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放外任
第99章放外任眨眼就进了伏天,按京城的风俗,天一热世家贵女们就都要歇夏。所谓歇夏倒不是一个夏天什么都不做,而是只呆在家里或去别院避暑,相互间不走动而已。一来是天热外出做客或是招待亲友都辛苦,别外也是因为天气热女子衣衫单薄,怕引出不必要的麻烦。
周家也不例外,一入夏大夫人就带着锦珏和希伦兄妹去了周家在汤山的别院。二夫人刚出腊月就把别院收拾出来,本想借歇夏的机会,安排锦绣和谢清逸独处。费尽周折,却给大夫人做了嫁衣,她母女只能大热天在家伺候老夫人。
就算气的吐血也说不出,大夫人请了从宫里出来的嬷嬷,是以教导锦珏礼仪为名去的别院,她再不高兴也不敢明目张胆的阻拦锦珏备选秀女!
给老夫人请安回来,一进静瑜院二夫人忍不住恨恨的骂道:“一到到晚装清贵,满嘴规矩礼仪,却把庶女卖了给嫡女请嬷嬷,准备衣裳首饰,什么东西!”
“夫人消消气,大暑天伤了身子可不值得!”谢嬷嬷忙把屋里伺候的丫鬟们蔫出去,倒碗冰镇的莲子羹递到二夫人跟前。“夫人还是想想怎么跟舅夫人说一声,别让舅夫人误会。”
“哼!”二夫人手里的白瓷羹匙把碗搅的‘叮叮’做响,“她嫡亲姐姐是什么人,她心里最清楚。她嫁进谢家这么些年,连只蛋也没生出来,现在只有她求我的份,没有我求她的。”
谢嬷嬷赔笑道:“可不是,舅太太要想在谢家站住脚,就得想办法把十三少爷笼络住,要不然将来十三少奶奶进门,她这个继婆婆连站脚的地方都没有。她这回扔下舅老爷和那一大帮妾室不管,想法设法跟大长公主进京,还不是怕大长公主私自做主给十三少爷订亲?现在她可是一门心思攀着夫人这棵大树,想把二姑娘娶进门。亲上做亲,即当舅母又当婆婆,还怕十三少爷不敬着她?有她帮衬着,二姑娘也有好日子过!两相得利的事儿,她当然上心。”
这话正中二夫人心坎,不由的笑了两声。谢嬷嬷见风使舵,又一脸忠心的道:“可是老奴是怕十三少爷的亲事,不由舅太太作主。夫人不如借这个机会再探探舅老爷的口风!”
“探他哪门子口风!”二夫人刚平下去的心火腾的又烧起来,她那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什么时候把她当妹妹看了?不过这话倒提醒她了,二夫人摞下汤碗道:“你去打听打听舅老爷这趟回京都做了什么生意?儿女亲事儿先不问,如果有什么生意赚钱,倒可以跟他搭伙做一笔。”
大热天,谢嬷嬷去的快,回来的更快,“舅老爷这次是专程来探望大长公主的,什么生意都没做。”
谢嬷嬷满身汗臭,二夫人嫌恶的皱了皱鼻子,看谢嬷嬷身上青绸袄的领子都汗湿了,不像撒谎的样儿,也没多问摆摆手让她下去换身衣裳。谢嬷嬷不敢多呆,更不敢多话。谢家是盐商,大长公主纡尊降贵下嫁谢家,也没改变谢家是商户的现实。
谢家从上到下没有一个读书人,连捐的功名都没有。大长公主的嫡长子三岁时不幸夭折了,现在当家的舅老爷谢君山是大长公主年近三十的老来子。虽然被宠的文不成武不就,可天生就是块做生意的料,谢家祖传的家业到他手上又上了几层楼。
谢君山最大的乐趣就是赚银子,无利不起起早。上次大长公主进京,他还顺道让管家带了三十车鱼鲜干货进京,把大长公主的路费赚回来。这次他千里迢迢从江南空着手上京,不顺带做生意,怎么听都不正常。肯定有不可告人的事儿!
谢嬷嬷都能猜出来的事儿,二夫人当然更觉的不对。晚上吃饭时忍不住把这话跟周博海念叨,平时从不把亲戚家的事儿放在心上的周博海,竟一反常态,“舅兄什么时候来的,你怎么不早跟我说。明天赶紧帖子,我请舅兄去鸿宾楼小宴。”
谢君山瞧不起周博海好色,周博海瞧不起谢君山是商户,俩人一向没什么来往。周博海难得的热情令二夫人顿生狐疑,周博海却不以然的道:“我马上就要外放作安阳知府,提前跟舅兄搞好关系也是应该的。”
“什么?你什么时候要放外任了?”二夫人大吃一惊,险些把桌子翻了。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周博海有多大本事她最清楚不过,在京里混个闲差还勉强凑和。外放做知府,不出三个月就得让那些胥吏师爷啃的连渣子都不剩。别说十万雪花银,命都未必能保住。
更何况,老夫人还在,他外放知府就不能带她一起上任。在她眼皮底下还掐花惹草,连她身边的丫鬟都不放过,真要去了安阳,天高皇帝远的,他得纳多少个小妾?
二夫人断然不同意,“不行!老夫人尚在,老爷外放了,老夫人谁侍奉?”
周博海把筷子往桌上一扔,不耐烦的哼道:“我又不是长子,再说了你留在京里侍奉母亲也是一样的!”
“这么大的事儿,怎么先前一点儿风声都没有?我手上可没有上下打点的银子!”二夫人扔出杀手锏,谁知无往不利的手段这次却失灵了,周博海不屑地瞥了她一眼,“大哥早帮我安排妥当,吏部官凭我都写好了,只等吏部用了大印发官引。你先帮我把行李准备出来,免得耽误我的行程。”
“大爷这次怎么这么好心帮你?连银子都不要……”二夫人柳眉倒竖,傻子都能看出周博山别有用心,偏周博海还把他大哥当好人,把她瞒的死死的,临走才吩咐她准备行李。可她一句话没说完,周博海已不耐烦的喝道:“你再挑唆我们兄弟情份,别怪我翻脸。我活了半辈子,看不出谁是好人坏人?一笔写不出两个周,难道我有出息,大哥脸上没光?”
周博海摔帘子出门,直奔二姨娘屋里去,二夫人气的说不出话,越想越不对味。安阳知府可是肥缺,打死她都不相信,周博山会倒贴银子替周博海谋前程。可吏部官文都发了,她又能如何?
隔了两天吏部官文正式下发,周博海高升的事儿就成了周府下人津津乐道的话题。都卯足劲在周博海面前表现,想跟他一起放外任。宰相门前七品官,知府门前怎么着也能混个吃香的喝辣的,比死守在京里可强多了。
锦汐陪云踪先生吃午饭时,才得知周博海升官了,不由得深深的替安阳百姓叹息了两声。摊上这样一个父母官,这方百姓简直倒八辈子血霉了!
云踪先生瞧了她一眼没说话,饭后竟翻出一本安阳府志扔给锦汐,“歇夏也别把学业耽搁了,没事儿瞧两眼也算你进孝!”
哪跟哪儿阿?她看安阳府志就算进孝,那要看太祖传算不算进忠?锦汐觉着云踪先生越来越不着调。一天到晚见不着人影不说,有事儿没事的就盯着她看,看完就长吁短叹,弄的她备受打击。她这是长的有多丑,让云踪先生如此看不下眼?
腹诽归腹诽,锦汐也不敢不看。万一这老头发疯回来考问,答不上来等着她的就是大铁尺。
青杏一边收拾碗筷一边幸灾乐祸的道:“奴婢听说为了给老爷准备行李的事儿,老夫人把夫人骂了一顿!”
“准备行李有什么可骂的?”锦汐信手翻着安阳府志心不在焉的应了一声,自从她认云踪先生做义父以来,老夫人对她的态度可以说是一日千里急转直下,就算她挖空心思讨好也没用了,连银子都扭转不了局面。
青杏噗哧笑出声,“都说书呆子、书呆子,奴婢原来还不信,现在可信了。姑娘是真不明白,还是装不明白?”
锦汐耸耸肩表示自已真不明白,青杏顿时两眼放光,碗筷也不收拾了,凑到锦汐跟前低声道:“行李不可光是指衣裳褥子,还有伺候的人呢!这外头跑腿打杂的还好说,在跟前伺候的可就不好选了!”
“你是说让哪个姨娘跟着还没定下来?”锦汐的八卦之心被青杏成功的撩拨起来。周博海十一房姨娘,死的死病的病,眼下还像点样的就二姨娘、五姨娘、六姨娘和九姨娘。以她对九姨娘的了解,九姨娘绝对不会把希怡一个人扔在府里,跟周博海赴任。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二姨娘是个上不了台面的蠢货,除了让人当枪使估计只剩下暖床的功能。剩下就只有五姨娘、六姨娘俩人。
“奴婢听说二夫人想让五姨娘和六姨娘跟着,老夫人却说二夫人居心不良。”
锦汐忍不住赞叹做母亲的本能,老夫人居然一眼就瞧穿了二夫人的小算盘。外任一去最少三年,到时候锦夏、锦秋已到了议亲的年纪。把锦夏和锦秋扣在手里,她们的生母五姨娘,就是二夫人手里的牵线木偶。至于胆小怕事的六姨娘,就更不在话下。这样一来,就算周博海远在安阳,其实也是在二夫人的眼皮子底下。
“难不成老夫人要给老爷再纳一房姨娘?”
青杏两手一拍,笑道:“姑娘真是神机妙算!老夫人想把她娘家的一个远房侄女叫来伺候二爷。二夫人死活不同意,说那人是望门寡,影响二爷的官声,所以才闹起来。奴婢听鹤龄堂的人说,老夫人都说出休妻的话了!”
什么叫小人得志便猖狂?锦汐虽然对老夫人这副嘴脸不敢苟同,却突然想起来,老夫人这个望门寡的娘家侄女,是不是大姨娘的亲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