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箴言四十爱人如爱己 - 塔木德:犹太人经商和处世圣经 - 宿春礼 袁祥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46章箴言四十爱人如爱己

第46章箴言四十爱人如爱己

谁是最强大的人?化敌为友的人。

——《塔木德》

为什么神在开始的时候,不一下子就造出许多人,却只造出一个人来,让全人类自一个人而繁衍成许多人呢?

拉比们的答案是:“这是神为了告诉我们,谁夺取了一个人的生命,就等于杀害全人类。”

相对的,如果谁能救一个人的生命,那么他就等于拯救了全世界人的生命;同样地,爱上一个人时,也就等于爱上整个世界的人。

因为人类都是一个祖先繁衍下来的,所以同源同根。因此犹太人认为人要去爱整个人类。

《塔木德》的解释是:

“神在开始时,为什么仅仅创造一个人呢?这是为了防止任何人说他自己的血统优于别人的血统。因为如果当初只造出一个人,那么溯源而上,每个人都会发觉大家都是来自同一个祖先,所以,也就不会有这一个民族比那一个民族更优越的说法了,因为实际上,大家都是从同一个亚当繁衍下来的。”其中,亚当的头,是出自乐园的泥土;他的身体,是来自巴比伦的泥土;至于他的双腿,则是网罗了全世界的泥土所造成的。

“亚当”这两个字,在犹太人心中,就是人的存在是世界性的,即四海之内皆兄弟。

因为有这样一个大人类的观念,在历史的长河中,尽管犹太人受尽迫害,历尽坎坷,但是,一旦犹太人有能力主宰异族命运的时候,他们却并不会迫害侮辱其他民族。相反,他们能够以平常的心对待其他人,甚至用爱心去帮助他们。

为此,犹太人有句名言说:“谁是最强大的人?化敌为友的人。”

犹太人认为,谅解和接受曾经伤害过你的人,才是最好的待人之道,这样就能得到希望中的回报。为此犹太拉比高度赞美那些“受到侮辱却不侮辱别人,听到诽谤却不反击”的人。

在犹太人看来,对他人的爱源于家庭之内的爱,即对兄弟姐妹的爱。

有两个农民兄弟,一个和妻儿一起住在山的一边,另一个还没结婚,住在山的另一边的一个小草屋里。

有一年兄弟俩收成都特别好。已经结婚的哥哥想到:

“上帝对我真好。我有妻子和孩子,庄稼多得超出我的需要。我比我的兄弟好多了,他一个人孤零零地过。今天晚上,趁我兄弟睡着的时候,我要把我的庄稼背几捆放到他地里。当他明天早上发现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到是我放的。”

在山的另一边,没有结婚的弟弟看着自己的收获,想到:

“上帝对我很仁慈。但是我哥哥的需要比我大多了。他必须养活妻子和孩子,可是我的果实和谷物与他一样多。今天晚上,当哥哥一家睡着的时候,我要背一些粮食放到我哥哥的地里。明天,他怎么也不会知道我的少了,他的多了。”

所以兄弟俩都耐心地等到了半夜。然后各自肩上背着粮食,向山顶走去。正好在午夜的时候,兄弟俩在山顶相遇了,意识到他们都想到了帮助对方,兄弟俩拥抱在一起,高兴地哭了。

犹太人历来主张把罪恶本身与犯罪之人加以区分。

从前,有几个拉比碰上了一伙十恶不赦的坏人。其中有一个拉比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诅咒他们都死了算了。

可是,在他们中有一个伟大的拉比却说:

“不,身为犹太人不应该这么想。虽然有人认为这些人还是死了比较好,但不能祈祷这样的事发生。与其祈求坏人灭亡,不如祈求坏人改邪归正。”

《塔木德》的结论是:处罚坏人对谁都没有什么益处。不能使他们改悔,那才是人类的一种损失。

因此,犹太人对罪人没有那种深恶痛绝、必欲置之死地而快的过激情绪。相反,他们认为,犹太人犯了罪,一旦改悔,就不许再把他们看作罪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