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三国英雄记.群雄天子梦》(6) - 三国英雄记 - 南门太守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三国英雄记 >

第十四章《三国英雄记.群雄天子梦》(6)

巩固新朝廷◎果然恩将仇报

刘备收留吕布的消息传出,袁绍、曹操还没有什么反应,袁术却不干了。

众所周知,袁术跟吕布也闹过别扭,但二人还算不上有仇,他之所以不干,并非针对吕布,而是针对刘备本人。

近一段时间以来,袁术发展得还挺顺利,把大本营东迁寿春后,他不断向四周拓展势力,基本占据了扬州刺史的江北部分,以及豫州、兖州、徐州的一些地方,手下有了郭贡、张勋、桥蕤等将领,孙策名义上也归他领导。

手里有点儿实力,此兄就容易张狂。

汉献帝当初在曹阳遇险,消息传遍全国,有人说天子在曹阳遇难了,袁术听到后既不着急也不悲伤,反而迫不及待地召集了一次会议。

会上,袁术对手下人说:“如今刘氏微弱,天下乱糟糟,缺乏统一领导。我们袁家连续四代人当过三公,是天下名望所归,我想顺应民意,大家看看这怎么样(欲应天顺民,于诸君意如何)?”

大家都听傻了,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顺应民意”说得再含蓄,众人也听得明白,那就是袁术想自己当皇帝。汉室不幸,皇纲失统,涌现出不少觊觎大位的人,称王称帝的事近几年张纯干过,王国干过,笮融这样的人也干过。但“四世三公”出身的袁大公子也想干,这把大家震住了。

震惊之余,没一个人吱声。

不吱声,那就是反对。

为打破尴尬,袁术的办公室主任(主簿)阎象说道:“当初周朝从后稷起以至于周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已经占有其二,仍然服从商王殷纣的领导。明公您虽然出身世家,但还没有达到周王那样的强盛。而且现在汉室虽然微弱,还没有像殷纣王那样残暴啊!”

阎主任的话相当委婉,但意思是明确的,您老人家比周文王差得远,汉献帝比殷纣王强得多,当初周文王那么大的势力了都甘愿服从殷纣王的领导,您有什么资本当皇帝呢?

袁术听了心里不高兴,半天不说话(嘿然不悦)。

但是没有人支持,这件事也就暂时放下了。

恰在这个时候,袁术听说刘备取代陶谦当了徐州刺史,还收留了吕布,俨然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这让袁术十分不快。

更让袁术不满的是,陶谦主政的徐州是自己的盟友,这个刘备一接手,不问青红皂白,也不去打听打听过去的历史,马上转投袁绍集团,这让袁术无法接受。

袁术决定给刘备以教训,他对人说:“我袁术生平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天下还有刘备这个人(术生年已来,不闻天下有刘备)!”

袁术发兵北上,想趁刘备立足未稳之际把他赶下台。

刘备听说袁术要打他,虽然有些不理解,却不敢怠慢,赶紧整顿人马南下迎敌。

建安元年(196年)春天,刘备亲自率兵到达徐州刺史部南部一带与袁术交战。

这时曹操已经把汉献帝和朝廷接到了许县,听说刘备跟袁术打了起来,曹操挺高兴。

曹操跟袁术交过手,从当时的阵营划分来说,袁绍、曹操、刘虞属同一阵营,袁术、公孙瓒、陶谦是另一阵营,刘虞被公孙瓒消灭了,双方的平衡被打破,但陶谦随后死了,刘备主动向自己阵营靠拢,目前又与袁术刀兵相见,这又是一个积极变化。

曹操觉得应该给刘备以支持,于是以朝廷的名义任命刘备为平东将军,封宜城亭侯,这是一份大礼。

草根出身的刘备自此有了朝廷正式授予的爵位,同时也有了正式的军职。此前刘备的军职是公孙瓒授予的独立团团长(别部司马),不仅非法,而且非常低。

平东将军在杂号将军之上,相当于战区副司令,刘备连升了若干级。

刘备收留吕布,一定程度上使曹操觉得很不快,但刘备现在跟袁术打了起来,在曹操眼里刘备又成了可以依赖的力量,所以曹操要力挺刘备。

刘备是率关羽南下的,留张飞守下邳。

张飞此时的军职仍然是团长(司马)。下邳城里比张飞职务高的人有不少,比如陶谦的旧部曹豹,他的职务是下邳国相,相当于郡太守,还有陶谦的另一个旧部许耽,职务是师长(中郎将)。

张飞职务不高,但他是刘备的亲信,刘备只能把后方交给他,对于这样的安排,曹豹、许耽等人自然不服气。

我们不是市长就是师长,听一个小团长的,算怎么回事?

而且,刘备率兵南下,带走的基本上都是嫡系人马,他得保证在与袁术交战中取胜,这样一来下邳城的防务就只能以陶谦的旧部为主了。如果刘备此去很快获胜,徐州倒不会出现大的闪失,但如果打了败仗或者陷入长期僵持,那就不好说了。

而这一仗,恰恰打成了拉锯战,刘备和袁术在淮阴的石亭一带交战,双方互有胜负,形成对峙的局面。

这就需要张飞有足够的智慧和耐心处理好后方的事,但张飞是打仗在行,处理复杂微妙的局面却不拿手。

这就危险了。

袁术看到这种情况,马上想出了打败刘备的办法。

袁术想利用一个人,他就是吕布。

吕布到小沛后,并不甘心给刘备站岗放哨,他曾偷偷地给袁术写过信(布初入徐州,书与袁术),这封信里都写了些什么不详,但袁术给他的回信却保存了下来。

袁术在这封回信中对吕布说:

“过去董卓作乱,破坏王室,祸害我袁家门户。袁术举兵关东,未能杀了董卓。

将军诛杀董卓,把他的首级送来,替我袁术报仇雪耻,使袁术我明目于当世(为术扫灭雠耻,使术明目于当世),死而无愧,这是将军的第一大功劳。

“过去金元休到兖州上任,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兖州刺史,但被曹操这个逆臣所拒,流离而走,差一点被迫害致死,将军你破兖州,为朝廷伸张了正义,这是将军的第二大功劳。

“袁术有生以来没有听过天下还有个刘备,刘备举兵与我对战,凭借将军的神威,让我得以攻破刘备(术凭将军威灵,得以破备),这将是将军的第三大功劳。”

袁术在信中最后鼓动吕布说:“将军有3件大功在袁术,袁术虽不敏,愿以生死相奉。我知道将军连年攻战,军粮短缺,现在特送来米20万斛,已经出发上路,而且不止这些,后面还源源不断提供。如果兵器战具缺少,只管提出,将全部答应(若兵器战具,它所乏少,大小唯命)。”

袁术夸奖吕布的三件大功,其具体情况已为世人所知,像打曹操这样的事,算不上什么光荣事迹,但袁术仍然拿出来当事说,目的是跟吕布套近乎。

袁术提到的金元休就是朝廷任命的兖州刺史金尚,他被曹操打跑后到了袁术那里。问题是,袁术起兵时自己的身份也不合法,后来还扣留过朝廷的特使,随意任命官吏。现在就连朝廷都变得很务实了,汉献帝已经下诏承认了曹操的兖州牧身份,袁术还在旧事重提,有点儿无聊。

当然,给吕布戴高帽子并不是袁术回信的重点。

袁术和刘备开战后本来想得很简单,袁术认为刘备要么望风而逃,要么被他一战消灭,但没想到在他眼里不值一提的刘备战斗力居然如此强悍,顶住了他的进攻,双方打成了平手。

袁术也想到了利用吕布打垮刘备,当然让人替自己干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袁术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信中说愿意提供20万斛粮食给吕布。

近年来除了兵荒还有天灾,粮食极为稀缺,吕布饿怕了,深知粮食的宝贵。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