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沈家
凉国皇室谢姓,当朝皇帝玄景帝,名谢丘,39岁时登基,掌权12年,现年号兴和,有四子一女。
“参见陛下/父皇。”御书房内,玄景帝抬手示意他们平身。
“都是自家人,不必多礼——沈卿也是。”玄景帝道。
伴君如伴虎。玄景帝的客套话三人皆未当真,应和了事。
陶知桓以“既已完成君王之命,便告辞回去照看病中的公主”为由先行离开了。玄景帝给二人赐了座上了茶,和颜悦色道:“老三,你和沈卿在江南的经历,我已知晓大概——做得不错。”
谢祈恩微微俯首,推辞道:“是父皇母后教导有方。”
“不用谦虚,你的本事,朕心里还是有数的,不像老五那小子,净不让朕省心。”
谢祈恩拱手:“劳父皇操心了。”
玄景帝点点头,转头看向沈鸣珂:“沈卿,此去江南,你和老三都辛苦了。”
“臣幸不辱命。”沈鸣珂垂眸。
“嗯。”玄景帝点头:“说来,你父亲在你不在的这段日子里,与朕讨论了一些关于你的事。”
“不知家父对臣有何嘱咐?”
“他说想将这侯爷之位让给你,他要趁着还能动,和你娘云游四海去——你说这老头子,净想着把麻烦事扔给儿子自己去潇洒快活,这像什么!”
沈鸣珂眼神微动,没有接话。
玄景帝继续道:“朕想着这等大事,应该等你回来再议,但他心意已决,甚至当场直接把兵符给了朕,说回去便要收拾行装,即刻出发了。”
“鸣珂啊。”玄景帝语重心长道:“无论如何,你沈家是我大凉的功臣,永安侯也是先帝亲封,这两点是不会改变的。”
“至于要不要接下你父亲的担子,你可要想清楚。”
沈鸣珂听罢,立刻撩开衣摆原地跪下,沉声道:“为陛下分忧,为国尽瘁是臣分内之事,无需犹豫。”
玄景帝看向沈鸣珂,眼睛微眯,很快地亲自将他扶起来,笑道:“得贤如此,朕心慰矣。”
京城,永安侯府。
书房中,沈鸣珂看着沈爻安给自己留下的密信,面色平静。
顺水推舟之举。父母安,顾好湘秦。
沈
字迹遒劲,笔风凌厉,确实是父亲的亲笔信。沈鸣珂深知以沈爻安的个性,断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同他扯谎,方才与皇帝对谈时心中腾起的不快才散了去。
正想着,门外有人压低声音道:“主子。”戈止推开了房门,将一封信递到他面前:“荆春楼那边有消息了。”
沈鸣珂取出信件,与带着香气的信纸不同的是,端端正正的“茶已备好恭候大驾”八个楷书大字静静地躺在纸上,落款则是草书的“荆”字,颇有一团乱荆的感觉。若不是这信上久久不散的脂粉味,恍惚间,可能还会让人以为这信是某位学士寄来的。
“回信,两日后登门拜访。”沈鸣珂道。
“是。”戈止退下了。
门外,戈止和正好来书房的沈湘秦碰上了面,行礼后闪身告辞。
沈湘秦推开门,正好看到自己的哥哥坐在书房里,似乎是在想事情。
“哥哥?”沈湘秦唤了一声。
沈鸣珂抬眸,看到来人以后眉眼柔和了不少:“湘秦。”
“早些时候豆子说你到家了,但是却直接来了书房,我料想应该是有事,所以没有马上过来。”沈湘秦眨了眨眼:“没有打扰到哥哥吧?”
沈鸣珂摇摇头:“没有。”
沈湘秦走近,看到他手中的密信,眸光黯了下去:“我劝过爹爹,他说这是对我们沈家最好的做法。我问他,为什么不等哥哥回来以后再商议?”
“他知道我不会同意。”沈鸣珂闭上眼睛。
沈湘秦没有说话,只把手轻轻搭在他的胳膊上。
“他们平安便好。”沈鸣珂重新睁开眼,恢复了往日的神情。
“嗯。”沈湘秦的脸上也有了些笑意。
第二日,姜氏那边就派人把宋佳诺定制的东西送到了宋府。
宋佳诺打开盒子,里面躺着一对做工精美的芙蓉对钗,点点头,想着姜嘉宁做事果然让人放心。
九天以后就是宋子萱和赵归桓成婚的日子,婚前十日,宋子萱更是忙得找不到人影。宋佳诺便让三秋把钗子送到林枢宁的院子上,让林枢宁代为保管。
“自小姐回来以后,大小姐就在忙着婚事的准备,以前不知道,成婚前的准备竟是如此繁琐的事情。”杪春感慨道。
“毕竟关乎宋赵两家的颜面。”宋佳诺说。
“若是大小姐出嫁都这么麻烦了……”杪春顿了顿,有些兴奋地出声:“那小姐出嫁岂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