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高手对决 - 重生培养个竹马做老公 - 杨清和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二十五章高手对决

狠狠在心里抹了一把汗的苏和和程蔚两个悄悄对视一眼,暗呼一声侥幸。  小伙伴们聚在一起说说八卦,聊聊天,日子再度回到从前的节奏。

顾于兴和周昊继续各忙各的,偶尔抽空才会跑过来聚一聚。

秦露照旧天天报到,和程蔚一起给苏和做练习厨艺的小白鼠,忍着笑看苏和垮着脸被程蔚逼着学下棋,每隔三天和苏和一起去游泳馆里过水。经过一个寒假,秦露现在已经基本学会了游泳,虽然技术还不够熟练,姿态也不够漂亮,但基本要领都已经掌握,剩下的不过就是熟能生巧。

与秦露和苏和一起去游泳的还有程蔚,理由是既然已经学了,自然不能半途而废。与秦露相比,他的进步就显得更加的明显,如今在水里游动起来姿态已经显得颇为娴熟流畅了。

与秦露和程蔚相比,同样是初学者的顾于兴,一方面忙得没有多少时间用来复习,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原因,这姑娘的运动细胞实则匮乏,偶尔抽出时间和小伙伴们一起再下水时,上一次好不容易记住的一点点要领又都还给了苏和和周昊,不得不再三再四地从头来过,小伙伴们觉得这姑娘游泳成材之路的期限只怕是有生之年。

程蔚和苏和两个动不动就拿着个相机对着照相,也不知道是不是开了点窍,还是技术有所进步的缘故,亦或是……嗯,看得多了,习惯了,脱敏了,反正最近苏和和秦露一致觉得,程大摄影师拍出来的照片鬼气似乎好像大概少了那么一点点。

程蔚虽然表面上对她们的评价不屑一顾,回头去图书馆却又特意借了两本摄影方面的书,看来是打定主意要摘掉头上灵异摄影师的帽子。

苏和则因为过年做吉祥物时去过的那个漂亮的小型温室对园林设计生出了一点兴趣,这成为了她最近阅读的主题。

由于缺乏节日自觉性,一直到了正月十五的前一天,被秦露问起你们两家的元宵是父母单位发福利,还是自己买,苏和和程蔚这对饭友才想起原来还有元宵节没过。

程蔚对元宵的感觉非常一般,反正自家老爸过元宵节也不休息,往年家里有保姆的时候,都是保姆煮了,他就吃上几个喝口汤,就算是过节了。

苏和倒是对汤圆这类可以放在冰箱里长期储存,适合宅属性生物所需的速冻食品好感度很高。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汤圆对她来说更像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吃的食物,去超市就买上几袋扔进冰箱冷冻室里,什么时候想吃就拿出来煮,真正到了过节的时候,她反而没有一点自觉的就混过去了。

这会儿秦露提起来,她才想起来还应该过一过元宵节,却早已记不起来自家的元宵采购是怎么个流程,于是询问程蔚。程蔚想了想,给了她一个模糊的答案,原因也是这些事原先都是保姆负责,他只要等吃就好,哪里会操心这个。末了还不忘了提要求,明儿既然是元宵节,他要吃肉!

对于程蔚的点餐要求,苏菜厨倒是满口答应,两家的冰箱,阳台,以及地下室囤着满满的年货等待他们消化。程志杰和程蔚父子还好些,两人都是大胃王,程志杰又有意趁着过年给儿子做点好吃好喝补补,因此多少还消化了一些。

苏靖海和何美君这边,两人的心思根本就不会用在这些小事上,再加上过年期间一直都忙着四处应酬,家里的年货基本都没怎么吃。

气温又开始上升,虽然结冻还是会结冻,但昼夜温差却开始渐渐拉大,气温变化对冻在外面的食物保存自然不利。不用程蔚特意要求,苏和最近制定的食谱也是以大鱼大肉为主旋律,并在心里暗自记下,明年记取教训,事先跟老爸公司的后勤部门打好招呼,进一步减少年货的份量,以免像今年这样,搞得好似完成任务似的,好东西都吃得不够舒适从容。

到了傍晚与陶秘书的例行通话时,苏和问了一句关于元宵的事,陶秘书愣了一下,才回答说,公司倒是有给员工发放元宵的惯例,不过苏总都交代说不用带他的份,他不会记着专门带元宵回家的小事,派专人送一趟又小提大作。又说,如果苏和今年想吃的话,可以让后勤帮忙补一份,再请人帮她送过去。苏和自然连忙拒绝。

苏靖海这边是这样,苏和估计何美君那边也差不多,看来这元宵还得她自己张罗着。

转天就是正日子,不少人家一早起床就煮了元宵当早餐吃。

苏和和程蔚两个没有现成的元宵吃,而是一人一碗虾肉小馄饨,鲜得两人眉飞色舞,倒也吃得开心。

因为是元宵节,秦露昨天便说好今天要留在家里,不能过来了。当然,惹是依着她的个人意愿,她倒是更乐意过来与小伙伴一起玩耍,而不是在家里被人看着碍眼,无奈人小言微,不得自由。

待程蔚收拾完了厨房,就被苏和拖着出门一起去买元宵。

游戏宅不大情愿,最主要的是该肉食动物对元宵并不太感冒,伸出两根手指把某人的爪子从自己的衣袖上拎开,两手一背,甚是鄙视,“干嘛一定要吃元宵,庸俗。”

“可不是吗。”拖人不成的苏和居然深以为然。

程蔚才不信这货会顺着自己这么好说话,用眼角睨她,等她的下文。

苏和也没让他失望,“今天晚上咱们吃素炒笋干吧,苏东坡不是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吗?咱们东北栽不活竹子,只能吃竹笋了,好歹能跟高雅挨上点边儿,你说是不是?”

就会拿吃肉威胁人!

偏偏他还真就拿她这手没辙。

程蔚气得动手去扯她的马尾辫,苏和的头发留了小半年,长长了许多,薅起来更顺手了。

苏和早防着他这一招,两步跳开,回身扯了他一起出门。

与后来的遍地汤圆相比,此时的侯城市面上,元宵随处可见,汤圆倒是少有。

元宵和汤圆看似都是同一个节日的节令食品,制作的材料也一样,但由于工艺的不同,最后的成品在口感上差异分明。

元宵是滚出来的,汤圆是包出来的,元宵的口感紧实,汤圆则更软糯,谈不上哪种更好,只是由个人的口味决定。

无论是元宵也好,汤圆也罢,在这年头的侯城市面上仍是节令食品,节过完了,也就从市面上消失了。尤其是元宵,由于制作工艺的关系,需要一定的技术难度,一般人没办法像汤圆一样自制,平时想吃也没地儿买去。

两人刚出了楼门,迎面就遇上小区里的一位相熟的大妈,三人简单地打了声招呼,大妈听说他们两个小孩儿要去买元宵吃,就强烈推荐他们去小粮站买,“现咣的!比街边卖的那些干净,还便宜,好几种馅呢!”

大妈嘴里的小粮站就是苏和他们常买鸡蛋挂面和切面的那一家,他们家的东西不花哨,质量好,又实惠,可谓是得到了他们这一片居民的一致好评。

“这两天买的人可多了,昨儿下午我去的时候还排了老长的队呢,你们要买得趁早,我昨儿赶的点子好,刚买完就卖没了。还有不少人去晚了,没赶上潮儿的。”大妈性子急,说着就催起他们来,“赶紧去,今天过节,再晚卖没了!”

苏和被大妈说得也急起来,生怕赶不上捡便宜。

程蔚对这一老一小的着急很不以为然,至于么,元宵节买元宵还怕卖没?太沉不住气了。

因着是元宵节当天,从自家小区到小粮站没多远的路,苏和和程蔚就遇到两三份推车卖元宵的,价钱都不贵。

元宵此时做为节令食品,在价格方面也带有鲜明的节令特点,即过节之前是最走俏的,价格也高,原因是一般人家都会提前几天买好备上。待到过节当天,因着大部分人家都已经买完了,而过完了节,也不会有人再买,摊贩们急着处理手里的存货,元宵的价格反而会比节前有所下降。苏和估计着明天要是再买的话,大概价格会更低。

程蔚听她打听价格又她听嘀咕明天肯定更便宜,便装模作样地作势掉转车头,“回家,明儿再买。”

苏和知道这家伙死宅死宅的,为着那几角几分的便宜,明天再出来折腾一趟,他才没那个勤快劲呢,不过就是暗讽她贪小便宜而已。

“知我心者,程小蔚同学也。”心里是那么想,苏和表面上却是一脸的赞同,反将程蔚一军。

程蔚也稳得住,表示既然英雄所见略同,咱们这就打道回府吧。

苏和点头同意,对啊,外面好冷。

嘴上说得好听,两人却都站在原地,既不见真的掉转车头,也不见行动,笑吟吟地你瞅瞅我,我瞅瞅你,好似高手对决,敌不动,我也不动。

卖元宵的摊主却看两人不顺眼了,不耐烦地道,“诶,我说你们俩小孩儿,到底买不买?不买让开点嘿,挡着摊子,我还怎么做买卖?”

苏和和程蔚对视一眼。

程蔚撇了撇嘴。

苏和吐了吐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