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4章云雾峰答疑解惑四 - 浮世录之波澜不惊 - 雨后的路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第二十二4章云雾峰答疑解惑四

水生窘的俊脸通红,说道:“首领交待过调查民夫失踪案。我已经探知了他们的下落,也有了营救的方案,想要再去石城一趟,将他们解救回来。这些民夫正遭受奴隶般的苦难。。。。。。”

共胤不等他把话说完,即刻打断,笑道:“土部首领已将那四个奸商法办了。至于如何解救受难民夫,国主暂时没有旨意,暂且放一放再说。正像雷将军所说,眼下扩充边军,争取兵权,才是头等大事。这是关乎全华国百姓性命的大事,你一点都不上心?”

水生说道:“雷将军武艺超群,胆识谋略俱不输我,有他辅佐首领足矣。”共胤笑道:“雷将军的武艺和谋略,本王岂能不知?晚上举办家宴,本王已差人将翠竹姑娘请进了王府,一会你随本王一同回去。”水生借故有事找大牛,先行告退。

见到水生一脸愁容,大牛嘿嘿笑道:“大将军摊上难题了?这可不像你的行事风格。”水生提起茶壶倒水喝,竟一滴水都没有,又重重摔在桌上,说道:“堂堂一个统帅两千人的校尉,连茶壶都是空的,像什么样子。”大牛立即召唤亲兵取水,随嘿嘿笑道:“俺又不常喝水,放在这里也是浪费。用不用叫几个老弟兄过来,陪你说话解闷?赤术和刘松林没少来俺这里串门。”水生说道:“他们现在怎么样?快一个月了,我都没见着他们。”大牛嘿嘿笑道:“都成偏将了,比俺官大。俺把他们叫过来?估计这会还在李长更的营帐里闲聊呢。”

水生摇摇头说道:“算啦,在军营里聚众,免不得遭人闲话。我想去石城一趟,解救受难的民夫。首领一直借故不让我离开都城,好生烦恼。”

这时亲兵送茶水进来,大牛接过茶壶,吩咐道:“去外边盯着,如有人过来,事先通报。”亲兵领命而去。大牛倒了水递给水生,嘿嘿笑道:“先喝点水败败火气。”水生接过茶碗,斜睨他一眼说道:“啥时候学得这样老到?”大牛从怀里取出一个锦囊,交给水生,嘿嘿笑道:“喏,军师临行前,叮嘱俺将这个交给你。”水生说道:“你刚才怎么不说?”大牛嘿嘿笑道:“军师吩咐过,等你遇到了难题,才可交给你看。刚才俺又不知道,你啥时候算遇到了难题。”

水生一脸苦笑,赶忙放下茶碗,打开锦囊,取出纸条观看,只见上边写着:堂前茅檐旧巢空,年去年来家燕归;水生思索片刻,恍然大悟,笑道:“百里先生果真料事在先,不服不行。”大牛探头一看,嘿嘿笑道:“真费事,干脆讲明白多好。”水生收起锦囊说道:“这叫心机,被别人看破怎么办?抽时间多和老兄弟们聚聚,真要去了边境,只怕是聚少离多了。”大牛叹道:“如今见一次大虎哥的面,真的很难。还是身边这些人实在。”水生无言以对,拍拍他的肩膀,走出营帐。

夜幕降临,天上繁星璀璨。水部王府里房前屋后,华灯流彩,将层层院落照得亮如白昼。

王府长寿宫内,柳太后端坐方椅上,一身锦衣华服,头戴凤冠,镶嵌红绿宝石,珍珠耳环,显得雍容华贵。刘王妃一旁侍立,一袭红罗长裙,领口衣袖织锦龙凤呈祥纹,肩披霞帔,头戴珍珠冠,耳环垂坠,显得端庄秀丽。翠竹一身素锦襦裙,玉钗寰髻,落落大方坐在鼓凳上,陪着太后说话。

太后端详片刻,不住夸赞,说道:“这姑娘真俊俏,文雅端姿,不像绿珠这丫头那般闹腾。”扭头又问道:“绿珠回林寨几天了?”刘王妃笑盈盈说道:“回禀母后,绿珠妹妹离开王府有五日了。”太后说道:“这丫头在王府时,嫌她闹腾。离开老身才几天功夫,还想念这个女儿了呢?”翠竹笑道:“民女回到林寨,一定将太后的话捎给她。绿珠指不定能高兴成啥样呢。能得到太后的关爱,真要羡煞许多小姐妹呢。”

太后说道:“老身听香云儿讲,姑娘祖上世代行医。老身孀居多年,早年间时时操持政务,日夜愁苦,你替老身瞧瞧,身体可有病恙。”翠竹笑道:“太后面色红润,光彩映人,声如洪钟,正值春秋鼎盛之际,何谈来的病恙呢?依着太后的圣体,一定长寿无疆才对。”太后乐呵呵说道:“这姑娘一张巧嘴,真能哄老身高兴。”刘王妃说道:“姑娘姿容俊美,善解人意,是多少男子梦寐以求的佳偶,姐姐替你保个媒可好?”柳太后笑道:“嗯,绿珠的大哥,年纪轻轻就做了羽林卫副将。年轻有为,长得虎头虎脑,看着就讨人喜。你和绿珠又是姐妹相称,和大虎成婚后,你们岂不是亲上加亲。”翠竹说道:“绿珠的娘亲认下民女做义女,大虎哥就是民女的亲哥哥,断不能失了礼法。民女父母兄长去年遭歹人陷害,全都驾鹤西归。民女尚在丧期,更不敢谈论个人婚事。”太后和王妃相互对视,叹息不已。

御书房内,水生和共胤正在奏对。水生说道:“首领取得了兵权,一定要亲自去边关吗?大虎和雷将军代劳,首领帷幄筹谋岂不更好。”共胤说道:“边军不同于府兵,都是各部的精锐之师。取得了兵权,本王只要恩威并施,再整合利用,边军就能成为华国的劲旅。本王一旦真正统帅这支劲旅,就能胁迫各部世家取消军府。没有了府兵,国主再无忧矣。”

水生说道:“首领要整顿吏治,再去了边关,战事旷日持久,如何两头兼顾呢?”共胤笑道:“大虎太年轻,行军打仗经验不足。雷向阳倒是面面俱全,可惜是雷家镇的人,本王绝不能完全信任。你说怎么办?吏治只能先放一放了。”水生说道:“治国既是治吏,怎能有丝毫松懈?梁栋老先生饱经沧桑,也是治世能臣,首领为何将他遗忘在书院,弃之不用呢?”共胤说道:“本王蒙难之时,先首领这帮旧臣一个个明哲保身,避犹不及。本王哪里知道他们是否真心辅佐。梁栋嘛,在藏秀山辩论会上表现还不错。改天你替本王去一趟书院,请他出来,还做东城府尹如何?”

水生说道:“这不得有首领的旨意吗?我空口白牙说说管用吗?”共胤笑道:“看样子你们关系不错嘛。本王即刻下旨,明天你带给他就行。对了,刚才说到统帅边军的将领,只有你做了大将军,本王才完全放心。本王就留在都城,大力整顿吏治,怎么样?”水生顿时无言以对。

这时刘公公静悄悄走入书房,恭敬行礼后,说道:“太后懿旨,晚宴就在长寿宫举行,请首领和大将军一同前往。”共胤笑道:“瞧瞧,母后着急了不是。大将军来都城多日,母后都不曾见过你。今日特意邀请你共赴家宴,走吧,翠竹姑娘也在呢。”

两行宫娥手提宫灯引路,穿过层层院门,终于来到长寿宫。

宫殿金碧辉煌,只见轻纱罗帐漫卷醉,帷幔倒挂,红烛映佳人。宫娥琴瑟箫管声,绿杯红袖为君心。中间鹅黄地毯上,一个身姿曼妙的绿衣女子,在一群宫娥伴舞下,犹如仙子一般翩翩起舞。水生定睛一看,正是长乐郡主本人,不由得有些呆愣。

落座后,太后仔细端详水生,见他生的英姿飒爽,俊如玉雕,不住含笑点头,心想:难怪香云儿对他一见倾心,生的果真俊美。

酒宴摆好,歌舞即刻停止,郡主款款走到水生身边坐下。太后问起家乡父母,水生不敢隐瞒,如实相告。太后听后,不住地唏嘘,说道:“从小没有父母,也是个可怜的孩子。你在水部的所有作为,老身听后非常满意。胤儿有你辅佐军政,会像他父王一样,有一番作为。”水生赶忙起身施礼,说道:“首领英明神武,晚辈只起到推波的作用,不值得太后夸赞。”太后笑道:“快坐下,这是家宴,不必拘礼。让胤儿请你过来赴宴,老身也不想瞒你,欲将香云儿许配你为妻,你意下如何呢?”

水生惊诧万分,手中的筷子也差点掉落,忙起身喃喃说道:“晚辈曾有过婚约,只是条件尚不具备,没有拜堂成亲。”太后笑道:“哦,还有这回事?是绿珠呢还是翠竹姑娘?”水生偷眼看向翠竹,见她俏脸绯红,双目含情,正看着自己,忙说道:“我和翠竹私定了终身,只怕。。。。。。”太后呵呵笑道:“你这孩子,还做了将军呢。大丈夫立于天地间,行事应当果断利落。男子多妻又不是鲜事,何必故作忸怩呢。你既然没有异议,也无父母之命,老身就替你做主,将翠竹和香云儿许配你为妻。只要她们姐妹相处的好,老身才不管外人怎么看待。”

水生再看两女,翠竹的俏脸已羞红到了耳根,郡主却神态如常,笑盈盈看着自己。太后笑道:“老身刚才撮合翠竹和大虎婚配,这孩子,脾气倒是倔强得很,脑袋摇的像个拨浪鼓。提到你,她也不再找托辞了,老身差点错点了鸳鸯谱。老身也不委屈了翠竹,认她做了女儿。成婚后,你要好好心疼她们。”刘王妃笑道:“你们打算什么时候拜堂成亲呢?择日不如撞日,明天月圆中秋,正应了花好月圆,百年好合之意。母后您老人家说呢?”太后含笑点头。

水生赶忙说道:“边关危机四伏,两国即将交兵,正值多难之秋,怎能先顾及儿女私情呢?此事暂且放一放,待到海晏河清之时,再成婚不迟。”太后不住点头夸赞。

宫殿内歌舞升平,笑语欢声,一派热闹景象。

家宴直到夤夜才散去。共胤意兴未尽,仍要拉着水生去上林苑散步,被郡主拦住,共胤笑道:“你们还没成婚呢,姐姐就偏心于他,今后我真成孤家寡人了。”郡主说道:“你今天酒喝多了,早些回去歇息,明天还要上早朝呢。”共胤笑道:“姐姐有意护着他?算啦,我也不打扰你们的雅兴了。”说罢,在刘王妃搀扶下,摇摇晃晃走向寝宫。

望着共胤离去的背影,水生不住摇头。郡主猜到他的心思,说道:“我们姐弟自幼失去父王的庇佑,在王府里整日战战兢兢过活,你知道煎熬度日的感觉吗?胤弟就在这样环境下,养成了孤僻猜疑的性格。你我结成了夫妻,就是一家人,今后在军政两面,要多多辅佐他。”

水生说道:“咱们一直留在都城吗?我打算到北国去,向首领几次辞行,他都没准许。香云儿,我既不愿参与军务,更不想参与朝政。解救受难民夫,目前成了我的心病。”郡主说道:“上午我向胤弟提过你的计划,我们在石城做策应,干扰周国军心,既解救了民夫,又迫使周国分兵应对,计策真的挺好。”水生说道:“首领是如何回复的?”郡主说道:“他回答的模棱两可,明天我再找母后说去。”水生叹道:“首领态度如此决绝,怎么说嘛。”郡主笑道:“先回林寨去。绿珠的父母是你的叔叔婶婶,我回婆家不行吗?”不承想恰被翠竹听到,噗嗤笑道:“二老是我的义父义母,水生哥该怎么称呼呢?真乱套了。”

次日上午,水生刚刚起床,就听见敲门声响。打开房门,郡主和翠竹一身行装,已等在房外。水生说道:“你们这身装扮,要到哪去?”郡主笑道:“回婆家探亲,莫不是你贪恋都城的福贵,不想回林寨了?”水生惊喜万分,赶忙回房间洗漱。收拾好行囊,再顾不得吃饭,三人骑马走出驿站。

郡主从袖中取出一份卷宗交给水生,说道:“胤弟让我将这个带给你,由我随行,你想去哪里都行。”水生笑道:“首领在我身边安插了耳目,从此不得自由啰。”翠竹说道:“你想回涂山,谁能拦得住你。”水生一边打开卷宗,一边说道:“我回涂山时,两位娘子谁也甭想留下,一块随夫君回家去。”说完,催马奔向朝阳书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