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擂鼓·击鼓
宋简听闻,没有犹豫,转身就走,却被顾兰死死扯住了袖口。
“别去!”顾兰近乎有些恳求的说,“宋先生——求你!而今前线战况不明,顾屿深失踪一事若是被范令允知道,巧儿关定然大乱,乱军入境,你也不能保全。”
宋简甩开袖子,冷冷看向小姑娘,“前几日他与你见面,归来失魂落魄大病一场。你与他有什么仇什么怨,看不得他一点好?”
“你不了解他,只求你听我这一句。”顾兰追了几步,再次握住衣袖,“你若是真的为他一人放巧儿关大难,才是生生把顾屿深逼上了绝路。”
宋简不听,一个小姑娘的力气对他来说轻如鸿毛,他再次用力,转身就走。
“我幼时被卖入药谷,同他相依为命近十载,你算什么东西,敢来质疑一句我与他的关系。”
顾兰没停,追出了小院,“先生、先生!”
可是十岁的小姑娘怎么跑得过二十余岁的青壮年?她跑了几步,气喘吁吁,眼见得宋简就要淡出视野。
“扑通”一声,尘土飞扬。
追出来的宣许河陈润刘郊登时都瞪大了眼,宣许看着那跪倒在地的人,愣愣喊了一句“顾兰!”
“宋先生——”顾兰这一辈子不曾如此卑微的求过人,这是她第一次低到尘埃里,小姑娘毫不犹豫地重重磕了下去,一下子就见了血。
刘郊要拉人起来,可是被顾兰拒绝了。她看着前方那个顿住的身影。
“你了解他的性格,你知道的。”飞扬的尘土中,血液沿着额角溜下,顾兰流不出泪水,“顾屿深此人,把他人的命看的远远比自己重。”
“明光城的我,药谷的你,燕来镇的范令允,我们所有人都靠着他的怜悯苟活。”
宋简听闻此语,霍的转身,“我找了他七年!”他红着眼说,“我要看他去前线送死?!”
“他去的是青尧府,未必是前线。可若是前线因他而溃散,他活不下去。”顾兰再度磕下去,“别惊动大军,我们自己去找。”
————
“贵人。”那车夫姓赵,家中老大,人憨憨的,“为什么想起去青尧府?”
马车停在一旁,他们在驿站歇脚。顾屿深掏钱买了好酒和清茶,又买了包子和馄饨。赵大开始红着脸摆手说不用不用,他自己可以,顾屿深执意给过去,“别客气,也别叫我贵人。我姓顾,名屿深,赵大哥看来略大我些年岁,叫我小顾就好。我们在路上算是合作者,没有尊卑。”
听到赵大的问话,顾屿深笑着放下了手中茶,“怎么,只许在末柳,不许去他乡?”
“那自然是去得的!”赵大忙说,“不过去青尧府的少见。那地方……”
他放轻了声音,用手捂着嘴,“是个没啥本事的兵痞子掌大权,有些乱,比不得末柳。”
“而且那地方,田地大多是官家的,住那儿的要么是兵,要么是商,都不好糊弄。”赵大看着这好心的年轻人,想起了他的弟弟,有心提个醒,“独在异乡,还是得小心。”
吃饱喝足,重新上路。
为了避免路上烦闷,顾屿深出车并赵大一起做到了驾车处。赵大越看他越亲近,兴高采烈的跟他分享自己家的趣事。
先讲他和他媳妇,“她是俺初恋!”赵大提起这事儿就自豪,“小顾,我跟你说,我第一次见她,是在成衣铺子,她抱着刚买的菜,从叶子里面笑着看我……”
“诶你有没有喜欢的人啊?”说道一半儿,赵大突然想起他娘的嘱咐,跟人聊天儿不能光说自己,还得聊聊别人。
猝不及防被问道,顾屿深想了想,低声笑道,“有的。”
“也是我初恋。我第一次见他,是在……”
说到这儿,顾屿深顿了顿,初到燕来镇的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还在昨日,可是恍惚间,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
“是在一条河边。”他回想着那个黄昏,“太阳打在他的侧脸上,金灿灿的。他本来长得就好,那么一照,我以为他是佛祖,来渡我的。”
赵大挠挠头,憨憨笑了笑,“小顾长得就好,你媳妇竟然比你还好,想来一定是天上的神仙!”
话题到这儿,顾屿深忍不住去想那个人的容颜,隔着衣衫,他摸到了胸前挂着那块儿玉佩,不时荡过心口,微微发热。他深吸一口气,自知这个话题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他好不容易下定决心离开,害了相思容易走不动路,于是主动转移话题,“听闻赵大哥还有两个闺女?”
一提起这个,赵大更激动了。他从腰间解下钱袋,递给顾屿深,得意洋洋的炫耀,“看!我大姑娘给我缝的钱袋!打开里面还有个平安符,是囡囡亲手打的样儿。”
顾屿深看过,做工并不精良,粗糙的很,许多线脚都裸露在外,可见缝制的人是个初学者,但是花样、色彩都好看的紧,是委实下了一番心思的。
赵大还在神采奕奕的说,“本来说有个儿子就行了,当时生的时候哭的要命,我也要跟着死了。可是后来一看是个小子,她不要,她想要个姑娘。老天有眼啊,给了我一对儿双生闺女。媳妇儿没想着教她们针线,我也没,明年还打算科考哩!谁知道她们俩中秋的时候突然掏出来了一对儿这个东西,霍!自学成才。”
顾屿深看罢还回去,感叹的说,“令爱真是心灵手巧。”
“没对比就没伤害啊,我家那几个是个顶个儿的不省心。”
车马从驿道而过,阳关透过树林,斑斑点点的落在二人身上。马车不急不徐的行着,光点随着树的移动而不断飞逝着。
赵大颇有些惊讶,“小顾看着年龄不大,已经有孩子啦?”
顾屿深苦笑着,比了个四的手势。
“还有四个?!”赵大皱了皱眉,“小顾啊,你媳妇儿受苦不浅。”
“不是生的。”顾屿深知道他误会,也没恼,“都是收养的。我心疼他的紧,他也娇气,受不得这个苦。”
赵大就说顾屿深看的不像那不知道心疼人的,连忙点了点头,“也有闺女不?”
“俩姑娘俩小子。”顾屿深想着末柳的小院儿,“老大性格不太好,犟的不行,不过我看着变好许多了,前段时间老二心情不好,还专程陪着去散心。老二心气儿高,之前本来也是打算科举的,可是后来伤了眼,走不成了,就一直心情不好。”
“不过他是个天才,老二没了读书这个道,还有好多路。他是个伶俐人,早晚能走出来。”
“那姑娘们呢?”赵大问。
“大姑娘靠谱的紧,年后的科考。读书之外,算账针线都是一把好手。屋里头平常看着是老二拿主意,实际上后面都是她来稳住大局。”
“最小的那个——”终于说到了顾兰。顾屿深低眉许久,找不到妥善的词句去描述。赵大投来好奇的眼神,等着他的后文。
安静许久,顾大当家扯了扯唇角,“比老大还倔,事儿比她…她娘还多。爱吃糖和糕点,也不怕牙坏了。头花一定要鲜艳颜色的,白的蓝的都看不上。口是心非的很,之前送过她一块儿海棠玉佩,说着不喜欢,结果之后却日日带着。被惯坏了,平常游手好闲,正事儿不做一件,干啥啥不行,幼稚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