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13章
林栖看着面前那碗汤色奶白、散发着浓郁鲜香的腌笃鲜,沈砚刚刚那番话带来的巨大心里冲击,似乎瞬间找到了一个温热的、可以安放的出口。
“好。”
她低低地应了一声,拿起勺子,顺从地,舀了一勺汤,送入口中。
咸鲜的汤汁,混合着春笋的清甜和火腿的浓香,瞬间在味蕾上绽放。一股暖意,从胃里,一直蔓延到四肢百骸,也抚平了她心底那些翻涌的情绪。
看到她低头安静喝汤的样子,沈砚那一直微微紧绷的、专注的神情,也终于彻底放松了下来。
他什么也没说,也拿起自己的汤碗,安静地喝了一口。一时间,桌上只有碗筷轻微的碰撞声,和窗外传来的模糊人声。
这沉默并不尴尬,反而像是一场激烈的情感共鸣后,双方都需要的、心照不宣的休息。它让刚才那段过于深刻的对话,有了一个可以慢慢沉淀和回味的空间。
等几道热菜陆续上来后,沈砚用公筷,夹了一块烧得软糯晶亮的红烧肉,放进林栖面前的小碟里。
“尝尝这个。”他用一种很平常的语气说,“不辣,烧得很入味,是这里的招牌。”
林栖安静地吃完,擡起头,对他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满足的笑容。
“好吃,”她说,“我就喜欢这种又甜又咸的食物。”
听到她的赞许,沈砚脸上露出了一个非常放松的、真切的笑容。
“喜欢就好。”他说,“我还担心你会觉得腻。”
这个回答,不经意间,暴露了他刚才夹菜给她时,内心其实带着一丝不确定和期待。
“那你应该会很习惯本帮菜的风味。”他很自然地补充道,“这个菜系很多菜的基底,都是咸甜口。”
他没有再继续给她夹菜,那会显得过于殷勤和刻意。只是用公筷,将那盘红烧肉,非常不着痕迹地,往她的方向,又挪了挪。
“多吃点。”他用一种很平淡的语气说,仿佛那只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举动,然后自己也开始安静地吃饭。
接下来的午餐时间,就在这样一种非常舒服的、松弛的氛围中度过。
他们没有再聊那些深刻的话题,转而说起了些轻松的事情。比如最近某部电影的配乐,比如他偶尔会去爬的那座没什么人的山,比如她工作中遇到的一些趣事。
那些关于书和粤语歌的“悬念”,像一个心照不宣的钩子,被两人默契地留了下来,谁也没有再主动提起。
未来还长,他们有的是时间,去一一揭晓。
饭吃到尾声,沈砚借口去洗手间,提前把单买了。等林栖发现的时候,他只是很平淡地说了一句:“我邀请的,理应我来。”
语气温和,却不容置喙。
走出餐厅,午后的阳光正好,没有那么晒了,带着一种慵懒的暖意。
“接下来还有别的安排吗?”沈砚问。
林栖摇摇头,说没有了,准备回家。
“地铁站就在前面,”他指了指不远处,“我送你过去。”
从餐厅到地铁站,不过短短几百米的距离。他们并肩走着,步调一致。路旁的梧桐树下,光影斑驳。
他们聊着天,但说的,都只是一些无伤大雅的闲话,谁也没有再提起那顿饭局里,任何深刻的片段。
但他们都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在人来人往的地铁站入口,沈砚停下了脚步,将那个装着书和唱片的纸袋,重新递还给了她。
“今天很愉快。”他看着她,很认真地说道。
“路上注意安全。”
他顿了一下,像是思考一样,最后用一种很平静的语气,说出了那句最能延续关系的话。
“到家了,发个消息。”
这句话,不是疑问,而是一个带着全然关心的、温和的嘱咐。
林栖看着他,点了点头。
“好。”她也平静地,和他挥手再见。然后转身,汇入了地铁站的人流中。
沈砚没有立刻转身离开。
他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身影,彻底消失在入口的阴影里,才慢慢收回目光。
他站了一会儿,像是在回味今天这意外丰富的半天。
从书店里针锋相对的阅读品味,到唱片店里心有灵犀的音乐感知,再到饭桌上坦诚深刻的内心剖白。
这一切,都远远超出了他最初“或许可以一起看个展”的简单设想。
他低头看了一眼自己手里那个装着pinkfloyd唱片的纸袋,唇角不自觉地勾起一个极淡的笑意。
然后,他才转身,走向和她不一样的方向,脚步比来时,似乎轻快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