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精盐提取法!老朱的震惊! -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朱允炆人麻了 - 石中火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3章精盐提取法!老朱的震惊!

武英殿内,朱允熥没看朱允炆那愈发难看的脸色,一落座便毫不客气地动起了筷子。

他先往嘴里塞了几块朱允炆带来的、口感干涩发硬的糕点,随后才将自己随身带来的两碗鸡蛋瘦肉粥稳稳摆到案几上。

目光转向朱元璋,嘴里还嚼着东西,含糊却关切地说道:

“皇爷爷,您年岁已高,大早上的还是该吃些易消化的食物才好,这类糕点就少用些吧,免得伤了脾胃……诺,把这碗养生粥喝了!”

话音未落,朱允熥便将其中一碗温热的鸡蛋瘦肉粥递到朱元璋手中,眼神里满是催促之意。

面对朱允熥这番举动,朱元璋并未多言,只是熟练地端起粥碗,小口喝了起来。

平心而论,比起朱允炆带来的那满桌琳琅满目、花样繁复的早膳,朱元璋确实更偏爱朱允熥这碗简单的养生粥。

一来,大清早的本就没什么胃口,温润的粥品刚好合了脾胃;

二来,这粥是朱允熥亲手熬煮的,味道醇厚绵长,带着股子自家孩子用心做出来的暖意,像极了当年自家妹子亲手烹煮的吃食,正是老朱心底最念着的滋味。

可这一幕落在朱允炆眼里,却让他心里像被塞进了一团湿棉絮,堵得发闷。

他抿了抿唇,面上强装平静没说一句话,可那股子失落却悄悄在心底扎了根。

其实他也不知道皇爷爷晨起偏爱什么吃食,所以才索性把各式精致点心都备了些,本以为这么多珍馐美味里,总能有一样合皇爷爷的心意,却没料到,满桌的山珍海味,竟抵不过朱允炆一碗朴素的粥。

朱允炆垂着头,默默拿起一块桂花糕往嘴里送,往日里觉得香甜软糯的糕点,此刻嚼在嘴里却如同嚼着蜡屑,干涩得难以下咽。

可就在这时,他忽然愣了一下——朱允熥竟从自己那碗粥里分出了一半,稳稳递到他面前,还笑着说道:

“二哥也尝尝我的手艺,咱们虽说年轻,可也得顾着自己的身子骨,早上总吃这些又干又硬的东西不好,不容易消化。”

朱允炆端着糕点的手猛地一僵,抬头愣愣地看着朱允熥,眼神里满是错愕。

朱允熥冲他回了个爽朗的笑脸,随即便不再理会他,自顾自地一口粥配一口糕点,吃得不亦乐乎,丝毫没有因为朱允炆的意外到来而显露半分不悦。

这副坦荡的模样,让朱允炆心里恍惚……甚至羞愧!

自己方才还在暗自计较皇爷爷的偏爱,可人家朱允熥却压根没把这些放在心上,反而还想着分粥给自己……

一直暗中观察着两个孙儿的朱元璋,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他先是欣慰地看了朱允熥一眼,随即转向朱允炆,语气温和地说道:

“允炆,这是你弟弟允熥的一片心意,快喝吧,这粥的味道,定然会出乎你的意料。”

“呃……好,孙儿听皇爷爷的!”朱允炆听到皇爷爷的声音,才猛地回过神来,连忙顺从地端起那半碗粥,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口。

只这一口,他便眼前一亮,惊诧地看了看碗中那浓稠清香、米粒分明的粥,又转头看向朱允熥,眼中满是不敢置信的神色,忍不住问道:“三弟……这粥,真是你亲手做的?”

朱允熥嘴里还嚼着东西,含混地“嗯”了一声,便继续埋头对付自己的早膳,没再多说什么。

见朱允熥这般随意敷衍的态度,朱允炆心里的滋味更复杂了,一个念头忽然冒了出来:自己要不要也去学学厨艺,往后也给皇爷爷做些合心意的吃食?

可转念一想,他又有些忐忑——自己真的能学会吗?

就算学会了,手艺能比得上朱允熥吗?

哎!自家这三弟,怎么忽然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什么都会了,以前竟藏得这么深,实在出人意料!

整个早膳期间,朱允炆满脑子都是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思绪翻来覆去,却始终没拿定主意。

朱元璋将朱允炆这副心神不宁的模样尽收眼底,心里不由轻轻摇了摇头。

他倒不是因为朱允炆不会厨艺而不满,而是觉得,朱允炆的心态太容易被旁人影响,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一个合格的帝王,应当做到喜怒不形于色,即便泰山崩于眼前也能面不改色,思绪和意志更不能被旁人牵着走,轻易就乱了心神。

不过朱元璋并没有将这份不满说出口,不管怎么说,朱允炆这份想讨皇爷爷欢心的孝心,他还是真切感受到的。

这孩子本性不坏,说一句“纯善”也不为过,只是心思太过单纯,容易被外界干扰罢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不由瞥了眼自始至终都笑意盈盈、脸上看不出半分情绪波动的朱允熥,心里顿时有了高下之分——论心性沉稳,朱允炆确实比不上朱允熥。

但朱元璋并没有表露任何态度,只是在心里默默给两个孙儿的表现做了评分,加加减减之间,自有一杆秤,这事除了他自己,谁也不知道。

早膳就在这样一种微妙又有些尴尬的气氛中结束了。

用过膳后,朱元璋便顺势提起,要考教一下朱允炆和朱允熥最近在文化殿学习理政的收获。

一听到“考教理政”,朱允炆瞬间像是被注入了活力,先前的失落和恍惚一扫而空。

他清了清嗓子,侃侃而谈,将自己这段时间学习的心得体会、对政务的思考和见解,一股脑儿地说了出来。

他说得条理清晰,有理有据,连一些细节问题都分析得颇为到位,让朱元璋听了连连点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虽说朱允炆在心态沉稳上比不上朱允熥,但在学习理政这件事上,他确实下了不少功夫,表现得相当出色,足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守成之君。

朱允炆敏锐地捕捉到了皇爷爷眼中的满意,心里顿时涌上一股欣喜,说起自己的见解时,语气也越发顺畅自如。

最后,他深吸了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极大的决心,鼓起勇气说道:

“皇爷爷,近日孙儿在审阅大明盐税相关的奏折时,发现了一个颇为严重的问题,想向皇爷爷禀报!”

朱元璋正捋着胡须的手微微一顿,闻言诧异地看了朱允炆一眼,问道:

“哦?是什么问题,你且说来听听。”

一旁还没轮到被考教的朱允熥,听到“盐税”二字,也不由抬眼看向朱允炆,心里的思绪一下子活跃起来——说起大明的盐税,他可就不困了,自己筹备了许久的“精盐提取法”,似乎也到了该拿出来的时候!

朱允炆并不知道朱允熥的心思,他按捺住心里的激动,语速飞快地说出了自己的发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