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母亲◇
23母亲◇
◎袁睿思不在家的时间,陈茉的日子说不上难过,毕竟主人公都不在,邓母就是有一身力气也没处使……◎
袁睿思不在家的时间,陈茉的日子说不上难过,毕竟主人公都不在,邓母就是有一身力气也没处使,没了她的督促,连带的邓诗玉也懒得进主楼作妖。
虽然饭点偶尔碰见,——邓母还在努力走家长路线,讨好袁太太,但她知道自己处于下风,不敢再像以往那样犯到袁太太面前,只能不阴不阳的挤兑陈茉几句,过过嘴瘾罢了。
陈茉除了跟王思思他们商量一下高二选什么科目,基本没什么别的烦恼。
——十六中别的不积极,分科准备倒是跑的快,说是这一学期结束前就要学生提交科目意向,高二一开学,直接进新班。
陈茉跟初中老师的评价一样,是个勤奋型的学生,不偏科,也没什么特别感兴趣的科目,政史地可以背,物化生也能做,班主任建议她想好自己的目标院校跟专业:“不是有专业对照表吗?想想自己未来打算做什么。”
这个高深的问题,陈茉还真没仔细想过,她还在老家的时候,外公外婆有八亩地,每到春季播种时,整天跟着他们跑,看见漫山遍野的青翠、田野间低飞的蝴蝶、蜻蜓,觉得以后当个农民也不错;来到b市后,看见写字楼打扮精致坐在格子间的白领,又觉得自己可以学金融、学管理,至少拿钱多。
后来陈父开车出事,被大货车撞的身上没一块好肉,——事实上,张淑华对袁先生的怨恨根本没什么必要,即使坐着加长车,袁先生的左腿也打了钢板,很长一段时间都需要拐杖辅助行走,无论身份高低、钱多钱少,人类在面对工业机器倾轧的时候,全都渺小的不可思议。
她沉浸在陈父去世的悲伤中,常常会想:我要是当个医生,能不能把爸爸抢救过来?
到了现在,陈茉从那种困苦的情绪中挣脱出来,跟王思思他们头对头想了几天,还是决定看成绩,还有一次期中考、一次期末考、两次月考呢,到时候拉个表格统计一下,哪科分数高,她就选哪个。
这中间,她难得问了袁睿思,不过这人忙的厉害,看到消息回复时,她早已经忙别的事情去了,再聊就接不上刚才的思路,只记得他说:“我或许会学财管、金融之类的,你要不要往这方面考虑?”
言辞中好像有点希望她跟自己选的一样。
在这种恳切、略带着一丝甜味的催促中,陈茉却莫名想起那天,袁太太评价丁曼青之语:家境一般,考的大学也一般,高中学业最繁重的时候谈恋爱,能有什么进取心?
她深吸一口气,只回他:【再看吧。】
跟分科这些小事比起来,更让陈茉上心的是张淑华。
大概从袁太太生日过后,张淑华三五不时就给她邮寄一些吃的、穿的,说是当妈的心意也不太准确,因为吃的都是那种礼盒,一看就是外面买的,穿的虽然也都上档次,码数却不太对,好似比较着乔云珊的身形买的,陈茉略微丰腴一点,穿着不舒服。
张淑华的关心就好比袁家过年收到的礼物,扔了吧不太好,好歹是一片心意,不扔吧又用不上,放着实在占位置,不过几次,进出衣帽间都感到拥挤。她住在袁家已经是麻烦了,总不能跟袁太太一样,再让王姨找个房间给自己当库房吧?
所以这些东西邮寄到手,略微放几天,她整理清楚后,吃的送王姨、送其他帮过自己忙的下人,偶尔带到学校跟王思思他们分享。
穿的因为是牌子货还带着标签,有的连包装袋都没拆,一看就是新的,倒是人人都不介意,就连王思思跟宋真真都在她这里挑了条裙子,陈茉选了件薄款外套送给曲月:“我妈买错码了,拆了标签人家也不退,你昨天不是把外套淋湿了吗?试试这个合不合适。”
倒是让曲月受宠若惊。
如果说吃的、穿的,还能归为张淑华兴起,但四月四号,清明节,张淑华跟陈茉通电话,说:“你乔叔叔带着我去给你爸扫墓了,我烧了半小时的黄纸、冥钞,花圈店里的元宝、手机、车、别墅也都买了不少,不知道这东西有没有用,但我想着,哪怕有一个他能用得上的呢?于是全都烧了过去。”
张淑华不知是否触景伤情,讲着讲着略带点哽咽道:“你爸活着的时候,为了照顾咱们娘俩累的像头老黄牛,酒不喝,烟不抽,到了落了什么?只有那双新皮鞋,在病床前还交代我,质量那么好烧了可惜了,要是有同乡不嫌弃,就拿给他们用……”
陈茉想起陈父,想起变故未生时,一家三口在出租房。
虽然冬冷夏热隔音不好,连邻居打鼾的声音都能听得一清二楚,楼下就是个农贸市场,经常三四点钟就有车来卸货,五六点菜贩的大喇叭就开始叫嚷着:“菠菜便宜了,便宜了!一块六一斤!”中间夹杂着跟客人你来我往讲价的声音、早餐摊炸菜角刺啦的油响,十分拥挤吵闹,但心脏每一次跳动确实能明确感到幸福满足的日子。
她的眼睛也不自觉湿润了,放下还没赶完的作业,跟张淑华讲了半天话,晚上临睡前睁眼看着天花板,心中充盈着跟妈妈重新靠近的激动,还有一点她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怀疑和惆怅。
张淑华真的变好了吗?
按理说,她妈的性子不能说差,放在现代追求女性独立、思想进步的人中间,似乎确实有点怯弱,不太讨喜,连袁太太也看不上她,但在陈父、乔海荣那个年纪的男人中间,却是一个令人舒心的品质。
对乔海荣这个带着女儿的二婚男来讲,逆来顺受总比泼辣精明来的强吧?
张淑华既然都能跟陈父相濡以沫,在这接近一年的相处中,令乔海荣心软,似乎也不是天方夜谭。她在确认自己地位稳固后,重新想起女儿,唤起对自己的慈心,也不是没有可能。
陈茉带着点犹疑,放纵自己沉浸在这点难得的母爱中,她们联系越加频繁,几乎隔天就要视频,张淑华还是没放弃把陈茉拉入自己的新家庭的念想,两人讲几句,就要带着手机去找乔海荣父女,期望他们交谈。
而乔海荣,不知是不是上次见面被陈茉直视他的眼神镇住,视频里面显得比以往配合,重新恢复了对继女的客气;乔云珊性格简单,还是不喜欢继母继姐,却也能压抑着心烦,跟陈茉聊两句。
只不过这两句中有三句都是在问陈茉:“你在十六中过的怎么样?有人嘲笑你家庭条件不好吗?一个月需要多少生活费?那里课程跟省里有什么不一样?你能跟上进度吗?”
有一次不知有意还是无意,甚至说:“你钓到凯子了吗?”
陈茉听到前面还能挑拣着回复个一句半句,听到这里,也不想压抑自己顾忌张淑华的面子,直接冷笑:“那你可以来这里看看。”
乔云珊瘪着嘴犹自不服,看着好像还要说什么,张淑华却哎哎叫着夺回手机,跑出继女房间,知道陈茉脾气越来越大,也不好轻易转换话题糊弄她,一个劲儿的说:“云珊还小,被他爸惯的了,咱们不跟她一般计较。”
陈茉无可无不可,冷眼看着,张淑华也不知道她是个什么意思,正绞尽脑汁想要说些话继续宽慰她,乔海荣拔高的声音突然从后面传过来,父女俩不知在屋里说了什么,片刻后,乔云珊红着眼、委委屈屈的来跟陈茉道歉,说:“我就是嫉妒你,看你过得好,头脑一昏才说这种话,对不起。”
张淑华忙在旁边安慰:“没事没事,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你姐姐不会跟你计较的。”然后讨好地对陈茉一笑,“是吧?”
陈茉直接挂断视频。
张淑华稍后拨回来,她借口忙着写作业没接,张淑华发微信:【再忙也不差这一会儿,小茉乖,给妈妈回个电话。】
陈茉看完就把手机丢在一边,专心背单词、政治,下楼吃个饭,再上来看见张淑华已经打了五次电话,手机短信和微信消息更是不计其数,内容也从一开始的道歉发展到埋怨,张淑华在光纤那头诉说自己拉女儿融入新家庭的努力、乔海荣乔云珊对此的配合、又说陈茉的坏脾气让这一切功亏一篑,她十分痛苦,甚至放狠话:“生下你又有什么用呢?”
过了一夜,埋怨又转成了对陈茉的心疼,说她:“以前多听话一个人,现在性格怎么变的这么难搞,你在袁家一定受了很多委屈吧?你这孩子也是,为什么跟着一个外人呢?要是跟着妈妈……”
好说歹说,然后又给陈茉打视频,这次她接通了,也不看张淑华那张似嗔似忧的脸,直接问:“有事求我吧?”
张淑华原本说个不停的嘴巴突然卡壳,眼神下意识扫过正在沙发上坐的乔海荣,强撑着笑:“我能有什么事求你,就不能是妈妈关心你吗?”
陈茉心凉的就像一块冰,她说:“我只说一次,不要跟我打太极,我没那个时间,要么说,要么挂,只不过挂了之后,就别再给我打电话了,烦。”
真的很烦呐,妈妈。
作者有话说:
下午好~
感谢在2022-11-2915:54:11~2022-11-3016:09:2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四喜丸子10瓶;37c温暖空间1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