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2章云雾峰答疑解惑二 - 浮世录之波澜不惊 - 雨后的路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第二十二2章云雾峰答疑解惑二

水生一时不明白她不着边际的话,说道:“道爷是青丘遗民,见到故国遗迹,有感而发呗。”郡主说道:“说你聪明吧,有时候还不如旁人,说你不聪明吧,又无人能及。苍梧国,铁马关,苍龙老人,连起来再想想?人老了,总想着回到故土,这里应该是他唯一的念想了。”

水生恍然大悟,左手去拍额头时,发觉仍紧紧攥着郡主,顿觉失态,赶忙丢手。郡主咯咯笑道:“在石城时,就让你来做掌柜,偏要回到水部,原来有翠竹和绿珠在林寨等着你。你握翠竹妹妹的手,可不像这般羞涩。”水生窘得俊脸发烫,说道:“那时候,首领嘱咐了事情要我去做,岂敢有丝毫松懈。”郡主笑道:“逗你玩呢,还真当真了。”两人沿着山路上行,一会功夫,便走上铁马关。

关隘的石墙早已残破不堪,散落的石块,湮没在林木间,上边长满了青苔。两人沿着落满枯叶的石阶上去,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一片青石铺就的偌大广场,早已荒废。树木已从凹陷的缝隙中,长出一人多高。左右两侧,各有高大的方形建筑,水生依稀辨得是烽火台。再向前走,穿过几道破损的石墙,在一片平整的空地上,赫然出现几间林木搭建的木屋。房前空空如也,没有丝毫遮挡。

两人互看一眼,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紧走几步,来到木屋前。

郡主稳稳心神,轻叩柴扉,主人似乎早已知晓有客来访,里面随即传出苍老的声音,说道:“进来吧。”水生顿觉意外,推门而入。

透过左右两扇窗户的光亮,水生见屋内陈设简陋却不失雅致。笔墨纸砚,书册典籍,棋盘茶具,样样俱全。木屋靠里墙的矮榻上,盘膝坐着一位穿灰色麻布长袍的老人。只见他须发皆白,双目有神,显得精神矍铄。水生再看向一旁,让他大吃一惊,两月前在水塘边和自己打斗的年轻灰袍道人,竟然站在老人身边,正冲着自己微笑。

老人打量水生一番,颔首说道:“果真有些神似。自己取椅子坐吧。”两人各取椅子,在老者右侧规规矩矩坐好。老人说道:“你们劳心费神找老朽何事?我在此隐居多年,再不与世间有任何瓜葛,只怕对你们毫无帮助。”水生起身欲要施礼,被老者摆手止住,呵呵说道:“老朽最见不得这些俗礼,有话你只管说来便是。”

水生说道:“我闻听老人家,见识非凡阅历通达,故此来这里寻求您答疑解惑。自从我无缘无故来到水部,经常做一些稀奇古怪的梦,也一直被梦里的人和事困扰。一会拜见天王,一会遇见无面神塑。究竟我和他们有多少关系?在我身上发生的事情,为何会被刻意隐瞒,为这些事情,我都快发了疯。我只想回到涂山,却又不知道在哪里?我究竟要留到什么时候。黑暗中有了亮光,我却无法前行,老人家,您知道孤独吗?”

老人叹道:“老朽若是将前世今生告诉你,尚留在人间的一些老鬼定会说老朽包藏祸心。你如何能寻到这里?也罢,说与你听又有何妨。你确实是昊天天王的后嗣子孙。你肩上的红印,乃是地煞星的封印。一旦转变成黑色,世间必将再掀起腥风血雨。当年那几个老鬼坐视大夏亡国,愧对天王,欲想再次复国,找回些颜面。难道被大夏国灭亡的国家,活该如此吗?”

水生喃喃说道:“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都过去多少年了。后世又有多少朝代更替,兴了亡,亡了兴。天王的子孙那么多,为何偏偏选我去做这样的事情?”老人说道:“其他子孙早在历史的变迁中不知所踪了。唯独涂山女国这一支,仍在流淌着他的血液。你来到这里,或许是几个老鬼刻意安排。”水生说道:“刻意安排,这话怎么讲?”

老人叹道:“你的先祖确实英武神勇,他率领的大夏军,所向披靡,建立了不世之功,为天下苍生创立了太平盛世。只是他杀戮太重,凡遇到抵抗的国家,皆要毁灭。”郡主惊呼道:“毁灭是何意思?国家都消亡了,还能怎么毁灭?”水生说道:“就是屠城,大军过后,寸草不生。”郡主骇然,紧紧握住水生的手,不肯丢开。水生说道:“铁马关呢?也是这样没的吗?”

老人幽幽说道:“老朽就是当年镇守铁马关的元帅。三万将士战死于此,唯有老朽独存,机缘巧合下又修得不死之身。九千年了,要说孤独,你能有老朽孤独吗?直到现在老朽都不愿离开,难道是因为风景这里独好吗?有老朽在,三万亡灵便不再是孤魂野鬼。”水生叹息不止。老人说道:“都城一带,曾经是一片汪洋。你的先祖南巡时,中途病故,就葬在了西岸,也就是现在的竹山。那几个老鬼安排你来水部,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吧。”水生惊诧不已,讲了白头翁,竹山灰袍修行人,以及糟蹋老道的事情。

老人听后,呵呵一笑,说道:“为了培养你,这几个老鬼真是煞费苦心。不用再疑虑了,他们都是大夏国的天师。一个个修得不死之身,自己不便解救苍生,反倒让一个后世小辈四处征伐,难道这样做能随了你们的意吗?”一旁的年轻道士说道:“弟子刚看到他肩上的封印,震惊不已。弟子又观他朴拙敦厚,纯善未泯,修炼的又是混元真气,知他不是邪佞之辈,将玉佩又还给了他。”老人说道:“你若不提及此事,他尚且不知玉佩的用处。冥冥之中,一切都是天意。既如此,且看事态如何进行下去了。”又对水生说道:“将来天下果真大乱,你切记小胜靠智大胜靠德,靠杀伐去平息杀伐,结局只有仇恨。”

水生说道:“天下大乱?老人家为何会这样说呢?”老人叹道:“握权柄的世家,凌驾天下寒门百姓之上,矛盾不断激化,这为其一;土地财富日益聚集到少数世家手中,富则更富,穷则更穷,官富民贫,必然导致民不聊生。这为其二;滥用民力,层层盘剥,视百姓如草芥,岂不知,星火即可燎原,此为其三;国与国之间征伐不休,兵疲民弊,执权柄者,却从中取利,此为其四;遇到天灾,民心动荡之际,官员仍旧贪墨赈灾钱粮,官商勾结,哄抬物价。凡此种种,老朽几度惯看风云变幻,岂能不知?”水生说道:“说起各国征伐不休,周主倒是狼子野心,三面狼烟。被周国铁骑灭国的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凄惨无比。天下大乱,只怕要从周国开始了。”老人说道:“内忧外患,皆是缘由。那几个老鬼让你来到水部,就是要你清除人间疾苦,为天下百姓创立太平盛世。”

郡主说道:“老人家的本领超凡,为何不出世解救苍生呢?”老人说道:“凡事有因有果。老朽是方外之人,只能看清世间风云变幻,却无法参与其间,自当顺天应命。你以一己之力,也改变不了规则,须要收揽人心,方能有所作为。”年轻道人说道:“但愿为你所用之人,皆得善果,不为你所用,也要善待之,切莫多遭杀戮。”

水生说道:“老人家痛恨杀戮,然而有战争,必然会伤及无辜。晚辈隐隐觉察,您内心并不刻意禁止战争,这又是何故?”老人说道:“大火燎原过后,枯草燃尽,才能长出新苗。那些在此生存的鸟虫百兽,又有何错呢?腐烂多从内部起,烧身莫怪外部因。你的先祖统一大陆后,制定了很多有利于民生的举措,还是值得称道。苍梧国如不是民不聊生,失去了人心,怎会被轻易攻破呢?究竟谁对谁错,老朽也不好评说。”郡主说道:“今后他应当怎么做,老人家帮忙画出道呗。”

老人笑道:“你这丫头倒是精灵的很,老朽怎敢替他筹划。北方是他先祖龙兴之处。当前那里正在大造杀戮,正是他用武之地,去化解这场灾难岂不更好。记住人力可为而为之,不可为即当止,一切自有定数。切莫要借助外力,否则人间真要遭遇大劫了。”

水生说道:“晚辈真听不懂了。”老人叹道:“万年之前,盘古大陆人神共存,有许多无法解释的事物,一直左右着人间。为了争夺神仙的财物,各国间征伐不断,经常出现尸山血海的惨景。你的先祖以战争平息战争,自此开创了和平盛世,虽然短暂些,确实值得称道。从这一点来讲,老朽不敢驳斥。但是他所用的武器,过去霸道,以至于战争过后,都是一幕幕人间惨剧。”郡主说道:“他使用的武器失传了吗?”

老人说道:“昊天天王平定各国后,文治天下,德昭民心,他将所用刀枪藏于府库,不再滥用。二世天王一把火焚烧了王宫,后世人再没能找不到宝库的入口。据传那块玉佩是大夏国王后的印信,也是打开宝库的秘钥。”水生说道:“这和我肩上的封印,又有何关系?”老人叹道:“在寻常人手中,即使得到那把宝刀,只能当做摆设。只有天王嫡传子孙中,有封印的人才配使用。当年就有‘红印转黑,天下归一’的传言。老朽的三万将士,少一半成了这把刀下的亡魂。”水生喃喃说道:“奔雷刀。”

老人和年轻道人皆是一惊。老人叹道:“天意如此,奈之若何。人间又将是一番血雨轮回。”年轻道人说道:“你若是大造杀戮,自会有人出来主持公道,那时你可莫要后悔。”郡主笑道:“老人家刚才所说,人神共存的人间,是真的吗?是不是很美好呢?”老人说道:“当然是真的,要不然,老朽和传你混元真气的老鬼,是妖怪不成?当年大战过后,唯有老朽独存。处理完将士们遗体后,国破家亡已没了去处。机缘巧合下,老朽跟随一位长者修行,练就了不死之身。没有功利私心,到哪里都一样美好。”

水生说道:“晚辈想回到涂山国,老人家知道这个地方吗?”老人摇摇头说道:“老朽活到如今岁数,从未离开过苍梧国故土,并不知道涂山国所在何处。只闻听你先祖东征时,曾和涂山女王有过约定,两国才并存于世。大夏国消亡后,原先的旧国重新纷争不断,兴亡替换,轮回多少世了。青山无意中撞见你手持玉佩,打斗中又看到你肩上的封印,老朽正是依据这个,才猜到了你的身世。”水生默然。

两人聊至过午,方才辞别老人下山。

下山路上,郡主笑道:“你确定是涂山国人氏无疑。”水生说道:“何以见得?涂山国的习俗,我怎会不知。我自幼跟随白头翁长大,连父母都不曾见过,哪会是女王的臣民。”郡主笑道:“你没听老人说吗?你的先祖曾和女王有过约定,特别提到唯有涂山女国这一支独存于世。傻瓜,你的先祖在涂山女国留下了血脉,懂吗?”水生愕然不语。

郡主说道:“我们现在回去吗?比试一下轻身术如何?”说罢,纵身掠上树梢,向山下飞去。水生笑道:“道爷究竟传授哪些功夫给你?”说着,也掠入半空,追逐过去。两人一前一后,在树冠间追逐,惊飞栖息的宿鸟,在半空盘旋,经久不敢落下。

两人直到身体倦乏,方才收住身形,落在云雾峰对面的山顶。向云顶宫看去,太阳当照,云蒸霞蔚绚丽多彩,整个道观在云雾中时隐时现,犹如仙境。郡主娇躯悄悄靠在水生身上,柔声说道:“你打算何时去北国,我要随你一块走。”“都城呢?这里有你的亲人。去周国究竟怎么做起,我心里还没盘算好。你在石城好端端的,为何要回来呢?”郡主说道:“一个女孩子流落异国他乡,无依无靠,怎能不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多少个夜晚我从梦中惊醒,眼泪都浸湿了枕头。月冷轩窗,孤寂愁肠,独坐到天亮。你离开石城后,我心里总是空落落没有归处,再无意留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