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思变
中午,严东在家里陪岳父吃饭,近段时间来,如果可能,他都尽量回家吃饭,多陪陪王汉理。治疗,有一些好转,但对老年人,这种病,想要完全治愈,几乎是不可能的。严东就想方设法多陪伴,多跟他说说话,聊聊天。 王汉理很高兴,只要严东坐在他面前,他说起话来总是滔滔不绝,不厌其烦地数说一辈子的苦难经历,取得的成就,养育几个儿女的趣闻轶事和乐趣。说到高兴处,老人常常像一个孩子,裂开他那胡子拉碴的嘴巴,天真地大笑,说到辛酸处,又抬起衣袖黯然抹泪。严东很少说话,充当一个听众,在一些关键处,插一两句话,或者赞扬,或者表示遗憾,表达同情,让老人心里舒坦。
严东发现,老人吞咽越来越困难,每一次下咽,喉头都反复上下移动半天,有时脖子伸得老长,半天缩不回来。严东告诉他:“爸,你少少的吞咽,嚼碎些。”
老人一顿饭,基本都吃四五十分钟。尽管他的眼睛看不见,严东陪着他吃,他能感觉得到,时常说:“你事情多,不要等我,抓紧吃过,去干你的事。”
严东对老人说:“没事儿,我就喜欢听你讲些过去的老话。”
王汉理听了,脸上流露出了满足的笑容,他说:“过去的日子,苦是苦了些,但那时候的人啊,都单纯,都干净。不像现在,人的心眼都变多了,也变坏了。”
严东看着老人沧桑的脸,觉得岳父说的有道理。别看他一辈子没读过一天书,也没有走出脚下那块巴掌大的土地,但岁月的沉淀,人生的磨难,给了他以自己的方式去思考人生,感悟生活,总结出属于他的人生经验。那些经验,放到社会上,依然充满朴素的哲理。
吴肖飞打来电话,晚上请严东吃饭。
“吴主任,如果有事,你直接说,没必要破费请我吃饭。”严东对着电话说。
“没有其他事,就是请你帮我们宾馆把把脉。”吴肖飞说。
王汉理听了,对严东说:“人家请你帮忙,你就去,不要管我。”
晚上六点半,严东从厂里回来,把车停在楼下,来到旁边的龙兴宾馆餐饮部。
费莹和吴肖飞正在等严东。见他进来,费莹背起她那只银灰色小背包,说:“吴主任,咱们走吧。”
原来,他们不是请严东在自己饭店吃饭。吴肖飞说:“严总,还得麻烦你开车,我们到城南吃。”
严东疑惑地看着吴肖飞,不解他们何意。
“我们到别家取取经。”吴肖飞看出了严东的狐疑,解释说。
严东回到自家楼下,把桑塔纳开过来。吴肖飞坐进副驾驶位,费莹坐到后排座上。
“去金满堂大酒店。”吴肖飞转过脸对严东说。
金满堂是一家新开业的大酒店,前段时间广告宣传做的很凶,是一家达到星级标准的酒店,装修豪华,外聘的大厨和大堂经理。据听说开业后,生意红火。严东在那里吃过一次,菜做的确实不错,环境比本土饭店优雅,高端。服务员服务也很到位,学习大城市酒店,服务员站堂陪侍服务,为客人端茶倒水,盛汤分菜递毛巾。
路上,严东问:“博吉不在吗?”
吴肖飞说:“就我们三个人。”
来到城南,金满堂大酒店门口停了七八辆轿车,都是来吃饭的。
当时,判定一个饭店生意好坏,看店门口停多少车就能知道个八九不离十。一般一家饭店门口停一辆轿车,就代表一桌客,能停四五辆轿车,这家饭店就算红火的了。
在门口,两个亭亭玉立的漂亮女孩子笑盈盈地上前迎接,得体的问客人有没有预定,是哪个包房。客人报出包房号码,其中一个女孩上前领着客人,一直把你送进房间。房间里,服务员热情地给你倒茶,看座。
吴肖飞走进预定好的包房,啧啧称赞:“差距,差距很大。”
他说着,拿眼睛看着费莹。
尽管只有三个人,为了去学习人家的技术管理和经营方法,吴肖飞还是点了不少菜。凉菜,热菜,荤菜,素菜,烧菜,炒菜,煲汤,每样都来了两道。当然,这些菜最后都是记在外经贸办公室账下,不需吴肖飞个人买单。
别人吃饭都是把包房门关得严严实实,吴肖飞却让服务员敞开门,以便于他们观察饭店的经营情况。
几个人慢慢地吃,慢慢地品,仔细地观察,从吧台到包间,从大堂经理到服务员,从前厅到后厨,吴肖飞不放过一人,一处。一直到所有的客人都散尽了,饭店打烊下班,吴肖飞才站起身,结束这顿饭。
回来的路上,严东对吴肖飞和费莹说:“知道来学习,应该把你们大厨一块请来的,让他试吃了,才能改进你们菜肴的口味和风格。”
但吴肖飞和费莹没有接严东的话头。
吴肖飞没有回家,而是又回到龙兴宾馆。这时,郑心任已经下班回家了,三个人来到餐饮部办公室。坐下后,吴肖飞说:“费经理,看出我们跟人家的差距了吗?当然,我说的不是硬环境。”
费莹说:“严总,下一步,你要认真地帮帮我们。首先,我们从前堂开始,从服务员开始,我听说你过去开过劳务中介,帮我们选几个素质高一点的服务员。再帮助我们策划策划,如何能把客人吸引进来。”
“后厨改进应该同步,没有好的菜肴,客人来一次,还会走掉的。”严东说。
“严总讲的对。”吴肖飞说,“费莹,你抓紧物色一个好的大厨过来。严东,我请你老兄能够抽出一点时间和精力,帮我们策划一个招徕客人的方案。”
“我来试试。”严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