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12章
林栖接过菜单,认真地翻了起来。她没有客气,也没有犹豫,很快就选定了三样自己最想吃的菜:一锅暖胃的猪肚鸡,一份香甜的叉烧包,还有一只烤得皮脆肉嫩的乳鸽。
沈砚安静地喝着茶,等她做好决定。当她擡起头时,他便放下茶杯,很专注地看着她。
“选好了?”他问。
她告诉他她选的三道菜。他认真听着,不时点点头,脸上露出了认可的微笑。
“嗯,这几样都不错,都是这家店的招牌。”他微笑着表示赞同。
他接过她递来的菜单,很自然地补充道:“那你选了主菜,我来补个汤和蔬菜,可以吗?”
得到她点头同意后,他没有再翻看菜单,显然早已胸有成竹。
他招手叫来服务员,用流利清晰的本地话,熟稔地点了单:“刚才点的三样,另外再加一份腌笃鲜,一个清炒时蔬。米饭两碗。谢谢。”
他点完单,服务员便离开了。整个过程干脆利落,又给了她充分的尊重和参与感,让她觉得无比舒服。
他重新拿起茶壶,帮她面前已经空了的茶杯续满,然后才开口,将话题,正式拉回了他们那个心照不宣的“悬念”上。
“好了,”他放下茶壶,很放松地靠在椅背上,目光里带着全然的专注和期待。
“现在,你可以开始解释你的那三本书了。”
餐厅里很安静,窗外的阳光正好。
林栖看着他那双带着探寻的、认真的眼睛,先是笑了笑,然后,也收起了玩笑的心思,开始认真地,向他解释自己的内心世界。
“第一本审计书,”她说,语气很坦然,“是我专业相关的书籍,不用过多解释啦。读它,就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聪明,更专业。”
“第二本,《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她的声音,微微低了一些,带着一丝自省,“是想提醒自己,人不是越聪明才越快乐。有时候过于追求聪明了,反而烦恼越多。就像书里的查理,当他拥有了天才的智慧,看清了人性的真相后,他失去的,远比他得到的要多。”
“而第三本,《臣服实验》,”她擡起眼,目光里是一种经历过挣扎后的平静,“这本书传递的思想是,人如果想获得真正内心的安宁,就要摒弃一切情绪和执念,不要去想聪不聪明,快不快乐那些事了,专注于当下应该做的事情就好。”
在她开始认真解释的时候,沈砚便放下了手中的茶杯,身体微微前倾,非常专注地听着。
她的话,像一条清晰的线,串联起了三本看似毫不相关的书,也同时,向他展露了她一部分真实而矛盾的、从不轻易示人的内心世界。
她讲完了,他却没有立刻说话。
餐厅里很安静,服务员正好端上了第一道凉菜,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
他只是看着她,眼神深邃,像是在思考,也像是在共鸣。
过了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很低,像是在帮她做一个最精准的、连她自己都未曾意识到的总结。
“所以,”他说,“你想努力变得更出色,但也怕高处的寒冷。最后发现,真正的解脱,或许是臣服于当下。”
他一字一句,几乎完全复述出了她内心的挣扎和求索。
他看着她,目光里没有了之前的玩笑和试探,只有一种非常纯粹的、平视的尊重。
“林栖,”他第一次,这样郑重地,叫了她的全名。
“你比很多人,想得都更深,也更辛苦。”
“辛苦”这两个字,像一枚精准的针,瞬间刺破了林栖一直以来,用乐观和爽朗包裹起来的、坚硬的外壳。
她先是轻轻点点头,当听到最后那句话时,眼眶微微一热,随即又用一个自嘲的笑容,将那点脆弱掩饰了过去。
“这大概就是,”她说,“洞察力和敏锐,给我带来的副作用了吧。”
听到她自嘲的话,沈砚没有笑,只是安静地看着她。他的眼神里没有同情,那会显得居高临下。他给的,是一种更珍贵的、平视的理解。
正好,服务员端上了热气腾腾的腌笃鲜,汤的鲜香瞬间弥漫开来。
沈砚很自然地拿起公勺,先给她盛了一小碗汤,推到她面前,动作很稳。
“这不是副作用。”他开口,声音比刚才更沉,“这是代价。”
他放下勺子,重新看向她,目光平静而笃定。
“想要看得比别人清楚,就注定要感受得比别人更多。”
“苦与乐,都是。”
他没有再继续这个略显沉重的话题,而是用下巴,指了指她面前那碗冒着热气的汤,语气缓和了下来,像是在安抚,也像是在给予她一个可以喘息和消化的空间。
“先喝汤。”他说。
“不然,就真要辜负美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