,大而不实。听说华国各部都经过了变动,国力焕然一新,已经今非昔比,不能再拿旧眼光看待了。”郡王说道:“南郡应该怎样变动?”相国说道:“两个侯爷和中行氏等勋贵,依仗权势强取豪夺,让南郡百姓怨声载道,早对朝廷失去信心。如果将南郡比作一栋楼宇,这几个权贵就是蛀虫,一点一点把南郡的栋梁腐蚀得千疮百孔。”
郡王说道:“本王尚念及手足骨肉之情,再说。。。。。。”相国说道:“老臣知道郡王顾念情义,信守承诺。但是他们的做法已经动摇了国之根本,郡王到下决心整顿的时候了。”郡王默然,低头沉思。
十年前,他还是一个闲散王爷,没有忧虑,没有野心,他整天除了涉猎书卷,就在茶坊酒楼间游荡,享受着爵位带来的舒适生活。自从在茶坊遇见了玉姝,往后的一切都改变了。永乐亲王横刀夺爱,父王偏袒大哥,处处打压自己。那时候他还是三等和熙亲王,无权无势,在酒楼买醉期间,结识了孟罡等一众边军下级军官。在相国的帮助下,他又逐渐拉拢了羽林卫的大部将领,积蓄足够的力量后,最终抢夺了王位。“悔不该,将怨气撒在玉姝身上,让她承受那么多的委屈。”郡王叹道。
相国说道:“大将军和郡王有姻亲关系,早将他们的部曲调往边关了。郡王随时可以收回侯爷和勋贵的特权,退还被百姓的土地。百姓对郡王感恩戴德,侯爷和勋贵只做富家翁,对南郡也再无威胁,岂不两全其美。”郡王说道:“大将军已经返回南郡了,正好可以让孟罡去做这些事情。”两人商议了一些细节,相国便施礼退去。
松阳书院位于石城西北角,是郡国官办的书院。甬路被清扫出来一条窄窄的小径,露出铺地的青石。水生站在拱桥上观望,两旁的苍松连同地面都被积雪覆盖,书院的牌坊孤零零地立在路中央。偶尔有几声鸦鸣,整个书院一片寂静。
“鸿志,在这里读书的人多吗?”水生问一旁的小男孩。小男孩说道:“有钱人家的公子不来这里上学,没钱人家孩子又上不起学,所以来读书的人不多。”水生说道:“阳明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跟他读书多少年了?”小男孩说道:“先生比爷爷年纪小,和蔼可亲,很好相处。以前常来我家和爷爷讨论学问,我和爷爷讨饭后,先生常常接济我们。但是爷爷只要些吃的,从不要先生的钱。”水生说道:“那是为啥?”小男孩说:“爷爷说即使做乞丐,也不能失了颜面。可以讨吃的,讨钱会养成坏习惯。”水生摸着鸿志的脑袋说道:“你明白爷爷说的意思吗?”鸿志摇摇头。水生说道:“爷爷是想告诉你,人活着要有骨气,做本分的事情。”
两人沿着甬路走入书院,里面馆舍陈旧,树木凋零,一片破败景象。阳明先生中等个头,生的五官端正,纶巾短须,一身青布棉袍,显得儒雅从容。水生见到饱读之士,总会生出一种亲切感,寒暄片刻,便没了生分。
水生说道:“章明老人讲过先生的往事,原先在东城府衙任职,为何又弃官不做了呢?”阳明先生说道:“区区刀笔小吏,被主官呼来唤去,能有何作为?还不如来这里教书,落个耳根清净。”水生知道他和梁栋遭遇有些相似,笑道:“先生听说了吗?南郡朝廷强制世家勋贵,归还原主人的土地,章明老人的名字也在榜单上。他为此还高兴了好几天呢。”阳明先生说道:“因为一些琐碎公事,我很早就和老先生结识。我钦佩老先生学识渊博,雅量豁达,慢慢就成了好朋友。这件事情我早听说了,捎句话给他,不要抱太大希望。朝廷处理百姓的事情,只把结果当做笑话看就行。”
水生说道:“先生怎会这样说呢?我亲自去东城府衙看了榜文。”阳明先生笑道:“既然归还土地,哪有让原主人出钱赎回的道理?有这些钱,可以重新购买更多的土地了。这是真心归还吗?”水生讶然说道:“榜文上没有写明要赎回呀?”阳明先生说道:“去府衙办理手续,内史官员才会讲明怎么做。要么出钱,要么自愿放弃,都要签字画押,留下凭据。”水生失笑道:“这可须要不少钱呀,还不如不要。”
阳明先生说道:“究竟是朝廷的政策,还是官员敛财的伎俩,尚不得而知。再小的衙门都有一道门槛,总之就当笑话看看罢了。”水生说道:“和华国开战以来,朝廷征收的赋税越来越重,我们做生意的小商贾,日子也不好过了。”阳明先生说道:“我以前的同僚来书院聊天,讲到东城府今年冬天有一百多人因冻饿而死,还不包括失去户籍的乞丐。其它三府,估计也少不了。我前段时间去过小酒肆,多谢你为祖孙二人提供了安身之所。如今物价横飞,我这点微薄收入,已经快支撑不住了。过完年,我就离开石城,回家乡了。”
水生说道:“先生是哪里人氏?”阳明先生说道:“原籍是北路道河城小刘庄。听说去年秋天家乡遭遇大旱,也不知道明年会是什么情况。”水生说道:“听说北边风景平沙落雁,有旧国遗风。先生何时启程,告诉鸿志一声,我想随先生去看看。”阳明先生说道:“年景好的时候,是千里沃野,年景不好的时候,遍野哀鸿。家乡北面有一条沙河,这几年我在书本里,学了些开渠灌溉之术,回去正好用得上。”水生笑道:“种田灌溉,我是一把好手,可以协助先生完成此事。”阳明先生大喜,连声称谢。
除夕前一夜,小酒肆早早打烊。后院的暖房里,水生醉意阑珊。绿珠嗔怪道:“不想走就不走嘛,非要喝这么多酒。两个姐姐刚要撵你,就醉成这个样子。到底是酒把你醉倒了,还是人把你醉倒了。”水生说道:“不知道为何,有点想念林寨过去的时光。”绿珠说道:“想念了,咱们就回去呗。这地方寒冷的紧,哪比得上林寨好。过年了,不知道爹娘在做什么呢。”郡主说道:“珠儿,给你哥倒水去,他有些口渴了。”绿珠笑道:“谁的相公,谁去疼。翠竹姐姐你说是不是?”翠竹欲要打她,翠竹连忙躲闪。郡主说道:“你应该和百里先生在一起,这个时候他们更需要你。你却有意喝醉,赖着不走。”翠竹说道:“我和绿珠依照你的吩咐,这几天都在店铺门口施粥,还散发了铜钱,街上的乞丐不至于饿肚子吧。还不放心吗?”
绿珠说道:“早早起床做饭,晚上还要和鸿志一道看书,累死我了。我找章明老人去了,你们商量事情吧。”说罢,欲转身离去,被翠竹一把拉住,说道:“老人是不是怀念亲人了,这几日情绪有些波动,我和你一道去吧,”说完头也不回,和绿珠一道离去。
郡主笑道:“别装了,我知道你没喝醉,先喝杯水解解渴。”水生说道:“特别想哭,却没有眼泪,感到憋屈,却又找不出理由。我该怎么办?”郡主嫣然笑道:“既舍不得让你走,又不得不赶你走。你呀,真是我前世的冤家。我们姐妹三人,谁都不能离开这里。明天除夕夜,三家店铺,里里外外都需要打理。伙计仆役个个辛苦一年了,能不犒赏吗?刘大哥送给官员的礼金,不得提前准备吗?姐妹三人都去了,谁来做这些事情?”水生叹道:“天街御马披花行,长醉温乡不愿醒,横批人生苦短。”郡主睨笑道:“还及时行乐呢。再加上圣女,有你睡不醒的时候,可别后悔了。”水生说道:“这些事情让刘大猛去做,你可不能露面。今后再施粥,也让他打着府衙的名号进行。这种事情,还是不要盖过了府衙的声誉为好。”郡主笑道:“还是你看的远些,都听你的。我和翠竹去准备礼金了,你明天一早要走,早点休息吧。明天过节,将士们背井离乡在敌国作战,不要寒了他们的心。”说罢抿笑而去。
两狼谷内一片喜庆,迎接新年。杜有德看着谷内翻天地覆的变化,连连感慨。三家寨主聚在一起,开仓放粮,周济附近村庄的百姓,又发放银两,犒赏全体将士。两狼谷上上下下,人人喜气洋洋。
上元节刚过,谷内好事连连不断。刘松涛和卫子冠带着军械所全体工匠,在大牛等人接应下,历经万难,来到谷内。大家连续庆祝三天。林大力和二虎又从西戎城回来,带回了重要信息,大家又接连庆祝,谷内欢腾的气氛,空前高涨。
水生聚集众将,当众委任大牛为临时大将军,赤术为副大将军,在军师辅佐下,共同治理全军。刘松涛,卫子冠仍旧各司其职,其余人等全都擢升成偏将。百里先生重申十斩十奖十罚军规,这些得当的举措,让三家寨主暗暗佩服。制定下今年的攻略后,水生带着二虎走出了谷口。
路上,二虎埋怨道:“我还是一个孩子,被你们呼来唤去,个子会长不高的。”水生说道:“你自己说的,宁可跟着我出去受罪,也不愿留在谷里。”二虎说道:“去城里看我姐不行吗?谁知道你要去西戎城,那里现在乱的很。”水生说道:“卫欢一个人也忙不过来。你就留在石城给郡主做帮手,传递消息也行。”二虎叹道:“听人说,成了家,女人会变傻,男人会变聪明,没看出来你有啥变化呀?”水生笑道:“嘿,你倒是懂得不少。我知道你心眼多,又想使什么坏?快说。”二虎说道:“跟着你,还不是想多学些本事。”水生说道:“就不怕压弯了个子?”二虎笑道:“那样显得壮实。”两人一路说笑,施展轻功,很快回到小酒肆。
走入暖房,看到郡主和翠竹商量着事情,二虎察言观色,看出了问题,笑道:“啥事情惹两位姐姐不开心了,告诉弟弟,我替你们出气。”水生对郡主说道:“能把你难住,说明事情一定不小。”郡主笑盈盈说道:“过个年,咱家里的钱花没了。税吏又来征税,我和翠竹妹妹正想办法呢。掌柜的既然来了,就拿主意吧。”水生说道:“年前刚送来一万两碎银,这么快就没了?”翠竹说道:“你吩咐过,礼要多送,粥要多施。刘大哥得了好名声,咱家的银子却没了。”
水生笑道:“别人做生意是为挣钱,咱家生意做的越大,反倒越赔钱,都是败家娘们。卫欢呢?早些通知我,一并带回来了。”二虎说道:“你们先商量着,我出去找找他。”说着,快速溜了出去。郡主嗔笑着瞪他一眼,说道:“你当着二虎的面,竟口无遮拦。哪有做掌柜的,这样说自己的娘子。我们姐妹辛辛苦苦打理生意,容易吗?”翠竹说道:“姐姐说,年前刚刚缴了税,才短短两个月,又来加收。觉得我们好欺负吗?让刘大哥找他们理论去。”
水生说道:“年前我们劫了二十辆银车,足有五十万两帑银,这些亏空,总要有个着落。不从国库调拨,反倒落在百姓头上,真是唯恐天下不乱。”郡主说道:“我们三家店这次总共摊派两千两银子。实缴不到一千两,多余的都被税吏拿了去。既能回去交差,又不亏待自己。”
翠竹笑道:“繁荣用来粉饰政绩,日子却实实在在要过,难怪都想做官呢。家里现银不足一半,用不用让卫欢取些回来?”水生笑道:“说得轻松,那可不是咱们家的银子。以前趁着骑兵所获,送些回来,不用登记。再者说刚过完年,路上空荡荡的,很招眼,办法不妥。松涛大哥现在管理军需,账目出入清晰,这笔款项怎么入账?算啦,我再想想别的办法。”郡主笑道:“妹妹做些酒菜送来,相公喝酒尽兴了,自会想出办法来。”水生说道:“我和二虎赶路,都没吃午饭呢,叫上他一块来吃。”翠竹说道:“全听你的,做好了叫他过来。”说罢,转身离去。
水生看着郡主一脸得意的样子,揶揄道:“这个家早晚要被你带坏了。有什么主意,趁着翠竹不在,讲给相公听吧。”郡主款款走至近前,香唇凑近耳际,柔声说道:“咱家的银子被别人抢了去,你再去拿回来就是了。”水生哑然失笑,说道:“就这么简单?”郡主双手搭在他的肩头,轻轻抚摩,笑道:“银子认得主人,会跟你回来的。去年不就回来一次吗?”水生揶揄道:“我只说这个家早晚会被你带坏,没想到已被你带坏了。其他人不知道吧?”郡主柔声说道:“有两个变坏足够了。绿珠若是知道,绝不会让你去冒险。我能感觉出来,小妹很在乎你,她的判断很神奇,也很准确。”水生笑道:“我心里有数了。有你当家,我是学不了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