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主动投降 - 重生培养个竹马做老公 - 杨清和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七十七章主动投降

就比如趁着现在一年级功课不重,时间大把,给自己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表,按着计划表一天学一点,并不困难。现在天天学一点,将来就会很轻松。  就好像要做一件很讨厌很困难的事,被逼着一次性做完,想想就觉得厌恶绝望。可要是把这件事拆分成细小的步骤,制定计划,每天做一小部分,便不会觉得多么的难以忍受。只要坚持下去,时间到了,事也做完了。

以上自然又是某人的歪理。

但就像程蔚总结的那样,苏和的歪理和鸡汤总是有一点迷惑人的成分,乍听着无理,再想想又似乎有那么一点道理。

秦露和顾于兴在听过苏和的歪理,思索一番之后被顺利洗脑,有点被她的理论说服。不过作为一名在应试教育体系内被逼迫了六七年的学生,对学习这件事有着生理性的反感,一时间还无法彻底从心理上接受主动学习这件事,只能抱着“以观后效”的心态围观苏和天天“主动投降”。

因着苏和家里的宽松氛围,顾于兴和秦露很快就喜欢上到苏和家里写作业的感觉,写过作业之后就窝在一起聊天,看老电影,分享零食。一来二去,就从最初的以看花为目的,顺便写作业变成了以写作业为目的,顺便看花了。

写作业对大部分学生们来说,从来不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尤其是遇到大量的作业或是遇到难题的时候,只有一个人埋头苦写与有小伙伴一起为伴的差别是很大的。三个人在一起写写作业,吃吃东西,偶尔停下来说笑两句,研究学习一下难点问题,互相监督背诵复习一下当日功课,学习的滋味似乎也不再那么枯燥无聊了。

一开始还是苏和她们三个女生凑在一起,后来周昊来找程蔚玩,见到她们做功课,便也拿出自己的作业来一道写。之后又听说了苏和的那番“歪理邪说”,周昊这个好少年不同于秦露和顾于兴,他本来对自己未来就有所规划,在学习上一向也更加认真,只不过没有像苏和这个重来一遭的成年人计划得那样科学规律,清楚明白。一听之下,便与苏和在学习和自我规划方面交流一番。

虽然此时全社会对孩子的学习也十分上心,但毕竟不同于后来的信息大爆炸,相关的信息、书籍、渠道、法都有所不足,虽然苏和也就是当初重生之前那几个月因着目睹死亡,心里急着奋发,才在网上混了相关的论坛,又购买了不少这方面的书籍恶补了一阵子,能吸收的知识有限,但她自己有着一步步走过来的实践经验,记忆力又出色,也足够让对这方面没什么了解的周昊获益良多,深受启发,就连秦露和顾于兴也听得入神。

唯有程蔚依旧故我,不放在心上,他是因为好基友的缘故才跟着在一旁打混,别人是写作业,他则是抄作业。

本来程蔚总是在晚饭后拖得不能再拖了,拿了苏和的作业去抄。这会儿为了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做伴,又被整体氛围所影响,也就顺手把作业早早给抄完了。

一来二去,这几人慢慢养成了放学后到苏和家里一起学习的习惯。

转眼,十一月过去,十二月来到。

十一月的最后一天,傍晚就开始下起了雪。开始还不觉怎样,纷纷扬扬,越下越大,北风呼啸尖叫着夹裹着密密的雪花,铺天盖地。雪借风威,风助雪势,绵绵不止,天地一色。

一年四季里,苏和最不喜欢的就是冬季,原因很简单,第一是冷,第二是雪。

对于一些南方人来说,雪是稀罕物,得闲了还会特意大老远地跑到北方来看雪,那是风雅浪漫的事。

而对于北方人来说,冬季落雪第一个带来的就是不良于行,第二就是扫雪。

苏和一直记得她前世大专毕业离开学校时,觉得最开心的事之一就是“太好了,这下冬天就不用扫雪了!”

呵呵,事实证明,她太年轻,也太天真了。

工作了也一样要扫雪的好吗?

幸好,没扫两年,社会上就开始专门有人做扫雪的生意了,有条件的单位、学校、商铺都出钱请人扫雪了。

苏和看着后来那些有家长,或是花钱请专业人士帮忙大扫除,下雪有家长或是专业人士帮忙扫雪的孩子们真是各种羡慕嫉妒恨,心里还阴暗的,带着一些明显上了年纪的酸葡萄心理哼哼着,“现在的这些小孩儿啊……”

如今重生了,下雪了,苏和只想说一句,“求专业人士代扫。”

做梦!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站在哪个山头唱哪支歌。重生了,青春大把自然美妙,然而曾经让她深恶痛绝的扫雪任务也是眼下青春的一部分。

听着窗棂被朔风呼呼扑打的声音,再看看窗外仍在不断堆积增厚的雪层,苏和也只能苦逼着一张脸,唉声叹声的认命去地下室翻铁锹。

苏和家里原来就有一把平头的铁锹,而且一看就不是一般正常干活的大号铁锹,而是要略小上一号的,想来大约当初就是她自己买来专门去学校扫雪用的。虽说相对于苏和这一堆儿一块儿来说,依旧是显得有些高大,但总不能为了配合她这袖珍的身材拿把小火铲吧?

上床定闹钟的时候,苏和特意给程蔚打电话提醒他明天早点起床。雪这么大,车是肯定没法骑了,他们得走着上学。路况不好,只怕得花上比平时多一倍的时间才能到校。又让他准备好铁锹,明天学校一准儿得组织扫雪,万一忘了铁锹,道远的同学还行,就他们家这么近,必然会被指派回家取铁锹的,连想蒙混过去的希望都没有。

程蔚这个四体不勤,深具贪睡属性的懒货星人也一早就想到了这一茬儿,想想明天的早起和劳动就提不起精神,答应得有气无力,“知道了。”又说,“明儿早晨咱们吃点实惠顶饿的东西吧。”

苏和这边也声气蔫蔫的应着,“同学你果然机智。”

两个懒货都提不起精神,说了两句便定下闹钟,早早窝进被窝,为第二天的扫雪养精蓄锐去了。

第二天一早,苏和一脸生无可恋的被闹钟叫醒,连哀嚎的力气都没有,带着最后的一点缥缈的希望拉开窗帘,盼着雪还在下,雪只要不停就不会扫雪。至于雪积得越厚,清理起来越费力神马的,她先顾不上考虑,反正拖过一时是一时,熬过一朝是一朝。

窗外迎接苏和的是一片平静的雪白,就连咆啸了一夜的北风这会儿都住了。

苏和垂头丧气地爬去洗漱做饭。

早餐吃牛肉面。

面是冻在冰箱里的宽条切面,肉是周末时一早炖好的,东西都是现成的,做起来也快。两人一人一大碗,面狠狠地捞,肉厚厚地放,又狠放了油辣椒和胡椒粉,吃得两人呼呼喝喝,泪流满面,又撑又暖,这才捂得厚厚的,各自拿了铁锹出门。

本来程蔚还嫌穿得笨重难看,苏和却学着他一惯的神气斜眼哼哼,就连语气也如出一辙:“再感冒就把你扔出去!”

程蔚气得反驳,你才感冒!

说是这么说,到底没再动撤衣服的心思,在苏和的监督下也来了个全副武装,临出门前还朝镜子里不甘不愿地望了一眼。

待到出得门来踏上厚厚的积雪,两人也再没了斗嘴抬杠的心思。

肩上背着大书包,穿得像颗羽绒球,手里还要提着一个仅比她矮上一些的铁锹,走在快要没了靴筒的雪地里,某懒货星人真是连抱怨的精神都没了,身上的负面情绪几乎要形成了实质——如果有来生,她要托生个不用扫雪的南方人!

至于什么梅雨,什么台风之类的,暂时都不在某人的思考范围之内。

程蔚的情况其实比苏和还要惨,这家伙也不知是好面子,还压根就不知道可以买小一号的铁锹,总之,他带的铁锹非常之常规,也就是给成年人使用的那种平头大铁锹,锹头大,锹杆自然就长且粗,以程蔚那个头拿着这一柄大铁锹走在路上,那画面也是真够美的,苏和都不忍直视。

从家到学校平时走路不过十分钟,走得慢了,撑死也就十二三分钟的样子。

除雪剂这种虽然从环保角度来说不怎么和谐,但对交通实在太方便的东西,侯城此时还未正式应用,雪后的天气大幅度降温,路上厚厚的雪层一点都没有开化的迹象。更让人感到糟心的是,清早上路的汽车和自行车一面将原本柔软的积雪压实,一面压出一道道纵横交错的沟痕,原本柔软的积雪这样一来已经改变了性质,变得坚实得近乎于冰,又硬又滑。走在这样纵横交错,沟沟坎坎的路面上需要时时小心,否则一不留神就是一个跟头。

幸好苏和和程蔚他们要上早自习,今早起来又打出了提前量,这会儿未到平时上班的高峰期,人行道上的雪地还没怎么被人踩过,雪还是软的,走起来的时候危险性是稍微有所降低的。但这种深雪处走起来也并不轻松,尤其是对于某些腿儿短,穿得还实在过于厚实的家伙,拔出一脚,又陷下去一脚,真实的“跋涉”前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