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2章交战借兵频立功二
散朝后,南院郡王独留相国商议。郡王说道:“相国身体还好吧?这几日在朝堂上显得精神萎靡,要不要本王让御医给你瞧瞧?”相国起身施礼,说道:“老臣年过花甲,精力确实大不如前,正寻思告老还乡,望郡王恩准。”郡王摆手请他入座,笑道:“相国耿直不党,为南郡呕心沥血,本王心知肚明。相国是三朝元老,门生故旧遍及朝野,就连京都也有您的门生,可谓天下桃李,尽在公门。”相国笑道:“郡王谬赞了,老臣只是年纪大些,遇到的人多些而已。这些年老臣下朝后,从不出门,和外边慢慢就不再往来了。”
郡王叹道:“在朝堂上,相国说从两个侯爷和勋贵世家想办法,有没有考虑到自身的安危?”相国讶然说道:“老臣先祖就在南郡为官,到老臣这一辈,已历十世。如果只想着自身利益,凭借家世名望早已积攒下万贯家产或者迁居到京都了。”郡王笑道:“相国对南郡披肝沥胆,本王很欣慰。请相国说说,想要改变南郡的困局,具体如何入手?不要有太过顾虑,只管说来。”
相国说道:“我朝世家勋贵,敢于和郡王平分秋色,所依仗者,无非是有众多的部曲。就拿平东侯爷来说,有四万部曲,算上家奴,佃户长工,人数足有五十余万。而郡王能调动的,仅仅五万羽林卫而已。侯爷有自己的军队,郡王做事不得不投鼠忌器。算上关内侯爷和六大勋贵,部曲数量不下三十万。请郡王思量,他们随时威胁到王座,您敢放开手脚施政吗?”
郡王沉思片刻,说道:“本王早有整顿痼疾之意,相国有好办法吗?”相国说道:“只要郡王有决心,老臣就有主意。”郡王说道:“本王白天黑夜都在想一件事情,什么时候能大展拳脚。”相国说道:“郡王即刻向国主请旨,让侯爷和世家勋贵出兵,协助保护粮道。郡王既能撤出三万羽林卫,围剿匪寇,又不用供应他们粮草。”郡王说道:“此计甚妙,如果能为本王所用就更好了。”
相国说道:“部曲和家主利益相连,轻易不会被郡王所用。”郡王说道:“来说去,就是一个物件,待到战事结束,迟早要归还的。”相国说道:“根据边关塘报,老臣分析战事会旷日持久。华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兵员充足,要不然历次用兵,绝不会动用全国之力。待到战事胶着时,郡王可令大将军征调走这些部曲充作边军。郡王再次向国主请旨。如此反复,侯爷和世家勋贵,哪里还有部曲和郡王抗衡。”
郡王大喜,说道:“有国主的旨意,不怕他们不照办。等到时机成熟,本王再削减他们的领地。这些年各道府衙诉苦的奏折堆积如山,本王一点办法都没有。这下子好了,有收拾他们的办法,本王即刻请旨。”相国说道:“没有别的事情,老臣先告退了。”郡王说道:“相国始终不赞成和华国交恶,这一次为何不加反对呢?”相国叹道:“隆盛二年冬,先国主举全国之力和华国开战。虽然我国最后胜了华国,也造成三十万将士死伤,五十多万役夫冻死饿死的惨剧。那时候老臣尚且年少,看不懂国事和人情。当老臣在城外看到伤残士卒的惨状,以及一拨拨乞讨的饥民时,才知道战争的结果是什么样,所以老臣始终不赞成和华国交战。”
郡王说道:“本王知道,从此以后,华国不仅增加了岁贡,还亲自送到南郡。这样对我们不是很好吗?战争嘛,总是会死人的。本王听说那次交战华国死伤两百多万人。”相国说道:“华国物产丰饶,人口众多,我国比不得。郡王知道先国主为何要对华国交战吗?和郡王现在的困境很相似。三年战事结束后,国主也牢牢掌握了朝政。从此休养生息,整整五十年,没有和周边国家发生过任何战事。这五十年,国力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被称为隆盛盛世。”郡王笑道:“当今国主年轻有为,征战四方,皆大获全胜。如今国力强盛,此番对华国用兵,所获必然巨丰,难怪相国不再反对呢。”相国说道:“华国乃是南方大国,岂是周边小国能比?到现在为止,老臣仍旧反对战争。老臣仅是一个郡国的小相,怎能改变国主的决定?此番却对郡王大有好处,如果利用得当,定然能收回权力,行事也不会再受掣肘,百姓也不会受他们的压榨了。”
淇江南岸,华国边军大营内,共胤聚齐各部将军议事。刚拿到大将军的金印紫绶,着实让他兴奋很久。一月之内两次战事失利,又令他头痛不已。其实共胤不知道,自从国主下旨和周国交战,竟无人敢接大将军之职。
土部大将军蒋蒙说道:“自从失去淇江天险,虎踞关和蟠龙关已成土部的军事重镇,这些年不断修建加固,足以防御周国入侵。其他地方都是密林山岭,也不惧怕周军骑兵偷袭。大将军只要分兵守住金部的凤凰岭关隘,据险不出,这场战事,我国就有七分胜算。”共胤说道:“蒋将军此话怎讲?”蒋蒙说道:“细作来报,周军已经集结四十万骑兵,如此庞大的军队,粮草军需日耗甚大。敌人的粮道路途遥远,没有两倍的役夫,根本满足不了所需。我军只须据险不出,就能拖垮周军。”
雷向阳说道:“细作探知周军前沿突然出现很多攻城器械。前番两次从龙口津渡江突袭,不足一万人的骑兵,就将我军五万步军冲的七零八落。再过一个月,江水变浅变缓,东边嵩口宁岗一段江面也狭窄很多,正适合搭建浮桥。周军一旦过了淇江,仅凭关隘,恐怕难以抵挡。”金部大将军高奎说道:“我部派人来报,多地出现周军斥候。迹象表明,周国这一次不像只走虎踞关这一条路。”
蒋蒙说道:“经高将军提醒,末将倒想起一事。两个月前,几个猎户上报府衙,有七个人经土部崤城出境。这地方山高林密,地形复杂,只有一些老猎户才敢出入。事后末将派人查访,果真有一条荒废多年的小路直通边境。末将猜想,既然这些人能够行走,周军会不会也能找到这条小路呢。”
共胤说道:“史料记载,上一次交战,周军一路从津口渡过淇江,在凤凰岭关隘受阻后,沿江岸一路向西,打到蟠龙关。另一路经龙口津向西打到蟠龙关。先国主割让北岸大片土地,两国才得以息战。也使得下游段在周国境内,已经无险可守。蒋将军所说那条小路,本将也知道,原先是通往南郡平城的主路。因为淇江发大水,将道路冲毁,再加上河道方向改变,无人再走。他竟然还知道这条路?蒋将军今后也要加强防备,不可大意。”
雷向阳说道:“大将军是说水生将军吗?他似乎无所不知,真是个能人。”共胤叹道:“是呀,他现在在这里出现,该有多好呀。我军战力太弱,决不能让周军渡过淇江。传令下去,大量制造拒马鹿角,沿江布防,阻挡周军骑兵,弓弩手江边屯扎,遇到紧急情况,可不经请示直接发射羽箭;下令军中工匠打造铁索,将虎据关和蟠龙关连接起来,锁住江面,不能让周军船只沿江进入境内;虎踞关据守土部东北门户,决不能有失,蒋将军回去必须派人加固城墙,日夜巡防,一旦丢失,向西再无险可守。”
又叮嘱一番后,共胤解散了会议。待众将走后,共胤颓然坐回椅子上,长吁短叹。雷向阳说道:“首领不必焦虑,我猜想水生将军也正在想办法。”共胤说道:“不带兵的时候,本王总以为能指挥千军万马,替国主征战四方。真正带兵了,本王才知道真不容易。四十万大军,在这里集结,竟不知该如何运用。”雷向阳说道:“步军对抗骑兵,首先在机动性上,已经落了下风。周军这些年四处用兵,作战经验丰富,战力上远胜我军。首领不必沮丧,这个时候,鼓舞士气尤为重要。虽然两次交锋,我军小有折损,毕竟周军也没占到多大便宜,还是乖乖地退回了北岸。按照首领的部署,严密防范,只要拖到明年夏天江水暴涨,周军必然无功而返。”
正说话间,大牛迈步走了进来,不等共胤问话,就见大牛施礼说道:“禀报首领,有人要见您。”共胤说道:“前番多亏林将军和赤术将军勇猛作战,才打退了进犯的敌骑。关键时刻,还是自己人顶用。什么人要见本王,需要林将军亲自过来?”大牛朝着帐外喊一声“进来吧”,旋即进来一大一小两人。
共胤和雷向阳看清来人,大喜过望,正是大力和二虎两人。两人跪拜,齐声说道:“小人见过首领和雷将军。”共胤亲自将两人扶起,笑道:“边关大军集结,盘查如此严密,你们怎么过来的?水生和百里先生情况如何,本王都快急死了。”二虎先将两狼谷内的战事叙说一遍,共胤三人简直不敢置信。林大力又叙述一遍,三人仍然将信将疑。二虎嘿嘿笑道:“石城都传的沸沸扬扬,搅得人心惶惶,自己人倒不相信了。”
雷向阳说道:“百里先生谋划,水生将军指挥,此事定然不假。这么大的喜讯,太过意外了,首领明天要大肆宣扬,足以鼓舞士气。”共胤笑道:“你们冒险回来,所为何事?”林大力说道:“我们从一条古道绕行到虎踞关,才带了这里。军师派我们回来向首领借兵。郡主探明为保护粮道安全,南郡郡王将增派三万羽林卫重新设置军镇,封锁两狼谷。谷内有两万步军兵勇,只能用以自保,却不能攻打四处,无法和首领呼应。”
共胤说道:“借兵?”二虎说道:“师父叮嘱,向首领借一万骑兵。他和水生哥就把南郡闹个天翻地覆,保证让周军分兵应对。这样就能减轻你们的压力。”雷向阳说道:“百里先生还有什么交待?”林大力摇摇头说道:“军师只说四个字‘据险不出’,别的再没多说。”共胤说道:“百里先生慧眼如炬,早把整个局势看透了。”雷向阳说道:“那条古道好走吗?”林大力说道:“虽然长满了树木杂草,道路还算平整,没有当地人做向导,很容易迷路。水生哥叮嘱过,我们借兵回去后,首领须派重兵防守,最好设置成要塞。”
共胤吩咐大牛先带两人去休息,自己和雷将军商议一下,再做决定。
共胤说道:“借兵之事,雷将军怎么看?”雷向阳说道:“水生将军在南郡做出这么大的事情,首领当然要大力支持。他们在南郡发展的越好,我们压力就越小。”共胤说道:“一万骑兵,可不是小数目。那么派谁去合适呢?”雷向阳施礼说道:“如果首领信任末将,我愿亲率骑兵过去。能和水生将军并肩作战,是末将的荣幸。在林寨和水生将军比试,末将输的有些不服。这次并肩杀敌,就比试谁斩杀敌人多,来一较高下。”
共胤笑道:“水生将军去南郡,本王就舍不得。你若再走,本王真成孤家寡人了。”雷向阳说道:“军中大将如云,多一人不多,少一人不少。末将真想去北边杀敌立功。请首领考虑。。。。。。”不等把话说完,共胤摆手止住,说道:“本王将你和水生视作左膀右臂。大将如云,心腹寥寥,此事就此打住,不要再提了。”雷向阳想起往事,眼圈竟然有些湿润,施礼说道:“末将愿为首领肝脑涂地,效犬马之劳。”共胤握住雷向阳的大手,深情地说道:“本王称呼水生为兄长,不知雷将军愿不愿意也做本王的兄长?”雷向阳单膝跪地,竟然泣不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